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畫圓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美術畫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發展幼兒觀察能力。
2、學習畫西瓜的方法,以及使用棉簽。
3、喜歡參與美術活動。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素描紙若干、黑色水彩筆、棉簽、準備好的深綠與淺綠顏料。
2、多媒體課件、視頻《豬八戒吃西瓜》、輕音樂1首。
3、教師范畫1張、食物西瓜一個。
活動過程與指導:
1、引入語:今天老師請來一位神秘的客人,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猜一猜他是誰呢?
2、出示孫悟空圖片問道:"看這是誰!""孩子們你們好,你們認識我嗎?""你們喜歡我嗎?""為什么喜歡我"3、孫悟空的本領很大但是呢今天他遇到了一個難題請小朋友看一看他遇到了什么難題(觀看視頻豬八戒吃西瓜)引出問題:師問:"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答:"(豬八戒吃西瓜)"。
師問:"豬八戒把西瓜切成了幾塊?"答:"豬八戒把西瓜切成了4塊"。
師問:"最后誰吃了西瓜?"答:"豬八戒"。
4、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學習畫西瓜。
5、觀察西瓜圖片認識西瓜知道西瓜的特點、顏色、花紋。
6、幼兒畫西瓜:"那我們一起為孫悟空解決問題吧!我們開始畫大西瓜吧!"7、小朋友邊說兒歌邊畫大西瓜。
8、復習畫西瓜的步驟,教師講解畫西瓜輪廓用黑色水彩筆,引導幼兒為西瓜涂色時如何使用棉簽。
9、聆聽輕音樂孩子們開始畫大西瓜。為幼兒制造良好的氛圍。
活動拓展:切開的西瓜:遙遠天邊,半個月亮,變成小船,星星來坐。
活動評價與鼓勵:
小朋友們畫的真棒呀。快快讓客人老師看一看我們小朋友們畫的大西瓜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能按一定的順序畫西瓜,畫出半圓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繪畫要求的環節,要求太多,與講解示范重復,沒有突出要求重點。指導重難點不突出,在點畫西瓜籽可以用棉簽,這樣幼兒衣服、手指不容易臟,衛生。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驗畢加索夸張、變形的藝術風格。
2、嘗試運用圖形、線條表現五官的變化。
3、在集體面前愿意大膽講述。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裁成方形的彩色滌綸紙、畢加索美術作品若干(局部)、紅、黃、藍、綠水粉顏料(稀釋)、排筆、瓷磚、畫紙、電視機、實物投影儀。
經驗準備:幼兒玩過照鏡子和照哈哈鏡游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可真漂亮,你們想看看自己嗎?老師帶來了一種有趣的“鏡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美不美?
幼兒運用滌綸紙觀察自己五官的變化。
二、欣賞畢加索作品,體驗夸張、變形的藝術風格。
師:我們的小臉變的`真有趣,有一位畫家,叫畢加索,他也喜歡玩變臉游戲,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變臉的。
出示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師:畫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變成了什么?(線條、色彩、圖形等)這些臉和我們平常的臉一樣嗎?幼兒講述,教師總結(真能干,畫家用線條、圖形、和漂亮的顏色把臉上的五官進行了變化,這樣是作品看起來更有趣,是畫面更美了。)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也來學學畢加索玩有趣的變臉游戲好嗎?你想怎么變臉?
幼兒自主講述,教師重點幫助幼兒了解可以運用線條、圖形來變臉。
四、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隨機指導。
(1)、畫出變形的臉,在上面運用線條、圖形和美麗的顏色畫出變化的眼睛、嘴巴、鼻子等。
(2)、能大膽換顏色,嘗試使用每一種顏色。
(3)、用完的排筆放在顏料盒子的旁邊,以免弄臟顏料。
幼兒作畫,教師隨機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夸張的變形,對于幼兒獨特的表現方法給予肯定,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學習模仿畫家的作品進行表現。
五、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欣賞評價。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請你介紹一下你的畫哪里最美最特別!
2、互相欣賞,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藝術領域提出了"感受與創造并重"的教育觀,強調讓幼兒的視覺和情感獲得滿足、愉悅的同時,培養其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2、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3、引導幼兒用添畫的形式對圓形進行裝飾、完善。用粘貼的形式把圓形構圖。
活動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用圓形變成各種物品,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泡泡水、各種顏色的圓形、畫有圓形的紙、彩筆、白紙、糨糊、圓形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放音樂《兔子舞》,教師帶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們累了吧,蹲下來休息一下。”小朋友和老師蹲下來。“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玩的東西,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把它們請出來。”出示泡泡水,幼兒每人一份。
(1)先讓孩子們自由吹泡泡,吹出的`泡泡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2)按老師的要求吹泡泡:吹一個、兩個連在一起、三個連在一起……
玩一會兒之后,老師:小朋友玩得高興不高興?是不是有點累了,現在輕輕地找個凳子坐下歇一會兒吧!(幼兒入座)
2、師:孩子們,剛才我們吹出的泡泡漂亮嗎?(漂亮)小朋友喜不喜歡它們?(喜歡)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引導幼兒說出圓形。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伙伴,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想)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出示圓形寶寶,讓幼兒說一下它的名稱。(圓形寶寶)
3、小朋友你想不想跟圓形寶寶交朋友呀?(想)那老師問一下圓形寶寶想不想跟小朋友成為好朋友。老師跟圓形寶寶說悄悄話。
師:剛才圓形寶寶告訴老師,它非常愿意跟你們交朋友,但是它有一個小條件,就是我們必須找出和它長的一個樣子的東西,這樣,它才和我們做好朋友。引導幼兒自由發言。(太陽、氣球、各種球、呼啦圈、鐵環、蛋糕、月餅、餅干、輪胎、葡萄……)對說得好的孩子給予鼓勵。(好朋友握握手,好朋友親一個……)
師: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你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有點累了,要去休息一會了。小朋友再見!(把圓形寶寶放到小墊子里)
4、(1)師:剛才圓形寶寶和我們小朋友成了好朋友,它很高興,但是圓形寶寶告訴老師,它還是很寂寞,因為它的家里沒有和它一個樣子的朋友。它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幫它變出些好朋友來。那小朋友想不想幫它的忙?(想)
師:那就請小朋友做神奇的魔術師,幫圓形寶寶變出好玩的東西呀!讓我們瞧瞧哪個小朋友的法術最厲害,變的東西最棒。(讓小朋友到桌子旁添畫)(輕音樂)
(2)展評幼兒作品。(選擇幾名幼兒的作品,請他自己講述,教師總結。)
(3)小朋友們都真棒,那我們把變的作品送到圓形寶寶家里好不好?(好。把作品送到墊子里)
5、師:剛才圓形寶寶可高興了,它非常感謝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用一個圓形變的東西,小朋友想不想做更厲害的魔術師呀?(想)那我們用更多的圓形來變魔術好不好?(好)
師:讓我們開始更厲害的魔術表演吧!(為幼兒提供白紙、圓形彩紙片、糨糊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粘貼)(輕音樂)
6、展評幼兒作品。(選擇幾名幼兒的作品,請他自己講述)
師:小朋友們好厲害!大家都是很棒的魔術師。剛才圓形寶寶說,很想交幾個老師朋友,只有小朋友把你的作品送給哪個老師,她就和圓形寶寶也成了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幫這個忙呀?(想)那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的作品送給你喜歡的一位老師吧。
三、結束部分:(音樂《找朋友》)
師:寶寶們,剛才我們用圓形變出了這么多好玩的東西,那你們想不想跟圓形做游戲呀?(想)那我們從這一大堆玩具里找出和圓形寶寶一個樣子的玩具,帶它去院子里玩吧!(老師帶孩子們離開活動室。)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4
活動目標:
1、整理蠟筆涂色經驗,把握短線連接的涂色方法。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展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模擬洗衣機的紙盒三個,蠟筆、紙剪的各式服飾:衣服、背帶褲、連衣裙、襪子、手套等。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1)導入語:這幾天,天氣非常的熱,每天小朋友都有許多的臟衣服要換下來去洗,洗衣房的阿姨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干干凈凈,想去買一臺非常好的洗衣機,她呀來到了百貨商場,看到商場里放著3個不同的產品(出示三個不同色的紙盒),可是究竟哪臺洗衣機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決定試一試,她邀請我們小朋友幫她一起挑選。
(2)先來試試藍色洗衣機
師:“洗衣機洗的時候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好,我們一起來學學。洗衣機開始啟動(幼兒模擬洗衣機的聲音)“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并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哎呀!怎么回事?噢,甩水有問題,肥皂水沒有沖洗干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許多白點,并討論:怎樣才能把肥皂水沖洗干凈,使衣服上沒有小白點呢?(線條要排得密)
(3)再用同樣方法試綠色洗衣機
師:“我們再試試綠色洗衣機”。同樣,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教師:哎喲,絞干有問題,新衣服上一絲一絲的,抽絲,變成了舊衣服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線條太長,造成雜亂,“怎樣才能不絞壞衣服,使得衣服光亮?你們說說該怎么辦呢?”
2.操作嘗試
我們來試試紅色洗衣機,開前與幼兒共同試涂一件衣服。師:“請小朋友一起來涂色。”師生一起涂色,然后如前放在紅色洗衣機里,取出后說:“洗衣房的阿姨非常滿意,就決定買這臺紅色洗衣機。
3.模擬創造
師:紅色洗衣機非常好,工廠里決定造許多紅色洗衣機,你們愿意當紅色洗衣機嗎?好,我要看看你們洗衣服的本領了。
4.游戲及評價
根據幼兒作品涂色的情況,擺放到各種洗衣機里,然后取出,請大家做評價。說說是哪臺洗衣機洗出來的,為什么?
活動反思:
活動能與同伴進行討論洗衣機的程序,體驗活動中愉悅、歡快的情緒。讓孩子游戲與美術結合完整表現,讓孩子把自己零散的思維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孩子們在游戲時往往處于興奮狀態,除了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愉快、歡快的游戲情緒,還要引導幼兒通過在游戲中感受美術。幼兒是天生的美術家,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教師應盡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想想、看看、編編的過程中,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用明快的節奏朗誦兒歌。
2、理解并學念動詞:蕩、吐、滾、團、啄。
3、加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遇到問題勇于創新。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課件。
2、知識準備:引導幼兒在活動前觀察各種小動物,了解它們的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以觀看“森林運動會”的形式,導入課題。
1、師:森林里開動物運動會了,小朋友們想去觀看嗎?希望大家都能做個能干、愛動腦筋的小觀眾。
2、出示小狗裁判的圖片。
3、師:請小朋友幫小動物們想一想該以什么動作來畫圓,在什么地方畫圓呢?
二、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創編兒歌,初步學習兒歌。
1、出示已畫好圓的背景圖。
請幼兒自由討論思考這些圓是誰畫怎么畫的。
2、出示活動的動畫,幫助幼兒理解動詞,創編兒歌。
老師編―――幼兒編。
3、取名字。
4、朗誦兒歌,學習用明快的節奏朗誦兒歌。
5、以小狗裁判表揚大家的形式,激發幼兒創新的意識,增進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
A:以朗誦兒歌的形式向狗裁判報告比賽情況。
B:狗裁判宣布冠軍。
C:為什么大家都能當上冠軍?
三、拓寬思路,想象其它各種“畫圓”的方式。
1、小動物們真能干,都得了畫圓比賽的冠軍,那么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畫圓呢?
2、幼兒自由意見。
3、幼兒分組表演自編兒歌。
小朋友們會不會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畫圓?
附兒歌畫圓
小猴畫圓,抓住樹枝蕩一圈,空中畫個圓;
青蛙畫圓,撲通一聲跳下水,水中畫個圓;
小魚畫圓,吐出泡泡一串串,水中畫個圓;
刺猬畫圓,團起身子滾一滾,地上畫個圓;
啄木鳥畫圓,站在樹上啄一啄,樹上畫個圓。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6
學科領域:美術
教材自選教材
內容生成課程
主題:印章畫
授課對象:小一班幼兒
設計者:
目標確定的依據:
指南要求:3~4歲幼兒目標: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經常涂涂畫畫并樂于其中。
教材分析:印章畫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孩子的興趣特征。
學情分析:本班幼兒均為3~4歲幼兒,有一定的搓揉能力和印畫能力。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印畫裝飾。
2、能在老師的語言暗示以及演示下,初步了解用自制小印章進行印畫的方法。
3、體會印章在之上留下印記的樂趣,對運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印花產生興趣并樂于其中。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無花紋紙質衣服、廢紙片、水彩染料、PPT。
2、經驗準備:有用東西往之上印畫的經驗。
活動重點:會揉紙團,進行印畫。
活動難點:印畫時能保持畫面整潔和保有美感。
活動過程:1、欣賞PPT中衣服的紋樣與色彩。
教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參加一場服裝展覽會,請小朋友看一看連衣裙有什么花紋?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連衣裙上有美麗的花紋,有直線的、有花朵的、還有植物的等等,有些衣服上還有兩種花紋呢!
2、觀察教師的演示,了解操作方法。
(發現白色連衣裙與其他連衣裙的不同,進入創作情境。)
教師:咦,這里有一條和其他連衣裙不一樣的裙子,哪里不一樣?
教師:我們把它變得和其他連衣裙一樣漂亮吧,老師這里有一張施了魔法的小紙片,可以用這張紙和染料一起把連衣裙變得很漂亮哦。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仔細看!
(請幼兒先猜一猜,上前試一試再做總結。)
教師帶領幼兒徒手練習。
3、了解操作任務,明確操作要求。
教師:你們可以把白裙子變成小花裙嗎?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條白裙子,請你用剛才的方法,讓它擁有漂亮的花紋。
自主創作的時候,如果個別幼兒出現困難,教師可以用語言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
教師請幼兒常識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比如:我的小花裙上有……
活動反思:
1、印章印畫的方式很新奇,孩子們十分喜歡。以后會多用不同的繪畫方式繪畫。
2、在進行印章畫的時候,請孩子們選擇兩種顏色,錯誤的預估了孩子的能力,他們將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失去了本來應有的美感,只有一部分幼兒能夠達到目標。可以先使用一種顏色,等孩子們鍛煉到可以留白的時候,再添加多種顏色。
3、顏料調試有些稀,印畫過程中花紋不明顯。材料準備要提前準備充分完善,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才能信手拈來。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蠟筆畫封閉的圓,并添加線條畫成小雞等形象。
2.愿意像了不起的雞蛋寶寶那樣,學著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活動準備:
蠟筆、記號筆、圖片、小草背景、山坡背景、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雞媽媽生蛋
1.出示圖一。雞媽媽在青青的草地上生下了許多蛋寶寶,你們看蛋寶寶是什么形狀的。(圓圓的)
2.雞媽媽說:“我生了好多蛋,還有些蛋生在哪里了?”哦在草堆里,大家快幫雞媽媽找出來吧(在草堆里找出雞蛋,共同分辨找到的.是不是雞蛋)。
3.老師畫一個較大的封閉的圓。雞媽媽說:“這個蛋殼特別厚、特別硬的大雞蛋蛋也是我的寶寶,就叫他雞蛋哥哥吧。”
4.幼兒用蠟筆涂染雞蛋寶寶,老師涂染雞蛋哥哥。
二、小雞出殼了出示圖二。雞媽媽天天在孵蛋,會孵出誰呢?過了好多天,一只雞啄破薄薄的蛋殼鉆出來了。
2.小雞長得什么樣?(長著什么樣的嘴巴、什么樣的眼睛?兩只小腿長得是長還是短?)哦!可愛的小雞,黃黃的衣裳,尖尖的嘴巴,亮亮的眼睛,短短的 腿,真漂亮!
聽!好多小雞都啄破薄薄的蛋殼鉆出來了,雞蛋哥哥的蛋殼鉆出來了,雞蛋哥哥的蛋殼特別厚,它還啄不破呢?(幼兒參與畫以下的部位)。
1)尖尖的小嘴已經啄破蛋殼了。(咱們一起來幫小雞啄破蛋殼好嗎?)
2)明亮的眼睛已經看見雞媽媽了。(語言互動:小雞圓圓的眼睛看看見媽媽了。雞蛋哥哥還在蛋殼里努力。)
3)短短的小腳站起來了。(動作、語言互動:慢慢伸,輕輕踩,小腳小腳伸出來。)4.雞蛋哥哥鉆出來了.1)雞蛋哥哥的蛋殼又大又硬,它始終沒有把蛋殼打開.2)雞媽媽說:“寶寶,要我幫忙嗎?”雞蛋哥哥說:“不,我自己鉆出來!”雞蛋哥哥“”地用尖尖的小嘴啄破了堅硬的蛋殼,睜開眼睛看了看:“哇!媽媽你好!大家好!”(畫一畫嘴巴和眼睛)雞媽媽說:“慢慢伸,輕輕踩,小腿小腿伸出來!好勇敢的雞蛋哥哥!”(畫一畫腿和爪子。)
三、雞蛋寶寶起步走
1.出示圖三。雞寶寶一天長大了,雞媽媽說:“寶寶該自己去捉蟲了。”雞寶寶高興地說:“媽媽,我要自己捉蟲吃!”只見他們挺起胸,勇敢地大步向前走。(拿著自己的畫作,和老師一起走)
2.瞧!前面有一片草地,雞寶寶們來到草地上會做些什么?(吃蟲、做游戲)
3前面還有一片小山坡,雞寶寶爬呀爬呀爬到了山頂上.(幼兒貼畫)4.原來我們都是勇敢的了不起的雞蛋寶寶,雞媽媽真高興:”我的雞寶寶真能干.”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活動準備:
故事《巧姑做月餅》,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嗎?(農歷八月十五)對的,每年的農歷八月五定為中秋節,八月十五是八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
2、討論中秋節的由來
師:誰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中秋節還叫什么節呢?
3、講故事,讓孩子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教師富有表情地講故事:巧姑做月餅
教師講完一遍故事后,提問:
師:有一些小朋友不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那聽完了老師講的`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師:故事里講了誰和誰?講了什么事情?
4、教師再講一遍故事。
師:故事里的寶寶媽媽為什么要做月餅呢?
你說一說中秋節是怎么來的?
5、經驗提升,探討如何歡度中秋佳節
師:中秋節是一個怎樣的節日?你家里準備怎樣過中秋節?
總結: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節,這一天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趕回來和家人團聚。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和美味的飯菜。其實,我們班的小朋友生活在一起,每天一起上課、游戲。就像親親熱熱一家人。明天就是中秋節了。
今天,我們一起提前來過這樣一個團圓節,好嗎?
6、師幼一起唱歌跳舞歡慶中秋。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參與活動。
2、在圖片的提示下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能找到生活中圓形的物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能在生活中發現含有圓形的物品或形似圓形的物品。
2、材料準備。
① 室內擺放一些含有圓形的物體(盤子、圓形鏡子、鈴鼓、呼啦圈等)、含有圓形的`圖片(太陽、泡泡、小鼓、氣球等)。
②幼兒學習資源3第1~4。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玩游戲“吹泡泡”,激發幼兒興趣。
2、傾聽幼兒故事。
①完整講述故事,并根據故事的內容逐一呈現圖片(太陽、泡泡、小鼓、氣球)。
師:剛才故事中的兵兵畫的圓圈變成了什么?兵兵夢里的圓圈變成了什么呢?
②教師再次講述故事,請幼兒完整欣賞。
3、拓展想象,表達講述。
① 提問:小朋友,我們看一看我們教室里還有哪些是圓形的呢?(引導幼兒尋找含有圓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征。)
② 提問:我們還可以把圓形變成什么東西?(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教師可以提供含有圓形的物品啟發幼兒想象)
小班美術畫圓圈教案,不論什么東西的學習都要一步步學起,美術課程當然也是這樣的,要想要畫出一副作品,先要從最簡單最基礎的東西畫起,比如說,畫圓圈就是一樣美術的基礎學習。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在圓形里外添畫,表現自己喜歡的各種各樣的圓形物體。
2、遷移已有經驗,借助范畫擴展想象,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圓形物體。
3、樂意參與“圓形變變變”活動,感知在圓形上添畫變出新事物的快樂。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地在圓形里、外進行添畫,體驗創造性地繪畫的樂趣。
難點:能自主、創造性地聯想和添畫。
活動準備:
經驗積累:觀察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豐富感知經驗。
小熊吹泡泡大圖片、小熊吹泡泡作業單、由圓變成的物體范例、吹泡泡玩具、水彩筆、小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小熊吹泡泡卡片。師:今天張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出示卡片)小熊在干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小熊是一個了不起的魔術師,它會把圓形變成許多有趣的東西。小朋友睜大眼睛看一看小熊把圓形變成了什么?
二、觀察
引導幼兒觀察小熊變圓的魔術,說說小熊在圓形里面添畫幾筆變成什么?(西瓜)圓形外面添畫幾筆變成什么?(太陽)圓形里外同時添畫幾筆變成什么?(小貓)
師:我們一起數1、2、3,再吹一口氣,(教師用簡筆畫形式畫出西瓜)提問:小熊在圓形里面添畫幾筆變成什么?(西瓜)小熊還會變什么呢?第二次變:小熊在圓形外面添畫幾筆變成什么?(太陽)小熊可真棒,它還會變什么呢?小熊在圓形里外同時添畫幾筆變成什么?(小貓)
小結:小熊的本領真大,它能把圓泡泡變成這么多可愛的東西。
三、啟發想象
師:小熊是個了不起的魔術師!小朋友你想變圓的魔術嗎?你見過哪些圓形的東西?
啟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鼓勵幼兒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引導幼兒把見過的圓形的東西都說出來。教師可啟發幼兒說一說吃的、玩的、教室里、馬路上見過的圓形的東西。
四、創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師:剛才,小熊又吹了許多圓泡泡,小朋友也來做一個小魔術師,把你想變的圓圓的東西都變出來吧。
(2)教師指導幼兒在圓形里邊、外邊添畫。對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可用范例加以啟發引
(3)對能力強的幼兒提供更多的圓泡泡鼓勵其創造。師: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給它變一變吧。
五、交流講評
(1)幼兒圍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師介紹自己把圓形變成了什么?誰變的東西和大家的不一樣?
(2)老師講評:小朋友變出了這么多圓圓的可愛的東西,小熊夸我們真能干!看,小熊獎勵給我們許多吹泡泡玩具,我們一起到外面玩吹泡泡游戲吧。
延伸活動建議:
1、觀賞活動:引導幼兒觀賞生活中各種圓、方、三角形的物品,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
2、活動區活動:教師將畫有三角形、方形的作業紙放在美工角,讓幼兒自由添畫,并把作品陳列在作品角。引導幼兒互相觀賞添畫好的作品。
活動反思:
優點:在設計和組織活動時,我較好的把握了三個結合:
1、預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結合
幼兒的認知經驗已今非昔比,他們更喜歡接受新奇、從現實生活中隨機生成出來的事物,因此我從既定的教材中走出來,尋找到易為幼兒接受的題材,開拓了新的教材教法。從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教案的設計環節,尤其是幼兒的作業單再現了教師的創新亮點。此作業單最突出的特點是美觀、游戲性強、具有反復利用性。作業單是用封塑膜過塑的,畫錯了可以擦去重新再畫,并且反正面都有數量不同的泡泡,滿足不同需要的幼兒,使幼兒能更為愉悅、成功地作畫。
2、示范法與觀察法、談話法結合相結合
示范法的運用,使幼兒較好的掌握了在圓形里外添畫的規律。但如果示范法過前、過全,則容易束縛幼兒小手和大腦,阻礙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只示范了三個范例,(西瓜、太陽、小貓頭)但其展現的內容卻是三個類別的內容(水果類、動物類、宇宙類)。從三個范例中可以引發幼兒進行相似聯想,拓展幼兒的的'想象力。
觀察法是我把繪畫內容變成了幼兒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感受深的東西,讓幼兒“有物可畫”。因此前展性感知經驗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動前我就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中圓形的物品,以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孩子們之所以能說出這么多圓形的物品是因為他們有了前期的觀察經驗。
談話法是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開放的談話環境,讓幼兒把繪畫構思都表達出來,提高思維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談話中教師及時捕捉幼兒閃光點,發現并糾正談話中的不足,讓幼兒“有物想畫”。
三種方法的靈活運用,體現了教師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的新型師生關系。如在活動中,晨晨小朋友只畫了一個太陽,就不知該畫什么了,于是我說了句“一粒芝麻掉下來”,幼兒思維馬上被激活了,他在圓形里面點了無數個小點點,還告訴我這是芝麻餅。我想這就是因人、因情施教,它既幫助了弱者,又不限制強者,保證不同水平的幼兒“有膽敢畫”。
3、教師評價與幼兒評價相結合。
在評價幼兒作品時,讓幼兒在自我表達中展現有個性的創意.(如:我們成人看孩子的作品,線條不流暢,結合比例不合常規(添畫人頭時眼睛太往上);有的色彩深淺也不合實際(綠太陽)),幼兒自我創意是:這個西瓜切成了兩半、綠太陽會覺得涼快……幼兒的奇思妙想讓我很吃驚。因此也讓我把更多贊賞和鼓勵的語言“普灑”給每個孩子。我覺得每一幅畫都沒有好壞之分,只有不同幼兒表現水平之別。因此,教師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只有和幼兒評價相結合,才能防止片面和偏頗,起到尊重幼兒創作成果,全面教育幼兒的作用。
不足之處:因為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隨時會出現教師沒有預設到的問題與行為,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需加強,解決的方法一是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儲備,二是要對每一個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組織能力。
小百科:“ 圓圈 ”一詞意思是指:圓形的圈。
【小班美術畫圓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物體畫圓之舞》09-09
小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畫圓》09-23
小班美術教案 幼小班美術教案05-15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小班美術領域教案小班美術藝術領域教案12-26
小班美術教案06-08
小班美術教案12-26
小班美術教案06-12
美術小班小班教案11-11
徒手畫圓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