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大自然教學反思
這是今天上的第一堂課,又是一位從來沒有上過品德課的老師,真高興這個學科又有了新鮮的血液,晚上跟董老師聊天,才發現我們還是隔岸相對的老鄉。對于一個新上這個學科的完小老師,今天她上得不容易,上得很出色的。(忽然感覺自己的口吻有點不對了,好像自己是專家,是領導了)該怎么說呢?——確實很出色的!
活動很有意思,看看,聽聽,摸摸,猜猜,孩子們都樂此不疲;感受,觸摸,聊天,就那么輕輕松松,徐徐道來;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課堂把握都很不錯,老師使出了渾身的解術,孩子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如果我來上這堂課,我該作怎樣的修改?好的設計,好的課,還是那樣愿意想一想。
“那里沒有我!”這句話是坐在身邊的小女孩說的。我想得最多的,如果要把這課做透,這一點是需要特別關注的。
第一個環節,讓孩子們收集自然的神奇,農村孩子未必能收集圖片,如果課堂呈現的是老師給予的圖片,我覺得這個環節適得其反,讓孩子和老師都置身于課外了。在這個環節里教師太過求得完美,在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要求太高了,這樣使得孩子在后面的環節里不敢表達。我們不是練習語言文字的美,是感受自然的魅力,一種輕松閑適的心態在這個課里其實很重要。因為這個正是孩子“這里沒有我!”的心理基礎。也許只要提示一下動物世界,說說你感到最神奇的事物。我記得二上語文課里就開始有植物方面神奇的內容了。
第二個環節,讓孩子們多種感官來體驗這種自然的神奇。環節真的設計意圖非常好,孩子們在這個環節里也很快樂。但是有一種感覺,就是老師永遠對著有機會的孩子。有機會說的,有機會摸的,老師才反饋,而相反,大部分的孩子都只能觀望,其實他們都想有機會去嘗試,感覺自然。作為農村老師,我覺得應該發揮農村孩子的一種優勢,孩子們生活在自然里,不缺乏感覺,只是缺乏去發現。讓我來處理,摸的這個部分,可以更多的讓孩子們一起參與。1、摸的孩子說出事物的特點,讓其他孩子一起猜猜,一起來感受自然帶給我們的快樂。2、聞一聞,穿插一些情節,說說校園里的花香,校園外油菜花的香味,幻想人在花叢中的絢爛。3、摸豌豆的時候,讓我想起一路上的豌豆了,有花,有果,從那個小苗到開花到結果,那何嘗不是一個神奇的過程,應該跟孩子們一起去回憶它,那樣孩子會告訴你很多大自然的美麗,仿佛走在田野里,一路走來的那種閑適和隨意。不應該拘泥于幾個孩子,不該拘泥于教師自己呈現的東西,其實窗外是個活生生的課堂。
第三的`環節,在說照片后面的故事的時候,身邊的小女孩跟我說了“那里沒有我!”那種失落可想而知,其實我也很失落。教學到這里的時候,覺得忽然讓自己回憶起了很多小時候的事情,特別是這個季節:采覆盆子、采桑葚,摘映山紅,拔野筍,摘豆,油菜地里捉迷藏,可是老師都不讓說,老師刻意地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很正規的學校生活圖景,就那么幾個人,就那么幾個小小的活動,怎么能讓孩子開心地說起來呢?何況那些摸螺螄、釣龍蝦的,在老師的眼里好像不是什么好的活動,孩子哪里敢說啊,好不容易說個游泳,非得一下到了安全,就不可以讓我們好好挖掘了開心再說安全嗎?也許應該先交流一下,再說,那樣更好吧!在說時候適當加上自己的玩的時候快樂,其實我是在孩子說的時候又一次感受小時候的快樂,我想教師的快樂也一樣能讓孩子們重現那是興奮。
感謝董老師又給我一個機會回憶從前,也給自己一個積累,有一天我如果還有那份熱情,我可以帶著我的孩子們,走進這個美麗的課堂。
【美麗的大自然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美麗大自然》教學設計09-07
美麗的大自然教學設計06-12
《美麗的大自然》教學設計04-17
《大自然的啟示》教學反思09-27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反思06-30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09-13
《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01-05
《大自然的啟示》教學反思02-12
體驗大自然教學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