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恐龍來了中班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1
一、說教材: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得有思想、有感情,富有生命力和教育意義。
《城里來了大恐龍》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采用擬人的手法,以恐龍的基本特征作為推進故事的線索,通過恐龍到城里給大家帶來麻煩和快樂的故事,讓幼兒感受幫助別人,會收獲快樂。故事邏輯清晰、內容淺顯,易于幼兒理解。
二、說學生:
從學前階段到小學低年級,故事是兒童閱讀的主要材料。4-5歲的幼兒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能夠正確地說簡單的句子,具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成人可以和幼兒一起開展分享閱讀,在閱讀中注意口頭語言與文字的對應關系,并增加預期和假設的提問,猜想事件的發展。
《城里來了大恐龍》正好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中班幼兒語言發展實際水平、以及本故事具有的特點,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情感目標:幫助幼兒體驗恐龍的不同心情,體會給別人帶來便利的快樂。
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它能培養幼兒的品質與情操。在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中,情感目標在于發展幼兒的社會性,體驗恐龍給人們帶來麻煩和便利的心情,從而激發幼兒關愛別人的情感。
2、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名稱、角色及故事的主要情節。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傷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此次活動,就是讓幼兒欣賞、傾聽、講述、反思故事,使幼兒逐漸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匯、語句等。
3、能力目標:鼓勵幼兒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想象,講述恐龍來到城市所發生的事情。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故事虛擬、夸張的特點,正好滿足幼兒充滿想象的心理特征。在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里,引導幼兒對故事情節和角色對話進行合理想象,大膽講述,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由此,我確定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以及發生這些事情的原因。
教學難點:鼓勵幼兒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想像,大膽講述恐龍來到城市所發生的事情。(幼兒講述的效果與幼兒自身已有經驗,幼兒語言的發展,教師的引導有關,因此,把這點作為難點。)
四、說教學準備:
一次成功的活動需要精心的準備。幼兒經驗上的準備,可以為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對教具及教學環境的準備,可以使幼兒在更形象直觀的環境里學習。
1、幼兒經驗準備:對恐龍相關知識的了解。
2、課件準備。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五、說教學方法
說教法: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重視"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引導為主線,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教法:
演示法:展示生動形象的教具,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形象地感受童話。
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幫助幼兒多角度感受故事。
教師用適當的語言,講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時,語氣加重,動作夸張,更好的突出恐龍大而重的形象。
談話法:提出話題,引起共鳴。
如請小朋友共同討論:你喜歡這只恐龍嗎?為什么?
提問法:引導幼兒觀察事物,尋找問題答案的方法。
我主要運用了反思性提問:恐龍給大家帶來了麻煩,這是他愿意的嗎?假設性提問:如果你是大恐龍,你會怎么做?等。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2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龍的形象特點。
2、嘗試完整的語言表述恐龍進城遇到的事以及帶來的不同感受,
愿意用自己的特點做一些受人歡迎的事。
3、體驗恐龍好奇的心情及其樂意為別人做些事情的美好愿望。
活動準備:
1、恐龍圖片、繪本大圖、場景圖;
2、豐富有關恐龍方面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聲音導入,引出興趣
t:小朋友,你們猜誰來了?(s:大象 t:有可能喲 s:長頸鹿t:恩,聽起來也有點像呢……t:你的小耳朵可真靈呀、你聽的比老師還仔細呢、你聽到了別人沒聽到的真棒!)
s:恐龍
t:你們心目中的恐龍是什么樣的呢?它生活在哪里?
t:你們瞧誰來啦?(出示動態恐龍ppt)
t:大恐龍來到城里啦!它在城里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現在就請五個小朋友為一組,到后面閱讀,等下要分別請各組的小朋友來說說你們圖上的恐龍在城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好,現在開始吧!
二、自主閱讀、理解故事前三段
1、圖片一:
t:現在我請紅手環的小朋友來說說,你們圖上的恐龍在城里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汽車都堵住了?
t:原來大恐龍的`身體實在太大,交通都堵塞了,汽車都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t:這時候大恐龍離開了馬路又來了哪里呢?我請黃手環的小朋友來說說你們圖上的恐龍來到了哪里?發生了什么事?你從哪里看出來?
t:這次是因為大恐龍的身體太重了,鐵路被踩得吱里吱里的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t:那你們想知道藍手環小朋友圖片上的恐龍在城里會發生什么事嗎?
t:大恐龍怎么把人家的房頂給掀了?
t:這次是因為大恐龍聞到人家廚房飄出的陣陣香味,所以才忍不住把頭伸了進去,哪知道它的脖子太長啦,把人家的房頂給掀了。
t:大恐龍在這個城里受歡迎嗎?大家為什么不喜歡他?(給城里人帶去了危險。)
t:這時候大恐龍心理會怎么樣?
t:請你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幫幫這座城里的人、幫幫這條大恐龍吧。看誰想的辦法又多又好。
三、老師引導、理解故事后兩段
t:看,圖片上的小男孩想了什么好辦法?大恐龍變成了什么?大家現在喜歡它嗎?這時候大恐龍的心理會變得怎么樣?
四、完整欣賞
t: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欣賞《城里來了大恐龍》這個繪本故事吧!
五、創編故事
t:大恐龍為城里人做了立交橋后可開心啦,它還想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小朋友可以找一找你們喜歡的場景和同伴們一起貼一貼、講一講吧!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3
活動目標:
1.感知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了解恐龍及恐龍滅絕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寶貴,學會感恩。
4.初步了解恐龍的小常識。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內容:
活動一:科學《探秘恐龍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紹自己收集的恐龍圖片、資料,討論自己知道的恐龍。
(2)請個別幼兒分享講述。
●欣賞、感受
(1)觀看恐龍化石。
(2)恐龍由哪幾部分組成?
●演示、討論
(1)恐龍模擬視頻,感受恐龍世界的壯觀和神秘。
(2)利用課件和視頻認識腔骨龍、異特龍、梁龍、甲龍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等。
(3)小結
★肉食性恐龍牙齒鋒利,吃肉兇猛,兩腿行走。
★草食性恐龍吃青草、樹枝上的嫩葉等,草食性恐龍比較巨大,牙齒扁平。
★雜食性恐龍既吃肉也吃植物,還偷吃恐龍蛋。目前發現的恐龍中,草食性恐龍最多,雜食性恐龍最少。
●猜想、探究
(1)現在還有恐龍嗎?它們都到哪去了?
(2)科學家對于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測。(看視頻)
a、小行星撞地球假說
b、火山爆發假說
c、氣候變化假說
d、海洋變遷假說
小結:恐龍滅絕仍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
●操作、游戲
分組活動:
(1)白色恐龍石膏像涂色
(2)恐龍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龍模型分類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知道對人有用處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歡。
2.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并從恐龍來到城市的遭遇中感受恐龍這個形象的性格特點。
3.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重點難點:
1、了解恐龍形體特征及性格特點;
2、鼓勵孩子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恐龍的圖片及有關知識、顯示故事過程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認識恐龍)
1、談話引入。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還有一種比大象、鯨魚大得多的動物朋友,你知道是誰嗎?
(觀看恐龍的圖片)它是什么動物?你見過嗎?在哪兒見過?
說說你對這位恐龍朋友了解多少?
2、老師適時補充。
二、基本環節。(聽故事、談感受)
1、展示課件圖片,引導幼兒看圖,啟發想象和說話。
(1)大恐龍來到城里,心情怎樣?(高興、急切)
(2)大恐龍走在馬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想象并演一演大恐龍走路的樣子及它的“大”造成的麻煩。
(3)大恐龍走在鐵路上:重點引導體會大恐龍的“重”造成的麻煩。
(4)大恐龍走在胡同里:重點引導體會大恐龍脖子“長”造成的危害。同時,體會恐龍的心情。
(5)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干什么?大恐龍在做什么?“十字路口”是什么樣的地方?
(6)馬路被恐龍堵住了,怎么辦呢?重點引導孩子了解“立交橋”的作用。大恐龍變成立交橋后,人們喜歡它嗎?
(7)恐龍它愿意給城里的人們帶來麻煩嗎?如果你是大恐龍,你來到城里,你會怎么做?
2.配合課件,老師有感情地講故事,提醒幼兒認真傾聽。
三、結束部分(啟發想象,寓教于故事)
1.老師和孩子一起復述有感情故事。表演故事。
2.你喜歡什么樣的大恐龍?想學習它嗎?你會為大家做些什么好事呢?(充分說說。知道做對人們有益的事才會得到大家的喜歡。)
四、活動延伸。
1.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想象大恐龍變成立交橋還給人們帶來哪些方便?猜猜恐龍最后怎么樣了?你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2.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想像,培養創造性思維。
3.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活動準備
1.圖片—(各種形態的)恐龍
2.童話:城里來了大恐龍
3.字卡:啪嗒啪嗒、吱咕吱咕。
4.手工制作-恐龍
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童話。
1.出示恐龍掛圖,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3.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童話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形象特征。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它覺得怎么樣?
(3)恐龍所到之處都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恐龍為什么會給城里人帶來那么多麻煩?它愿意嗎?
(5)當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里是怎樣想的?
二、進一步理解童話,學習詞組。
觀看圖片,提問:
1.大恐龍走在路上發出怎樣的聲音?鐵路又發出怎樣的聲音?
(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2.你喜歡恐龍嗎?
如果有一天恐龍也來到了我們這個城市,你會怎樣對待它?
三、談話。
教師:如果你是一只恐龍,你想為人們做些什么事情?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依照各種形體特征說出與眾不同的回答)
四、制作-恐龍
1.教師:你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個大恐龍呢?你喜歡哪一種恐龍?
2.幼兒自選自己喜歡的恐龍,進行手工制作。
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里,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給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鐵路上,大恐龍的身體太重,鐵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胡同里,它聞到了人家廚房里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大恐龍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里真難過。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聰明的小孩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他帶著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身上、身下開過,大恐龍變成了立交橋。大恐龍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么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里人多做一點事,因為它是多么喜歡這個地方啊!
一輛輛大卡車、面包車、小汽車從大恐龍身下開過去,一輛輛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從大恐龍身上騎過去,一群群大人、小孩從大恐龍身上走過……城市的馬路暢通了,大家都說,大恐龍立交橋真好!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6
一、活動目標
1、感受童話,并理解恐龍帶給城市的麻煩與方便。
2、調動已有經驗,嘗試借助恐龍的形體特征,仿編有關恐龍來到城市的故事。
3、體會故事中恐龍的心情,樂意地理解別人。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1感受童話,理解恐龍帶給城市的麻煩與方便。
2體會故事中恐龍的心情。
難點:嘗試借助恐龍的形體特征,仿編有關恐龍來到城市的故事。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及其他相關知識.幼兒了解立交橋.
2.物質準備:恐龍圖片、《城里來了大恐龍》相關PPT和視頻。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引發調動已有經驗,讓幼兒自己談恐龍。
教師出示恐龍圖片,提問:這是誰?(恐龍)你了解恐龍嗎?誰愿意說說來恐龍的'秘密?
2.引入情景,提問:如果城里來了大恐龍,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分段有感情地講述故事,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童話中情節線索和人物的形象特征。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第一段:第一節到第四節。
提問:a.大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覺得這個地方怎么樣?
b.恐龍所到之處都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c.大恐龍走在路上會發出什么聲音?鐵路被踩得發出了什么聲音?(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哩吱哩)
d.大恐龍給城里人帶來了這么多麻煩,如果你是城里人,覺得大恐龍怎么樣?可是這是它自己愿意的嗎?它心里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大恐龍發現自己無意中做錯了事,給人們帶來危險時,感到十分難過。
過渡語句:恐龍在城里還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們繼續聽故事。
(2)教師繼續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第二段:第五節到第七節。
提問:a.大恐龍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什么?它心里怎么想的?(大恐龍無意中變成了立交橋,有利于城市交通時,它感到十分高興。)
b.大家后來覺得大恐龍怎么樣?
c.你喜歡大恐龍嗎?為什么?
小結:大恐龍很善良,并且很有人情味。當它做錯事時它會難過,當它發現自己能變成立交橋使城市馬路變得暢通時它又很高興。我們都喜歡大恐龍。
教師一邊提問一邊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回答問題,也可啟發幼兒用動作適當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3)完整欣賞故事視頻《城里來了大恐龍》。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仿編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
師:接下來我們要試著編一編大恐龍的故事。請大家按照大恐龍又來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情?恐龍是怎樣想的?來說說。
教師先組織幼兒與同伴一起編故事,再組織幼兒集中交流,鼓勵幼兒大方在集體面前講故事。
3.教師小結。
師:今天小朋友不僅聽了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還自己編了大恐龍的故事,你們真能干。回家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和好朋友聽哦。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7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所表現的詼諧情趣。
2.理解故事中恐龍角色的形象特點。
活動準備:
掛圖21號;《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用設疑的方法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來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故事的名字叫《城里來了大恐龍》。你們猜一猜恐龍在城里生活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師:哦?那我們現在一起來聽一聽大恐龍來了城市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二、結合教具講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出示掛圖一,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至“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師:小朋友,大恐龍首先來到了城市里的哪個地方,發生了什么麻煩事?有沒有小朋友愿意舉手回答老師?
師:哦,大恐龍走在馬路上讓交通堵塞了,為什么大恐龍走在路上會讓交通堵塞了呢?幼哪個小朋友知道?
師:哦。因為大恐龍身體太大了,所以堵住了路,所有交通堵塞了。那接著大恐龍還去了城市的哪里,又發生了什么麻煩事呢?
師:為什么恐龍走在鐵道上,鐵道被踩的“咕吱咕吱”響,火車還跳起舞來了?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正確,那恐龍后來又去了哪里啊,發生了什么事呢?
師:故事到這里才剛剛一半,后面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師:那么請你們豎起耳朵,認真的聽故事。
(出示掛圖二,教師講述后半段故事。)
師:小朋友,發了這些麻煩事以后,大恐龍心里怎么想的啊?
三、使用《小朋友的書?動物世界》第1~4頁“城里來了大恐龍”,引導幼兒自主觀察畫面閱讀理解。
師:現在老師將書發給小朋友們,小朋友翻開書第1頁,你們自己來看看和說說故事。
活動反思與建議
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惡的形象,為了幫助幼兒正確理解這些形象,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啟發幼兒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體驗角色。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很好地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兒想象的因素對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的'想象。這種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問題。教師還應注意提問的角度應與幼兒的經驗有關,提問的難度要適合幼兒的現有的知識水平。才能讓幼兒等到最好的發展。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8
活動目標:
1、感知恐龍來到城市后給人們帶來的麻煩和方便。
2、體會故事中恐龍的心情,嘗試理解別人。
3、大膽想象并講述恐龍到其他場所后可能發生的趣事。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帶領幼兒觀察馬路上快慢車道上的車輛以及行人有序過馬路的情景。
2、活動前,請幼兒講述自己有關恐龍的經驗。
3、PPT課件,玩具恐龍1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恐龍,引發幼兒已有的經驗。
教師:這是什么?恐龍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你知道哪些有關恐龍的故事?
教師:恐龍生活在哪里?如果恐龍來到我們的`城市,城市會怎樣呢?
2、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故事叫什么名字?你聽到故事里講了些什么?
教師:故事里說,恐龍來到城市后,城市有什么變化?
3、出示PPT課件,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大恐龍來到了城市,他有什么想法?
教師:恐龍來到城市給人們帶來了許多麻煩,他的心情怎么樣?
教師:當恐龍變成立交橋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喜歡恐龍立交橋嗎?為什么?
4、鼓勵幼兒嘗試仿編故事。
教師:你想讓大恐龍到什么地方?大恐龍來到那里以后,又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幼兒根據各種場景圖片進行自由仿編,教師巡回傾聽、指導。
請部分幼兒向全班講述自己仿編的故事情節。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運用造型元素表現恐龍的外形,色彩與花紋。
一、教學要點
(一)教學重點:
畫出恐龍的外形特征。
(二)教學難點:
畫出畫面主體與背景的關系
(三)觀察點:
形態不同的`恐龍各有不同的基本
二、范例導賞
(一)你看到了什么?
(二)你想到什么?
(三)它們給你什么感覺?哪些地方使你產生這種感覺?
(四)說說恐龍的故事?
三、作業要求
(一)基本要求:
能用線條與色彩畫出一只恐龍。
(二)個性探究:
發揮想象力,描畫恐龍的故事情節。
四、點評
學生互評與老師點評
五、教學后記
學生基本能運用造型元素表現恐龍的外形,色彩與花紋,而且能有序的組織好自己的畫面,由于是第一課時所以有大部分同學并沒有涂顏色,比較遺憾,要加強學生的能力訓練。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10
設計思路:恐龍,這種神奇的動物是大班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孩子們經常圍繞恐龍這一個話題展開討論,如:恐龍的特征、恐龍的種類以及恐龍為什么會滅絕等等。因此,教師選擇了《城里來了大恐龍》這一有關恐龍的教材。這篇童話童趣盎然、想象豐富,作品中的恐龍形象善良、可愛。通過教學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生存的情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個幼兒都有充分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培養了幼兒大膽想象、積極講述以及敢于創造的能力。
一、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以有知識、經驗,進行大膽想象。
3、鼓勵幼兒能在集體面前積極說話、大膽講述的能力。
4、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
二、活動準備
1.《城里來了大恐龍》的教學掛圖一副;
2、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
3、彩筆、畫紙。
三、 活動過程
活動一:故事教學
1、出示畫有"交通堵塞"的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這里發生了什么事情?鼓勵幼兒能大膽想象、積極主動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師講述故事至"城里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聽了故事之后你就知道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討論:城里來了大恐龍,交通堵塞了、鐵路被壓壞了、房頂也被掀翻了。請你們一起來想辦法,幫幫這座城里的人、幫幫這條大恐龍吧!看誰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
4、教師講述故事至結尾處,請幼兒討論故事里孩子想出的辦法好不好?故事里的大恐龍與你們印象中的大恐龍有什么不同?以萌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5、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扮演大恐龍,邊聽故事邊進行表演。
活動二:恐龍展覽
1、師生剛同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一起將活動室布置成一個"恐龍展覽"。
2、幼兒自由結伴參觀。引導幼兒都大方的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于恐龍的知識。
3、開展"我是小小解說員"的活動。
請幼兒的家長都來參觀恐龍展覽,請幼兒擔任解說員,向家長介紹恐龍的內容,鼓勵幼兒在解說過程中做到聲音響亮。
活動三:我和恐龍做朋友
1、教師通過談話導入活動主題:恐龍為什么會從地球上消失?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分組自由討論:如果恐龍再次回到我們身邊,你會想什么辦法來幫助他們?教師在幼兒中巡回觀察,傾聽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
3、請每組幼兒推選代表進行發言:請你們都說一說,你們都想出了那些辦法來幫助和保護恐龍。
4、幼兒集體作畫:我和恐龍是朋友。
5、拓展故事中的含義,告訴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動物,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教學反思:
1、 語言的發展對幼兒尤為重要,傾聽是語言教育的第一步,語言發生必須完成聽和說兩項作用。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聽故事回答問題也完成的很好。
2、 在續編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畫出自己創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組織能力上還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聽說練習來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加入討論環節,讓孩子們多去練,多去說。在部分環節上,多去引導幼兒開口。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11
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感知恐龍來到城市后給城市帶來的一系列麻煩和便利。
2、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運用已有經驗,改編故事結尾,大膽講述恐龍來到城市后可以幫助人們做哪些事情。
3、體驗恐龍不同的心情,感受作品種語言的豐富、優美,建立樂意為別人做好事的美好愿望。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掌握了一定的有關恐龍的知識。如對恐龍的形體特征有所了解。
2、幼兒繪畫作品《如果城里來了大恐龍》
3、多媒體課件:《城里來了大恐龍》
4、自制小圖標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
幼兒
觀察記錄
一、利用幼兒的繪畫作品導入活動,通過與幼兒的談話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如果城里來了大恐龍,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
2、我們來看看這里的恐龍來到城里都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根據畫面內容請個別幼兒講述
二、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用邊講邊問、分段講述的方式講述童話故事,讓幼兒在聽聽、看看、猜猜、講講的過程中了解童話故事的內容與情節,感知恐龍來到城市后給城市帶來的一系列麻煩和便利。
1、當講到時停下來,提出問題,并一一出示小圖標:
(1)、大恐龍來到了城里,他去了哪些地方呢?、它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這樣?
(2)、既然大恐龍給城里人帶來這么多麻煩事,如果你是這個城里的人,你接下來將會做什么呢?我們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2、當講述到“恐龍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
瞌睡。”時再次停下來,提出問題:
(1)、城里人是怎樣做的?
3、播放動畫到最后結束。
(1)、大恐龍變成什么了?
(2)、城里人喜歡恐龍立交橋嗎?他們為什么喜歡呢?他們是怎樣說的?
記憶故事內容
引導幼兒設身處地地感受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幼兒完整欣賞童話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體驗恐龍不同的心情,以及樂意為別人做些事情的美好情感。
1、恐龍給城市帶來許多的麻煩之后,它的心情怎么樣?它是故意給城市造成的麻煩嗎?那是什么原因呢?
2、當恐龍發現自己變成立交橋的時候,它又是什么樣的心情?它為什么會很高興呢?
在完整欣賞中感受恐龍的`心情變化以及建立樂意做好事的情感態度
四、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繪畫作品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我想請大家把你們畫的恐龍做好事的事情也像這樣編成故事,可以嗎?”
1、根據小圖標與教師共同創編一個小故事。
2、在教師逐漸退出的基礎上,建構第二個小故事。
3、獨立建構第三個小故事。
五、布置作業
“恐龍很喜歡城里,它還想為城里人多做點事,小朋友想一想,恐龍還可能會走到城里的什么地方?還會幫人們做些什么事情呢?請將你想到的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并請他們幫你們記下來。”
活動反思:
《城里來了大恐龍》是一個生動、有趣、極富有想象的兒童文學作品。在設計教案之前,我以談話的形式試探性地對幼兒進行了一次有關“恐龍”的知識經驗摸底。結果令我大感意外,孩子對恐龍的了解極其豐富,起碼比我了解得多得多。更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們就自發地帶來了許多與恐龍相關的資料,比如:恐龍圖片、圖書、玩具等。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活動中,我發現大家的參與性、積極性都非常高,甚至一些平時注意力不太集中、缺乏自信不愿回答問題的孩子也都積極地投入了進來。他們的這種學習熱情打動了我,同時也喚醒了我的工作激情。我和孩子一起看關于恐龍的繪本、一起繪制“侏羅紀公園”、家長和孩子一起創編故事《如果城里來了大恐龍》
所以,在設計《城里來了大恐龍》這個活動方案時,我并沒有把它作為一個孤立的活動來設計,而是根據本班孩子的現有經驗和發展需要建構起來的。在幼兒與家長創編過故事、與老師繪畫過故事的基礎上,通過對作品內容的理解與語言的欣賞,用優美的語句完整講述自己的繪畫作品。這是本次活動的活動目標,也是主題需要。正因為我過多地考慮了主題活動的需要,所以忽視了文學作品本身的核心價值,導致大家覺得這更像一個講述活動。對于大家對我提出的諸多建議,比如:提問要一步到位、把握好上課時間、切不可以錄音代替老師的原聲朗讀等等問題,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強摸索和反思。謝謝大家的幫助!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12
一、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以有知識、經驗,進行大膽想象。
3、鼓勵幼兒能在集體面前積極說話、大膽講述的能力。
4、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
二、活動準備
1.《城里來了大恐龍》的教學掛圖一副;
2、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
3、彩筆、畫紙。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故事教學
1、出示畫有"交通堵塞"的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這里發生了什么事情?鼓勵幼兒能大膽想象、積極主動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師講述故事至"城里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聽了故事之后你就知道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討論:城里來了大恐龍,交通堵塞了、鐵路被壓壞了、房頂也被掀翻了。請你們一起來想辦法,幫幫這座城里的人、幫幫這條大恐龍吧!看誰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
4、教師講述故事至結尾處,請幼兒討論故事里孩子想出的辦法好不好?故事里的大恐龍與你們印象中的'大恐龍有什么不同?以萌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5、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扮演大恐龍,邊聽故事邊進行表演。
活動二:恐龍展覽
1、師生剛同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一起將活動室布置成一個"恐龍展覽"。
2、幼兒自由結伴參觀。引導幼兒都大方的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于恐龍的知識。
3、開展"我是小小解說員"的活動。
請幼兒的家長都來參觀恐龍展覽,請幼兒擔任解說員,向家長介紹恐龍的內容,鼓勵幼兒在解說過程中做到聲音響亮。
活動三:我和恐龍做朋友
1、教師通過談話導入活動主題:恐龍為什么會從地球上消失?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分組自由討論:如果恐龍再次回到我們身邊,你會想什么辦法來幫助他們?教師在幼兒中巡回觀察,傾聽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
3、請每組幼兒推選代表進行發言:請你們都說一說,你們都想出了那些辦法來幫助和保護恐龍。
4、幼兒集體作畫:我和恐龍是朋友。
5、拓展故事中的含義,告訴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動物,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13
教案目標:
1、感受童話,并理解恐龍帶給城市的麻煩與方便。
2、調動已有經驗,嘗試借助恐龍的形體特征,仿編有關恐龍來到城市的。
3、體會中恐龍的`心情,樂意地理解別人。
教案準備:
1、豐富幼兒有關恐龍方面的知識。
2、幼兒用書人手一份。
教案過程:
1、引發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讓幼兒自己談恐龍。
2、引入情景,提出問題:如果恐龍來到了城市,會發生怎樣的?
3、傾聽。讓幼兒思考恐龍來到城市會發生什么?
4、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上的畫面,再次傾聽老師講。引導幼兒邊說邊議:分析大恐龍邊議:分析大恐龍給人們帶來了什么麻煩與方便?
5、引導幼兒分析大恐龍這個形象的性格特點。體會恐龍給城市帶來了這么多麻煩,是它自己愿意的嗎?當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心里是怎么想的?說說你喜歡大恐龍嗎?如果你碰見它會怎樣對待它?
6、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仿編《城里來了大恐龍》。
按照大恐龍又來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情?恐龍是怎樣想的?是怎么做的?這一線索來講述。
7、幼兒互相交流,教師及時鼓勵、提升。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14
教學目標:
1、感受故事所表現的詼諧情趣。
2、理解故事中恐龍角色的形象特點。
引導策略:
一、用設疑的方法引出課題根據故事名稱《城里來了大恐龍》,猜測可能發生的故事。
二、結合掛圖講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一)出示掛圖一,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至"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并就故事內容提問:故事里的大恐龍來到了城里的哪些地方,發生了什么麻煩事?為什么?
(二)幫助幼兒理解恐龍的原形與角色形象的匹配。身體太大、太重、脖子太長,以至于造成了交通賭賽、火車震動、房頂掀翻……同時注意讓幼兒感受故事中詼諧的語言。注意引導幼兒回答問題的順序性)
(三)結合掛圖二,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結束。
1、提問:發生了這些麻煩事后,大恐龍心里是怎么想的?
2、大恐龍為城市做了什么好事?大恐龍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人們是怎么看待來到城里的大恐龍的?
三、使用《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第1—4頁"城里來了大恐龍",引導幼兒自主觀察畫面閱讀理解。
教學反思:
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惡的形象,為了幫助幼兒正確理解這些形象,有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啟發幼兒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體驗角色。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兒想象的因素對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的想象。這種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問題。另外,我在提問時還注意了提問的角度與幼兒的經驗有關,提問的難度要適合幼兒的現有的知識水平。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龐大、笨重。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恐龍的圖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書《城里來了大恐龍》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
1.教師出示恐龍的圖片,給幼兒講解恐龍的特征,形態。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傾聽故事。“老師今天要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來了大恐龍》。一直大恐龍來到了城市里,會發生什么樣的事呢?”
3.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的'。
1)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它覺得怎么樣?
2)恐龍所到之處發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龍給城里人帶來了那么多的麻煩,是它自己愿意的嗎、
4)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里是怎樣想的?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述一遍故事,可以邊講邊請幼兒用夸張的動作表現恐龍的形體特征。
5.“恐龍還想為城里多做好事。請小朋友想想,恐龍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勵幼兒想象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請幼兒試著將自己續編的故事畫下來,粘貼在展板上。并請幼兒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創編的故事結尾。
活動延伸:
1.在餐前活動中,請個別幼兒將續編的故事講述給大家聽。
2.回家后請幼兒給父母講述此故事,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恐龍來了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恐龍中班活動教案07-21
大班教案《城里來了大恐龍》07-29
探索《恐龍》中班活動教案06-14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12-07
《城里來了大恐龍》大班語言教案07-13
秋天來了中班教案03-11
《春天來了》中班教案03-30
中班春天來了的教案06-05
中班科學《恐龍》教案(精選17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