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美術教案15篇【精品】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塑模的基礎上學習做大蛋糕,練習制作并裝飾雙層蛋糕。
2、學會與同伴合作共同建構,學會協商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好的大量小樹、花、房子、塑模的用具
活動過程:
1、提個建議:建造一座美麗的幼兒園。
2、討論:怎么建造?老師一邊聽取意見,一邊給予建議,幫助孩子合理布局。
3、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提出玩沙的要求:
。1)不把沙甩的到處都是。
。2)若沙甩到眼內請閉上眼,不要用臟手揉。
(3)小組內存在的問題學會自己去解決。
5、幼兒表決心并做響應動作,預;顒映晒Α
6、幼兒活動老師給予一定的幫助,鼓勵幼兒學會協商解決自己的問題。
7、評價幼兒活動的情況,請家長來發言,評價幼兒的作品。
編輯:cicy
幼兒園大班組美術活動設計——京劇臉譜
活動目標:
1 、鼓勵幼兒用對稱的方法來畫京劇臉譜,并用夸張的線條,豐富的色彩等表現京劇臉譜的特征。
2、知道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3、在對京劇的感受中,激發幼兒表達表現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塑封好的臉譜十七個(人數的一半)。
2、臉譜形狀的紙人手一份、勾線筆、蠟筆。橡皮筋、釘書機。
3、多媒體課件、歌曲磁帶“我是一個中國人”
活動過程:
一、京劇欣賞
1、剛才聽到的是什么?(京。┧悄膫國家發明的.?(中國)
2、京劇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戲劇,被稱為我國的國粹,為什么稱為國粹呢?
小結:京劇,以前是專門在皇帝生日的時候演出的,到現在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歷史悠久,被稱為我國的國粹。表演京劇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戲,而且還必須有一身過硬的本領,如翻、滾、跌、打、滾、爬等等高難度的動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歡看,所以一直流傳到現在。外國人也很喜歡我們的京劇,所以中國人都為此自豪。
二、臉譜課件欣賞:
過渡:京劇人物臉上化的妝也很特別,叫臉譜。這個是我們上次的手工“臉譜”,都是一模一樣的,其實臉譜是各種各樣的,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在京劇音樂中欣賞各種京劇臉譜。
1、你喜歡這些臉譜嗎?為什么?(顏色、圖案、)
2、京劇臉譜為什么有不同的顏色?每種顏色都代表什么樣的人呢?(欣賞四種顏色的臉譜)
小結: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每個臉譜至少用了三種以上的顏色,色彩鮮艷、圖案夸張,兩邊對稱。紅臉代表忠誠勇敢的人;黑臉代表正直、充滿智慧;黃色表示兇狠、殘暴;白色表示陰險狡猾的壞人。
三、游戲:找朋友
1、游戲:下面臉譜要和我們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出示半張的臉譜)請小朋友拿著半張臉譜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變成一個完整的臉譜,貼在旁邊的白紙上。
2、分享:請幾對好朋友上前介紹,你是根據什么特征找到的?
小結:京劇臉譜兩邊的顏色、圖案、位置是一樣的,所以京劇臉譜的兩邊是對稱的。
四、聯想創作
1.京劇臉譜真漂亮,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設計一個京劇臉譜呢?
2.怎樣來設計京劇臉譜?誰有好辦法?
經驗提升:最容易的一個辦法是在眼睛中間找到中心點——就是鼻子。然后再畫其他圖案就很容易。
3、師提示: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張的線條表示(請幼兒觀察后再示范)。
在臉上可裝飾上不同的花紋,涂色時先涂小的色塊,最后刷上你喜歡的水彩顏色。
4、幼兒作畫,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與眾不同的臉譜。
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展示交流
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延伸活動:
幼兒戴上面具,聽京劇《中國人》,大膽表演,感受做為中國人的自豪!
幼兒園美術教案2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組織畫面的能力,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構圖能力和動物造型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
教具準備:
教學光碟一盤。電腦課件一份,動物頭飾7個,教師范畫若干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森林里真熱鬧》就是要表現各種各樣的動物在大森林里生活的熱鬧情景。雖然各種動物的習性不同,但在兒童的心目中,它們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快樂的一員,這里沒有恃強凌弱,沒有勾心斗角,更沒有互相殘殺。各處動物都和睦相處,生活在一個友好的氣氛中。它們的生活也豐富多彩,晨練、嬉耍、旅游、音樂會、運動會等都是它們經常的活動。大森林里并不寂靜,動物們的生活是熱鬧的。絕大多數學生只見過樹,大森林的印象可能只來自故事書或電視銀屏,至于都有哪些動物居住在森林里?它們是怎樣生活的?等等,都屬于童想象的天地,怎樣才能使畫面內容熱鬧起來,的確需要小朋友好好動一動腦筋。
2、讀畫:教材中選用的學生作品都十分精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主題。例如《森林的早晨》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畫面中三棵大樹干頂天立地,裝飾得十分漂亮,很有特色。貓頭鷹剛剛下班,動物們都醒來了。小象正在沖澡,小猴在蕩秋干,小兔、刺猬和松鼠都出來活動了,原本寧靜的清晨開始熱鬧起來了。《我們的朋友》和《好朋友》等除了從不同的側面表現森林的熱鬧,還以一顆純潔的童心表達了人類與動物和平共處,親密和諧的美好愿望。
3、作畫步驟
教師邊講演邊示范,并板書概略的作畫步驟:
(1)構思。(提倡與眾不同,有情節)。
(2)直接用記號筆畫出動物們(教師的演示進一步鞏固了上節課所學的動物簡筆畫。畫時,用筆要大膽,構圖一定要飽滿。)
(3)添畫出背景。(如陸地動物世界可添畫山樹、草地等;海洋動物可添畫珊瑚、?⒇悮さ;南極動物可添畫海水、冰山、雪等等。
。4)上色:(用色大膽。比如:真實的猴子,一般是棕色,可是有的小朋友覺得棕色不漂亮,他用桃紅色來涂猴子,可不可以呀?完全可以上色盡量涂滿,背景也要涂,不要留出小白點。
三、巡回輔導。要由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既要照顧全班同學,又要注意對個別同學的幫助。
四、進行小結。
幼兒園美術教案3
一、情境導入
教師打扮成“春姐姐”,引導幼兒回憶春天的變化,引出花的主題。
指導語:“春姐姐”來了,我們幼兒園里什么地方發生了變化?草叢里有花嗎?你看到的花兒是什么樣貌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呢?
小結:草叢里有五顏六色的小花兒,在綠綠的草叢里隨風舞蹈呢,太美麗了!
二、探索發現
1.引導幼兒討論表現花叢的方法。
指導語:“春姐姐”想把美麗的'花叢帶到我們幼兒園的花叢里,我們來幫忙她實現這個想法吧!用什么方法來變現花叢呢?
2.翻開《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一頁,引導幼兒欣賞“藝術角”中的作品,學習撕貼草
叢、點畫花朵的方法。
指導語:猜一猜,畫面中的草叢是用什么做的?上頭的花是用什么畫的?
3.出示繪畫材料,引導幼兒用撕貼、點畫的方法變現花叢。
指導要點:先將綠色卡紙撕成條狀或塊狀,再用固體膠棒將其粘貼在示范畫紙上表現草叢,最終用手指蘸上顏料點出美麗的花朵。
三、創作表現
1.請幼兒翻開《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鼓勵幼兒在“創意墻”進行自由創作。指導語:把你心中美麗的花叢用撕出的紙片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變現出來吧!
2.提醒幼兒將碎紙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點畫時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規。
3.播放歡快的音樂《春天在哪里》,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評議
1.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向同伴介紹自我的作品。
2.集中展示幼兒作品,重點從作品構圖及色彩搭配兩方面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五、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收拾整理自我的材料,并堅持環境的整潔。
幼兒園美術教案4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設計是根據中班上學期教材,主題《多種多樣的傘》這一活動預成的。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實用、最熟悉的用具,現代的傘多種多樣,五彩繽紛,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樂趣。開展這一主題是通過各種感官使幼兒喜歡傘,發現傘的不同之處及了解傘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培養幼兒觀察事物和探索問題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喜歡粘貼畫,體驗動手制作的樂趣,
2、學習運用布藝、卡紙粘貼畫的方法技能,創作裝飾畫《傘》。
3、在活動中樂于與同伴交流經驗,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傘照片;布置“傘族展覽會”。
2、油畫棒、勾線筆、彩色紙、固體膠、碎布頭。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交流已有的有關傘的經驗。
1、師:“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傘,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傘?在什么地方見過?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
2、師:“原來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那么多的傘,真了不起。聽說有一個“傘的展銷會”,那里有許多漂亮的傘,有的你們肯定沒有見過,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幼兒看看、說說了解傘的種類及用途。
1、觀察、欣賞、交流各種各樣的傘。
2、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你認識哪種傘?一邊看,一邊想,在哪里見過?可以先和小朋友一起輕輕地說一說。(幼兒離座位,與同伴自由觀察、交流。)
3、師:小朋友喜歡這些漂亮的傘嗎?(喜歡)
4、教師小結:傘的種類很多,顏色很多,特別的鮮艷漂亮,形狀也和以前不同;有方形的、圓形的、動物形的、帶花邊的、、、、、、傘的用處可真不小,能遮風擋雨、能防紫外線照射等,所以我們都喜歡漂亮的傘。老師自己設計了許多漂亮的小傘,你們看!
三、教師出示裝飾傘的范例。
1、提問:老師設計了這么多漂亮的小傘,你知道它們是用什么方法裝飾出來的嗎?
教師小結:老師想了許多方法設計裝飾小傘,有的'是蠟筆畫、還有的是粘貼畫好看極了。
2、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當“小小設計師”,給自己設計一把漂亮的小花傘?
師:好!小朋友喜歡哪種裝飾傘的方法,就到哪一組去,裝飾完后,我們比一比誰的小傘最漂亮!
四、幼兒回座位設計,裝飾小花傘。
提出要求:
。1)注意布頭、卡紙的色彩搭配。
。2)粘貼順序是先大后小,注意材料排列的疏密、方向與畫面的效果。粘貼畫的幼兒要將材料粘貼在輪廓線內。
。3)運用油畫棒裝飾傘面,要設計圖案,涂色顏色搭配要鮮艷。
(鼓勵幼兒大膽設計、有新的創意。)
五、分享交流
1、欣賞作品
師:小朋友把小傘裝飾得真漂亮,我們一起把小花傘送到“傘的展銷會”上去好嗎?(幼兒把作品粘到磁力板上)
提問: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引導幼兒從構圖、色彩和粘貼技能方面來說一說)怎樣搭配會更好,這張畫和其他畫有不同的地方?你覺得什么地方可以學的?
2、作品展覽。
展銷會上多了這么多漂亮的小花傘,可真美呀!我們一起聽音樂跳個傘舞吧!活動延伸:
請幼兒利用所學裝飾一下自己的臥室。
幼兒園美術教案傘篇三: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小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材料和工具由中心向四周裝飾傘面。
2、增強幼兒對色彩美和對稱美的感受。
活動流程:
參觀“小花傘”展——介紹裝飾小花傘的幾種方法——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總結評價——布置主題墻飾。
活動準備:
色彩鮮艷、有對稱紋樣的小花傘實物若干把,并撐于活動室內;粘貼的、水筆畫的、蠟筆畫的、手指點畫的傘面裝飾范例各一張;工具材料:臘光紙、漿糊、蠟筆、水筆、圓形紙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參觀“小花傘”展,激發幼兒裝飾傘面的興趣。
1、師:你們看到的這些小花傘是什么樣的?這些顏色是怎么搭配的?傘面上有什么花紋?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2、幼兒回答后教師總結:剛才我們看到的傘有紅的、有黃的??;花紋有圓形、長條形等。有的像花、有的像葉子??漂亮極了。這些花紋上下、左右都是對稱的。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當設計師,每人設計一種傘面來參加展覽。
二、引導幼兒學習傘面的裝飾方法。
1、出示范例,請幼兒仔細觀察后討論:這些傘面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畫出來的?色彩是怎樣搭配的?畫了些什么?
2、幼兒觀察比較后分析:這些傘面是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成的:有粘貼的、有棉簽畫的、有蠟筆畫的、還有手指點畫的??
3、教師講解裝飾方法:給傘面裝飾的時候,先用目測的方法找出中心點進行裝飾,然后是上面、下面、左邊、右邊,用你喜歡的顏色和花紋裝飾,再在邊上的每個花紋中進行裝飾,這樣才能做到對稱、均勻、美觀。還可以用各種幾何圖形、小草、小花、小動物來進行裝飾。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師:現在有四組不同的材料工具,每組幼兒可以自己選擇材料進行裝飾,因為這些方法你們都學會了,請你們選好工具材料后,想一想如何用這組的材料來裝飾傘面。
2、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指導,鼓勵幼兒在傘面上大膽作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色彩的深淺搭配和裝飾傘面的方法(找對稱點)。提醒幼兒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應該互相商量協作以及謙讓。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師生共同評價,重點從色彩、花紋來進行評價。并請幼兒將自己設計好的傘面展出,供同伴參觀、欣賞。
五、活動延伸。
1、安排幼兒把作品中的傘面剪下,布置主題墻飾。
2、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嘗試將傘面從圓周向圓心剪開后重新粘合,做成凸形傘面。
幼兒園美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尋找、收集,了解阱曾生活中哪些物品能留下印跡。
2、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與同伴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能留下印跡的物品。
活動準備:
1、“能留下印跡的物品”調查表人手一份,事先和家長一起填寫好。
2、與調查表有關的實物。
活動過程:
1、交流各自的調查表。
(1)和好朋友交流。
教師:你調查表上的印跡是用什么印的?是怎么印的? (幼兒結伴交流)
(2)集體交流。
教師:你的調查表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印的?怎么印的?用哪一面。窟@個好像和原來的不一樣,你和爸爸、媽媽是怎么把它弄成這個樣子的? (將加工后的印制材料和原物品進行比較)
2、在教師的引導下,給所收集的印制材料分類。
。1)討淪。
教師出示各種玩具:這是什么?有什么用?還有什么也是玩的? (用同樣的方法分出蔬菜和生活用品)
。2)分類。
將幼兒帶來的所有印制材料放在三張桌子上,幼兒自由尋找并放在規定的`簍子里。
教師:把能玩的東西找出來,把能吃的東西找出來,把要用的東西找出來。
3、嘗試印制活動。
活動延伸:
將幼兒帶來的物品放置在活動角供幼兒印制、欣賞。
區角活動:
出示印跡的圖案,玩猜一猜的游戲。如“你拿的是什么?印出了什么樣的印跡?”。
家園共育:
與家長共同尋找一些物品的印跡圖片,帶來供大家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6
一、談話導入。
1.上次我們知道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秋天有那些果子成熟了?
2. 觀察畫面:這幾棵樹上結了好多好多的果子,猜猜會師什么水果?讓幼兒說說。紅彤彤的是什么水果?黃橙橙是柚子,那橙色又是什么呢?師示范畫秋天的果子,這里還有好多的果子樹,看看少了什么?(果子)樹上光禿禿的,你想不想讓樹上結滿果子?那樹上會結哪些果子?(蘋果、梨子、橙子等)那我們為這些樹畫上果子吧!
二、介紹作畫的方法。
1.認識作畫的.工具。
我們畫畫的時候用什么來畫得?(蠟筆、記號筆等)、今天我們用同一種新的作畫工具,看,這是什么?(棉簽、顏料),今天我們用棉簽來畫畫,這就叫棉簽畫。
2.個別嘗試作畫。
誰會用棉簽畫果子呢?師請一幼兒來畫一畫,師講評作品:棉簽上得顏料蘸得太多,所以有顏料流下來了,這里的果子沒畫出來,是顏料沒有了,那你們想不想用棉簽畫果子呢?
3.學習繪畫果子
師示范用棉簽畫果子,先用棉簽在顏料里蘸一下,讓它喝飽了,在一棵樹上畫一個圓點提一下,畫第二個果子,再蘸一下,繼續畫果子,畫得時候要注意果子和果子之間要分開一些,畫好一種顏料的果子后,拿著你地果樹到另一張桌子畫好另一種顏色的果子,一直到畫滿為止。作畫時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畫上你喜歡的顏色的果子。
三、展示幼兒作品
1.你地樹上結滿果子了馬?這棵樹上什么顏色畫得果子。
2.她畫的果子是什么果子,你看出來了嗎?
幼兒園美術教案7
教材分析:
《對印的花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二年級上冊第八課。課型為造型表現,是運用多種顏色在對折的紙上進行自由點畫,進行對印。
奇跡般地出現許多偶然圖像,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開辟自由想象的空間。
在參與活動中,展開想象,培養思維想象的能力。
參與體驗,借助多種媒材進行添畫,使畫面與想象達到和諧統一,使學生認識對稱與平衡、對比與和諧的關系。
在積極多元的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能說出5-10件左右對稱的物體。
2、能夠用對印的方法表現2-3幅作品。
3、了解對稱圖形帶給人們的一般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圖片,請你猜一猜它是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物體。出示圖片,請學生猜想,并說出答案。
師:看圖片,這是什么?生說
。▽W生直觀地看到圖片,豐富的色彩,刺激了學生的視覺,將學生的注意吸引到課堂。)
二、欣賞圖片,感受對稱。
師:同學們議一議、說一說、找一找日常生活中什么東西是對稱的。
教師解釋對稱就是以一條中心線為準、左右對稱或上下對稱、對角對稱。
通過觀看生活中對稱的圖片議一議對稱的美。(平衡、均衡、整齊、穩定)
三、對印方法的演示
本課需要用到的.工具比較多,過程有些繁雜,教師事先準備好作畫的工具進行分步展示。
教師示范
。1)先構思要畫的內容
(2)將紙對折、在中心線的一邊,畫出一半的內容,調色時要注意顏色的稀稠度,要適中。
。3)對印,展開根據印出來的圖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東西像什么?
。4)添畫。
四、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要求:1、創作出一張對印的圖形2、對印出來得圖像什么形狀然后進行添畫、構圖缺陷、色彩不豐富的可添畫裝飾美化。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學生作業,學生自評作業的優缺點。
六、收拾與整理:
毛筆、調色盤、水罐清洗干凈,用抹布將桌子擦干凈。
七、課后拓展
用對稱剪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各種美麗的圖形。
八、板書
《對印的花紋》
1:單個對稱2:雙個對稱
步驟:1:對折
2:想
3:畫{①調色②作畫
4:對印
5:添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進行橫豎線的涂鴉;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愛吃的食物,愿意為小貓送去它愛吃的魚。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辨別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畫橫線和豎線。
教學難點: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并且與邊緣封閉。
活動準備:
1、小貓的生日PPT一套,小貓留言錄音;
2、布置織網區和捕魚區,捕魚區設置三個架子,架子上鋪上漁網,并懸掛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魚備幼兒捕撈;
3、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魚每人若干;
4、深藍、深紫色馬克筆、淡藍、淡紫色卡紙制的空白的“漁網”若干(可設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示范的'漁網材料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小貓的生日禮物(出示PPT)
1、聽聽、猜猜誰來了?(是小貓)引出今天小貓過生日。
2、說說小動物們會送給小貓哪些好吃的作為生日禮物呢?(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小猴送愛吃的桃子,小兔送她愛吃的胡蘿卜,小狗送她愛吃的肉骨頭。)
3、想想小貓最想吃什么?(播放小貓的留言)引發為小貓去捕魚的愿望。
二、討論織漁網、捕魚的辦法
1、討論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許多魚?(漁網)
2、出示漁網:漁網是什么樣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線編織出來的,中間的空格子叫網眼)。
3、展示PPT,說說PPT中的漁網能捕到魚嗎?為什么?改進后的漁網能網到魚嗎?
小結:原來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才能網到小魚。
4、教師示范“編”漁網。(強調,從網的邊緣從前往后、從上往下編,線條要直直的,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不然小魚就從網眼里溜走了。)
5、捕魚:貼上小魚,數數小貓捕到幾條小魚?
三、一起為小貓捕魚
1、檢查漁網的邊緣是否封閉。
2、檢查漁網是否編織緊密,小魚會逃走嗎?
3、引導幼兒說說你捕了幾條魚,給誰吃?
四、欣賞分享
1、給小貓送禮物。
2、一起為小貓唱生日歌。
幼兒園美術教案9
活動目標: 1.欣賞圖片,觀察星星、月亮的形狀和色彩的變化,感受色彩強烈對比的美。
2、學習選擇鮮艷的色彩表現星空的燦爛,感受色彩涂抹帶來的快樂。
3、嘗試與同伴共同使用繪畫材料,共享操作空間。
活動準備: 1.圖片"星空"
2.畫紙每組一張,蠟筆每組一盒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欣賞圖片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觀察過晚上的天空嗎?晚上的天空上有什么呢?"
1、師:"有個叫梵高的老爺爺喜歡看晚上的天空,還很喜歡畫晚上的天空,我們一起來看看梵高老爺爺的畫吧!""美嗎?你覺得它美在哪兒?你看到了什么?"
2、師:"那畫上什么最亮呢?
二、引導幼兒從顏色、線條上欣賞作品
1、從顏色上觀察作品
師:"這幅畫上有哪些顏色呢?什么顏色用的最多?你看到這些顏色有什么感覺?
小結:梵高老爺爺用了深藍色、藍色、黃色等,色彩很美,對比也很強烈,給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覺。
2、從線條上觀察作品師:"這幅畫里有哪些線條呢?哪兒用了波浪線呢?還有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三、引導幼兒整體感受作品
師:"你看了這幅畫,有什么感覺?"小結: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四、合作完成作品,創作星空。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梵高老爺爺畫的星空,接下來我也請小朋友們來畫畫你想象中的星空"
小組合作的方法
師:"老師今天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張畫紙,這么多小朋友怎么在一張紙上畫畫呢?人多怎么辦呢?
師:"對了,找空的地方畫,一組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這幅畫,看看哪一組的星空最美。"
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師帶領幼兒展示每組小朋友的作品并請個別幼兒說說畫中有什么。
幼兒園美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喜歡并能積極投入藝術活動中,樂于在欣賞活動中調動自己的身體進行體驗。
2、感受美術作品與舞蹈等藝術活動中線條的存在,初步感知線條的情感渲染力與節奏感。
3、在活動過程中激起自由想象的熱情。
活動準備:
幻燈課件、黑板、粉筆、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重點:
感受線條的存在及其魅力(情感渲染與節奏感)
活動難點:
能夠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審美感受。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線條
你在哪兒找到過線條?
幼兒自由講述
肢體模仿線條
小結:線條非常神奇,它是無處不在的。
二、美術作品中的線
1、欣賞《夢》
你看到了什么?
學畫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她夢見了什么?
2、欣賞《哭泣的女人》
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她在干什么?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受?
猜猜她為什么哭啊?
3、對比:這兩幅畫的區別
4、小結:這兩幅畫給我們的感覺不同,很大的原因是畫上的線條的不同。
三、舞蹈中的線
1、感受音樂中的線(節奏)
2、舞蹈跟學
3、小結:舞蹈和音樂中的線可以把歡快的舒緩的節奏告訴我們。
四、戶外找線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觀察和想象設計各種奇特的房子,運用所學的技能表現建筑物的特征和結構。
2、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畫面色彩鮮艷、協調。
活動準備:
1、畫紙、筆。
2、對房屋形式、功能,門、窗、頂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起幼兒回憶建筑物的基本特征!靶∨笥,在你見過的樓房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了解現代建筑物的特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各種各樣建筑物的結構。
2、引發幼兒想象,設計各種各樣的建筑物!叭绻埬銇碓O計未來的新型房屋,你將在現在房屋的基礎上做些什么變化呢?”從房屋外形、功能、門窗等方面觀察現在建筑物中可以變化的.地方。想象房子還可以是什么樣子的,請個別幼兒描述自己想象的為了的房子。
3、幼兒繪畫,老師指導。鼓勵幼兒大地設計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房子。
4、找出設計美觀、新奇的建筑物,請小設計師介紹自己的設計。
評析《奇特的房子》
1、這是《我們的城市》主題背景下的一次活動,在我們的城市中,每天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是一幢幢新建筑拔地而起,吸引著幼兒的注意,顧老師選取《奇特的房子》作為教學內容,適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也滿足了幼兒的探索欲望。老師能把“新房子和老房子”延伸到奇特的房子,拓展了幼兒的視野,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2、此次活動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顧老師把這次教學活動的目標定為:(1、有興趣地觀察各種奇特的房子,了解它們的特征。2、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未來的幼兒園。)活動圍繞著奇特房子的特征,引導幼兒觀察,開展討論,幼兒通過觀看老師制作的課件,觀賞到了各種奇特的房子,了解了它們的奇特作用。如會變色的房子、懸浮房子、充氣房子等,真是讓幼兒打開眼界。最后讓幼兒大膽想象,設計未來的幼兒園房子,暢談自己設計的意圖,讓幼兒有一種做設計師的自豪感,又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
3、前期工作準備得充分,課前師生收集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最特別的房子資料,并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使幼兒在交流中有話可說。老師讓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有關房子的各種資料,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喜歡的房子。讓每個幼兒有了表達的機會。
4、整個活動,教師教學思路和流程非常清晰,并能親切地與孩子融為一體。教學方式能以多媒體的形式吸引幼兒注意力,提問層次清楚,教師引導很好,能以幼兒為主,符合二期課改理念。
附教案:
活動名稱:奇特的房子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觀察各種奇特的房子,了解它們的特征。
2.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未來的幼兒園。
活動準備:
1.收集自己看到過的最喜歡、最特別的房子資料。
2.各種奇特房子的PPT課件。
3.幼兒在兒童樂園里玩充氣房子的錄像,房屋建筑師的采訪錄像。
活動流程:
自由介紹,經驗分享——看課件,了解各種奇特的房子——看錄像,了解充氣房子的優點——大膽想象,設計房子
活動過程:
一、自由介紹,經驗分享
1.展示幼兒帶來的有關房子的各種資料,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喜歡的房子。
2.小結:你們找到的房子真多呀,有新房子和老房子,有中國的房子和外國的房子,這些房子的形狀不一樣,造房子的材料也不同,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
二、看課件,了解各種奇特的房子
1.風帆式建筑。
美觀,例,悉尼歌劇院。
提問:它的形狀像什么?它有什么用?
2.球形建筑。
通風,例,日本綠化館。
幼兒園美術教案1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畫出樹葉飛落的不同姿態。
2.幼兒能用不同的點、線、面裝飾樹葉。
3.在創作中體驗線描畫的樂趣,能較細心地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勾線筆、長方形紙、水粉顏料、油畫棒、各種樹葉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到戶外撿樹葉,讓幼兒感受樹葉從空中飄落的不同姿態,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樹葉的形狀、葉脈,用手畫一畫
三、欣賞不同形狀的樹葉圖片
1.欣賞不同形狀樹葉的圖片,介紹自己喜歡的葉子。
2.提出設想:今天我們也用有趣的點、線、面來裝飾你最喜歡的葉子,然后把它們變成樹葉寶寶,在空中跳舞。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引導幼兒用線條分塊面,用點、線、面進行裝飾,注意線條的疏密、整齊。
2.選擇用冷暖、深淺對比色來畫背景,襯托葉子。
五、展示作品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彩面裝飾活動--創意筆筒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彩面裝飾活動--創意筆筒
一、活動目標:
1.利用平鋪、圍合、鑲嵌的方式創造性地裝飾筆筒。
2.通過對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創造美,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各種廢舊瓶子,各種果殼、毛線、吸管等廢舊材料,彩色面團,筆筒照片,相機。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猜猜是什么》,激發幼兒興趣
1.將廢舊瓶子藏在布袋子里,請幼兒猜里面是什么。
在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搶答中,教師出示布袋中的瓶子,原來是空的沒用的瓶子,引出“廢舊瓶子”的概念。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廢舊瓶子變廢為“寶”。
教師:“有什么辦法可以把廢舊的瓶子變成有用的東西呢?”
幼兒:“可以用剪刀剪成有用的東西。”
幼兒:“我們可以放一些石頭在里面封上口變成響筒,音樂課使用!
幼兒:“我們可以把它裝飾一下,變成裝飾品。”
在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中,出示大班幼兒制作的筆筒圖片,再次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活動興趣。
(二)欣賞照片,激發制作欲望
欣賞大班幼兒制作的各種各樣的筆筒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做成的?
在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后,教師及時引導大家共同總結出制作筆筒的材料和方法:“這是用彩色的面團,搓平后圍在瓶子上面,再用瓜子殼、毛線、吸管等進行鑲嵌裝飾。裝飾好以后,美麗的筆筒就做成了。”并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來制作一個漂亮的筆筒吧!”
(三)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制作筆筒。
2.常規要求:
(1)注意衛生,保持桌面整潔,物品用后歸放整齊。
(2)做完用抹布將手擦干凈。
3.巡視幼兒的操作過程并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
(四)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1.通過播放隨機照的照片展示幼兒作品。
2.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賣火柴的小女孩(一)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欣賞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鼓勵幼兒運用形容詞(例:可憐的、悲慘的、又冷又餓的、衣衫襤褸的),把自己的感受連貫、完整地述說出來,借助幼兒思維的跨躍性,培養幼兒思維的發散性、流暢性和求異性。
(二)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童話故事中小女孩悲慘的經歷,激發幼兒的同情心、樂于助人的愛心,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三)人格目標
通過幼兒自由想像,并鼓勵他們將發生的事大膽地講述出來,培養幼兒的獨創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感知圣誕節是開心、快樂的節日。
(二)環境準備 布置有圣誕氣氛的環境。
(三)物質準備 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電視機、VCD機、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一)整體欣賞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慘氣氛。
1.師:圣誕夜到了,你知道,有一位可憐的小女孩是怎樣度過圣誕夜的,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2.出示書面漢字:可憐的、悲慘的、又冷又餓的等形容詞,營造氣氛,幫助幼兒理解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
師:你覺得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呢?
(二)分段欣賞,感受小女孩擦亮火柴時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1.師: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時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呢?
師:如果擦亮一根火柴可以讓你幫助小女孩實現愿望,你會怎樣幫她呢?
2.師: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發生了什么事呢?如果是你,那你又會怎樣幫助她呢?
3.師:小朋友,想想你們是怎樣熱熱鬧鬧過春節的?
4.師:小朋友們,請你們想想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樣過圣誕夜的?
(三)整體欣賞,激發幼兒感情的升華。
師:小女孩這么可憐,如果你能幫助她,你會怎樣幫助她呢?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讓幼兒在欣賞這一童話故事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對小女孩的祝福與希望畫出來。
五、生活中滲透 在生活中,鼓勵幼兒多幫助有困難的同伴,培養豐富的情感。
六、環境中滲透
1.將故事制成圖片,讓幼兒進行排圖講述。
2.設置小小舞臺,放置道具,讓幼兒嘗試表演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七、家庭中滲透 建議家長讓幼兒多欣賞同一體裁的童話故事,深化幼兒對美好生活的情感,并懂得珍惜。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會變的樹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所講故事的內容畫連環畫。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鋼琴曲磁帶。
2.每位幼兒一本繪畫練習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樣。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用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故事內容。
老師富有表情生動地講述故事:“離我們很遠,有一個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長著一種奇妙的樹,會變的樹。這種樹種下去第一天,就會長成一棵大樹,樹上只有一片葉子。第二天的時候,這種樹就開始變了,它會一下子長出各種形狀的樹葉:有的葉子像圓圓的蘋果,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圓圓的輪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蘆,有的像小朋友張開的手……顏色也變得豐富多彩,紅的像火,黃的像金子,綠的像青草,藍的'像天空……真是美極了。到了第三天,你猜,這種會變的樹上會發生什么事呢?”(停頓一下后繼續講述)“每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樹葉精靈,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兩片葉子靠在一起,兩片樹葉精靈手拉手好像在做游戲……到了第四天,這種樹還會變下去,每天都會變出新模樣!
提問:這種樹叫什么樹它第一天是怎樣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樣的?
2.師幼一起討論繪畫方法。
組織幼兒討論:現在請你們把這個故事畫下來,你認為該怎么畫?
幼兒個別講述。
師幼一起小結:可以把第一天樹的樣子畫在寫有第一天字樣的那頁紙上,依此類推。
3.教師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畫自己想出來的樹,涂色要均勻。
4.利用投影儀展示幼兒作業,并讓幼兒相互評價。
孩子的講述能幫助教師發現、理解他們的創作意圖及創造性表現,也使其他小朋友學到同伴的優點。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畫自己聽過的故事或創編的故事。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美麗的風箏
一、 活動目標
學習“刮蠟”的表現方法,體會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產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牙簽刻出花紋。 難點:控制手部動作的力度。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材料:油畫棒、牙簽、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蘭、淡紫等)小毛筆。
四、 活動流程
1、放風箏――討論――示范――創作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紙編活動
一、生成活動
在我園的民族教育活動中,我班的民族工藝展示臺上,展示著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其中有各類編織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著一個竹編的小動物好奇地問:“咦?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彼囊痪湓採R上吸引來幾名幼兒。他們又拿起其它的幾件編織的物品,看著、摸著、說著。幾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來了竹編、草編、布編、繩編等各種編織物。見孩子們的興趣越來越濃,我準備就編織開展幾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編織物品,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欲望。培養幼兒多種能力。
三、活動過程
。ㄒ唬┬蕾p活動
目標:
、 觀察編織物的特點,激發幼兒參與的欲望;
、 了解幼兒對圖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種編織物品若干,紙編作品若干,彩條若干,說明書一份。
過程:
、 出示展示臺,讓幼兒欣賞,并介紹自己所帶的物品,找異同點,引導幼兒小結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編織而成的;
、 教師出示紙編作品組成的畫面,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
、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關的紙編說明書,提出探索問題上面符號代表什么,和以前看過的折紙圖示有什么不同;
、 幼兒熟悉材料,嘗試看圖學習直編。
分析:幼兒對參與活動,尤其是說明書的投放很感興趣,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但是說明書的第五步對幼兒較難,需成人指導,所以在說明書的旁邊應投放相應的供幼兒拆編的紙編作品,提高對圖示的理解。
。ǘ┎僮骰顒樱ㄒ唬
小組活動㈠
目標:引導幼兒能自己看說明書,進行直線編。
材料:說明書,彩條及相關成品,教師邊觀察邊幫助小組。
過程:
、 幼兒分組自選編織成品,學習看說明書直線編,發現說明書中圖示的規律;
、 幼兒自由編織,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⑶ 引導幼兒在仿編后進行變化;
、 請幼兒介紹自己作品。
分析:幼兒基本學會了看說明書,在第五步時,不少幼兒借助旁邊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條的寬度要有變化,以利于幼兒選擇組畫。幼兒的作品種類少,主要是因為幼兒間的相互模仿和幼兒的感性經驗少所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應從豐富幼兒的經驗入手。
操作活動(二)
目標:引導幼兒自己看曲線編的說明書。
材料:說明書,彩條等。
過程:
⑴ 幼兒小組自學曲線編的方法;
、 和幼兒共同總結曲線編織的特點,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⑶ 組織幼兒賞析幼兒作品。
分析:幼兒能根據說明書自學曲線編,個別幼兒不再需要教師的輔導,但有十名幼兒需旁邊的輔助說明才可以編。
操作活動(三)
目標:
、 鼓勵幼兒利用兩種編織方法編織出自己需要的形 象,
⑵ 鼓勵幼兒大膽地創新,并能與同伴協商合作。
材料:彩條,膠棒,各色彩紙,水彩筆,大白紙等。
過程:
⑴ 請幼兒自由組合,協商所要組合的畫;
⑵ 引導幼兒按自己的主題分工;
、 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組畫過程中的分歧意見;
、 作品展示,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分析:幼兒經過相互協商,把各自喜愛并想表現出來的作品歸納為三類,并自覺分組,組合出的三幅畫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動物、公園一角。幼兒情緒高,興趣濃厚,當不知道的形象出現時,幼兒會去相關的區域尋找答案。幼兒學會了協商解決問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另外,幼兒沖出了紙條的局限,能使用多種材料進行組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12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中熊貓活潑可愛、憨厚傳神的形態,感受作品中物和景的和諧關系。
2、感受畫面的墨色變化,嘗試用濃、淡墨表現熊貓。
3、能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體驗中國畫的獨特魅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觀察過熊貓,了解熊貓的基本特征以及生活習性。
2、課件:吳作人的《熊貓竹石圖》,多種動態的熊貓圖片。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熊貓圖。
(1)觀察熊貓的外形特征。
教師:圖上是什么?它們看上去怎么樣?熊貓是什么顏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狀的'?眼睛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它的四肢是什么樣的?它的頭和身體又是什么形狀的?(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熊貓的頭和身體是圓圓的,耳朵、眼睛和四肢是黑的,耳朵是半圓形,眼睛是橢圓形,眼睛排列起來像個八字。
(2)欣賞熊貓吃竹子、向前爬等不同動態圖。
教師:這個熊貓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2、師幼共同討論創作方法。
(1)教師:先畫熊貓的什么地方?怎樣才能畫出細細的線條?然后再畫什么?
(2)教師小結:可用大白云淡墨畫熊貓的頭和身體輪廓;用濃墨兩筆對按的方法畫出耳朵和眼睛;用濃璺按和拖的方法畫出四肢。
3、教師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1)鼓勵幼兒大膽畫出不同動態的熊貓。
(2)教師:先想一想,你畫的熊貓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4、集體欣賞、交流,引導幼兒從熊貓外形特征和各種動態來評價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參考資料
熊貓竹石圖
這幅作品充分體現了吳作人水墨滲化的技法。圖中的熊貓憨態可掬,形象生動,較適合大班幼兒欣賞。教學中可以引導幼兒先通過整體欣賞畫面來感受熊貓的憨態、可愛,再重點欣賞畫家獨特的用墨方法。
幼兒園美術教案13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嘗試運用顏色和圖案的間隔與對稱進行裝飾。
2、 通過給大樹媽媽準備新衣的活動,幼兒感受節日愉快、熱鬧的氣氛。
重點:引導幼兒嘗試運用顏色和圖案的間隔與對稱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教師用范例三張,幼兒各式形狀的紙,蠟筆或彩色水筆。
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耄
師:“六一”兒童節馬上要到了,我們把幼兒園打扮了起來。大樹媽媽說要過節了,她也很高興,也想給自己的樹葉寶寶穿上新衣服。于是,她來到服裝店,營業員為她拿出了兩件樹葉的新衣服。
。ǘ┬蕾p討論:
1、 師:營業員拿出兩件衣服,請大樹媽媽挑選,大樹媽媽左看右看拿不定主意,請小朋友們幫她選一件。
2、 出示范例1、2
3、 請挑選的'小朋友說出顏色排列的方法,大家一起找一找選的是哪一件。
A、 排對的顏色有沒有?念出來,找一找在哪里?
B、 發現左面有,右面也有。
師:大樹媽媽說,這兩件衣服的顏色都是有深有淺,而且排得很整齊,我都滿意,可是我的樹葉寶寶很多,兩件衣服不夠穿。
4、 師:營業員又找出一件衣服,可是大樹媽媽不滿意,她為什么不滿意?
。ǔ鍪痉独3)左右雖然排列,但是不對稱。
師:樹葉上的葉脈也像小小手一樣,左也有,右也有,否則小樹葉穿在身上會很不舒服。
。ㄈ﹪L試操作:
師:營業員答應為大樹媽媽趕做新衣,讓小樹葉快快活活地過節,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個忙。
提示:1、找到中心,把樹葉對折一下,再開始分割。
2、啟發幼兒涂色時分辨顏色的深淺,介紹幼兒不同的分割方法。
。ㄋ模┲v評小結:
1、 大家來做檢驗員,找一找今天的衣服合格嗎?(左右對稱)找對稱為合格。
2、 選一張不對稱,引導討論出修改方法。
。ㄎ澹┭由旎顒樱
在教室里準備大樹干,把葉子圍著貼成一棵彩色樹,裝飾節日環境。
幼兒園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欣賞生日賀卡畫面的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
2、感受賀卡所表達的溫馨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
3、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并用美的語言表達祝福。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 理解賀卡的隱性美,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 。
隱性的美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讓幼兒反復的欣賞、討論、幫助幼兒建立自己的審美特色,從理解美到表現美,從分類到送祝福,幫助幼兒理解賀卡的隱性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教學準備: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數張生日賀卡、環境布置、生日蛋糕
教學過程:
(一)唱生日歌 ,激發興趣,體驗快樂的情感。
(二)欣賞自己帶來的賀卡 ,欣賞其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感受和卡所表達的祝福與愿望。
1、幼兒討論、教師指導,欣賞賀卡的美
2、集體欣賞,分類比較。
(三)每位幼兒想一句祝福的語句,為生日的幼兒送上祝福,教師指導。
(四)游戲:買賀卡,提高幼兒選擇賀卡的`有意性。
(五)延伸活動,制作賀卡,進一步提供幼兒創造美的能力。
好的幼兒園美術評課,讓幼兒在美的境界中暢游,好的幼兒園美術評課,讓教師的教學更得心應手。
幼兒園美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傣族潑水節的來歷,體驗傣族節日的快樂,從小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時間:20xx年4月12日 下午2:30 -16:30 活動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
活動班級:
大大班(2個班)、大班(4個班)、中班(4個班),共10個班
活動準備:
1、每個小朋友自帶一把水槍或者戲水的玩具;
2、每個小朋友帶一套泳衣來園或另帶一身衣服更換;
3、幼兒不要穿運動鞋和拖鞋,都穿平跟涼鞋;
4、各班級活動前“潑水節由來”的錄像;
5、以班級為單位準備表演節目。
活動內容:
。ㄒ唬└靼嗪⒆觽冇^看“潑水節由來”的錄像
時間:下午14:30-15:00 地點:各班教室
通過錄像使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傣族人民為何要設立“潑水節”、“潑水節”的寓意又是什么。
。ǘ┍硌菥实墓澞浚ǚ帜昙壗M)
時間:下午15:00-15:30 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戶外活動場
以班級為單位表演精心準備的形式多樣化的精彩節目。
(三)潑水節狂歡活動(以年紀組為單位)
時間:下午15:30-16:30 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戶外活動場
孩子們可模仿“傣家姑娘”的樣子,一邊相互說著祝福的話,一邊用水槍、水桶等工具盛水潑向同伴;孩子們也可在老師的組織下,圍成圈圈,和著音樂,拿著鈴鐺和銅鼓,載歌載舞。
祝愿我們可愛的孩子們度過一個開心、難忘的潑水節!
【幼兒園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美術教案09-07
幼兒園美術的教案07-18
教案幼兒園美術01-11
美術幼兒園教案11-07
幼兒園美術教案03-08
幼兒園美術教案01-14
幼兒園美術教案08-12
幼兒園美術教案優秀02-20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02-19
幼兒園特色美術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