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的梅花鹿教學反思
《愛美的梅花鹿》大家知道相關的知識內容嗎?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一起來看看!
《愛美的梅花鹿》教學反思
《愛美的梅花鹿》是一篇寓言故事, 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了鹿在飲水的時候特別贊美自己的角,抱怨自己的腿太干巴,結果四條有力的腿讓他獲得安全,而美麗的角讓它陷入危險之中。故事告訴我們,美麗的東西不一定實用,最可貴的東西往往是樸實無華的,實用也是一種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睘榇耍瑸榱伺ν诰蚪滩闹械那楦幸蛩,以情促讀,以讀促講,要抓住描寫梅花鹿的言行的詞句,體會梅花鹿愛慕虛榮的性格特點.
我講的是第二課時,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體會“我原來討厭的四條腿跑起來是那么有力,可以救我的性命,而我贊美得的角卻如此的不爭氣,今天是喪命在它手上了!钡暮x。教學時,我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特點,以朗讀為主線,為學生創設各種朗讀的情境,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比如說:讓學生讀梅花鹿贊美自己的皮毛時應該怎樣讀?學生說:“要慢慢地讀,因為梅花鹿發現自己的美,要慢慢地欣賞,內心充滿了喜悅!北热缯f:讓學生找出梅花鹿是怎樣贊美自己的角時,又該如何讀呢?學生說“應該更加自豪的、美滋滋的、贊不絕口的……”學生在理解句子的同時又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我又引導學生找出梅花鹿認為自己雙腿難看的句子,師問:“你想怎么讀呢?”學生回答:“我想帶著傷心、難過、郁悶、痛苦的語氣來讀!笨粗瑢W們用不同的語氣,用不同的表情朗讀,時而激動,時而傷心,我內心無比的激動。學生找出梅花鹿最后明白的道理,也就是最后一句話,以此為線索再次進入品讀感悟環節,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梅花鹿的內心世界及情感變化,讓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課文中引發的道理。讓學生明白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更要看內心。閱讀教學是永恒的主題,“以讀為本,以讀促悟”。
對于本節課,我覺得還有些地方處理得不夠好,如:當學生說的句子不夠好時,我應該重新組織語言,再完整的說一遍,好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對第十二自然段的處理有些倉促,應該再讓學生反復讀讀,可用自己的話講講當時的危急情景,這樣會使學生體會更深;還有最后的拓展環節,如果能再讓學生跳出文本,思考美麗的角是不是就沒有用了呢?美麗的東西是不是就一定沒有用?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寓意。
今后還要不斷提高自己對文本的解讀能力和課堂調控能力,力求在扎實的教學中能有所創新,在不斷地創新中落實基礎教學。
內容擴展:《愛美的梅花鹿》教材解讀
一、結合單元看本課
《愛美的梅花鹿》是長春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寓言板塊中的第三篇文章。本版塊從內容上講都是寓言故事,旨在告訴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課文對比分明,在深刻的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了鹿在飲水的時候特別贊美自己的角,抱怨自己的腿太干巴,結果四條有力的腿讓他獲得安全,而美麗的角讓它陷入危險之中。故事告訴我們,美麗的東西不一定實用,最可貴的東西往往是樸實無華的,實用也是一種美。
在單元中,此篇文章和前兩篇不同的是,語言比較生動形象,描寫具體細致,更能吸引學生。通過本版塊最后一篇寓言的學習,使學生發現寓言與其他體裁文章的主要不同。
二、結合教材談價值
1、重點掌握:(生字):“嗬”、“嘿”、“嗖”的讀音;“簇”與“杈”的讀音。生字“羞”、“皺”的寫法。另外,正確區分“班”與“斑”的用法
2、重點體會(道理):抓住重點段,即梅花鹿贊美角和抱怨腿的兩段話,以及故事結尾梅花鹿的一段內心告白,充分感情朗讀突破學習的重點。
3、重點學習(表達):文中的好詞好句比較多。中年段要求學生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課后題2正是此目的,因此結合此題引領學生學習文中更多好詞語。如“贊不絕口”、“精美別致”、“沒精打采”、“灰心喪氣”“美中不足”等詞語,在理解詞語的同時,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并學習語言的運用。使學生在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兩方面都得到提高。
4、重點培養(能力):本文適合學生練習表演讀,通過表演讀梅花鹿的獨白,能夠培養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能力。
5、重點拓展(想象):梅花鹿的結局。作者沒有說明,這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展開想象續寫故事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
6、重點提高(復述):課后題:“我要用自己的話講講課文中的故事”目的是鍛煉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這篇故事通俗生動很適合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故事,在講的基礎上提高要求,適當聲情并茂,提高學生此方面的能力。
三、結合實際定目標
針對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結合新課程標準對中年段語文教學的具體要求,并根據四年級學生認知水平的實際狀況,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課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東西不一定實用,最可珍惜的東西往往是樸實無華的。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學習文章內容,初步體會美與實用之間的辨證關系,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美與實用之間的辨證關系。
四、結合課標學課文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貫穿閱讀教學始終。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教學時采用以讀促講的策略,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鼓勵個性化閱讀,努力突出讀的層次性和多樣性。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1、初讀,了解文章大意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币虼,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要反復朗讀課文,在熟讀課文的過程中識記生字詞。上課時,首先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然后指導學生用抓“六要素”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再請同學們按原文填空,這樣,既進一步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這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再讀,抓住“人物”特點。
為了幫助學生準確感悟人物特點,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出示自學提示:梅花鹿是怎樣贊賞自己的?讓同學們自由讀1-10自然段,畫出梅花鹿“自言自語”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你從中能知道什么?感悟到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嗎?這樣意在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個性化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品讀,感悟“人物”內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睘榇,為了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促讀,以讀促講,要抓住描寫梅花鹿的言行的詞句,體會梅花鹿愛慕虛榮的性格特點,通過品味嘆詞------嗬、嘿、唉的精妙,進一步體會梅花鹿愛美、驕傲、虛榮的性格特點及它的情感變化。并引導學生將體會出的情感送到文中讀出來。進一步培養語感,強化體驗,啟迪心智,升華人格。
4、啟讀-----感悟故事哲理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教學時創設問題情境,層層深入,啟發談話,并相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如:從梅花鹿的言行中,我們知道了什么?如果你是這只梅花鹿的朋友,你會對它說什么?
在學生眾說紛紜之后。教師點撥:“如果我是這只梅花鹿的朋友,我會對它說:“梅花鹿呀,如果你失去了雙角,你會失去美麗;但如果你失去了四條腿,你將失去自由!睆亩箤W生豁然開朗。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寓意的深刻哲理,創設問題情景,強化體驗,啟發談話。
如果你是這只“愛美的梅花鹿”,經歷生與死的考驗后,你是喜歡自己的角,還是喜歡自己的腿呢?為什么?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就會明白:“漂亮的東西不一定實用,最可珍惜的東西往往是樸實無華的!边@一深刻哲理。
為了進一步深化、理解寓意,再請同學們說一說:生活中有類似這樣的人、事、物嗎?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愛美的梅花鹿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愛美的梅花鹿》教學設計11-08
一只梅花鹿教學反思06-13
愛美的梅花鹿04-07
最美的梅花鹿作文06-23
《愛》教學反思03-25
《美的回答》教學反思06-13
材質的美的教學反思11-24
愛美的梅花鹿初一作文09-01
愛的智慧(教學反思)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