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瓶子變變變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瓶子變變變美術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瓶子變變變美術教案 1
一.活動目標
1、利用多種材料對不同瓶子進行裝飾。
2、能積極參與瓶子的裝飾改造和制作,體驗自由創作的樂趣。
3、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的塑料瓶子若干
2、各種材料:記號筆8支,折紙8包,泡泡泥若干,雙面膠若干,籃子6個,剪刀8把,彩筆8盒。
3、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ㄒ唬⿲
小朋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廢舊物品,現在我請你們看看這些物品和原來有什么不一樣?
1、播放ppt課件,幼兒發現,說說不一樣的地方。
2、出示創意材料,初步探索創作的方法,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作品示范。
。ǘ┯變簞撟
1、共分3個大組,分別是剪貼,繪畫,粘土泥裝飾三個組。
2、作畫要求:一人一個瓶子,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用完的垃圾放在籃子里,統一扔,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潔。
3、幼兒用材料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完成作品。
4、大家一起來欣賞每個幼兒的作評,教師進行適當的點評。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的美術活動《創意瓶子》。瓶子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所有幼兒興趣較濃,在活動中都體驗到了對瓶子進行創作的樂趣。大多數孩子有自己的創新之處,并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本次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原則:
(一)活動性原則
首先,為幼兒提供了適宜的材料:各種廢舊瓶子及手工制作必備的輔助材料和充分的活動時間,激發幼兒的興趣;其次,在活動中,充分放手,讓幼兒自由創作,探索設計瓶子,讓幼兒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制作出不同的瓶子;再次,及時肯定幼兒的創作,不斷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活動真正成為幼兒發展的手段。
(二)相互滲透的原則
新《綱要》中指出:“在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中,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系,相互滲透!
在本次活動中就滲透了體、智、德、美等方面的內容。如:讓幼兒大膽動手,發展小肌肉的靈活性,滲透了健康領域的內容;讓幼兒用語言交流,如有什么材料,你想用什么材料來裝飾瓶子?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讓幼兒裝飾制作不同的瓶子,體現了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搜集各種瓶子等廢舊材料,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這是科學方面的知識。
另外,運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讓幼兒觀察討論,突破重難點,再制作交流,一步步展開,讓幼兒玩中學習,玩中發展。
總之,本次活動力求在貫徹新《綱要》精神上有所創新,尤其是在藝術教育領域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教材xxx于幼兒,活動的實施過程立足于幼兒的需求以及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其次是整個活動環境非常寬松,讓幼兒在看、說、做中,自由充分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第三是音美結合,力求發揮藝術手段的綜合作用。
瓶子變變變美術教案 2
教學內容:
教材第32-33頁的瓶子變變變。
教學目的:
認知領域:學會并熟練使用剪、刻、貼、畫等多項手工技能。
操作領域:
按欣賞——討論——制作——課后拓展的過程進行教學。
情感領域:
培養學生愛護環境,不亂扔廢舊生活用品的習慣,認真制作的態度和樂觀、積極的學習精神。 教學準備:各種材料
教學重點:
由于年齡段的要求,所以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一課時,應該把重點放在想象力的培養上。
教學難點:
通過討論,鼓勵學生做出富于創意的作品,避免雷同。
教學過程:
一、先讓學生欣賞“新奇的藝術品”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材料做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拆開范作,學生看到這么多可愛的藝術品,是用廢舊的生活材料做成的,感到很驚奇,因勢利導:要愛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廢舊的生活的生活用品也能變廢為寶。
三、教師組織學生對單個或多個瓶子進行空間位置提問:它與現實生活中哪些東西比較相似?
四、討論:學生利用其它材料的貼補或對瓶子進行切、割、粘加工,看看瓶子變成了什么?
五、比一比、賽一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與競爭意識。
六、師生互動對作品進行評價,引導學生認識到愛護環境,是自己作為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七、鼓勵學生留意日常生活,嘗試用不同的廢舊材料進行手工制作,美化自己的生活環境。
瓶子變變變美術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對廢舊瓶子進行創意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 讓學生掌握用各種材料裝飾瓶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 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對美術創作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啟發學生的創意,設計出獨特的瓶子裝飾方案。
指導學生熟練運用各種材料和技法進行裝飾。
2. 難點
如何突破常規思維,創造出新穎有趣的瓶子造型。
處理好裝飾材料與瓶子表面的貼合和固定。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示范法、討論法、實踐操作法
四、教學準備
1. 各種廢舊瓶子若干,如玻璃瓶、塑料瓶等。
2. 裝飾材料,如彩色紙、毛線、彩泥、珠子、顏料、畫筆等。
3. 剪刀、膠水、雙面膠等工具。
4. 多媒體設備,展示相關的創意瓶子作品圖片或視頻。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5 分鐘)
1. 展示一些創意瓶子作品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并討論。
提問:這些瓶子有什么特別之處?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2. 展示一些廢舊瓶子,提問:這些瓶子可以用來做什么?
引出課題:瓶子變變變
。ǘ┬率冢10 分鐘)
1. 引導學生觀察瓶子的形狀、大小和材質,思考可以將其變成什么樣的作品。
例如,細長的瓶子可以變成人物,矮胖的`瓶子可以變成動物等。
2. 介紹幾種常見的裝飾方法和材料。
用紙粘貼:可以剪出各種形狀的紙片進行拼貼。
用彩泥塑造:在瓶子上直接塑造出各種圖案或造型。
用毛線纏繞:給瓶子穿上“彩色的衣服”。
用顏料繪制: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ㄈ﹦撘庠O計(15 分鐘)
1. 讓學生分組討論,根據瓶子的特點和自己的想法,設計出裝飾方案。
2.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ㄋ模⿲嵺`操作(20 分鐘)
1. 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方案,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進行裝飾。
2.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保持教室整潔。
(五)展示評價(10 分鐘)
1. 每組推選一件作品進行展示,作者介紹自己的創意和制作過程。
2. 其他學生進行評價,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和理由。
3. 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創意和努力,提出改進的建議。
。┱n后拓展(5 分鐘)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利用廢舊物品進行創意制作,培養環保意識和創新能力。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課程,學生們展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動手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在材料選擇和使用上不夠熟練,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加強針對性的指導。同時,在評價環節,可以引導學生更多地從創意和環保角度進行評價,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和環保意識。
【瓶子變變變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藝術領域美術《瓶子變變變》說課稿03-20
大班藝術領域美術:《瓶子變變變》說課稿03-12
中班教案《小魚變變變》會變的魚教案11-15
《紙條變變變》中班美術教案08-24
小班美術魔術變變變教案10-27
大班美術優秀教案《紙杯變變變》09-28
中班美術教案《瓶子》10-07
《我的小手變變變》小班美術教案08-25
中班美術樹葉變變變教案反思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