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等記錄自己和同伴左右手臂上所夾夾子的數量。
2、在區分左右的基礎上,發現以自體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差別。
3、鼓勵幼兒積極思考,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重點難點:
在區分左右的'基礎上,發現以自體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差別。
活動準備:
1、自備鈴鼓1個。
2、幼兒每人一張記錄單、1支筆。
3、按兩人一組準備:夾衣服的塑料夾子一小筐。
4、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坐好。
活動過程:
一、觀察游戲材料,了解游戲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每個小筐里裝的什么:"小朋友看看每個小筐里裝的是什么?"
2、師:今天,請大家來玩一個游戲"聽鈴聲夾夾子"。
二、交代游戲規則與要求,玩"夾夾子"游戲。
1、教師:請大家聽鈴聲在規定的時間麗江夾子分別夾在兩只袖子上,鈴聲響開始夾,鈴聲停止大家停手。
2、幼兒做好準備,敲響鈴鼓,開始游戲。
3、教師邊敲鈴鼓便提醒幼兒兩邊的袖子上都要夾上夾子。
三、學習用數字、符號等記錄所夾夾子的數量。
1、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左右袖子上各夾了幾個夾子。
2、教師出示記錄單,提出記錄要求。
3、幼兒進行記錄。
四、展示交流,驗證記錄。
1、請幼兒將自己的記錄結果展示在黑板上,鼓勵幼兒對照各自袖子上的夾子數量,互相交流自己記錄結果。
2、觀察個別幼兒的記錄單。
3、教師請該名幼兒和同伴在集體面前,師幼共同驗證其記錄是否正確。
"請你看看你左邊袖子夾了幾個夾子?"
五、比一比,誰夾的夾子多。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2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探索有規律地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玩夾子”游戲,激發幼兒對感知、分類、排序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能關注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感受其中的奧秘。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夾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車卡人手一份(汽車卡分四種顏色,上面分別貼有4-10不等的數字)、場地上貼有四種顏色的汽車標記。小鈴、教師用數字卡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夾子,說說夾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夾夾子游戲,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看數字,夾夾子。教師任意出示一個10以內的數,幼兒按數在直尺上夾夾子。
2、聽鈴聲,夾夾子。
①教師任意敲鈴,鈴聲數在10以內,幼兒按鈴聲數夾夾子。
②教師任意敲鈴,讓幼兒夾比鈴聲次數多1的夾子。
三、給夾子排隊,探索有規律地排序。
1、幼兒自由給小夾子排隊,感受探索的樂趣。
2、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么給小夾子排隊的,引導幼兒發現有的小朋友給小夾子排的隊是有規律的。
3、鼓勵幼兒有規律地排序,并說一說是按什么規律給小夾子排序的。
4、啟發幼兒變換不同規律給夾子排隊。
四、游戲“開汽車”,練習分類、按數排序。
1、坐車。請
幼兒手持汽車卡將相同數量的小夾子夾在汽車卡上,數量和車身上的數字相同。
2、汽車排隊。幼兒做小司機,手持夾了夾子的汽車卡,找到與自己車身顏色相同的汽車標記,并根據車身上的數字按一定的順序排好。
3、開汽車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要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動中我將數學活動與游戲活動進行整合,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地進行探索。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3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基本上掌握了1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但還只是停留在“知道了”上面,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需要在廣泛應用上下功夫,使抽象的知識與具體實例發生聯系。這樣,不僅能讓幼兒把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去,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系,擴大認識面,而且還能提高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運用10以內的組成,為連加連減做準備。
2.讓幼兒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3.提高幼兒思維的準確性和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后面布置成超市。
2.夾子的數量是幼兒人數的5倍,每一個夾子上都用數字標價。
3.活動前每個孩子身上分別貼好1~9的數字。
活動過程
一、語言誘導,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娃娃超市里新進了許多好看的夾子,你們看(出示夾子)它們像什么?你們喜歡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娃娃超市去買夾子。
(說明:為了出示夾子的時候既方便又好看,我把草莓夾、葡萄夾、蘋果夾、蝴蝶夾等夾子排隊夾在一張卡紙上。我一拿出這些色彩鮮艷、形狀各異的漂亮夾子,孩子們的目光一下子就給吸引住了,當我說帶領大家到超市去買夾子時,他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可見,這一導入活動已引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強烈興趣。)
二、復習10的組成
(一)拿票檢票
1.幼兒拿票,要求拿兩張,兩張票的數字合起來正好是10。
2.小組長做檢票員,小朋友要對檢票員說“×和×合起來是10”。
3.律動:開汽車。
(說明:幼兒拿票乘車時,我的要求非常明確,所以小朋友基本上都拿對了。檢票時,我請小組長來做檢票員,要求每人根據自己拿的票說一句話:“×和×合起來是10。”這樣既縮短了檢票時間,又照顧了全體,同時給每個孩子提供了想和說的機會。)
(二)幼兒購買兩個夾子
1.提出要求:娃娃超市到了,夾子真多呀,每個夾子上都有一個數字表示價錢(出示標有數字的夾子),如果數字是3,就是3元錢。現在我們用10元錢去買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
2.幼兒自由購買,老師觀察并給予適當的指導。(提醒幼兒把錢放在超市的錢箱里。)
3.幼兒交流:你買的夾子是怎樣的。要說清楚一個夾子是多少錢,另一個夾子是多少錢,它們合起來是多少。(夾子放在視頻儀上集體檢查。)
4.小朋友相互說一說自己買的夾子,然后再檢查一下是否正確。
(說明:在娃娃超市里,孩子們根據“買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這個條件自由購買夾子。在買夾子的過程中,很自然地運用到了10的組成,有的孩子買到后,急著給老師看或是給好朋友看,達到了相互檢查的目的'。購買以后的集中交流和相互交流時,我給出了一個句式,孩子們發言積極,他們愿講、肯講、會講,順利解決了以往數學課上孩子不知道怎樣講述的問題。)
三、復習10以內的組成并學習運用
(一)用10元錢購買三個夾子
1.幼兒討論:怎樣用10元錢買三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
2.講解示范:先拿一個5元錢的夾子,再拿一個5元錢的,行不行?為什么?應該拿幾元的?為什么?第三個該買多少錢的,合起來剛好是10元,為什么?
小結:用10元錢去買三個夾子,先拿的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一定要比10小,然后算一算再買一個是多少錢的,合起來正好是10元。
(說明:讓幼兒用10元錢買三個夾子,而且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正好是10元,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本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能順利解決這一問題,我先讓幼兒討論,然后再講解演示。在這里我通過請求小朋友幫助、和他們一起分析的形式,使孩子們感到非常自豪,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幼兒購買。提醒他們把錢先放進錢箱里,觀察并適當指導。
4.通過視頻儀進行個別交流,檢查幼兒拿得是否正確。
(說明:從“知道”到“運用”還要經過實際操作的過程,所以在孩子知道購買方法后,馬上讓他們購買三個夾子,學習運用剛學到的新方法,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事實證明,大部分幼兒都掌握了分步算的方法,能比較正確地購買夾子,還有一小部分能力差一點的孩子有一定困難。我就在組織幼兒交流的過程中,再一次強調了分步算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印象。)
(二)第二次購買
1.提出要求:和剛才買得不一樣。
2.幼兒購買,老師指導能力差的幼兒。
3.幼兒講述:我買的夾子,一個是幾元的,另一個是幾元的,還有一個是幾元的,它們合起來是多少。根據幼兒的講述,老師出示數卡,讓幼兒一起檢查是否拿對。
(說明: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強調分步算的方法后,我又一次讓孩子購買。在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購買過程中,我特別留意幾個能力差的孩子,我看到小敏小朋友選了3元、4元、6元的夾子,回到座位上把三個夾子擺成一排,然后把3元、4元的放在一起,自言自語著:“3和4合起來是7。”我乘機問:“7和幾合起來是10呢?”她想了想馬上站起來跑到超市去換了一個3元的。我及時表揚了她,她很高興,笑著去告訴好朋友。)
四、游戲:找朋友
1.師:“我們來做‘找朋友’的游戲,你可以找一個,也可以找兩個或者是三個,但是你和好朋友身上的數字合起來一定要是10。”
2.幼兒找朋友,找對后圍成圓圈一起跳舞。老師巡回檢查,適當指導調整。
(說明:“找朋友”這一活動的彈性比較大,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找,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五、結束活動
1.師:“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車吧。”
2.律動“開汽車”出教室。
(說明:乘汽車到超市購買,再乘汽車回幼兒園,起到了前后呼應的效果。)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繼續學習運用10以內的組成。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購買夾子這一游戲主線串聯起來,為孩子們創設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動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運用著1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把抽象的知識和具體的實例聯系起來,使他們學得愉快、學得主動,他們不認為是在做枯燥的數學題,而是覺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戲,從中體驗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熱情高漲,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認為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數學也是比較枯燥的,但只要我們以游戲的形式來組織活劫,孩子們一定會興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光靠一兩次的集體活動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隨機靈活地引導運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驚喜。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4
活動背景:
游戲,是幼兒最愛的活動;動手操作,是幼兒最愿意干得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游戲、動手操作的恰當運用,將會收到不同凡響的效果。我班幼兒對于自己身邊的事物特別關注,總愿意把自己覺得新奇的事物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生活中的夾子,也是孩子們關注的物體,在收集的過程中,孩子們把自己收集的夾子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中發現了我們身邊的'夾子千姿百態、各有所用。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戲、動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絢麗的花兒圖卡、形象地故事情節,讓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來達到我的教學目標,使整個過程緊緊相扣、環環相連。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復習9以內的加減。
2、探索有規律地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玩夾子”游戲,激發幼兒對感知、分類、排序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能關注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感受其中的奧秘。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夾子若干、花蕊圖卡若干、動物卡人手一份(動物卡上面分別貼有9以內的加減算式),規律圖表卡、數字卡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夾子,說說夾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夾子游戲,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游戲:花兒變變變。(看算式,算得數,夾夾子。)教師任意出示一個10以內的加減,幼兒按得數在花蕊圖卡上夾相同數量的夾子寶寶。
三、給夾子排隊,探索有規律地排序。
⒈幼兒自由給夾子寶寶排隊,感受探索的樂趣。
⒉請幼兒按要求給夾子寶寶有規律的排隊,并說一說是按什么規律給夾子寶寶排序的。
四、幼兒游戲,復習9以內的加減,練習分類、按數排序。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要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動中我將數學活動與游戲活動進行整合,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地進行探索。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目標和要求定位符合我們班孩子的發展需求,不足之處是準備的1元和2元的夾子數量應該再多一些,以便讓孩子們探索出更多的三個數合起來是10的方法。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等記錄自己和同伴左右手臂上所夾夾子的數量。
2、在區分左右的基礎上,發現以自體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差別。
3、鼓勵幼兒積極思考,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重難點在區分左右的基礎上,發現以自體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差別。
活動準備
1、自備鈴鼓1個
2、幼兒每人一張記錄單、1支筆。
3、按兩人一組準備:夾衣服的塑料夾子一小筐。
4、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坐好。
活動過程一、觀察游戲材料,了解游戲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每個小筐里裝的什么:"小朋友看看每個小筐里裝的是什么?"2、師:今天,請大家來玩一個游戲"聽鈴聲夾夾子"。
二、交代游戲規則與要求,玩"夾夾子"游戲。
1、教師:請大家聽鈴聲在規定的時間麗江夾子分別夾在兩只袖子上,鈴聲響開始夾,鈴聲停止大家停手。
2、幼兒做好準備,敲響鈴鼓,開始游戲。
3、教師邊敲鈴鼓便提醒幼兒兩邊的袖子上都要夾上夾子。
三、學習用數字、符號等記錄所夾夾子的`數量。
1、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左右袖子上各夾了幾個夾子。
2、教師出示記錄單,提出記錄要求。
3、幼兒進行記錄。
四、展示交流,驗證記錄。
1、請幼兒將自己的記錄結果展示在黑板上,鼓勵幼兒對照各自袖子上的夾子數量,互相交流自己記錄結果。
2、觀察個別幼兒的記錄單。
3、教師請該名幼兒和同伴在集體面前,師幼共同驗證其記錄是否正確。
"請你看看你左邊袖子夾了幾個夾子?"五、比一比,誰夾的夾子多。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購買夾子這一游戲主線串聯起來,為孩子們創設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動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運用著1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把抽象的知識和具體的實例聯系起來,使他們學得愉快、學得主動,他們不認為是在做枯燥的數學題,而是覺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戲,從中體驗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熱情高漲,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認為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數學也是比較枯燥的,但只要我們以游戲的形式來組織活劫,孩子們一定會興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光靠一兩次的集體活動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隨機靈活地引導運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驚喜。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6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探索有規律地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玩夾子”游戲,激發幼兒對感知、分類、排序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能關注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感受其中的奧秘。
活動準備:
各種夾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車卡人手一份(汽車卡分四種顏色,上面分別貼有4-10不等的數字)、場地上貼有四種顏色的汽車標記。小鈴、教師用數字卡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夾子,說說夾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夾夾子游戲,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看數字,夾夾子。教師任意出示一個10以內的數,幼兒按數在直尺上夾夾子。
2、聽鈴聲,夾夾子。
①教師任意敲鈴,鈴聲數在10以內,幼兒按鈴聲數夾夾子。
②教師任意敲鈴,讓幼兒夾比鈴聲次數多1的夾子。
三、給夾子排隊,探索有規律地排序。
1、幼兒自由給小夾子排隊,感受探索的樂趣。
2、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么給小夾子排隊的,引導幼兒發現有的小朋友給小夾子排的隊是有規律的。
3、鼓勵幼兒有規律地排序,并說一說是按什么規律給小夾子排序的。
4、啟發幼兒變換不同規律給夾子排隊。
四、游戲“開汽車”,練習分類、按數排序。
1、坐車。請幼兒手持汽車卡將相同數量的小夾子夾在汽車卡上,數量和車身上的.數字相同。
2、汽車排隊。幼兒做小司機,手持夾了夾子的汽車卡,找到與自己車身顏色相同的汽車標記,并根據車身上的數字按一定的順序排好。
3、開汽車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要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動中我將數學活動與游戲活動進行整合,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地進行探索。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03-27
幼兒園大班數學夾夾子教案06-15
中班數學夾夾子教案08-25
夾夾子中班數學教案11-29
中班數學夾夾子活動教案11-29
中班數學活動:夾夾子08-23
夾夾子幼兒園教案12-04
大班數學花兒與夾子教案范文04-12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花兒與夾子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