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口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亞洲人口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必修二第一章新授課結束之后,有了博客小結教學反思的想法,縱使每一輪都要經歷“備課—講課—反思”這個過程,但不是每一次的結束都完美,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疏漏和新的感受,于是想把它們記錄下來,在下一輪的教學中給自己一個比較清晰的啟示。
攤開今年、去年、前年的教案,字跡是否比以前更工整,備課是否比以前更立體,教學設計是否比以前更契合學情,教學是否比以前更規范……紙質教案讓我有了回望的載體,也有了發現自己問題的機會,教學反思也不只是當下的某節課的感受,更加是縱列的三年的積淀了。
前年的教案寫的很細致,但是內容太多,我在想自己當時是怎么把那么多的文字變成語言灌給學生的?去年的教案又特別簡略,我似乎根本不曾想過知識體系建構于課堂現場!哪怕學案上是按照體系制作的知識點預習。有了前兩年的錯誤,今年的備課有了一些改進。
書寫教案在做題之后,備課在構思之后,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抄著某本教輔的知識點。我更多的琢磨如何讓一節課完整成體系又有重點的呈現;課堂40分鐘如何做到不拉長課堂長度,能在固定的時間里做好一節完整的課。使用什么教具、設置什么實例、寫出什么板書、做出什么小結、課前具體提問什么問題……
第一節,人口數量部分,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及特點、坐標圖如何分析、如何判讀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使用教材的圖形和表格數據得出結論、驗證結論,讓知識和方法雙線進行。用好教材又需要適當的更新一些內容。教材的一些數據和信息已經跟不上目前的社會實際,需要根據現實做更新。比如人口問題、影響、對策這部分內容,世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對應的內容及人口金字塔,這部分知識沒有什么問題,難點在于中國的人口問題及對策。中國目前已經處于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可是卻不能機械的使用知識模版解決問題。因為中國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基數大兩個問題共存,還有獨生子女的計劃生育后遺癥問題,所以人口政策需要調整為中國特色。在講這部分知識時不能把模版機械帶入,而需要對中國現狀進行分析。這就能從新授課開始給學生映射如何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思考、思變、思維!
第二節人口空間變化,根據備課前做題發現“人口遷移率”是一個高頻內容,于是在課前加了人口增長=人口自然增長人口機械增長,并給出兩個增長的計算公式,以及兩個增長率大于小于零代表的意義。(不過最值問題依舊是個高頻錯點,如何攻克?還在思考中。)這個添加的內容,既能使兩節課聯系起來,又能讓學生面對習題時不因為陌生而恐懼。通過做題發現“人口流動”出現的頻率遠超過“人口遷移”,也因為目前的人口空間變化實際如此,所以我淡化處理概念,也因此發現了人口流動包含人口遷移這個以前未發現的.內容,不再糾結于概念,而是側重于對問題的分析。人口遷移的影響這部分的教學采用討論比獨角戲有意義,給學生開口的機會是學生大腦轉動的機會,被動的聽著寫著,不如思著議著說著寫著有意義。
第三節人口容量,板書寫兩塊,左側是幾個概念,右側是圖解影響因素。使用教室人口容量為例講解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對枯燥理論性強的內容,需要通俗的例子促進理解,但也要再進一步跳出例子回歸知識,否則學生的興趣點只在事例,忽略了知識,本末倒置。
學案基礎訓練題、各節強化練習題、章末檢測題。處理好各部分習題的難易度;根據時間和學生情況選擇適合他們的習題評講課方式,討論式、自主解題式、教師講解式……全方位備課,隨時根據學情做調整。適當的高考題滲透,將綜合題的答題思路一步步撥開,逐步逐條進行,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規范答題,教師有必不可少的模范作用,只有自己一步步做好了,學生才能慢慢學會。低起點,細致進行,各個擊破。
后記:穩扎穩打,這四個字,這學期刻在我心里。如何做到穩扎穩打,新課講授、知識落實、習題評講、糾錯作業。有時候會產生嚴重的忐忑和沉重,是什么原因讓我目前變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過能夠克制自己的毛躁,也算好處,只是我似乎是一個比較容易鉆牛角尖的人啊!
【亞洲人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亞洲音韻》教學反思06-20
亞洲及歐洲教學反思05-29
《亞洲》教學反思范文07-02
《人口》的教學反思01-01
《亞洲》教學反思(精選6篇)07-16
《亞洲音韻》教學反思范文06-17
關于《亞洲音韻》教學反思06-26
關于人口教學反思08-10
《人口與環境》教學反思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