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時間:2022-12-20 16:41:3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精選11篇)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在冬至和新年到來之際,滿天星教室以“我們是一家人”為主題進行聯歡,通過包餃子、做游戲,使學生感受中國農歷節氣的魅力,感受新年的快樂氣氛,感受大家庭的溫暖。

  二、活動時間:

  12月21日10:00——15:30

  三、活動地點:

  滿天星教室

  四、參加人員:

  三三班科任教師、全體同學、家委會成員、部分家長(15名)。

  五、活動準備:

  1.布置教室,烘托節日氣氛:氣球、彩帶、背景墻、游戲背景音樂、歌曲《新年好》、《家愛我我愛家》。(郝祖曦、牛宇星負責)

  2、物品準備:

  面粉(謝易庭媽媽);餃子餡 (趙xx、侯媛媛負責);

  電磁爐、電飯鍋、電源插頭、鍋盤、刀、面盆和大湯勺等包餃子工具6套(張老師、家委會及部分家長提供);陀螺盤、積分器、小禮物,證書、小獎品(付煜、李華負責)

  3、學生需帶物品:小碗(不燙手、不易碎)、勺子、少許食品(不帶零食);干凈的小圍裙、袖頭等。

  4、學生自制新年賀卡。(學生和家長一起)

  5.全班學唱《新年好》、《家愛我我愛家》。(許娜老師)

  6、主持詞。(趙xx)

  7、制定活動游戲規則、比賽成績表、積分表、猜猜猜比賽詞語、謎語、腦筋急轉彎題。(張琛、張志明、趙輝)

  六、活動流程:

  主持人:趙xx

  1.張老師致新年賀詞。

  2.團體活動一:包餃子,吃餃子。四人為一小組,每組有一名家長帶隊。

  3、團體活動二:陀螺比賽

  實行淘汰制,每小組出1名同學,決出冠亞季軍。第一名小組積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第四名2分,第五至第八名1分。

  4、團體活動三:踢毽子比賽:

  規定時間內比一比誰踢得最多,第一名積4分,第二名3分,第3、4名2分,第5至8名1分。

  5、團體活動四:猜猜猜

  每小組出2名同學,一人比劃一人猜,不能說出其中的詞語,一分鐘猜中最多者為勝。第一名小組積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

  6、個人活動:智力大闖關。抽出20道猜謎語、腦筋急轉彎題,個人搶答,答對者有獎品。

  7、張老師對積分前三小組頒發證書。

  8、抽簽送賀卡。將制作好的賀卡(署自己的名)送給同學。

  9、師生齊唱《家愛我我愛家》.

  七、活動現場分工:

  主持:趙xx

  照相:郝祖曦

  錄像:牛宇星

  播放背景音樂:侯媛媛:

  裁判:趙輝、張琛

  記分員:張志明

  發禮品:付煜、李華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冬至及餃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課件準備:《冬至》動畫視頻、包餃子視頻、包餃子步驟圖

  材料準備: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團、餡料)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冬至》,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熊貓奇奇他們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歡吃餃子嗎?

  ——你知道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呢?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餃子的圖片,引起幼兒做餃子的興趣。

  出示一個制作好的餃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論。

  ——餃子是什么樣的?

  ——你們在家里包過餃子嗎?餃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視頻《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出示包餃子分步驟圖,鼓勵幼兒用黏土嘗試包餃子。

  1、制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制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鼓勵幼兒獨立制作餃子,教師巡回觀察,給予指導。

  鼓勵幼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餃子是什么形狀的?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你的餃子是什么餡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美工區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制作不同樣式的餃子并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活動內容:

  1、綜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學:白天短、黑夜長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氣。

  附兒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餛飩,北方餃;

  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掃;

  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這一夜,最長了;

  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說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后,最終。

  (二)介紹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三)冬至注意事項:

  1、注意防寒保暖。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

  4、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過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業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一個要求會認的生字“窖”,掌握四個要求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和爺爺向往、熱愛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感受冬至后萬物萌動的生氣勃勃的狀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融入作者描繪的情境中,品味語言,感悟作者對春天的向往與熱愛。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查閱有關冬至的資料,了解什么是冬至以及它的特點。搜集和冬至有關的諺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誦《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師:這瑯瑯上口的節氣歌不僅韻律優美,而且包含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設計意圖】

  《節氣歌》應該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歌謠,上課開始齊聲朗誦,能調動學生的聽覺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交流關于節氣的信息。

  預設: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設計意圖】

  這樣將課前準備的信息進行交流,為理解課文奠定基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

  2、指導學習字詞:

  地窖蚯蚓囈語藤條

  預設:“窖“字容易寫成寶蓋頭;注意“藤”字的正確筆畫。

  蘇醒:昏迷后醒過來。

  囈語:夢話。

  嚴嚴實實:嚴密,沒有縫隙。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課文,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生字、新詞,能依據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能力。

  1、自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你讀完的感受如何?

  2、小組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答案。

  3、全班交流。

  預設:

  課文主要講了小時侯的“我”,從冬至開始就做著春天的夢:冬至過后,萬物萌動,大地復蘇,一切生命都煥發出生機。人們盼望著春天,迎接著春天。

  感受:冬天就要過去,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作者特別向往春天,對生活無限熱愛。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把握,訓練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

  三、默讀課文,概括段意。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每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

  通過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脈絡,為進一步理解文章做好鋪墊。

  2、交流:

  第一自然段:冬至是怎么回事。

  第二自然段:冬至過后,春天悄悄地走來。

  第三自然段:冬至的等待。

  第四自然段:冬至的夢。

  第五自然段:冬至的記憶。

  第二課時

  一、師范讀第二自然段,學生回顧課文。

  【設計意圖】

  教師的.范讀有很好的感染作用,能為學習課文創設一個較好的氛圍。

  二、品讀課文,暢談感受。

  1、提出中心話題,學生自讀學習,做好批注。

  話題:為什么說冬至的夢是“溫暖的夢、希望的夢”?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細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相關內容,并作出批注。

  【設計意圖】

  語文教學應把握神不可散。通過一個具體的中心話題,可以引領學生在目標的指導下,自由地去理解學習。既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又最大限度的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2、學生自己學習。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覺批注的習慣。

  3、小組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4、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

  讓學生反復讀書、讀懂課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咀嚼品味,體會語言的內涵,從而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文本的靈性要靠理解、咀嚼、品味來激活,言語的精妙要靠體悟得以實現。

  預設——交流時從以下語言文字中感受:

  “但是那誰也看不見的春天,也就在這一天隨著飄落的白雪向我們走來。只不過,她不愿意那么快地與人們見面,但她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開始做著自己溫暖的夢、希望的夢。……”

  引導解讀:作者采用了擬人的寫法,賦予春天人的性格。她如此含蓄溫婉,如此詩意浪漫。就像我們平時描述的那樣——春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悄悄地喚醒一切生命,讓他們迎接新的一年。從蘋果樹、葡萄枝、小麥,到冬眠的青蛙、蚯蚓,都在做著春天的夢,這是溫暖的夢、希望的夢。

  不信,你撥開積雪或扒開泥土仔細地看看吧。黑色的藤條變青了,干硬的樹枝變軟了,凍土地開始松動了,冰河下面有了“嘩嘩”的聲音。細小的草根兒,有的已經綻出蒼白的芽苞……

  引導解讀:作者心中因為有著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所以他用心傾聽了生命的聲音,用心觀察了生命的變化。只有心懷熱愛,才能欣喜地發現春天的腳步近了。

  (說得多好!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意,你的心中也一定涌動著對春天的向往和熱愛。帶著體會讀一讀吧!)

  等不及也要再等等啊。我們那糊得嚴嚴實實的小窗現在還不能打開,我們插在草垛上和掛在屋檐下的風車還不能摘下來。我們冬至的夢,還要經過九九八十一天,才可以真正地在春天里醒來呢!這是多么難熬的八十一天!

  引導解讀:等待總是顯得那么漫長。從“再等等”、“還不能”、“還要”、“多么難熬”等詞語中,可以感受到我們是懷著夢想、懷著希望來等待的。這種等待感覺很美好,很溫暖!

  哦,我多么向往明朗的溫暖的春天,我更深深地懷念那無數個漫長的冬夜里曾經做過的溫暖的夢!

  引導解讀:春天是美好的,為什么說冬天里的等待更讓他懷念?

  因為等待總是讓我們心懷希望,心懷向往。我們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憧憬美麗的春天,盼望溫暖的春天:憧憬在春天的田野里放風箏,盼望脫掉厚重的棉衣棉鞋。結果很美,過程更美,因此,冬夜里,我們的夢是溫暖無比的。

  5、選擇自己喜愛的段落朗讀。

  師: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都表達出對春天的渴盼與熱愛,請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放聲朗讀吧,在朗讀中讓我們回味我們心中的那個夢。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咀嚼品味,才可體會語言的魅力。

  三、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再讀課題,重溫夢境。

  師:“冬至的夢”究竟是怎樣的夢?

  預設:是溫暖的、美好的、讓人懷念的……

  2、細細品味,感悟情之源頭。

  思考:文中兩次提到梅花圖,分別寫出了我和爺爺怎樣的情感?

  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可以結合具體的語言。

  預設:在春天來臨前的等待中,爺爺用美麗的梅花圖來計數,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從這里看出爺爺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勤勞而善良的老人。

  【設計意圖】

  文中兩次提到梅花圖,飽含了“我”和爺爺向往春天、熱愛生活的真摯的情感。讓學生結合課文談體會,深入理解這份情感。這樣才能做到“有源之水”。

  3、帶著情感,再次走進課文,感情朗讀。

  四、拓展閱讀,情感升華。

  1、教師為學生展示一些其他關于“冬至”的詩歌,推薦朗讀。

  2、學生展示搜集到的與“冬至”有關的諺語等。

  3、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6

  活動主題:

  慶冬至共分享

  活動宗旨:

  發揚中國傳統習俗

  活動主辦單位:

  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1日

  活動地點:

  校園里

  活動要求:

  (1)本次活動要求同學們都能夠積極參與,體會活動給大家帶來的樂趣。

  (2)班委與本次活動負責人應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為本次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能夠積極才與本次活動主題內容,為班級起好帶頭作用

  (3)其次活動負責人應該在班里征求每位同學的建議,由活動策劃人將每位同學的意見進一步整理,制成活動策劃書。

  (4)活動盡可能地代表班級每位同學的意愿,盡最大的可能讓每位同學都能夠從活動中有所收獲,有所感悟,從而讓每一位同學都得到最大的滿意.

  活動目的:

  (1)在萬物懶散的冬季里舉辦此次活動,為了能夠揚起同學們的激情,活躍財經系同學們地氣氛。

  (2)舉辦此次活動,為了增強各班同學們的凝聚力,團結力。讓同學們在學校在班級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溫馨。

  (3)舉辦此次活動亦能夠提高同學們對節日,對生活的熱情,豐富我們的校園生活,進而調動起同學們對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4)通過舉辦此次活動,最主要的是能夠是每位同學從中學習到團結同學,熱愛集體,增強自身諧調性和與同學友好相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自身的綜合素質有所提升

  活動具體內容及安排:

  (1)慶祝冬至的到來,同學自己動手包餃子,冬至日吃餃子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習俗,在班級里進行包餃子,同學們一起吃大家共同包好的餃子享受其中的樂趣,感受學校的溫暖。

  (2)隨著冬至和圣誕節的到來,各班組織“慶雙節”節目,要求各班同學都積極參與其中,一起歡度雙節。(節目不限,可以唱自己喜歡的歌,講自己喜歡的故事,展現自己的才藝等等~)

  (3)在節目表演娛樂之際,班級同學可以自制圣誕賀卡,互相贈送,共同感受圣誕節帶來的歡樂之情。

  (4)在班級同學共同慶祝雙節之時,別忘了邀請導員和老師們共同參與其中。可以請各位老師品嘗自己班同學包的餃子,并贈送老師們節日禮物,同時送給老師們最真誠的祝福。

  (5)在包餃子制賀卡的同時別忘了評選一下呦!各班可以評出餃子包的最好最多,賀卡制的最精致最漂亮的給予其表揚或獎勵其節日小禮品,并同時選出較差的,活動后的家務就有他(她)們擔任主角了,嘿嘿。

  (6)如果各班有興趣也可以到鄰班一起拉節目,娛樂,互相分享自己班的節日歡樂之情,活躍活動氣氛。

  (7)在各項節目活動結束之余,各班每位同學不妨將自己對紀律部的看法,建議寫下來,最后由各班負責人收繳紀律部,以此來完善紀律部,為財經系營造一個更好地學習氛圍。

  活動注意事項:

  (1)將活動用品準備充分,以免活動中途誤事而掃(活動具體用品由各班負責人與同學們共同制定備齊)

  (2)在班級如果用電(如煮餃子時)請給位同學注意安全,小心謹慎。

  (3)活動旨在讓每位同學能夠滿意,并從中受益,因此,各班同學應該和諧友好相處,避免活動中因意見不同等問題而帶來的不快現象。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朗誦詩歌感興趣,進一步體會冬至日的節日特點。

  2、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應的表情、語氣表現詩歌。

  活動準備:

  有關于冬至節的認知與理解。

  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兒歌冬至節2—3遍:學生欣賞。

  2、學生朗誦冬至節

  3、鼓勵學生個體朗誦冬至節,根據學生情況實施給予鼓勵及表現建議。

  活動延伸:

  活動區時間,美工區的學生可以自主為冬至節兒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繪畫作品。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冬至與麻糍的意義,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識及制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麻糍,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黃豆、紅糖;外出車輛。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交代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

  1、師:過幾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吃麻糍,你們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學生:不知道)那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參觀麻糍作坊,好嗎?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么呢?(學生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

  教師小結: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麻糍作坊,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并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二)談話,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吃過麻糍嗎?幼:吃過,很好吃。

  師:你們還記得麻糍是什么樣的嗎?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師: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糍,說得很棒。

  師:誰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說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圓…

  師: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搗米

  (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

  師: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糍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池中反復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學生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學生嘗試、腦沁

  (4)學生說說淘米的感覺。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師: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著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團米團

  (1)師:我們要將搗成的米團捏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麻糍。誰知道怎么把米團變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湯圓一樣,先搓圓再壓扁……師: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舉

  (2)師:鏟一部分米團放入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3)學生操作,講述操作細節。幼: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難捏;剛開始轄出夾墾圓圓的,可是拉也拉不斷,所以就變得長長的了;米團軟軟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滾豆沙

  (1)讓學生區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師:你們來嘗嘗自己捏出來的麻團。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師:這個好吃嗎?(學生品嘗)幼:又香又甜。

  師: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4、學生品嘗。

  (四)小結。

  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糍好吃嗎?幼:好吃!

  師:但是做出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師傅們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五)延伸活動(回學生園嘗試做麻糍)

  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制作麻糍的過程,現在我們也來做麻糍,讓我們跟著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

  1、學生嘗試制作麻糍。

  2、學生品嘗。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知道冬至由來。

  2、愿意當眾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

  二、活動準備:

  利用回家時間和父母收集關于冬至的相關信息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導入:

  教師彈奏樂曲,學生隨樂曲演唱。

  孩子們,你們歌唱的時候特別專注,真棒!

  剛才我們演唱了有關冬節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冬季里有個節日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節日呢?(冬至節)

  (二)冬至節的談論

  小朋友說的真好,冬至節就要到了。哪個小朋友能給我們說一說冬至節(叫3-4名學生)

  冬至節我們可以做哪些活動來慶祝呢?(改變戶外運動、包餃子、講給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廁穿著外衣,到小班請弟弟妹妹一起進行戶外活動。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對朗誦詩歌感興趣,進一步體會冬至日的節日特點。

  2、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應的表情、語氣表現詩歌。

  二、活動準備:

  有關于冬至節的認知與理解。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兒歌冬至節2—3遍:學生欣賞。

  2、學生朗誦冬至節

  3、鼓勵學生個體朗誦冬至節,根據學生情況實施給予鼓勵及表現建議。

  四、活動延伸:

  活動區時間,美工區的學生可以自主為冬至節兒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繪畫作品。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在動手制作湯圓中感受冬至的節日氣氛。

  知道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簡單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嘗試動手制作湯圓。

  二、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九九歌》童謠音頻及圖片;“湯圓”圖片;“湯圓”手工成品圖。

  材料準備:超輕黏土、卡紙剪成的紙盤。

  三、活動過程

  播放童謠音頻及圖片《九九歌》,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很特別的童謠,名字叫《九九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童謠中出現了哪些數字?

  ——這些數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結:這是一首描寫天氣變化的童謠,童謠中出現了一到九九個數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數九歌》。人們習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個“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數完九個九之后,冬天結束,春天就來到了。

  組織談話,引導學生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你們知道冬至是個什么日子嗎?

  ——冬至是哪一天?

  小結: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圖片“湯圓”,引導學生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冬至這天,你家會吃些什么?

  ——湯圓是什么形狀的?(圓圓的)

  ——湯圓有什么顏色?(白色、紅色、黃色、紫色……)

  小結:冬至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習慣。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出示手工成品圖,播放童謠音頻《九九歌》,發放材料“超輕黏土、紙盤”,鼓勵學生動手制作湯圓。

  (可根據風俗習慣將湯圓換成餃子)

  ——我們一起動手來制作好吃的湯圓吧。

  ——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制作湯圓,還可以把湯圓搓成你喜歡的形狀。搓好的湯圓要放在紙盤子上哦。

  溫馨提示

  童謠《九九歌》的內容不要求學生理解,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不宜太深入或時間太久。

  四、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超輕黏土”,鼓勵學生動手制作餃子。

  五、日常活動

  將學生制作好的湯圓裝飾在班級的美工區內,供學生欣賞。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通用18篇)12-09

小學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模板(精選5篇)12-14

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精選5篇)11-17

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方案范文 小班冬至主題教育方案11-10

冬至主題活動教案202211-01

冬至主題活動優秀教案11-15

大班冬至主題活動教案11-17

小學冬至主題活動方案11-07

幼兒園冬至主題教育活動教案范文通用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