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高中教案匯聚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的高中教案匯聚,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
2、能力目標:鑒賞“夢游”的意境;。
3、情感目標:領悟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2、認識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現了他不事權貴的傲岸性格,體現他道家風骨、儒家風范。
教學難點:鑒賞“夢游”的意境。
主要教法:誦讀法、討論法。
學法指導:抓關鍵字把握文脈,抓意象體會詩情,抓關鍵語段感悟意境。
教學用具:多媒體。
課時: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導語:
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和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共同走進李白的精神世界,他用自己的一生述說著傳奇,在他身上體現了盛唐時期多種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他是一個具有道家風骨的道士,也是一個具有儒家風范的儒士,又是一個行俠仗義的俠客,更是一個連喝酒都能喝出氣勢、喝出個性的酒仙,就是這樣一個奇人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奇夢呢?讓我們共同品讀這首詩。
2、回顧上節課的內容。明確文章思路。
二、師生配合誦讀全詩。
1、學生齊讀第一段。
2、教師誦讀夢境。
三、置身詩境,鑒賞夢境。
1、介紹鑒賞方法。
2、分層次鑒賞夢境。
3、分析“我欲因之夢吳越……送我至剡溪”
(1)提問:“一夜飛度”表現了什么?
明確:急切興奮之情。
(2)提問:“照”、“送”寫出什么?
明確:明月與人如影隨形,人與自然和諧一體,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眷戀。
4、分析“半壁見海日……水澹澹兮生煙”
。1)提問:“見海日”、“聞天雞”寫出天姥山什么特點?
明確:高峻。
。2)提問:“千巖萬轉”、“迷花倚石”又表現了什么?
明確:詩人忘情山水之態可掬。
5、分析“列缺霹靂……仙之人兮列如麻”
。1)提問:四個短句的形式與內容有何聯系?
明確:節奏鮮明,鏗鏘有力,充分表現了打開天門的雄偉氣勢。
。2)提問:天門打開后的景象如何?
明確:光輝燦爛、壯麗非凡。
。3)思考討論:詩人為何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繪夢境呢?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之美妙是為了反襯現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實的厭惡。
四、分析夢醒時分感受。
1、分析“忽魂悸以魄動……使我不得開心顏!”
明確:夢幻破滅后的失意。
。2)提問:洞天之游的神奇對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確:反襯夢幻破滅后的失望,作者與讀者的情緒隨之沉靜,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瀾。
五、夢后感慨。
1、提問:面對現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笆篱g”兩句,作者是在感嘆什么?
明確:世事虛幻無常,流露了人生如夢的感傷情緒。
2、提問:“安能”兩句表現出詩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明確:蔑視權貴的性格和強烈的反抗精神。
師:詩人追求人格獨立性自主性,我的地盤我做主,反對封建專制社會對人性的一種羈絆和束縛,不依附于任何權貴門第權威的基礎上,來自己決定自己的思想、行為、個性。這也是以李白為代表盛唐知識分子最為可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遺產。
六、討論:李白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那么,浪漫主義在本詩中是如何體現的?
明確:(1)大膽的夸張。
。2)奇特的想象。
七、結束全文。
板書:
一、夢之由現實天姥神奇雄峻景仰向往對比夸張。
二、夢之境夢到剡溪清幽寂靜興奮、輕松愉快。
登山奇景壯美奇絕陶醉、樂而忘返。
夜間景象離奇險怪迷惘、驚悚。
神仙洞府絢爛輝煌極度興奮、愉快。
夢境消失無限哀痛、留戀。
三、夢之感蔑視權貴追求自由。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高中教案匯聚】相關文章:
《夢游天姥吟留》注音07-17
關于夢游天姥吟留別的高中教案10-14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教案08-27
有關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教案10-21
夢游天姥吟留別高中教案09-09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主旨10-23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讀音11-26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美景07-09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情感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