關于第一輪復習的化學教學反思
化學復習課的“困惑”,在學校教研活動中與一些化學教師聊起同一個話題,怎樣提高“復習課”的效率時,學生和教師表演出對“化學復習課”的種種困惑。比較有代表性的'整理如下。
學生:說法1:上復習課最沒勁,就是“炒冷飯”,相同的知識點講了一遍又一遍,類似的題目做了一套又一套。
說法2:復習課形式太單調,就是講—練,講—練沒有新意。
說法3:開始總復習了,就不進實驗室了,復習實驗內容時,老師也不做實驗,在黑板上講實驗真沒勁。
說法4:復習課老師講得很細很細,其實許多內容我們早就掌握了,我班有許多好同學上課時不聽的,都在自己做作業。
說法5:復習課上做了許多題,但總感覺聽聽都懂,做題時老是出錯,聽老師一分析覺得就這么簡單,但自己做的時候就想不到。
教師:說法1:復習課最難上,教學內容上很難把握,顧了“面上”就顧不了好學生。如果是公開教學絕對不要選“復習”內容。
說法2:現在的學生“不要”讀書,而且越來越笨,見過做過的題才會做,沒見過就不會做,故一定要多做題反復訓練。
說法3:平時課堂教學時可兼顧情意和能力目標,可復習課最關鍵就是要把知識疏理清楚,應付考試是唯一目標。
說法4:復習課要講究實,就是練習和講評,講評要講得透徹,要讓學生理解。同時“水浸木頭爛”多練才能出成績。
綜觀訪談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復習課的現狀是:
1.教師上復習課主要的形式是幫助學生進行學科知識的疏理和管理,這里面可能分二個層面職初教師主要是知識的歸類和再現,而有經驗的教師則對知識進行重新編碼,幫助學生進行歸類和整理。
2.傳統意義上的復習課通過反復練習,強化“鞏固”來達到學生“認知結構”的整固,學科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學生處于一種應對狀態。
3.傳統意義上的復習課學生學得被動,缺少新的認知沖突,處于一種相對的知識再現狀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主體不突出,個性化教育程度較差。總之學生對復習課的困惑是“炒冷飯”,而教師則是“練習講評,題海戰”。
【第一輪復習的化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關于化學第一輪復習的教學反思10-14
關于第一輪復習教學反思10-13
數學第一輪的復習教學反思08-11
高三化學復習教學反思03-26
《化學與生活》單元復習教學反思06-29
初三英語第一輪復習的優質教學反思08-11
高中化學第一輪復習計劃04-04
高三化學第一輪復習方法11-16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