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的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堂課好的做法有三:
一、問題設計的針對性強
《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故事性強,在學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教師撇開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動情的文字指導表情朗讀。整堂課教師只設計了兩個問題:
1、自讀課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2、把感受最深的片斷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為什么感動?
這兩個問題給了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最大空間。
二、充分地給學生以自由
整堂課,學生能自由地默讀,自由地朗讀,自由地感受,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學生自主的投入閱讀實踐,也才會讀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有機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來表達。這樣,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表達,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
在學生自我感受,自由朗讀有了一定基礎,但還未完全找到感覺時,教師進行范讀,設身處地,入境動情,聲音略帶顫音,給人以忍著痛苦,含淚敘述之感,撥動了孩子的心弦,開啟了學生的心智,使學生與教師,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由此可見,教師的范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對于文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韻味”、“神采”、“風格”等,通過朗讀傳遞給學生,可收到以聲示范、以情激情的功效。
【《金色的魚鉤》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04-22
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07-28
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07-28
金色的魚鉤的教學反思(精選11篇)10-19
《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精選11篇)10-25
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范文(精選9篇)08-22
《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通用15篇)10-29
《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通用20篇)10-25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1-13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