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3-07-03 11:11:0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學要點:

  鞏固復習生字詞,學習課文二、三兩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生字卡片,難認的字邊讀邊書空。

  2、抽讀課文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節。

  上節課我們講到丁丁想把紙團扔到桌下,后來紙團滾到小剛的腳下,小剛看見紙團后,是怎樣做的?我們來讀下面的課文。

  1、齊讀第二節。

  2、討論以上思考題。

  3、“悄悄的”是什么意思?小剛為什么踢紙團的時候,要“悄悄的”?(“悄悄的”在課文中是偷偷地、不聲不想的意思。小剛知道這樣做不對,為了不讓別人發現。)

  4、齊讀第二節。

  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動動看見了紙團以后,又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來讀第三節。

  三、學習第三節。

  1、指名讀第三節。

  2、紙團最后怎么樣?(紙團最后由冬冬撿起來,扔進紙簍。)

  3、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他們當時心里會怎么想呢?

  (丁丁和小剛看到冬冬把紙團撿起來,扔進紙簍,就更覺得自己錯了,所以臉紅了。丁丁和小剛當時會想:冬冬做得對,我錯了,我今后要向冬冬學習,也要講衛生,不能亂丟紙團。)

  教學生字“臉”,可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左邊月字旁換成提手旁,就是“撿”。)

  4、齊讀課文第三節。

  四、指導朗讀全文。

  五、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上節課的生字每個寫兩遍,本屆課的一個寫四個。

  六、作業。

  1、完成課堂作業第3題。

  2、思考題課后2、3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聽寫生字詞,課文,看圖想象說話,并進行愛清潔、講衛生的行為指導。

  教學過程:

  一、各自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原來小黑板上的三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改為“小剛看見紙團怎么做?”)

  二、全文。

  1、讀第一節。

  紙團是哪兒來的?(要求用一句話來回答。)

  (板書:丁丁扔紙團)

  2、讀第二節。

  小剛看見紙團怎么做的`?

  (板書:小剛踢紙團)

  3、讀第三節。

  紙團最后怎么樣了?(板書:冬冬撿紙團)

  4、課堂作業第4題,做完后指名讀一讀。

  5、丁丁、小剛、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板書:××√)

  6、碰到這樣的事,你會怎樣做?

  三、看圖想象說話。

  1、看圖,說說圖上誰是丁丁,誰實效缸,誰是冬冬?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看圖想象說話。

  看圖,說說丁丁把紙團扔在地上的時候,心里是怎樣想的。

  看圖,說說小剛看見紙團,又把紙團踢到冬冬課桌邊的時候,心里是怎樣想的。

  看圖,說說冬冬去撿紙團的時候,心里會是怎樣想的。(可多讓幾個小朋友來說。)

  四、行為指導。

  1、香蕉皮、西瓜皮等果皮、果殼應扔在哪兒?

  2、別人把廢紙或其他臟東西扔到你桌下面,你怎么做?

  3、你看到別人桌子底下有廢紙,怎么辦?

  五、課堂練習。

  指導完成課堂作業第5題。

  聽寫生字。

  六、板書設計:

  18、課桌下得紙團

  丁丁扔紙團×

  小剛踢紙團×

  冬冬撿紙團√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觀察畫面內容,培養觀察能力。

  2、能用幾句話說出自己喜歡哪種小動物,為什么喜歡它。

  3、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幾句話說出自己喜歡哪種小動物,為什么喜歡它。

  三、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布置學生回家觀察小動物。帶來喜歡的小動物的照片或者圖片。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

  這節課老師給小朋友帶了小禮物呢,大家看:小影集

  小影集里都有誰的照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展示頁面:小貓、小狗、金魚、烏龜、蝴蝶、蝸牛

  邊出示邊提問:這是誰?這是什么?

  展示完小結:這些個子小小的動物就叫小動物,你們喜歡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說說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板書課題。

  (三)看圖說話:

  有三位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可喜歡小動物啦!你們看,他們在干嘛?展示書中三張插圖。

  提問引導,指名說第一幅。

  分組同桌互相說,然后指名說。

  (四)延伸指導:

  老師也養過小動物呢,老師可喜歡小狗了,以前老師家里就養過這樣一只小狗……講述一段例話。

  那么,現在老師想聽小朋友來講一講了,展示“講一講”頁面。

  你們養過小動物嗎?

  你喜歡哪種小動物呢?

  為什么喜歡它呢?

  誰愿意把喜歡的'小動物介紹給大家呢?

  學生講到什么動物盡量展示哪種動物的形象,師生補充評價。

  (五)游戲指導:

  猜一猜

  大家都對小動物這么熟悉,我們來做個游戲吧。

  1、你說我猜,小朋友說動物的形象大家猜他說的是什么小動物。

  2、你演我猜,小朋友學小動物的叫聲或者模仿小動物的樣子大家來猜是學的誰。

  3、猜謎語。

  胡子不多兩邊翹,開口總是喵喵喵。

  黑夜巡邏眼似燈,糧倉廚房它放哨。

  學生答對馬上出示貓的圖片,講述圖上貓的樣子。

  長相俊俏,愛舞愛跳。

  飛舞花叢,快樂逍遙。

  猜出即出示蝴蝶圖片。

  (六)總結談話。布置回家對父母說說喜歡的小動物或者今天這堂課。

  可愛的小動物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正確認讀本課十八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了解幾萬年前的恐龍世界;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看動畫片,認識雷龍,冠龍,暴龍,了解恐龍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探求大自然的奧秘.

  教學過程

  讀感知階段:

  一,導入新課:談話導入.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2,合作學習生字新詞.

  3,指生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

  4,說一說自己學會了什么

  還有哪些問題不懂,記下來,下節課解決.

  精讀感悟階段:

  一,讀課文,圍繞恐龍的種類和特點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把相關的句子畫下來,然后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1,這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可讓學生自主學習匯報交流,老師按照學生的匯報作簡單的板書:

  雷龍——聲音如雷——身體笨重

  冠龍——身修長——頭上有半圓形冠——吃相幽雅

  暴龍——貪心——牙齒尖利

  2,指導朗讀,感受幾千萬年前恐龍世界的神奇.

  課上拓展:交流課外資料

  3,同學們,除了剛才學習到的新知識,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恐龍的知識,介紹.

  同學介紹課下查找的資料,大家共享.

  同學說一說你心目中的恐龍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勾畫你最喜歡的恐龍的樣子.

  四,指導書寫生字:本課的六個生字筆畫較簡單,要指導學生在寫美觀上下功夫.

  采用教師范寫,請學生板書,大家評議等多種形式寫好漢字.

  課后向生活延伸:

  在父母或哥哥,姐姐的協助下,搜索一種你最喜歡的恐龍,下節課開展《介紹恐龍》的專題活動

  小組合作

  小組內交流.

  全班匯報交流

  回答

  畫一畫

  如果學生不理解,教師出示相關的課件.

  札記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借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4.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3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彩筆,食品圖片。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供原始數據

  師: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兒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動畫片,想不想看?

  電腦出示配樂動畫:

  (畫外音):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一只叫聰聰的猴子。

  小猴聰聰:大家好,我叫聰聰。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請了許許多多的好朋友來為我慶賀,你想認識它們嗎?瞧,這就是我的朋友們。

  新課引入新穎,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引入了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了學習情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的學習營造了很好的氣氛,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二、探索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

  1.提問。

  a.聰聰的好朋友都是誰?它們各有幾只?

  b.不知道,沒數清,那我們再來看一遍,這次你可要數仔細。

  2.電腦再放動畫片。

  3.提問。

  a.三種動物各有幾只?誰同時數出來了?

  b.沒有數出來(大家數的只數不一樣),看來光靠數還不行,還要用筆記一記,我再給大家放一遍,但你們要想出一個又簡便又好記的記錄方法把小動物的只數記下來,行不行?小組討論一下,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好。

  4.匯報整理數據的方法。

  a.誰來說說你們組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b.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記錄的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好記就用哪種方法,好嗎?

  c.下面就用你最喜歡的方法記下小動物的只數,開始!

  5.電腦再放動畫片。(慢動作的)

  6.展示整理數據的方法。

  a.請你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

  b.大家同意嗎?

  c.還有不同的記錄方法嗎?

  7.小結。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的內容,對“地心引力”這一現象有大致的了解。從而對身邊的一些科學現象探求的欲望更強。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想玩扔紙飛機嗎?你們在玩飛機的時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好,下邊我找兩名同學,你們倆比一比,大家看他們誰的飛機飛得最高最遠?

  啊!同學們看見了嗎?不管他們的飛機飛得多高,多遠,最后它們總是會掉下來落在地上,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們讀懂今天的課文,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愛玩飛機,因而以此為切入點,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激發她們的'求知欲。]

  2、閱讀、識字、感悟。

  (1)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課文中劃出生字和自然段。

  [明確讀的要求,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同桌或小組自學生字。

  (3)檢查自學效果。

  指名讀生字組詞,讀詞語。

  (4)說說這篇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5)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段?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 大膽參與游戲,樂意與同伴共同體會游戲得樂趣,音樂教案-音樂接龍。

  2. 喜歡欣賞世界名曲,感受歡快得4/4節奏。

  二、 重點和難點

  1. 幼兒欣賞世界名曲,感受快樂得4/4節奏是重點。

  2. 與同伴合作,共同表現節奏是難點。

  三、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隨著年齡得增長,社會性逐步發展,在各項活動中與同伴合作相玩能體會游戲樂趣。音樂游戲“音樂接龍”就是在此思路上設計而成得。同時讓大班得幼兒接觸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給予幼兒美得薰陶。

  四、 材料準備

  1.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拉德茨基進行曲”錄像。

  2. “拉德茨基進行曲”磁帶一盤。

  五、流程

  感受、探索(角落活動)——欣賞、體會(集體游戲)——表達、表現(角落活動)

  1. 角落游戲中自由欣賞曲子、感受節奏,探索樂曲得特點,幼兒教案《音樂教案-音樂接龍》。

  ①在角落里讓幼兒反復觀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拉德茨基進行曲”錄像,讓幼兒知道這是世界名曲,感受樂曲得歡快,可讓幼兒自由發揮翩翩起舞。

  播放錄像可持續二個星期,讓每個幼兒參與感受過。

  ②在角落里可以讓幼兒嘗試采用有多種節奏表現樂曲。比如|X X XX X|;比如| XX XX X X |;比如| X XX XX X|;還比如| XX X XX X|。幼兒在各種節奏型得后拍奏中,體會樂曲得歡快。

  可讓幼兒在角落里以小樂隊得形式來大膽嘗試,感受4/4節奏。

  注:在角落游戲中得探索是輕松得,愉悅得,教師安排目得是為了讓幼兒反復熟悉,達到耳熟能詳得效果。

  ③在體育游戲中玩“擊鼓接龍”得游戲,熟悉“接龍”游戲得玩法和規則。幼兒排成一條長龍第一個幼兒擊鼓四下再拍四下第二個幼兒得手即完成排到龍尾,由第二個幼兒擊鼓四下再拍第三個幼兒四下手排到龍尾,接力依次。幼兒分成四隊比賽誰最快。規則擊鼓和擊后面一位幼兒得手均四下。

  此游戲得玩需可以幫助幼兒參與“音樂角”得游戲。

  2. 集體游戲中共同欣賞,合作相玩,體會游戲得樂趣。

  ① 教師播放錄像,幼兒聽賞,說說聽賞得感受。

  ② 交代游戲名稱、玩法、規則,激發幼兒游戲樂趣。

  第一遍全體幼兒組成一條龍(玩法如體育游戲“擊鼓接龍”,幼兒先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個小朋友手四下變成龍尾,再由第二個幼兒自己拍手四下再拍第二個小朋友手四下再變成龍尾,依次接龍,直至音樂結束)規則是聽好音樂節奏。

  第二遍將幼兒分成二組變成二條龍,進行比賽,哪一組接龍正確又節奏合拍為贏,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切準節奏。

  第三遍將幼兒分成四組變成四條龍,進行比賽,哪一組接龍正確又節奏合拍并能表現出歡快情緒得為贏,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③ 教師發音樂,幼兒自由表現:可以變化節奏接龍、可以用其他肢體語言表現樂曲。

  注: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感受歡快得4/4節奏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幼兒體會和同伴合作相玩、共同表現得樂趣。

  3. 角落里得延伸活動,進一步感受節奏、欣賞曲子,并且各種方式表現與表達。

  引導幼兒在角落里可以繼續運用自編舞蹈以及其他節奏表現樂曲,教師還可以運用“小舞臺”得形式讓幼兒大膽表現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地個數,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讀出11-20各數,初步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的十進制,知道10個1是一個十、2個十是20.

  3.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獲得初步的數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實踐操作、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10個1是一個十掌握一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

  教學難點:

  建立記數單位十的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師:小朋友們,今天茄子老師又來到了我們數學課中,他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演示課件:出示茄子老師和20個排列整齊的五角星)。茄子老師帶來這么多的五角星有什么用呢?我們一起來聽聽茄子老師是怎樣說的。

  茄子老師:我知道一(1)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又愛動腦筋。今天我帶來的這些五角星叫做智慧星,是用來獎勵學習認真的小朋友的。在這些智慧星里還藏著一些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五角星上出現1-10各數)

  師:原來這些智慧星里還藏著數呢,這些數可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了,請小朋友們一起讀一讀。猜一猜,其他智慧星里藏著哪些數呢?(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猜得很對,在后面的這些星里藏著比10大的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

  11-20的數小朋友們都認識嗎?我們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

  (依次出現11、12、13、15、18各數,讓學生讀一讀,并說出其他星上是哪些數,認一認、讀一讀。)

  【評:從學生實際出發,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形式呈現1-20各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了解了學情,以利于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活動】

  二.實踐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記數單位十地概念

  師:茄子老師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智慧星,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數學問題請小朋友們解決,你們愿意嗎?聽一聽,茄子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

  茄子老師:請小朋友們數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電腦里的小朋友東東也擺了一些小棒,我們一起來幫他數一數。

  (課件演示12根小棒,引導學生數一數)

  茄子老師:小朋友們真是心靈手巧,不僅自己能正確地數出12根小棒,還能幫東東小朋友數一數。可是要數出十幾根,每次都這樣數,太麻煩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數出的有12根嗎?

  師:你們聽明白了嗎?下面就請你們想一想、擺一擺,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學生操作活動后,進行師生交流。學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幾種:

  1. 每2、3、4、6一份地擺。

  2. 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 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電腦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辦法,

  我們來看一看,她是怎樣擺的。

  課件演示:數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師:你們的想法和玲玲一樣嗎?比一比,誰的方法好?請小朋友們也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師:這一捆是幾個一根呀?是多少根?10個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們說10個一是1個十。(板書并讀一讀:10個一是1個十)

  現在請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

  師:(指對1捆帶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個十,和旁邊的2根合起來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誰來說說幾捆和幾根合起來是12根?

  現在老師來考考小朋友們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擺了多少根小棒嗎?

  (演示課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說一說是幾捆帶幾根,是多少根?)

  【評:采用人機對話的方式,提出數學問題,通過數一數、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捆一捆、拿一拿等活動,自然形成10個一是1個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具體生動,易于學生接受。】

  (二)擺擺、說說,理解2個十是20

  師:想一想怎樣擺出11根小棒,再動手擺一擺。

  (學生操作后進行交流說一說是怎樣擺的。再依次擺出14根、18根)

  師:請小朋友們很快地擺出19根小棒。

  學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擺法,有兩種可能:

  1.先擺出一捆,再數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對于學生的兩種擺法予以肯定)

  師: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樣擺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請小朋友們與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擺一擺。

  師: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幾捆帶幾根?單根的又滿了10根又可以怎樣了?現在有兩捆小棒,是2個十,2個十就是20。(板書:2個十是20)

  【評: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充分展現學生各自的聰明才智,在較短的時間里靈活運用已有知識理解了2個十是20】

  (三)11-20的數序

  (課件切換到茄子老師和五角星畫面)

  師:小朋友們這么地聰明,學得又這么地認真,頑皮的小猴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課件演示;出示小猴)他看到茄子老師帶來了這么多的智慧星,高興得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把擺放得整齊有序的智慧星打亂了。(課件演示出凌亂的五角星畫面)茄子老師會對小猴說些什么呢?

  茄子老師:你這小猴真調皮,請你趕快幫我把這些智慧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在直線的下面(出示數軸)排放整齊。

  猴:茄子老師,對不起!我馬上就排一排。

  (課件演示:標有1-10的五角星消失,并把1-10在數軸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該怎樣排呢?請小朋友們幫幫我吧!

  師: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數軸上依次出示11、12、13)

  師:(分別指著15、18處)這里該放哪個數?13和15的中間是多少?15和18的中間是哪兩個數?18的后面呢?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直線下面的數越往右邊越怎樣?比10大的數有哪些?我們一起把11-20讀一讀。

  【評:讓學生在幫助小猴解決問題的活動中體驗并獲得11-20的排列順序,學生學得生動有趣。在觀察數軸上數的變化過程中,使數的順序更加清晰。】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2題。

  茄子老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很快就認識了11-20各數了,看一看我今天還給你

  們帶來了什么?(課件演示:出示草莓和雨傘圖)

  師:先猜一猜是草莓的個數多還是雨傘的把數多?草莓大約有多少個?雨傘大約有多少把?再數一數草莓和雨傘各有多少。

  (學生活動后進行師生交流,指導學生有序地數數,并與估計的結果比一比)

  師:這么多的草莓,數完以后怎樣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個了?

  (引導學生數一數、圈一圈)

  2. 想想做做第3題。

  師:我們今天學過的數在你的文具盒里能找到嗎?看著自己尺子上的數從0讀到20。

  師:誰能從7數到17?誰能從11數到20?

  師: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個數是多少?18的前面一個數是多少?16的鄰居是哪兩個數?

  3. 想想做做第4題。

  4. 生活中的數。

  師:小朋友,你們已經認識了11-20各數,看看教室里的人和物,你喜歡什么,就去

  數一數,數到20個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5. 猜數游戲。

  【評:練習形式多樣,在猜一猜、數一數、圈一圈等活動中鞏固新知,培養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四.全課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11-20這些數,在我們的尺子上有,在我們的書上有,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這些數?請小朋友們課后做個有心人,注意觀察和思考,這樣我們就會越來越聰明。

  【總評:這節課教師在準確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從學生實際出發,緊扣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讓學生認識了11-20各數、掌握了20以內數的大小排列順序、培養了數感。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易于接受。在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學生學得生動有趣、學得輕松活潑。教師的點撥引導恰到好處,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12-17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案07-15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12-16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09-30

數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12-21

小學一年級拼音教案12-22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7-13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案07-14

小學一年級的美術教案01-09

小學一年級跳繩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