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通用1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1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
1.通過聆聽、體驗能準確的理解、表現歌曲的情緒和意境。
2.通過學唱《過新年》,充分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過新年的氣氛,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知識目標:
準確把握一字多音的唱法及四分休止符的停頓,并能在歌曲中自然地運用。
三、能力目標:
1.初步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能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過新年》。
2.能夠積極地參與節奏游戲、歌曲表演等生動活潑的學習,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過新年》。
2.一字多音及休止符的唱法。
3."鞭炮聲聲鑼鼓響,唱歌跳舞多歡暢"及"鑼鼓聲"。
4.模擬鑼鼓節奏。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對聯、綢帶
教學過程:
課間布置教室及談話。
一、"迎"新年。律動
(一)"放鞭炮"
1.出示第一條節奏。教師示范:邊念邊打節奏。
(1)咚咚咚咚鏘0 A.學生練習。
B.體驗強弱。
C.出示"音樂鞭炮"并唱一唱。
2/46666|60||2/42222|20||
咚咚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2.出示第二條節奏。教師示范:邊念邊打節奏。
(2)咚鏘咚咚鏘
A.學生練習。
B.出示"音樂鞭炮"并唱一唱。解決一字多音的唱法。
2/43532|111||2/46163|555||
咚鏘咚咚鏘咚鏘咚咚鏘
3.出示第三條節奏。教師示范:邊念邊打節奏。
(3)咚鏘咚鏘0咚咚鏘0 A.學生練習。
B.出示"音樂鞭炮"并唱一唱。解決難點。
2/416|530|56|10||
咚鏘咚鏘咚咚鏘
(二)貼春聯。
1.教師貼春聯。
2.有節奏念一念。
3.貼橫批揭題《過新年》。
二、"唱"新年。
(一)體驗歌曲。
1.初聽:欣賞視頻。談感受。
2.復聽:出示歌譜。有什么發現?
3.再聽。跟音樂輕聲哼唱。
(二)學唱歌曲。
1.師生合作唱詞。解決難點。
2.學生完整學唱。
(三)鞏固歌曲。
1.歌曲處理:體驗強弱并帶著愉快的心情唱一唱。
2.用鞭炮聲為歌曲伴奏并唱一唱。說說過年時最開心的事。有什么辦法把這種快樂帶到歌曲中,使歌曲表現得更歡快、更喜慶?
3.完整演唱。
4.提示課件動畫,介紹秧歌步。
1.教授秧歌舞的基本步法:十字步。
2.跟音樂跳一跳。
4.小結。
5.欣賞各地過年風俗。
6.小結。
三、"慶"新年
1.說說你們能用什么方式慶祝新年?
2.介紹小镲。
3.分組并練習。
4.新年倒計時。對身邊的小朋友說說祝福的話。
5.歡慶新年:歌曲表演。
6.對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聲:新年快樂!
四、小結。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2
教學目標:
1、展示已做好的年貨并用年貨布置過年場景。
2、引導學生布置場景,在實踐中發現美、創造美。
3、體驗過新年的熱鬧氣氛,感悟漢民族的過年風俗。
4、在布置的過程中學會合作。
教學重點:
1、布置新年場景時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分工合作進行。
2、營造過年氛圍,調動學生情緒一起體驗過年的熱鬧氣氛。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在布置的過程中發現不足,彌補不足。
2、布置場景時學生的分工合作與教師此時的組織教學。
教學準備:
環境:教室前部左右各擺放門和窗的道具,學生桌椅分成三組,桌椅上方高處掛了燈籠(交叉兩排)。
教師:
1、課件:第一、二課時的教學實錄(5分鐘),人們過年的熱鬧場面,春節聯歡晚會傾聽“新年鐘聲”片段,少數民族過年的熱鬧場面。
2、做年貨的材料(彩紙、卡紙、一次性筷子、泥工、紙杯、可樂瓶、易藍罐、紙盤……)和工具(剪刀、膠水、雙面膠、水彩筆、水粉顏料)。
學生:前一課時已經做好的年貨。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前一課時的教學實錄(3’)
生自帶已完成的年貨作品聽著喜慶的音樂走上坐位、互相交流
導入:
師:放下你的作品,挺起你的胸,我們一起來看錄像。
(播放過年喜慶場面,北京上海沈陽西安四個城市過年。)
說說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過新年的?
生高興地說錄像場面
師(有感情地、喜滋滋地):今天,我們的教室有點兒特別,有一扇大大的.門,兩扇明亮的窗戶,還有一張圓圓的大桌子,多象一個溫馨的家呀!今天我們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聚在這里,一起來過個快快樂樂的新年,好嗎?(板書:過新年)
生氣氛熱鬧
介紹“年貨”(10’)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辦了許多年貨,看看都做了什么?大聲說給大家聽。
生爭先恐后地說
▲生說窗花時師下去拿窗花并舉起窗花端詳一下:“呀,這火紅的窗花多美呀,剪得花樣真漂亮,喜氣洋洋的,我們把它貼在哪兒呢……?”生接:“窗戶上。”(師順手貼上。):“呀,這么一貼,窗戶漂亮多了。”
▲對聯:“這兒還有春聯,(師讀上聯生接下聯)真了不起,這么小都能寫對聯了!我們把它貼在……?生接……
▲鞭炮:“我還是第一見到這么漂亮的鞭炮呢!五顏六色的,大家給點掌聲……把它掛在……”
▲新衣服:“哇,太漂亮了!穿上給大家看看!真別致!
▲菜肴:“你們做的什么?拿到這兒來,(實物投影儀)向大家介紹一下,(生說),做的多可愛啊,(師聞一聞)真香啊!”
▲水果:“你真細心,連水果都給大家準備好了。”
▲糖果:(我們還做了糖果。)來,給大家看看!
布置教室(18’)
師:小朋友們準備的年貨豐富多彩,把大家的眼睛都看花了,一起動手,把它們貼起來、掛起來、穿起來,把我們的家裝扮得漂漂亮亮,熱熱鬧鬧的。
首先,請小朋友聽清要求:想一想,把你的年貨放在哪兒最合適、怎么擺最漂亮?布置的時候要互相幫助,合作完成。
生討論、發言
師:現在開始布置(放音樂)
生開始布置
師及時指導幫助各組的布置。
師:布置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二)、再次完善布置(10’)
師:一會兒功夫,大家就把家里布置好了!現在請你做個小評委,你覺得哪里最漂亮?
(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哪里還不夠漂亮?
(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你能幫忙出出注意嗎?
(生出主意)
師引導學生發現不足,彌補不足。
師:大家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現在我們一起動手,再來布置,把沒有的補上,使我們的家變得更漂亮。
生將缺少的東西可當場做出來并再次布置
師指導、幫助布置
布置好后拍手示意生停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安靜
體驗過年(8’)
師:再來看看我們的家,真美啊!看!有喜氣洋洋的春聯、鞭炮,五彩繽紛的衣服、圍巾,上來向大伙展示一下,老師真佩服你們啊!小朋友們用靈巧的雙手把教室變成了歡樂的王國。呀,這兒還有一桌香噴噴的年夜飯……來,一起吃年夜飯啰!
生圍在桌子邊上
師:“噓——”(示意學生安靜)聽,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還有10秒鐘,讓我們一起來倒數10、9、8……2、1(錄象播放春節晚會新年鐘聲片段)
“當、當、當……”新年鐘聲敲響了
“砰”地一聲,師放紙禮花
師生共呼:過年了!
師:我給小朋友們拜個年,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身體健康,越長越可愛!
生向老師拜年,互相拜年祝福
師:也給在坐的各位老師拜個年。
生向全體老師拜年。
收拾整理
生收拾整理自己的東西。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3
一、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聆聽器樂曲《小拜年》
初步認識民族樂器鑼、鼓、镲
初學歌曲《龍咚鏘》
第二課時 聆聽外國作品《平安夜》
學唱兒歌《新年好》,創編并作歌表演
二、教學意圖:
本課安排中外作品各一課時,結合聆聽與表演,將樂器的創作活動融入整個教學中,突出本課主題――過新年。活動設計始終圍繞主題進行,這樣能使學生清晰地感受到中外小朋友過新年時的不同情趣,更深入體驗音樂情緒的不同,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教學重點、難點:
第一課時教學重點:讓孩子通過聆聽和學唱,感受過新年的熱鬧氣氛。
教學難點:學習用樂器和其他表現手法為歌曲伴奏。
第二課時教學重點:感受外國小朋友過新年的情景,體驗音樂情緒的不同。
教學難點:創作表演
四、對作品的理解(教材分析)
歌曲《小拜年》是根據同名吉林民歌改編的一首器樂曲,欣賞這首樂曲的目的在于讓小朋友聆聽樂曲中的民族樂器,感受鑼、鼓、镲等樂曲渲染的歡樂氣氛,體驗和感受過新年的熱鬧氛圍。同時,歌曲《龍咚鏘》結合了鑼鼓與歌聲,強調了熱烈的氣氛,抒發了小朋友瞧鑼打鼓的歡樂心情。
在外國作品的學習中,《新年好》是一首廣為流傳的英國兒童歌曲,許多孩子在幼兒園就已學會,旋律簡單易唱,因此,教學的時間也可以相對縮短,而把重點放在欣賞和創編上。在歌詞的教學中,我覺得能讓孩子唱得聲音柔和,親切,表達發自內心的情感即可。
此外,在教學媒體的運用上,我也嘗試運用簡單的圖片展示和過新年的情景展示,讓孩子身臨其境,幫助孩子更深一步理解音樂,感受音樂。
附一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聆聽器樂曲《小拜年》,感受鑼、鼓、镲等民族樂器所表現的熱烈場面。
(體驗、感受)
2、 初步學習民族樂器簡單的演奏姿勢,探索演奏方法,能創造性地為歌曲伴奏。
3、 學習歌曲《龍咚鏘》,感受小朋友過新年的愉快心情。
教學準備:
1、 布置教室(掛紅燈籠、貼紅窗花),營造喜慶的氣氛。
2、 過新年的圖片和錄象資料、磁帶、教學光盤。
3、 民族樂器鑼、鼓、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隨教師的鑼聲有節奏地踏步進教室,并根據節奏變化做拍手、舞動手臂等律動。
二、體驗
(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象,你想去看看嗎?生:想。
1、 播放多媒體(展示大街小巷熱鬧的場面)
師: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我看到很熱鬧。
生:好象在過節。
生:是過春節吧,有燈籠,有鞭炮。
師:對,畫面上描述的過新年的情景,你喜歡這個節日嗎?為什么?
生爭先恐后地回答。
(引入課題)
師:除了看到的,你還聽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有鑼鼓的聲音。
師(馬上表揚):真厲害,你能學學它的聲音嗎?(學生模仿)
生:還有鼓的聲音。(請學生模仿)
(介紹樂器)
1、 出示三件樂器,聽聽他們的音色。
2、 教師介紹樂器的結構和組成部分。
3、 讓學生試著敲擊樂器,探索演奏方法,敲出不同的節奏。
4、 復聽樂曲,找出樂曲中出現的鑼鼓聲,用樂器模仿一下,體驗歡快活躍的情緒。
三、學習歌曲《龍咚鏘》
1、師:喜慶的新年是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喜歡的節日,大街小巷,敲鑼打鼓,可熱鬧了,
家家戶戶掛起了紅燈籠,貼起了小對聯,還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你聽――
播放教學軟件,感受情緒
師:歌曲中有什么聲音呀?情緒怎么樣?
生:也有鑼鼓聲
生:我感覺到很熱鬧,很愉快。
2、 學習歌詞
出示歌詞,隨教師有節奏地念歌詞。
師:老師念歌詞,請小朋友把老師念的用手拍出來。
理解歌詞 龍咚龍咚鏘是代表什么樂器 鏘是代表什么樂器
3、 播放教學軟件,隨音樂模唱
4、 鞏固歌曲
四、創造、表現
1、師: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這首歌曲嗎?
生:用歌表演的形式
生:用小樂器伴奏
生:我們想用跳舞的形式
師:是啊,表現音樂的形式有很多,相信小朋友們一定能想出更多的方法來表達愉快的心情。
2、分組合作,匯報表演
各小組進行匯報,并互相,或自評,體驗創造的成功與快樂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4
活動目標:
1、體驗民族風情,感受迎新春熱鬧歡快的氣氛。
2、大膽嘗試用手勢指揮和小樂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體會合作演奏的樂趣。
3、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略多于幼兒人數的小樂器,如:小鈴、圓舞板、鈴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動過程:
一、談論迎新春主題
1、剛過了元旦,再過幾天就要過一個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這是什么節?
2、在中國的新年(春節)里人們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過新年》
1、演唱歌曲。
隨著歌聲想象人們是怎樣過年的,如何表現熱鬧的歡慶場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鑼打鼓的情境,教師運用情景語言糾正幼兒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師:鑼鼓敲起來的時候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幼:咚咚咚、嗆嗆嗆。
師:這是一只新鼓,敲出來的聲音真精神,新的鑼亮閃閃,很明亮。(邊演示邊請幼兒注意教師發“咚”和“嗆”時的口形)
引導幼兒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鑼的方式,互相傾聽誰的`聲音最好聽。
三、嘗試用不同的節奏伴奏
1、敲鑼。聽琴聲,按照拍律拍節奏,表現模仿敲鑼的動作。
2、打鼓。聽琴聲,按照拍律拍節奏,表現模仿打鼓的動作。
3、小朋友聽了真高興。聽琴聲,用拍手轉動手腕表現小朋友歡天喜地的動作。
每一次嘗試輪換著請一位幼兒按大家商定的節奏,用自己的手勢來指揮。
四、合作表演
幼兒在以上三種表現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選一種,分成三組,由三位幼兒分別當指揮,合作進行表演。
五、打擊樂演奏
1、選取小鈴、圓舞板、鈴鼓小樂器,分別模仿敲鑼、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時介入,怎樣介入。
3、嘗試介入大鼓和镲,與小樂器合作演奏樂曲。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5
教學目的
1、了解有關春節的文化、歷史,欣賞不同地區不同習俗,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體會美好生活的情趣。
2、嘗試著采用多種材料和工具來制作春節的小禮物,表達自己美好心愿。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將記憶中的春節的美好景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畫面要體現出春節的喜慶氣氛和熱鬧場面。
教學重點
了解有關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種小禮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把學生帶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請學生們欣賞陳列在教室里和他們自己帶來的工藝品,觀看有關春節喜慶的場面,各地不同習俗的錄像。
提問:
①春節有關知識。
②春節有關習俗。
學生討論
二、講授新課
(一)提問:
1、你認為春節令你最難忘的、有趣場面有哪些?
2、你準備這樣去表現它才能表達出節日美好、、歡樂喜慶場面?
(二)慶個別學生示范其他同學看書、欣賞其他同學的美術作品。
書中的圖給你什么啟示
(三)學生對示范作業進行評價:
這些美術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學習和借鑒的?
(四)通過討論來完善自己將要繪制的作業構思。
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交流經驗。
三、學生創作
1、可采用多種繪畫形式。
2、可以組為單位畫一幅長卷。
四、展評交流
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哪些作品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色彩鮮艷?
五、擴展延伸
你還想了解哪些關于節日方面的知識?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6
活動目標:
1、感知禮物的顏色,對顏色感興趣。
2、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準備:
禮物盒(紅、黃、藍、綠)若干、毽子(紅、黃、藍、綠)若干、新年帽若干、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生每人戴一頂新年帽進教室)(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種顏色的禮物盒)師:寶寶,過新年!看,新年老爺爺給我們寶寶送來了許多許多禮物,真高興呀!
二、觀察交流:
1、(圍坐)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新年老爺爺帶來的哪個禮物?(引導幼兒說出禮物的顏色特征)(幼兒可集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認一認)
2、師:寶寶猜一猜,這些盒子里會有什么禮物呢?——幼兒自由猜想,老師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想法。
三、游戲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小盒子,拆開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禮物?——幼兒拆禮物。 觀察寶寶拆盒的過程,適時地進行引導
2、師:盒子拆開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這些毽子是什么顏色的呀?(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毽子的顏色,并講出毽子的顏色)
3、幼兒玩毽子師:寶寶,我們一起和毽子做游戲吧!(可采用多種方法分別玩各種顏色的毽子,如:拋毽子、頂毽子、踢毽子等)如:我們先找一個紅顏色的毽子,“紅毽子,紅毽子,拋起來。”)
4、寶寶們,新年老爺爺送的禮物真好玩,過新年真好!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人過新年的傳統習俗。
2、感受兒歌的節奏韻律和歡樂情緒。
活動重點:中國人過新年的傳統習俗難點:學說兒歌活動準備:
1、新年大禮包:鞭炮一串、紅包一個、唐裝一件。
2、音樂《恭喜你》。
活動過程:
1、隨音樂唱一唱,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
(1)、播放《恭喜你》歌曲“這是什么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2)、討論:
“為什么大家要相互恭喜呢?”
“原來再過一天就要過新年了,過新年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呢?”
2、猜猜大禮包里有什么,并學說兒歌“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大禮包,里面是我準備過年的東西,大家猜猜里面有什么?”
(1)出示鞭炮:“這是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教師念兒歌:過新年呀咚咚鏘,真熱鬧呀咚咚鏘,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鏘。
“過年我們為什么要放鞭炮?還有什么時候要放鞭炮?”(交流)小結:大家碰到喜慶事兒,都會放鞭炮。
(2)、出示紅包:“這是什么?為什么您們都覺得是紅包呢?”
教師念兒歌:送你一個大紅包,咚咚鏘。
“你收到過紅包嗎?”
小結:過年的時候,大人們都會給小孩紅包,代表著長輩對孩子的祝福。
(3)、出示一件衣服的輪廓圖:“這是什么?它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嗎?”
教師念兒歌:送你一件唐裝,咚咚鏘。
教師小結:唐裝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服飾。
3、改編兒歌“過新年要準備這么多東西,我們將它們編進里戈里說一說。”
如:過新年呀咚咚鏘,真熱鬧呀咚咚鏘,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鏘。
恭喜發財,咚咚鏘,咚咚鏘…………….
播放音樂《恭喜你》,幼兒隨老師一起說一說。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8
1、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新年的禮物”這一話題談話,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2、進一步幫助幼兒掌握一對一交談的規則。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2、教學重點、難點
1、 指導幼兒如何準備好自制的手工作品或禮物。
2、在教師參與幼兒談話時,指導幼兒輪流談,不搶著說話,但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3、活動準備
自制的手工作品,自己準備好的禮物(可以是糖果,玩具卡片等),前一天自己制作好的禮盒,有過送禮物及接受禮物的經驗。
4、活動過程
1、過年的時候,大家為了表示友好、問候,常會互相送禮物。你們收到過別人送的禮物嗎?誰送的?你送過禮物給別人嗎?
2、圍繞話題自由交談,要求幼兒輪流談,不搶著說話,教師參與幼兒談話,及時鼓勵積極發言的幼兒。
3、集體談話。
4、今年過年你想送禮物給誰?送什么禮物?為什么?
5、你認為今年誰會送禮物給你?你最想得到的新年禮物是什么?為什么?
6、教師小結,贊揚幼兒能想到給父母送禮物,提醒幼兒接受別人禮物要有感激之心,要愛惜別人送的禮物。
7、一起唱《新年好》歌曲,在歌聲中把禮物裝在禮物盒中送給好朋友。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人過新年的傳統習俗。
2、感受兒歌的節奏韻律和歡樂情緒。
活動重點:中國人過新年的傳統習俗
難點:學說兒歌
活動準備:
1、新年大禮包:鞭炮一串、紅包一個、唐裝一件。
2、音樂《恭喜你》。
活動過程:
1、隨音樂唱一唱,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
(1)、播放《恭喜你》歌曲
“這是什么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2)、討論:
“為什么大家要相互恭喜呢?”
“原來再過一天就要過新年了,過新年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呢?”
2、猜猜大禮包里有什么,并學說兒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大禮包,里面是我準備過年的東西,大家猜猜里面有什么?”
(1)出示鞭炮:“這是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教師念兒歌:過新年呀咚咚鏘,真熱鬧呀咚咚鏘,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鏘。
“過年我們為什么要放鞭炮?還有什么時候要放鞭炮?”(交流)
小結:大家碰到喜慶事兒,都會放鞭炮。
(2)、出示紅包:“這是什么?為什么您們都覺得是紅包呢?”
教師念兒歌:送你一個大紅包,咚咚鏘。
“你收到過紅包嗎?”
小結:過年的時候,大人們都會給小孩紅包,代表著長輩對孩子的祝福。
(3)、出示一件衣服的輪廓圖:“這是什么?它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嗎?”
教師念兒歌:送你一件唐裝,咚咚鏘。
教師小結:唐裝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服飾。
3、改編兒歌
“過新年要準備這么多東西,我們將它們編進里戈里說一說。”
如:過新年呀咚咚鏘,
真熱鬧呀咚咚鏘,
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鏘。
恭喜發財,咚咚鏘,咚咚鏘
…………….
播放音樂《恭喜你》,幼兒隨老師一起說一說。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1月1日是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天。(重點)
2、了解關于新年的一些傳統民俗、風俗習慣及趣聞,并能大膽地向同伴進行介紹。(難點)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在成人協助下,幼兒每人準備一則國內外過新年的趣聞,以及相關的圖像資料。
2、實物投影儀、CD、錄像機等。
知識準備:知道自己家鄉的新年風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導入)
觀看錄象,感受新年的氣氛,激發幼兒的想象。
師:錄像里的人為什么這么高興?
師:原來他們在過新年呀,那新年是哪一天?你們知道嗎?誰愿意來說一說?
二、基本部分
1、老師講述年的故事,了解傳說中的“年”的來歷。
師:孩子們,各民族和各地的人們是怎么樣慶祝新年的,你們知道嗎?
小結: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來過春節,但是很多是每個民族都是一樣的:穿新衣、收壓歲錢、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煙花爆竹、快樂成長、吃年夜飯、包餃子等。
2、師:你喜歡過新年嗎?為什么?你家是怎樣過年的?你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新年?
小結:各家各戶都會將自己的房子打掃干凈,在家門口貼上好看的春聯,小孩子還會吃灶糖和守歲,有的還會迎接財神等。
三、幼兒講述新年趣聞,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也能進行小組的講述討論。
1、孩子們的家里過節的方式都是相同的,但我相信孩子們肯定有自己在新年的趣事,請你們和自己小組的小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趣事。
2、教師引導每組幼兒推選出你覺得最有意思的新聞趣事,到集體中去講述。
師:孩子們表現的都特別棒,那現在我們一組來推選一個小朋友上前來分享你自己的新年趣事。
四、結束活動。
師:新年的時候,孩子們可真快樂,你們想不想提前來感受一下新年的氣氛呢,那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這首歡快的音樂跳個舞,感受新年的快樂吧。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11
活動設計背景
過新年,真快樂!我們班的小朋友提前過上了新年——圣誕節,于是,我產生 一個想法,要讓我們的孩子更深的了解新年。
活動目標
1、 理解新年的含義,知道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 體驗新年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它跟春節的差異。
活動準備
1、 老師與幼兒一起收集跟新年有關的各種物品(掛歷)與材料;
2、 準備一首兒歌,繪畫故事等。
活動過程
1、 從時間入手,讓幼兒感受新年。
與幼兒一起看掛歷,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標出新年的日期;
與幼兒一起數再過幾天就到新年了;
2、 老師說一首兒歌,讓幼兒更深的感知與了解新年;繪畫故事讓幼兒直觀感知節日的氛圍。
老師教幼兒唱歌曲《新年好》,讓幼兒邊唱邊體會新年的快樂。
把收集的`材料與幼兒做一下整理,讓幼兒知道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也與我們一樣都過新年,及都是用什么方式慶祝新年的。
3、 指導與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歡迎新年的到來;
討論:你會用什么方式來歡迎新年
4、 讓幼兒用畫筆描繪新年。
最后,幼兒唱起《新年好》,并把所畫的畫貼在活動室里,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
延伸
1、 每天早晨在上律動之前與幼兒一起數數,數新年還有幾天;
2、 幼兒能說出新年是幾月幾日,關注新年的到來。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12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感受新年到來的快樂。
認知目標:了解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
技能目標:能表達自己對親人的祝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熟悉歌曲《新年好》。
課件準備:《新年好》動畫視頻;“新年的習俗”組圖;“新年祝福”圖片。
活動過程
播放動畫視頻《新年好》,引導幼兒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激發活動興趣。
這是什么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快過新年了啦!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會做些什么呢?
出示組圖“新年的習俗”,引導幼兒了解中國人過新年的傳統習俗。
1.出示圖片“新年的習俗-1”,了解過年“貼年紅”的意義。
圖中的人們正在做什么?
人們貼的這些東西都是什么顏色的?
為什么要貼這些東西呢?
小結:過年的時候,人們會貼春聯、年畫、窗花等等,這些東西上都有喜慶的紅色,統稱“貼年紅”,人們通過貼年紅營造喜慶的氛圍,為新的一年祈福。
2.出示圖片“新年的習俗-2”,了解過年放鞭炮的習俗。
圖中的人正在做什么?
過年我們為什么要放鞭炮?
還有什么時候會放鞭炮?
小結:大家碰到喜慶的事情,都會放鞭炮慶祝,但燃放鞭炮需要到指定的安全地點,不能隨處燃放。
3.出示圖片“新年的習俗-3”,感受新年穿新衣的習俗,并認識唐裝。
新的一年,人們還會做什么呢?
熊貓奇奇和妙妙穿的衣服是什么樣的?
小結:新年第一天,人們會穿上新的衣服迎接新的一年,奇奇和妙妙穿的衣服是唐裝,唐裝是中國的傳統服飾,有些人會在新年穿上唐裝,寓意著吉祥如意。
4.出示圖片“新年的習俗-4”,感受新年送紅包的習俗。
奇奇的爸爸送了什么給奇奇?
你收到過紅包嗎?
過年收到紅包的時候,你會說些什么呢?
小結:過年的時候,大人們會給小孩發紅包,代表著長輩對孩子的祝福,小孩收到紅包后,也會對大人說一些祝福的話。
5.師幼討論,鼓勵幼兒交流更多中國過年的傳統習俗。
貼年紅、放鞭炮、穿新衣、發紅包等都是中國過年的傳統習俗,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中國過年的傳統習俗?
小結:過年的時候,一家人還會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等,代表團團圓圓;很多地方還會舞龍舞獅、踩高蹺、放煙花等來慶祝新年的到來,祈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出示圖片“新年祝福”,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親人的祝福。
圖中的人在做什么?
過年的時候,人們見面會互相拜年,說祝福語,你都知道哪些祝福語?
新年快到了,你們對親人或朋友有什么祝福呢?請你說一說。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卡紙和畫筆等,鼓勵幼兒將自己要對親人或朋友說的祝福語畫在卡紙上,制作成賀卡送給親人。
家園共育:
家長陪伴幼兒觀看“寶寶巴士APP”的“歡樂新年系列”視頻,了解更多過年的習俗。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13
設計意圖:
新年臨近,各班都在忙忙碌碌地為新年晚會做準備,幼兒園處處洋溢著迎接新年的快樂氣氛。恰在此時,我園教職工接到了為災區人民募捐冬衣冬被的通知。那天,我利用幼兒午睡時間將捐贈物打包裝箱。起床時,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對我的捐贈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教育資源,于是設計了這個活動。
目標:
1.嘗試將物品歸類并統計同類物品的`數量。
2.積極參與交流討論,了解災區人民的需要,產生關心他人的情感。
準備:
1.《新年好》音樂磁帶,有關災區受災情況的課件。
2.超市的宣傳資料,剪刀。
3.四只箱子。統計用的紙和筆,各種物品的標記。
4.教師募捐時的錄像片段。
5.簡單了解郵寄的知識。
過程:
一、激發情感
1.幼兒在《新年好》的音樂聲中想象過年的快樂。
2.快過年了,我們大家都很開心,可是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就不像我們這么開心了,為什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播放有關災區受災情況的課件。)
3.他們遇到什么事情了?他們過年還能開心嗎?你看了心里覺得怎么樣?
4.小結:這些地方的小朋友遇到水災、火災,他們在我們開開心心過新年的時候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穿,沒有房子住,有的還失去了親人,實在是太可憐了。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好嗎?
二、了解需要
1.想一想,他們現在最需要什么?為什么呢?(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如災區人民需要食品、衣服、日用品、藥品、錢等。)
2.超市給我們送來了許多資料,看看哪些是災區人民需要的,請你們把它們剪下來。(幼兒操作。)
三、嘗試分類
1.你們為災區小朋友準備了什么?(教師在幼兒回答時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將物品按功用分類,例如幼兒說到餅干,教師就說“這是吃的”。)
2.我們怎么把這些東西送到災區呢?(教師在幼兒回答時可以追問,逐漸引導幼兒懂得要將物品裝箱,以便運輸。)
3.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幾只箱子,你們想一想怎樣裝箱才能讓災區人民一看就知道哪個箱子里裝的是什么?(幼兒討論,教師引導幼兒將不同用途的物品分類擺放,并在箱子上做上標記。)
4.請你們為不同的箱子做標記,然后按標記把東西分類放在箱子旁邊。(教師提醒幼兒將物品擺放整齊,以便統計。)
四、完成心愿
1.(播放老師募捐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袋子上的小標簽上寫了什么?想一想這些漢字和數字代表什么?(幼兒討論。)
2.原來漢字是告訴別人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數字是告訴別人這些東西有多少。有了這樣的標簽,救災工作人員就方便多了。
3.幼兒自由結成小組進行統計,各組之間互相檢查。
4.現在請每組小朋友將自己組的東西裝進箱里,并在標簽上寫上數量。
5.東西都準備好了,接下來應該做什么?(送郵局。)
6.在送郵局之前,我們還要寫上郵編、地址、收件人和寄件人等信息。(教師示范。)
延伸活動:
1.動員幼兒與家長為災區人民捐獻物資,注意物資要易保存、易郵寄。教師協助幼兒將物品分類裝箱,統計數量,并郵寄給災區人民。
2.師幼一起欣賞紅十字會頒發的捐助證書,分享體驗助人的快樂。
評析
“大家都來過新年”是源于中班主題“過新年”中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整個活動的設計組織體現了以下特點:
1.捕捉教育契機
當幼兒對已打包的捐贈物資表現出濃厚興趣時,教師敏感地意識到讓幼兒參與這樣的募捐活動將使他們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并愿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成人中全面發起的“捐贈救災”活動,為幼兒開展活動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氛圍。
2.貫穿情感主線
整個活動貫穿情感主線,通過看錄像感受受災地區小朋友的困苦,討論災區人民的需要以及怎樣為災區人們選擇、準備合適的物品,嘗試分類擺放物品,制作標簽以便運輸。整個活動流程使孩子們沉浸在“用愛來關心他人”的情感氛圍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操作能力、數理邏輯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回歸真實生活
在延伸活動中,教師將模擬的活動情景、場景還原為真實的生活,讓幼兒將獲得的經驗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并利用家長資源幫助幼兒完成獻愛心的心愿。當紅十字會的捐贈證書到達幼兒手中時,幼兒獲得了“幫助他人自己也獲得快樂”的真實體驗,這提升了活動的價值,對于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14
活動目標:
1.知道新年是中國特有的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了解中國過新年習俗的由來。
2.學說一句新年祝福語,并在游戲中大膽運用。
3.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有趣以及過新年的喜悅。
活動重點:
了解中國過新年習俗的由來
活動難點:
學說一句新年祝福語
活動準備:
1.“年的來歷”課件
2.過新年的圖片若干
3.音樂“恭喜恭喜”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新年,了解“年”的來歷
1.教師出示紅包圖片
師:這是什么?什么時候你會收到紅包?新年的時候除了要拿紅包裝著的壓歲錢,你還見到新年的時候要用到哪些紅色的東西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隨機出示過新年的圖片)你知道過新年的時候,我們為什么要包紅包、貼春聯、放鞭炮嗎?
2.教師播放課件《年的來歷》,幼兒欣賞。
3.師:古時候,“年”是什么?“年”怕什么?人么怎樣對付“年”的?
4.教師小結:“年”就是“年獸”。“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為了嚇走年獸,常用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等吉祥的話祝彼此平安。
二、交流過年的習俗
1.“年獸”來了,你除了放鞭炮、貼春聯、穿紅衣,還做過哪些事情?
2.幼兒介紹過年時的歡樂情景。
3.教師小結: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會貼春聯、倒貼“福”字,在年三十晚上會吃團圓飯,大人會給小孩子壓歲錢。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做恭喜的動作,說祝福的話,現在人們還有電話拜年、賀卡拜年等多種拜年方式。
三、自由游戲,感受過年的歡樂
1.請一部分幼兒扮演年獸,另一部分幼兒通過紅色、響聲、光亮等各種辦法將年獸嚇走,然后互相恭喜。
2.師:恭喜的時候可以說些什么呢?想一想,新年的時候人們最希望聽到哪些祝福的話?
幼兒自由交流討論然后集體回答。
3.游戲:大拜年(播放音樂“恭喜恭喜”)
全體幼兒圍成圓圈,每次游戲請五到六名幼兒,到坐著的幼兒家里拜年。游戲進行多次,幼兒輪流拜年,到別人家時先敲門,然后向主人說一句祝福的話。
【開開心心過新年教案】相關文章:
開開心心過新年日記01-21
開開心心過新年作文02-08
開開心心過元旦作文07-17
開開心心過新年作文(精選40篇)02-25
開開心心過新年作文7篇08-25
開開心心過新年作文五篇08-10
2017開開心心過新年作文600字08-10
初中話題作文:開開心心過新年750字02-12
開開心心過元旦作文500字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