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雨的教學反思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這一課主要以“雨”為主題,表示了雨給人們帶來的歡樂。這節課主要由欣賞樂曲《踩雨》和演唱歌曲《踩雨》組成。欣賞歌曲《踩雨》描繪了小朋友們夏日在雨中嬉戲的情景,反映了他們熱情純潔的童心世界,歌曲分為三個層次。《踩雨》是一首甜美歡快的歌曲,旋律比較輕松,表示了小朋友們在雨中歡鬧的情景,充溢了童真、童趣。
2、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通過聆聽多種“雨”為主題的音樂,能感受不同的構思,不同旋律,風格情緒的變化。
B、能力目標:小朋友們能用歡樂、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表示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嘗試用所學的音樂表示手法為歌曲伴奏。
C、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歌曲《踩雨》,同學能在音樂中感受體驗踩雨的歡樂情緒,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3、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踩雨》 不同的構思,不同旋律,相同內容,風格情緒的變化。
4、教學難點:
體驗表示生活與歌曲中踩雨的歡快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以《音樂新課程規范》為指導思想,結合新的教學理念,面向全體同學,突出同學的主體性。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始終把培養同學學習興趣作為重要的理念貫穿教學全過程。
我把體驗雨的快樂作為本課的重點局部。將教材中相關的音樂內容整合,以“雨”為主線,按“聽雨——賞雨——踩雨——戲雨”為線索,對整堂課進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創設情景法,啟示談話法,扮演探究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等,培養同學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把“快樂”的教學引入課堂中,同學能帶著濃厚的興趣、愉悅的心情,主動而積極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流程
1、組織教學
播放鋼琴曲《雨的印記》樂曲,同學隨音樂自由律動進教室
2、聽雨
1)、猜謎導入
利用同學的好奇心,采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雨”,激發同學的興趣。創設情境,激起同學的好奇和興趣,
2)、聆聽各種雨聲
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調動他們的.視聽覺、情感同時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3)、發明活動
通過搖晃自制的樂器,引領同學用自制的樂器表示下雨時發出的音響。使同學能更加親切地感受、聆聽雨聲,培養同學的音樂發明力。
3、 賞雨
1)欣賞歌曲《踩雨》
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同學的音樂感受力,聽賞領先,感受旋律的奇妙、歡樂的情緒。
2) 復聽
通過模唱如(“沙沙沙”“嘩嘩嘩”)、聆聽、對等靈活多樣的方法,讓同學感受體驗歌曲《踩雨》的三個層次所表示的不同情緒,并通過扮演等形式來表示歌曲歡快,愉悅的氛圍。
4、踩雨
1)、學唱歌曲《踩雨》
聽唱法學唱歌曲,培養同學聽、唱的能力;
2)、視唱《踩雨》樂譜,
首先,我創設情景,以四把不同顏色的傘將歌曲《踩雨》中的難點局部提出來,并以請同學們幫助唱一唱傘上的歌,讓他們自由選擇喜歡的傘或者喜歡的旋律進行演唱,為同學提供選擇的空間,展示的舞臺,注重不同個體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培養同學的獨創性,活躍同學的思維,并在主動參與中突現出他們的個性和發明才干,使歌曲難點的學唱變得活潑、有趣。
3)、采用其它“雨聲”演唱,防止演唱的疲勞,同時更加熟悉歌曲的旋律
5、戲雨
讓同學在音樂中體驗踩雨的歡快與熱烈,用豐富而具體的肢體語言發明性地表示踩雨。將生活與音樂融為一體。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采用的是讓同學分小組討論排練展演并進行評價。
四、教學反思
新課標、新理念、新教材告訴我,現在的音樂課目的是培養同學感受美、發明美、鑒賞美的能力,面向全體同學,突出同學的主體地位,培養小朋友們用音樂的方式去表示和交流情感,并獲得發明、表示、合作和交流能力,從而培養他們對知識的組合、運用、創新的能力。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同學沉溺在愉快合作、多彩、友愛、融洽的氣氛中,而我始終把培養同學的音樂興趣,全面提高同學的音樂素質動身,為同學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氛圍,采用創設情景法,啟示談話法,扮演探究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做到既能促進同學智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又不加重同學負擔,把快樂引進音樂的課堂。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讓每個同學享受到學習的歡樂,促進他們全面和諧的生長。
【踩雨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踩雨》教學反思范文07-14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9-16
《桂花雨》的教學反思10-08
《桂花雨》教學反思12-18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7-04
桂花雨教學反思08-23
《桂花雨》教學反思05-12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5-17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7-18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