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家鄉(xiāng)是宜興,了解和熟悉宜興的風景名勝和土特產(chǎn)。
2、感受家鄉(xiāng)的美麗,進一步萌發(fā)孩子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為自己是宜興人而自豪。
3、了解家鄉(xiāng)美景、美食和傳統(tǒng)文化。
4、能大膽說出自己知道、看到的家鄉(xiāng)事物。
5、喜歡自己的家鄉(xiāng)。
二、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宜興的風景和著名建筑、土特產(chǎn)、名人等的圖片。
2、視頻“生態(tài)宜興,秀美陶都”
3、茶壺一只 風景名勝、土特產(chǎn)、名人PPT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茶壺,引起幼兒興趣。
“這是什么?”“哪里生產(chǎn)出來的?”“你的出生地在哪里?生活在哪里?”
“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二)觀賞視頻“生態(tài)宜興,秀美陶都”
1、請幼兒說說“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綠洲”
2、與同伴一起交流“陶、洞、竹、茶”
(三)自由觀看講述有關新宜興城的展板(東氿新城、龍背山森林公園、團氿公園、蛟橋河步行街、宜興土特產(chǎn)、名人)
1、幼兒自己自由結伴觀看講述
2、請幼兒集體交流講述
(四)觀看PPT課件,鞏固對宜興新城的了解,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五)交流討論。
“宜興還有哪些出名的地方?
(六)拓展小結。
“宜興不僅紫砂茶壺非常出名,被譽為“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綠洲”還被稱為“教授之鄉(xiāng)”。近年來我們勤勞的宜興人民把宜興建設成了一個大花園,山青、水秀、城美,我們在這么美的地方生活,感覺怎樣?
我們宜興還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最適宜人口居住城市”。我們從小要學習更多的本領,長大后把我們宜興建設的更加美好。
四、活動反思:
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是幼兒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怎樣使孩子在輕松、自然又感興趣的前提下,激發(fā)他們去收集、了解、關注有關宜興的風景名勝和土特產(chǎn)呢?為此,我在活動前,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去認識宜興、收集圖片,活動中我把大家收集的圖片按類歸放在一起,便于幼兒在觀看交流。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紫砂茶壺的'聞名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再讓孩子觀看視頻知道家鄉(xiāng)特有的風景名勝,孩子被家鄉(xiāng)景色和特產(chǎn)迷住了,激發(fā)孩子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在介紹宜興新城時,孩子在自由觀看圖片講述時,由于已前知識經(jīng)驗,所以在介紹時就很活躍,再通過觀看PPT,幼兒對宜興的景觀、雄偉建筑、土特產(chǎn)、名人等的認識,進一步激發(fā)孩子愛家鄉(xiāng)的自豪感。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讓幼兒對宜興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更激發(fā)了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時至三月,全國上下掀起了學雷鋒的高潮,我便抓住雷鋒的樂于助人這一教育契機,希望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播下愛的種子,讓整個社會人人互助,更多的理解那些有困難的地人們的艱難和苦惱,教會孩子學會同情,學會關心周圍的人。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雷鋒的樂于助人的故事,感受雷鋒的高尚的品德。
2、學會關注生活周圍和社會上有困難的人,培養(yǎng)同情心和仁愛之心。
3、樂意向雷鋒學習,主動積極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看過或者聽過雷鋒的有關故事、雷鋒視屏一段、困難中的人圖片若干張音樂《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進活動室。
二、火車上發(fā)生的事情。
說說得到幫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體驗。
1、請你們介紹一下,他們碰到了什么困難?
2、說說誰幫助過你?別人幫助你時心里怎么想?
三、做好事學雷鋒,了解雷鋒。
簡介雷鋒,讓幼兒認識雷鋒。
1、你知道雷鋒嗎?知道3月5日是學雷鋒日,為什么學雷鋒。
2、看視頻,知道雷鋒樂于助人。
3、老師也來介紹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幫助的人。
小結:人們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大家互相幫助。
四、講童謠。
有個童謠中講了關于雷鋒的`事情。
身邊有關學習雷鋒的事情,怎樣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
五、身邊的雷鋒:
1、社會中、幼兒園里、生活中學雷鋒的人。
2、老師用幻燈介紹人們幫助別人的辦法。討論幫助的方法,知道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我們能用什么辦法來幫助他們解決。(讓幼兒先討論,再來說)(出示通道受災圖片)激發(fā)幼兒愛心。
3、小結:當人們碰到困難時我們采取各種方法去幫助他們,捐款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募捐捐款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1、每位幼兒一份捐款(零錢1角,5角,1元)
2、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幼兒依次捐款。
3、統(tǒng)計:鼓勵幼兒平時存下零錢,將來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我們來統(tǒng)計一下,今天我們一共捐了多少?算出總數(shù)。(伴音樂《愛的奉獻》)。
六、播放圖片,結束活動。
小朋友可以看看雷鋒的圖書,聽聽雷鋒的故事,看看雷鋒還有哪些良好在品德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呢?跟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音樂離開活動室。
本活動采取從幼兒調查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入手,知道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弱勢人群和困難人群,萌發(fā)他們的同情心。了解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應該互相關心和幫助,使大家庭里的每個人都能感受溫暖。從小樹立幼兒的公民意識,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意識。通過本活動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在他們幼小的心里播下關愛他人的種子,樂意助人,學會感恩。知道我?guī)腿巳耍巳藥臀业牡览怼?/p>
附童謠:你真是個小雷鋒
老奶奶,看外孫,
下車不認西和東,
背行李,拿信封,
遇見路人細打聽。
小朋友,好熱情,
攙扶奶奶慢慢行,
拐個彎,進胡同,
照著地址送家中。
老奶奶,問她名,
她說“我是小學生。”
老奶奶,沒聽清,
你真是個小雷鋒。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現(xiàn)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看問題、想事情往往是以自己為中心,還不能顧及別人的感受,客觀評價他人的水平還不高。大班年齡段的孩子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別人的不足,與別人發(fā)生矛盾時,往往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指出的都是別人的缺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發(fā)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形成對他人正確、積極地評價,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可見,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是尤為重要的。
《嗨,你真棒》是一個培養(yǎng)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活動,從中學會尊重別人、贊美別人,以體驗為主,通過說一說、找一找、送一送的活動過程,引導孩子去觀察和尋找周圍人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提高孩子認識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贊美之情。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與欣賞同伴的優(yōu)點與長處,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并會贊美別人。
2、感受贊美別人與被別人贊美的愉悅情感。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xiàn)不同的情感,抒發(fā)內心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視頻。
2、人手一張點贊卡。
3、點贊展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理解大拇指的含義,交流感受。
1、了解大拇指代表的含義。
出示"大拇指",提問:這是什么?大拇指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自己的相關經(jīng)驗。
提問:你得到過大拇指嗎?什么原因得到的?你的心里什么感覺?
你夸獎過別人嗎?為什么夸獎他、她呢?夸獎別人時你的心情怎樣?
小結:你們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你真棒!
二、發(fā)現(xiàn)欣賞他人優(yōu)點,嘗試用適當?shù)?方式贊美別人。
觀看視頻一,集體找優(yōu)點,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
觀看視頻二,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會用恰當?shù)恼Z言贊美他人。
夸一夸:他有什么優(yōu)點?
小結:你們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每個人身上都有優(yōu)點和長處。你真棒!
三、贈送點贊卡,在互贈中感受愉悅
1、說一說,發(fā)現(xiàn)同伴的優(yōu)點。
提問:你的同伴有哪些優(yōu)點呢?
2、畫一畫"點贊卡",贊美同伴。
3、送一送"點贊卡",分享快樂。
猜一猜:畫出了好朋友的什么優(yōu)點?
夸一夸:互贈點贊卡,感受幸福。
四、傳遞點贊卡,感受贊美。
把點贊卡送給更多的人,贊美別人,快樂自己。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是我這個學期當中帶的比較滿意的活動之一了。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弄清楚繪本教學與一般語言活動的區(qū)別,沒有突出繪本教學的重點,沒有讓孩子很仔細地去觀察圖片,并讓孩子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中間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自己去找好朋友,并和自己的好朋友打招呼,但是我發(fā)現(xiàn)很多幼兒只掌握了招手這個打招呼的方式,幼兒對于其他各種的打招呼方式不能很好地掌握,我覺得在我講繪本的時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思維,也缺乏讓孩子試一試的機會去切身體驗,所以導致活動的效果沒有很好的出來,但是整個活動下來還是比較順暢的。
小百科:同屬棍種。棒長約五尺,以堅韌白蠟木制之。棒身兩端粗細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汽車當然是城市里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汽車是孩子們熟悉的事物,對汽車的顏色、車型有了粗略了解,但都是比較零散的經(jīng)驗。此次活動中,借助《漆汽車》這個故事幫助幼兒從色彩的角度整理關于汽車的經(jīng)驗。了解不同顏色的車有不同的作用,知道并掌握一些有特殊意義的車的固定號碼。根據(jù)小豬的行為懂得做事情要動腦筋,要抓住緊急和重要的事情做。聯(lián)系個人已有經(jīng)驗擴展想象(城市里還需要一些什么車,你想給他刷什么顏色),并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表述。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作用的車有固定的顏色,有些車還有固定的'號碼。
2、 能夠說“什么車的顏色是什么”這個句型,并根據(jù)自己原有的經(jīng)驗進行仿編。
3、 感受故事的趣味,有懂得做事情要動腦筋,要考慮輕重的意識,并且能應用于實際。活動重點:知道有特殊顏色的公用車和某些車的固定號碼,懂得做事情前要動腦筋活動難點:聯(lián)想在實際生活中還需要什么車來提供幫助,并且有特殊的顏色。
活動準備:
1、對特殊的車輛的外觀顏色有一定的認識
2、活動涉及到的公用車的圖片(郵政車、警車、消防車)
活動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并引出故事有一只小豬,他這幾天啊很高興。大家知道他為什么那么高興么?因為啊他買了一輛小汽車。小豬啊想用這輛小汽車幫助別人
2、聽故事,整體感受故事的趣味—————故事里說了什么?你喜歡這只小豬嗎?為什么?
3、提問促進內容理解。—————小豬為什么要給汽車涂成藍色?為什么要刷上綠色?為什么要刷上紅色?
4、說說公用汽車的模樣—————小豬只有一輛車,但我們的城市里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車為大家服務。你見過一些什么車?是干什么用的?它是什么樣子?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5、 拓展了解特殊車號碼,嘗試大膽仿編。—————你們知道哪些特殊的號碼么?這些號碼在什么情況下用的呢?
二:再次講述故事,懂得故事內涵。
1、引導幼兒續(xù)接故事。—————等小豬刷好藍漆的時候,壞蛋怎么樣了?刷好紅漆后?鹿先生請小豬幫忙運傷員,小豬心里是怎么想的?
2、提問。—————那小朋友們幫小豬想一想應該怎么做才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呢?—————結論:今后,我們遇到緊急的事情,要先動動腦筋想一想,做最重要的和最緊急的事情,否則會耽誤時間,帶來不好的、嚴重的后果。
三:幼兒進行想象,創(chuàng)編大家覺得在實際生活中還需要什么車來為我們服務呢?你想給車漆上什么顏色?
活動延伸:
可讓幼兒把想象中的可以為我們服務的車畫下來。
活動反思:
有效利用教案 觀察記錄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講故事 ,讓幼兒知道公用車有特殊的顏色,特殊的作用。我引出故事,用手拿著向幼兒展示了圖片。之后我拋出了教案中的其中幾個問題,幼兒皆可作答,我便了之。關于固定號碼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也是采用提問方式并沒引導幼兒。第二環(huán)節(jié)是講故事,讓幼兒懂得做事前要動腦筋。我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講故事完畢幼兒可得出結論,即做事前需動腦筋。我立即進行最后一環(huán)節(jié),幼兒進行想象創(chuàng)編。這個過程持續(xù)時間最久,全程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 分析與反思 僅根據(jù)教案中設置的環(huán)節(jié)內容及幼兒的表現(xiàn)來控制教學時間,最終導致整個教學思路混亂,時間控制不當。關鍵問題是
1、寫完教案,在上課之前我只是熟悉了教案中的環(huán)節(jié)及流程,并沒考慮教案中凸顯的重難點問題,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深入剖析
2、不了解大班幼兒的能力水平,上課過程太依賴于幼兒的反應,沒有起到教師的引導作用。
調整思路
1、上課前準備過程的完善上課前需深入分析教案,把握重難點問題及主要環(huán)節(jié),設想突發(fā)事件及解決方案。
2、教學過程的改進根據(jù)教案及幼兒的表現(xiàn)水平,以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正確引導幼兒,真正完成教學目標。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體驗社區(qū)居民的相互關系,能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自己對老人的尊敬和愛戴。
2. 學習大膽與他人交流溝通,鍛煉社會交往能力。
3. 能在陌生人面前大膽表演。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磁帶。
2.準備好舞蹈、歌表演等節(jié)目。
3、每人自帶小禮物,幼兒園準備一些禮物。
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
1.請幼兒回憶上次參觀敬老院的情況。
2.提出活動要求。
3.到達敬老院。
(二)組織幼兒與老人一起游戲
1.讓幼兒為老人表演節(jié)目。
2.請健康的老人和幼兒共同游戲,如《拉個圓圈走走》、《接小球》等。
(三)組織幼兒與老人說說貼心話
全體幼兒分成6組,各組尋找公公婆婆聊天。
在聊天過程中,老師巡回觀察幼兒與老人交談的情況并引導孩子主動尋找話題。如您今年多大?您最愛吃什么?您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您最難忘的事情是什么?等等。
(四)幼兒園為敬老院贈送禮物,并請幼兒為老人送上自己帶來的小禮物。
(五)活動結束,告別敬老院的公公婆婆與工作人員,組織幼兒返園。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與《綱要》中科學領域目標提出的新的價值取向相一致的: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tài)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幼兒的情感態(tài)度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環(huán)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
在活動中,我能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在教育目標與幼兒的心理之間找到較好的結合點,把握幼兒好動、好奇的心理需求,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讓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進行猜想和假設,去操作,完全是“用做科學的本來方式學習科學。”
在活動一開始,我以音樂表演的形式,讓孩子明白好朋友的含義,接著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講述故事,在孩子進入設置的意境中時,提出問題:“我們怎么幫助秒度時小黑?”讓孩子帶著問題去探索、操作、與同伴交流,再師生共同小結,知道了救人動作要快,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辦法,使幼兒在玩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大膽思考、猜測、發(fā)言,表現(xiàn)出充分的自主性,孩子們能自己通過操作實驗,發(fā)現(xiàn)秘密,取得成功。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知道尊重殘疾人,并樂意幫助殘疾人。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舞蹈視頻片段。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片段,引出話題。
1、談話引發(fā)幼兒關注。
2、出示課件,認識殘疾人。
二、體驗殘疾人生活的困難,激發(fā)幼兒同情心。
1、活動一:體驗盲人。
請幼兒蒙上眼睛,教師組織活動,幼兒參加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2、活動二:體驗斷臂殘疾人。
請幼兒單手操作"疊手絹",幼兒參加后說說有什么困難的地方。
4、體驗聾啞人。
請幼兒不說話表達,幼兒參加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討論如何關愛殘疾人,鼓勵幼兒獻愛心。
1、幼兒自由討論幫助殘疾人的辦法。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發(fā)言。
(1)、盲人過馬路。(2)、肢殘人乘坐公共汽車。(3)、用手語關愛聾啞人。
小結:孩子們,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想了那么多的`辦法幫助殘疾人,有了你們的幫助,他們就不會感到孤獨和無助了。
四、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關愛幫助殘疾人。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安全工作以及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責任重于泰山。組織幼兒參觀福利院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活動,并且把認知、情感、意志、品質、行為等教育融為一體,孩子們感觸深,記得牢。通過活動使孩子知道,應該正確對待殘疾人,同情、照顧、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使幼兒從中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重要性,感受到幫助他人,奉獻愛心所獲得的快樂。同時,要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奮發(fā)進取的可貴精神。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我在長大_大班社會教案07-07
大班社會教案:緊急撤離_大班社會教案07-07
大班社會教案:寶貴的時間_大班社會教案07-07
大班社會教案:快樂合作_大班社會教案07-13
大班社會教案:世界真精彩 _大班社會教案07-13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幼兒園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11-28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12-08
大班社會象棋教案06-10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