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統計圖》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條形統計圖》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條形統計圖》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總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使學生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經歷把兩組數據集中在一個圖中進行比較的探索過程,從中體會引進復式條形統計圖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通過觀察復式條形統計圖,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直尺,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復習引入
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收集我們學校3-6年級每班男女生人數。下面我們共同完成這張統計表。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制作單式條形統計圖
①、課件出示復式統計表,并填完整
②除了用統計表來表示這些信息外,我們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
③學生完成單式條形統計圖。
2、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①、同學們觀察,你們手中的條形統計圖,你能幫助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嗎?
問題:四年級的男生比五年級的女生多幾人?
引導問:這樣比麻煩嗎?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一次就比出來,而且看起來又很清楚呢?
②、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畫復式條形統計圖。
③、展示學生作品,并說說是怎么畫的.?
④、師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最終給學生呈現完整正確的統計圖。
⑤、揭示課題:復式條形統計圖
⑥、問:從這張復式條形統計圖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3、討論交流:
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三、鞏固練習
1、這是某地區城鄉人口統計表(課件顯示),請同學們根據數據完成復試統計圖,填寫在書本100頁,并回答一下問題:
①哪年城鎮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②哪年鄉村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③哪年城鄉人口總數最多?哪年最少?
④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2、這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所得獎牌統計表。
①完成統計圖
②從統計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想對中國運動員說些什么?
四、全課小結
本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布置
練習十九第1題
《條形統計圖》教案2
預計目標:
1、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的用途;
2、了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條形統計圖;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的用途;難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會了制作條形統計表,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用統計圖來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條形統計圖
(1)出示我校1998~XX年人數統計圖。
(2)觀察這張條形統計圖你認為在制作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統計圖要標明統計圖的名稱、制作時間、統計項目等。統計圖的`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的每一小段長度都相等。
2、制作全校各年級人數統計圖。學生將制作好的作品進行展示。
三、鞏固練習
將課前調查的全班同學體重的情況制成條形統計圖。
四、小結
1、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
2、你已經知道了關于“條形統計圖”的哪些知識?還想知道什么?
五、課內作業
練習二十五的第2題。
創意、作業
《條形統計圖》教案3
一、說教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四年級上冊第九單元75—78頁。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數據整理的方法,學會繪制和分析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學生前面學習的統計知識的一個延續和發展,也是后面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非常有助于學生建構知識系統,培養統計能力,發展統計觀念。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對數據的統計過程有所體驗,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還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具有初步的統計意識和能力。另外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喜歡探究發現學習,接受知識的能力也較強,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及策略。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的資源。
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充分感受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2、使學生與老師一起經歷條形統計圖的制作過程,了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條形統計圖,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滲透統計思想,培養動手操作和觀察分析的能力。教學重點: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步驟。教學難點:橫軸位置的確定與縱軸單位長度的劃分。
重點:是復式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和讀圖能力。
難點:是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作出合理的分析與預測
四、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本節課我主要采用“探究發現教學法”,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經歷觀察了解——嘗試動手制作——掌握規律——運用規律等主動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探索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與自主學習的能力。主要的學習方法是:運用舊知遷移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討論學習法等。另外教學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意識和實踐意識,注重合作學習過程中合作精神的培養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做好預習,搜集各種統計圖。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五、說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播放20xx年中國申請20xx年的世界博覽會的視頻,問:同學們,你們知道20xx年12月3日是什么日子嗎?你知道當時各個城市的得票數嗎?學生課前已經搜集好。
2、為了便于分析,整理出的數據,我們可以制成統計表,出示統計表,還可以制成什么?學生經過前一天的預習,能說出還可以制成統計圖。
3、你知道有哪些統計圖嗎?把你搜集到的統計圖給我們展示一下,師也出示各種統計圖,并就其中的一張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你能看懂這張統計圖上表示的數量各是多少嗎?或者問,你能獲得哪些信息?讓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初步感受到條形統計圖是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的。此題可以用實物投影出示。
4、條形統計圖怎樣畫呢?它有什么樣的特點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研究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二、師生互動,解決問題。
1、先出示方塊圖。但是方塊圖比較麻煩和零碎,所以可以直接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制成條形統計圖。出示改編后的例題。
2、生先自學P75的制作步驟。
3、師引導生匯報,師板演,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①畫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分別叫橫軸與縱軸,分別表示人與得票數,要畫在一張圖紙的左下方,但下面和左面都要留有一定的空間;
②在橫軸上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因為有五個城市,所以要把橫軸平均分成10份,一般情況下,直條的寬度和間隔一樣寬,在2、4、6、8、10等份下注明五個城市的名字;
③在縱軸上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得票數,一格表示5票,最大的數量是36票,所以縱軸的長度至少要畫8等份,并在縱軸的上面內側標明單位:票;
④根據數量的大小畫出不同的直條,為了美觀,直條中可以涂上顏色。并在直條的上方注明數據;
⑤寫出條形統計圖的標題和制圖日期。后兩個步驟可以放手讓學生在教師發的圖紙上畫,圖紙上已經畫好了一根直條,留下兩根讓學生自己畫。
4、統計圖的分析
5、與統計表相比,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形象具體,一目了然,更便于比較各種數量的多少。
6、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步驟。先討論,互相說,再看屏幕說。
三、練習強化
試一試
出示1020年世界博覽會申辦城市第三輪得票情況統計表,讓學生史著做一個條形統計圖想想做做
1、出示77頁第1題問學生從中獲得了那些信息?
2、在書上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題。
3、第3題橫向條形統計圖學生有可能會把數據寫錯,所以我要在這里提醒他們。
課后拓展
分小組選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家庭用水、用電,全校各年級人數,等,實踐調查,制成條形統計圖。
四、全課小結
【《條形統計圖》教案】相關文章:
條形統計圖教案10-12
條形統計圖大班教案11-21
《條形統計圖》數學教案03-02
學做條形統計圖大班教案10-18
《條形統計圖》說課稿11-05
《條形統計圖》的說課稿04-05
《條形統計圖》說課稿01-16
條形統計圖說課稿01-16
條形統計圖說課稿范文10-22
《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