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年輕畫師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為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立志勤奮學畫,以優異成績為中國人爭光的故事。學習這樣一篇課文,我和往常一樣,布置了預習單,也布置學生去找找相關徐悲鴻的材料。課上由掛圖駿馬圖引入徐悲鴻,請學生交流查到的相關資料,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好多手都舉起來了。聽著他們的介紹,我很欣慰,看來同學們的預習作業做的非常好。下一個環節,是檢查預習生詞的情況。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環節已經不難了。讀到“嫉妒”一詞時卻卡住了,大部分的聲音把嫉讀第四聲,有幾個微小的聲音妒第二聲。和諧的讀書聲嘎然而止,我的教鞭也停在了這個詞上。心里頓時涼意四起。這就是預習的結果嗎,連課文的生字詞都沒有解決。接著就是幾個人的小型辯論會,大多數的人一頭霧水。
小玉:課文的朗讀磁帶我聽過了,也讀第二聲。
一部分人隨即點頭
甜甜:應該是第四聲,平時常常就這樣說。
剛點頭的一部分人又點了一次頭
對于這個場景我無奈又好笑,我沒有履行法官的角色對此作出“判決”,我把這個“審判權”留給學生,沒有一個人能拿出有力的證據對此有個“判決”。我說:“我很遺憾,沒有一個同學拿出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這個詞語的讀音,說明你們的`預習存在著很大的漏洞。電腦的漏洞多了會系統癱瘓,而我們學習中漏洞多了會......(同學們七嘴八舌接過話題)那么請在課后補上漏洞,希望你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要再出現這樣的漏洞。
反思:預習不是一樣形式作業,要抓量的同時要把好質的關.預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認為應該針對性的布置量力而行的作業.語文的學習要從基礎抓起,特別是字詞.是重中之重.雖然詞語的書寫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已不是難事.然而,詞語依然是根據.在預習中把課文讀準,讀通是最基礎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分析課文理解課文都是從字詞入手,然后才是句。
【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反思07-14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反思07-17
徐悲鴻的勵志學畫教學反思06-23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反思03-27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反思07-14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反思01-04
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教學反思09-05
《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教學反思09-05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反思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