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數下《位值圖上的游戲》教學反思
《位值圖上的游戲》是小學數學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千以內數的認識與表達”中的內容。對千以內數的認識,教材從情景圖到千數圖,再到位值圖,展示了一個較完整的對千以內數的認識與表達的過程。《位值圖上的游戲》是一節練習課,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積累位值概念的經驗。
本課題教學前,學生已經會用小正方體積木塊來建構千以內數的數學模型,會讀寫、分拆、組合千以內的數。本課題也是后續學習“三位數的加減法”算理理解的知識基礎。
教材分兩個層次呈示游戲內容。第一個“加放”小圓片的游戲,只要在個位、十位、百位上分別加放一片小圓片,使得到的三個數分別發生了大1、10、100的變化。基于“取走”與“加放”游戲的操作過程和思維方法基本相同,所以補充了“取走”游戲,作為鞏固。第二個“移動”小圓片的游戲,思維較復雜,主要感悟思維的有序性。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采用了三條教學策略:
1.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中讓小圓片以及好伙伴小丁丁、小胖、小亞一同參與學習的過程。特別是小圓片擬人化的語言:“我是一個小圓片,你知道在位值圖上我可能表示幾嗎?”,讓小朋友立即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以動促思,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老師為每位學生提供了位值圖和小圓片,讓學生在位值圖上擺一擺、說一說、想一想,使手、口、腦協調活動,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逐步積累位值概念的經驗。如:邊擺邊說,在哪一位上“加放“、“取走” 一片小圓片或從哪一位上“移動”一片小圓片,分別得到了什么數,并做好記錄。再想一想得到的數與原數比較,大小發生了什么變化。
從小圓片的加放開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到三個不同的數,到學生猜測如果“取走一片小圓片”,會得到哪些數?再到“移動”一片小圓片會得到幾個不同的數?有前次的操作經驗,學生的猜測有了一定的依據,思考有了一定的方向。
三次動手操作過程是以動促思,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重要途徑,也是知識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究過程。
3.注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中我比較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首先從板書設計著手,在“加放”、“取走”后得到的三個數中,依次在百位、十位、個位下用紅筆劃出;在“移動”后得到的`六個數中,分組板書并劃出每組移動的路徑。接著,在反饋交流中,請有序操作的學生示范演示,給予肯定,鼓勵學生不重復、不遺漏地把所有的數都找出來。在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中,感悟思維的有序性。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在三個游戲的操作中,如果能讓學生操作后進行同伴的交流,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受到啟發,從而改進、修正自己的記錄,同學們的收獲肯定會更大,獲得成功的同學會更多。
【二年數下《位值圖上的游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位值圖上的游戲》的教學反思01-05
《位值圖上的游戲》教學反思04-15
二年數學下冊《位值圖上的游戲》教學反思01-05
《位值圖上的游戲》教學反思范文04-15
有關《位值圖上的游戲》教學反思06-10
《位值圖上的游戲》優秀教學反思06-17
位值圖上的游戲滬教版數學二下教學反思01-05
《位值圖上的游戲》教學設計范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