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平行線的判定及性質》教學反思
《平行線的判定及性質》的復習課是在學習這兩部分知識之后,針對學生在平行線的判定及性質區別上以及幾何簡單推理表述上仍存在困惑,而精心設計了這一節課的導學案。
一、導學案設計如下:
1、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的區別;掌握平行線的判定及性質,并且會運用它們進行簡單推理和計算。教學重難點是: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的區別和簡單的幾何推理過程的書寫。
2、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首先安排的是自主學習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再次讓學生認清“角的數量關系”與“線平行”相互轉化的幾何思想,進一步明確由“角數量關系”得到“線平行”要運用平行線的判定;反過來,由“線平行”得到“角數量關系”要運用平行線的性質;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兩者在的“條件”和“結論”恰好相反。
接著安排的是鞏固提高練習。在學生明確判定和性質內容和區別之后,讓學生試著書寫幾何推理過程。該部分的題難度逐步提升,并且設計了一題多解的類型,開動學生腦筋,激發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能夠靈活地將圖形語言、符號語言和文字語言進行簡單的轉化。
再者安排了提高練習,目的是照顧中等生,讓他們通過本節課也有一定的提高。
最后是測評反饋,目的`是通過本節課學習,了解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這節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 導學案內容設計上,測評反饋較簡單,起不到測評效果;
2、 幾何問題解決上,對已知條件分析不到位,導致學生不知如何運用已知條件,推理思維重視不夠;
3、 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不懂得如何進行討論,討論的作用起不到;
4、 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上不到位;
5、 駕馭課堂能力差,學生學習熱情不能很好地調動;
6、 教學語言不夠簡練,教學心理緊張。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一方面,在教學上認真鉆研課本和新課標,抓教學內容的本質;多做一些練習,揣摩教學重難點,抓住出題方向,總結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學生,站在學生立場上去備課去設計教學過程。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地練習,不要急于求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和表述,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注意分析和解決問題方法的總結。最后,在自身素質上,多聽課,多向其他教師請教,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和教學技能。還需養成會反思、勤反思的習慣,不斷思考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
總之,通過這次公開課,自己感觸頗多。一方面暴露出自己有好多不足,另一方面說明自己的成長空間還很大。最后這篇反思就以這句詩結尾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小學數學《平行線的判定及性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平行線的判定及性質》教學反思01-24
《平行線的判定及性質》教學反思范文03-23
數學《平行線的判定》教學反思08-09
關于平行線的的判定的教學反思11-23
《平行線的性質》教學反思07-04
《平行線性質》教學反思01-17
《矩形的性質與判定》教學反思范文07-04
《平行線的判定》教學反思(精選8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