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狼教案

時間:2022-10-21 14:49:2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狼教案范文錦集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狼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狼教案范文錦集10篇

狼教案 篇1

  一、課型設計:意在創新一種文言文教學的“說讀課”。

  二、預習要求

  1.理解注釋,熟讀課文,了解作者及課文內容。

  2.就課文內容,每人用“……寫出了……”“……表現了……”這樣的句式準備說一句話。

  三、教學內容

  1.落實字詞 2.朗讀課文 3.品讀文章

  四、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

  五、教學環節

  () 教學鋪墊。

  1.導入。

  2.搶答:檢查預習。

  () 一讀:讀準字詞,讀懂詞義,翻譯文章。

  1.請同學們齊讀課文,老師聽音。

  2.請同學們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綴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3.同學們讀課文、讀注釋。

  4.學生向老師自由提問,看還有哪些字詞不認識,哪些字詞的意思弄不懂。

  5.教師強調以下字詞。

  ① 指出用法:止( ) 犬( ) 洞( ) 隧( )

  ② 理解字意:去( ) 股( ) 蓋( ) 耳( )

  ③ 理解詞意:少時( ) 頃刻( ) 變詐 ( ) 幾何( )

  ④ 辨析字意: 目似瞑,意暇甚。 恐前后受其敵。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蓋以誘敵。

  () 二讀:讀順句子,理清思路,把握情節。

  1.請同學們習讀課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師教給朗讀的方法——“分層背讀法”。

  3.學生進行讀法實踐,理解故事的情節與朗讀停頓的關系。演讀全篇課文。

  () 三讀:讀美文句,品讀課文。

  1.教師再教給一種朗讀的方法——“表現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說,有扣人心弦的情節,要運用語音的急緩高低來再現小說的情景。

  2.學生再進行讀法實踐。朗讀課文,表現課文情景。①讀出輕重。②讀出快慢。③讀出抑揚。也就是讀出情景,讀出語氣。

  3.請同學們以“……寫出了……”或“……表現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

狼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學習老山羊善于思考,善于識破他們的花言巧語,不受其欺騙。

  2、繼續學習結合上下文讀懂句子,理解課文。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理解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具準備:

  錄象、教學軟件、幻燈片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第一、二自然段,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齊讀課題)誰來說說,上節課你讀懂了什么?

  二、引入新課, 揭示教學目標:

  這究竟是一條怎樣的狼?老山羊又是怎樣一次一次識破它裝狗呢?(邊說邊板書:狼 老山羊)這節課我們要邊讀邊想,邊讀邊體會,在朗讀中來進一步理解課文。(翻開課文)

  三、看錄象,思考:狼說了幾次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1、狼三次裝狗,都是在老山羊沒有完全識破老山羊的情況下說的。那他是怎樣說的呢?找出有關詞語。

  板書:又老實又可憐

  半閉眼睛

  著急 連忙

  2、誰來讀讀狼三次裝狗的話?請三個同學試試。同

  學們仔細聽,然后評議,誰讀得好,好在哪里?

  3、師隨機出示學生讀的句子。(幻燈出示)

  (1)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說:“我,你不認識了嗎?……..”

  A、理解“我,你不認識了嗎?”這個反問句,意思是說他和老山羊很熟,很親熱。

  B、“忠誠、馴良、毫不猶豫”理解。(找 近義詞)

  C、比較句子:

  可憐我這善良的狗吧。

  可憐可憐我這善良的狗吧。

  (了解疊詞的妙用)

  D、指導朗讀。

  E、引入:狼第一次裝狗,有沒有騙到老山羊?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指名讀老山羊的話)(指導讀出奇怪、疑問的語氣)老山羊的語氣充滿懷疑。(板書:懷疑)這時,狼又說了什么呢?(出示句子)

  (2)狼連忙半閉著眼睛說:“我是狼狗,所以有點像 狼。我的性情很溫和,……..”

  A、你是用什么語氣去讀?為什么?(引導得出甜蜜的、討好的語氣)

  B、指導朗讀。

  C、狼說的這些好話老山羊喜歡聽嗎?你從哪個詞語

  看出來?理解“花言巧語”。這時老山羊對這只狼已經有所發覺了(板書:發覺)狼的花言巧語沒說完,就被老山羊打斷了,這時,狼又怎樣說?(出示句子) (3)狼著急了,趕忙說:“請您相信,我的的確確是狗。不信,你看我還會搖尾巴”

  A、理解“的的確確”——確實,一點也不假。

  B、指導朗讀:狼著急的語氣。

  4、狼搖起尾巴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只會搖尾巴的狼吧。(出示軟件)(動畫)

  A、問:狼的尾巴搖得怎樣?從哪兒看出來?(撲撲撲、塵土掃起來)老山羊看了這條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板書:明白)他明白了什么?(四人討論)

  B、指名讀老山羊的話,(幻燈出示):

  比較句子: 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再”字進一步強調不管狼搖的尾巴多像狗,它的兇惡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老山羊的語氣非常肯定,果斷)

  指導朗讀。

  5、小結:老山羊已經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這只狡猾的狼首先編造謊言,欺騙老山羊;接著又花言巧語討好他,甚至想學狼來搖尾巴,可正是他那條硬尾巴使老山羊完全明白了,眼前的就是一條兇惡的狼!此時,狼的真正面目終于露出來了,請看這段話:(幻燈出示)

  狼終于露出了兇相,咧開嘴,齜著牙,對老山羊惡狠狠地叫嚷:“你這該死的老人!不快點過來,我就吃掉你!

  A 、指名表演讀,比賽讀,指導學生帶著表情去讀

  6、狼的兇相有沒有嚇倒老山羊?他是怎樣做的?(指名讀老山羊的話,讀出厭惡、輕蔑的語氣)理解“輕蔑” 7、引導:學到這兒,我們對既狡猾又兇狠的狼有了深刻的認識,那么,你們認為老山羊又是怎樣的一只老山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關句子證明你的觀點。

  8、自由讀文,找句子。

  四、分角色朗讀,感情朗讀。

  五、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四人討論)

  指導說話:學完課文后,我懂得了———

  學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

  六、總結全文

  課文結尾是老山羊輕蔑地走開了,他走去哪兒呢?狼的最后結局又是怎樣呢?下節課我請大家來續編故事,看誰最有創新意識。

狼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活潑、跳躍的性質,能聽辯出樂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過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3、享受游戲的快樂,學習有控制地按規則游戲。

  二、活動準備:

  圖形樂譜、大灰狼頭飾、cd帶、課件背景圖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律動進場。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嗎?

  2、感受音樂的性質,引導幼兒通過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活潑與跳躍。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

  (2)第二次欣賞音樂,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音樂的活潑與跳躍。

  師:現在我們和小動物跳個舞吧,你們準備學什么小動物跳舞呀?

  (3)第三次欣賞音樂,幼兒嘗試找音樂的強音。

  師:現在小動物想考考你們,看你們能不能找出這段音樂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第四次欣賞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的強音。

  師:我們聽音樂拍腿,聽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圖譜。

  師:剛才有小動物提醒我說,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難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們特意送來了森林地圖。

  (6)第五次欣賞音樂,看圖譜找重音。

  師:小鳥給我地圖時,還特意關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險。那危險的地方在哪兒呢?小鳥告訴我們只要聽音樂,就會發現哪里有危險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如果你聽出來了,就拍手來告訴我。

  (7)第六次欣賞音樂,老師指揮集體練習。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地圖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險了嗎?現在我們來練習一下怎樣穿過森林,來到危險的地方,我們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

  (8)、第七次欣賞音樂,用造型表示音樂的強音。

  師:在我們正式到大森林之前,我們要像解放軍叔叔一樣進行演習。聽到有危險的地方,我們就要停下來,擺一個你喜歡的造型,好嗎?

  3、游戲:聰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紹游戲的玩法。

  (2)第一次游戲。老師扮笨老狼,幼兒扮聰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戲。提醒幼兒在重音處可以把自己變成樹、石頭等,但不能動。

  (4)第三次游戲。由幼兒自己扮演老狼開展游戲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我們把這個游戲就叫《聰明孩子和笨老狼》。

  4、以游戲情景結束活動。

  告訴幼兒已穿過黑森林,趕快回家吧。

  音樂教案:笨老狼篇二:大班音樂活動《聰明孩子笨老狼》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是藝術領域中的音樂

  欣賞。我以游戲的方式呈現,因為音樂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幼兒參與興趣濃厚,幼兒能聽音樂,按規則做游戲,體驗游戲的趣味性。在活動中讓幼兒聽第一遍曲子是讓幼兒感知曲子,利用《聰明孩子和笨老狼》這個吸引人的故事做鋪墊,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在欣賞音樂時更加投入了。他們都認真地傾聽著、感受著音樂,很快他們便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為了鞏固孩子對音樂重音出現規律的記憶,再次讓體驗找重音的成就感,我又增加一個環節:讓孩子在音樂重音出現處拍手、跺腳等。通過聽故事、看圖譜、拍重音,孩子對樂曲已經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當我帶上大灰狼的頭飾后,孩子的游戲欲望也被激發了,游戲便開始……游戲中孩子們非常投入,似乎他們就是那個聰明的孩子,而我也成了一只笨老狼,我們都盡情、開心的游戲。從本次活動的效果看,幼兒對音樂中重音出現的規律把握得很好,但我在策略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如:

  幼兒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忽略了對樂曲的分析。音樂中有些細微的地方,比如短促的,舒緩的地方也應該讓幼兒了解,對于教材的重點沒能全面的抓好,而只注重于重音忽略了其他的方面。

  在音樂欣賞方面我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就是無論聆聽什么類型的音樂都要給幼兒留有一個想象和發展的空間。音樂有內容,但沒有固定的內容。因此,音樂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避免的帶有實踐者的個性特征。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現有的知識去引導幼兒去主動的聆聽和欣賞。對于某一音樂作品如何理解,對于一首歌如何表現,我們都應鼓勵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結果,有更多的表現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的個性得到張揚和發展。

狼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提和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懂得不僅要關愛、救助動物,有時,也要遵從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規律,要懂得怎樣做才能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過程:

  一、圖片引入

  出示狼、鹿和人的圖片看著這三張圖片,你會想到些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那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事呢?趕快來讀讀課文吧。板書:狼和鹿

  二、初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文,解決生字。

  2、采用開火車讀詞語等各種游戲來認字讀詞語。

  3、師生共同合作理解不懂的詞語。

  三、理解課文

  1、字詞我們都認識了,也理解了,下面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分段朗讀。

  2、指定小組分段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讀完互評。

  3、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狼、鹿、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嗎?

  4、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

  5、在文中有自由王國功臣罪魁禍首三個詞語,它們是什么意思呀?

  6、你們發現它們有什么特別的?對它們三個詞都加了引號,聯系課文,再說說你們的理解好嗎?

  7、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之后班內交流。

  8、還有讀不懂的地方嗎?提出來我們通過解決。教師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

  9、帶著你們對課文的理解,再來品讀一下這篇課文吧。

  四、材料拓展

  1、老師這里還有一份另人思考的材料,想聽嗎?但聽完了,可是要談談自己的想法呀!師讀材料。

  2、結合課文狼和鹿和剛才的材料,你們有什么啟示?談一談吧。學生自由談感受。

  3、小結:大自然的奧秘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些好書,你會知道的更多,懂得的更多,更多的去了解大自然。

  五、指導書寫

狼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引導并鼓勵幼兒在感受不同類型音樂的基礎上大膽地表現出自己認為的善與惡的形象。

  2、 通過活動,引導幼兒學習新授單詞:wolf。

  3、 引導幼兒體驗英語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情景創設(森林)、小羊的頭飾若干、大灰狼的衣服、磁帶

  活動過程 :

  (一) 情景創設(復習部分動物單詞)

  出示小羊的頭飾,

  ,Who is it ? 今天我們就來做sheep做游戲,(幼兒與教師一起帶頭飾)

  Who are you ?

  We are sheeps. (音樂):今天我們又要來做游戲了,Are you happy?

  ( Its carrot go go go carrot carrot eat eat eat.

  Its grass go go go grass grass eat eat eat.

  Thats mushroom mushroom mushroom eat eat eat

  (二) 新授單詞wolf

  (沉重地音樂)guess guess ,Who will coming?

  (tiger 、lion、elephant、bear)

  Look,Who is coming?

  Its a WOLF.

  糾正幼兒對新單詞的發音。

  Wolf 長得什么樣?是怎么走路的?

  幼兒跟著音樂學wolf。Wolf wolf 大灰狼

  (三) Game

  《Wolf and sheep .》

  (歡快地音樂)sheep sheep jump jump jump.

  (沉重地音樂)Who is coming ? Wolf ,wolf is coming .sheep ,we are go home!Wolf go back!

  (重復一次)

  (歡快地音樂趕走大灰狼)

狼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和教師一起閱讀圖書,發現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2、能根據畫面所提供的線索,參與講述故事并猜測新娘是誰。

  3、體驗參與猜新娘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教學掛圖、玩具,長紗巾。

  活動過程:

  1、猜新娘游戲,引出閱讀內容。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新娘新郎結婚嗎?你們看,誰來了?我們一起歡迎她,她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猜猜,看誰猜得快,猜得準。

  2、出示大書,引導幼兒有序地閱讀圖書,了解書中的主要內容。

  教師:今天,大灰狼要結婚了,他的新娘是誰呢?下面我給你們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灰狼的新娘》。教師邊講邊鼓勵邊鼓勵幼兒與自己一起提問:“新娘,新娘,請你伸出你的……

  3、交換司引導幼兒根據畫面所提供的線索,理解故事內容,通過等待的方式,和幼兒一起閱讀大書,重點練習故事中大灰狼的語言。

  4、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師生一頁一頁地閱讀圖書。

  5、游戲:猜新娘。

  (1)介紹游戲的名稱及玩法。

  教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幾位新娘,她們是誰呢?下面請你們來做新郎,猜一猜。新郎先要問新娘,請她露出一個地方讓你看看,然后新郎來猜新娘。

  (2)教師出示蓋著紗巾的大象,請幼兒輪流扮新娘。

  (3)教師依次出示兔子、洋娃娃,方法同上。

  6、游戲:找朋友。

  教師:新郎把新娘都找出來,新娘好高興!你們看新娘高興地跳舞了,讓我們一起也來跳一個找朋友的舞吧!

狼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情節中感知樂曲的ABC結構。

  2、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據不同音色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一段、PPT課件、老狼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進場:師生共同回憶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玩法入場。

  二、初步感知音樂:

  1、以簡單的故事引入師:"剛才我們在外面玩了一個什么游戲?"你們想玩得更開心些嗎?

  "今天老師把這個游戲藏在一段好聽的音樂中,請你從音樂中找找老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藏在音樂里的這個游戲,小羊在天黑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第一遍)

  2、出示圖譜,感知音樂師:"你們找到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了嗎?我看見有些小朋友用表情表現出來了,張老師也找出來了,而且我還把它畫了出來。"

  三、理解樂曲結構

  1、教師根據音樂幫助幼兒分析樂曲結構師:"請你告訴我,我畫出來的這個游戲什么顏色是老狼,什么顏色是小羊?"

  2、師:"你們說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看著上面的游戲圖來聽聽音樂好嗎?"請大家跟著老師手中的小紅點點來一起聽哦。(第二遍)(邊放音樂教師邊做動作)

  3、師:"這下聽出來老狼和小羊了嗎啊?"小結:原來白色的是小羊,黑色的是老狼。

  四、按游戲圖譜分析角色:

  1、師:"小羊的音樂聽起來讓你感覺怎么樣?"(歡快)老狼的音樂聽起來讓你感覺怎樣?(兇猛、嚇人)

  2、聽音樂看著游戲圖譜加上你的動作一起來玩一玩。(第三遍)(師幼一起做動作)

  3、分角色感知音樂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進行游戲。

  師:"這次我們用口型和動作來表現音樂,不發出聲音哦。"聽清楚什么地方師小羊,什么地方師老狼?(第四遍)(師幼無聲表演,感受兩種不同音樂)

  五、聽音樂和老師一起玩游戲。

  1、老師當狼,幼兒坐在椅子上做造型進行游戲。(前四句)出示老狼玩偶,老狼跟我們做游戲,不被老狼發現(提示小羊不亂動,不讓老狼發現)老狼轉身的時候小羊要變成木頭人哦,不被老狼發現。

  2、幼兒從椅子過度到游走做造型動作。(前四句)--肯定造型獨特的幼兒--鼓勵幼兒變成不同的造型

  3、幼兒分角色進行游戲:

  第一次:教師當老狼,孩子們當小羊(面朝聽課老師們表演)(第五遍)第二次:請部分孩子當老狼,部分孩子當小羊,小羊進行游走,當聽到老狼的音樂時,要立刻停下做不同造型,沒有及時停下造型的將被狼抓住。(第六遍)

  4、幼兒兩兩結合進行分角色游戲:

  當老狼說暈了暈了的時候,兩兩相抱的小羊不會被老狼抓走。(第七遍)兩名幼兒結合商量好角色,進行游戲,最后老狼被打暈在地上,幼兒互換角色進行游戲。提醒幼兒聽清楚音樂,并根據音樂做出相應的角色動作。

狼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欣賞著名的交響樂童話《彼得與狼》,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故事和感受,初步了解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

  2、了解西方音樂和樂器,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增進對藝術學習的綜合理解能力。

  教學準備:

  1、交響音樂童話《彼得與狼》的CD光盤或錄音帶,相關的影視資料。

  2、學生自己制作“樂器”的材料,各種廢舊物和生活中的物品。

  課時建議:1課時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一:交響音樂童話《彼得與狼》

  1、在課前分配角色,學生以不同角色特有的語言風格朗誦童話故事。

  師生共同聽賞俄羅斯20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普羅柯菲耶夫的交響音樂童話《彼得與狼》,聽音樂之前,先請同學們想想,如果你是作曲家,你要用什么樂器來表現這些形象呢?為什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富有想象的欣賞音樂作品。

  2、再聽聽作曲家是用什么樂器和有特點的手段表現各個角色。學生朗誦普羅柯菲耶夫為這首交響樂親自撰寫的朗誦詞。

  3、教師引導,聽了這些介紹,大家肯定會對這部作品發生興趣,我們既能夠聽到用音樂講述的童話故事,又能夠對那個發出美妙音響的、龐大的樂器家族——管弦樂隊的成員有所了解,真是一舉兩得。

  4、配合樂器的展示,學生朗誦介紹樂曲內容。

  5、分小組討論:用音樂講述的《彼得與狼》的`故事真是娓娓動聽。

  活動二:看!我們表演的《彼得與狼》

  1、提前布置學生自己查找關于音樂童話《彼得與狼》的相關資料。

  2、根據童話《彼得與狼》各個角色制作不同的頭飾或服飾,在音樂的伴奏下,采用啞劇的表演形式共同表演這個童話,注意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形象的表現音樂內容。

  3、在音樂聽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自己身邊的繪畫工具和材料,畫出音樂童話劇中的故事(情節或者是其中的任務和樂器)。

  教學內容:

  聽賞音樂童話《彼得與狼》、根據劇情進行想象畫

  教學目標:

  1、欣賞著名的交響樂童話《彼得與狼》,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故事和感受,初步了解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

  2、了解西方音樂和樂器,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增進對藝術學習的綜合理解能力。

  教學準備:

  1、交響音樂童話《彼得與狼》的CD光盤或錄音帶,相關的影視資料。

  3、 學生自己制作“樂器”的材料,各種廢舊物和生活中的物品。

  課型:綜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課前準備。

  二、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音樂童話故事嗎?

  介紹音樂童話故事。

  今天,我們要一起欣賞一部音樂童話故事《彼得與狼》。請同學們仔細聽,看你能說出故事中有幾種角色?你能聽出他們分別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狼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狼·教案示例。

  2.學習記敘的順序和結構。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教學設想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知識引路。教師要清醒地認識文言文閱讀的一般規律,從整體到局部,從熟讀到理解,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學習的領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

  1.知識導入。

  (1)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不同的地方有兩點:一點是由于社會生活的變遷,造成內容的差距、認識的困難;一點是由于語言的演變,造成文字的差異、理解的障礙。這兩點又以語言障礙為主。

  (2)文言文的語言障礙主要在詞和句上,有很多詞和句在意義和用法上都和現代文不同,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不同的詞句。

  (3)文言文閱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讀。開始時參看注解,會認會讀;然后就要朗讀,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學習課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認識和方法來安排教學活動。

  2.關于課文。

  這篇課文的有關知識要記住這樣幾點:

  ①出處。本文節選自《聊齋志異》。

  ②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

  ③《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狼·教案示例》。

  這一部分主要由教師講授。

  3.認讀課文。

  (1)教師布置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參看注解,劃出生字生詞;試通文句,弄清內容大意;

  小聲默讀一遍。

  (2)學生發問。

  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問,教師當堂解決。

  4.朗讀課文。

  第一遍:要求讀音準確。

  第二遍:要求大體順暢。

  第三遍:要求讀出語氣。

  每一遍,教師均有講評。

  5.默讀課文,準備復述。

  教師給三五分鐘讓學生再默讀識記,要求能大體復述故事情節。

  6.復述課文。

  找三個學生復述,每一次復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師要作出講評。

  第一次,找中間程度的學生,讓他看著課文復述,實際上是對著課文口頭翻譯,大體譯對即可。

  第二次,找中間偏上學生,要求對著課文較為準確地翻譯。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學生,背著課文復述,要求不遺漏主要情節。

  7.掌握生字詞。

  在這三次復述過程中,其他學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義的字詞。教師隨訂正隨理出掌握的主要詞語。

  擬挑出常用的、比較容易掌握的單音詞,隨講隨寫黑板,讓學生筆記,以便復習掌握。

  常用字詞:

  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

  突然。 斃:殺死。 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上述的生字生詞要入文作出準確解釋,可讓學生當堂翻譯原句,不要只是單個記詞義。

  另有兩個詞用的是引申義,書上有注釋,教師可略加提示,學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這兩個詞是:

  綴:原意是連結,文中意是緊跟。

  馳: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論實詞還是虛詞,可不單獨講解,以能理解文意為準。

  布置作業

  1.按照記敘的順序,看看本文敘述的故事可分成幾個部分,用一個詞(或詞組)給每個部分作出概括。

  2.用現代語言翻譯最后一個自然段。

  3.思考練習一。

  4.做練習二、三,答案做在書上。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串講課文。

  2.理清順序、掌握結構。 3.正確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教學過程

  本課時不單獨檢查作業,將此過程溶入教學的相應環節中。

  1.串講課文并理清敘事順序與結構。

  (1)本文敘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敘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2)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個過程,按照自然段的順序來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完整地敘述這個故事的。

  教師串講,遇到上節課列出的重點詞語可提問學生,歸納時也先提問,后訂正。

  先看第1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開端。我們不妨用兩個字來概括,大家想,哪兩個字合適?--可用屠夫“遇狼”來概括。

  再看第2段,寫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罷休,照樣追趕。說明狼很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兩個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個字來組詞,這個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懼狼”來概括。

  再看第3段,寫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準備搏斗,這寫了屠夫對狼的什么行為?文中似無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慮。--可用屠夫“御狼”來概括。

  再看第4段,寫屠 夫奮起劈狼,隨后又劈一狼。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殺狼”來概括。

  (3)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恰好是事物發生、發展和結局的全過程。

  那么,這四個自然段,哪是開端,哪是發展,哪是高潮,哪是結局呢?

  關鍵在于高潮和結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發展。這點學生是能理解的。可見怎樣劃分高潮和結局,應該以文章本身的情況為準。

  (4)文章還有第5段。

  先檢查上節課留的作業2,讓學生念自己的譯文,教師訂正并講評。

  這最后一段如果也用兩個字概括,與上面組詞形式相同,應是“×狼”呢?

  可用“評狼”二字概括。

  (5)本文前四段與第5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記敘,第5段是議論;前四段是講故事,第5段是評故事。

  (6)本文的整體結構應該怎樣認識?

  本文整體上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敘事,又分四個層次;第二部分為議論。

  這一教學環節是本課時的主體部分,包括串講、理順序、明結構。每一個進程均有板書,隨講隨寫。最后形成的板書如下:

  敘事順序與結構形式

  2.理解中心意思。

  (1)本文從整體傾向看,主要寫的是人呢,還是狼?即本文的主體是人,還是狼?

  讓學生自由討論,要求自己的觀點必須在文中找到根據。

  此處勢必出現分歧意見,可讓雙方爭論,教師不必過早表明傾向。

狼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伊索寓言》,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審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的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干壞事的,對狼這種壞家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狼看見小羊在小溪邊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講狼先后找了三個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據理審辯,駁倒了狼,但狼最終還是兇狠的撲向小羊。全文篇幅較短,結構精練,寓意深刻。課文配有插圖,形象的再現了課文內容,要指導學生觀察、想象。

  學情分析:

  〈〈狼和小羊〉〉的故事學生已經從課外書中讀過,因此對故事的內容很熟悉。學生對于這樣的課文,很感興趣。學習課文時,讓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自由練讀課文。朗讀訓練時,要教學生通過觀察課文插圖,聯系上下文反復朗讀理解關鍵詞語,句子的意思,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并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朗讀時,讓學生抓住對象的特點,讀好不同的情況下人物的對話。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生字只認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意思;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讓學生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總會找理由借口干壞事,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正確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學習理解課文,體會課文內容,進行感情朗讀。

  第一課時(總)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的書寫。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狼和小羊的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狼圖)它是誰?你對它有什么了解?狼都是怎樣的?

  2、板書:狼

  (1)指名拼讀,讀準字音。

  (2)學生描紅狼字。

  3、(出示羊圖)它又是誰?小羊都是怎樣的?

  4、板書課題:狼和小羊

  (1)齊讀課題。

  (2)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重點拼讀要求掌握的生字。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

  (2)自己讀讀詞語。

  (3)正音。

  狼、弄、臟、驚、爭都讀后鼻音。

  親讀前鼻音。

  狼讀邊音,不讀鼻音。

  弄讀鼻音,不讀邊音。

  臟讀平舌音,不讀翹舌音。

  爭讀翹舌音,不讀平舌音。

  (4)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讀,齊讀。

  4、把生字詞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把課文讀順、流利。

  5、(出示長句子)

  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

  罵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1)自己讀句子。

  (2)指名讀,齊讀句子。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評議。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為了吃小羊,狼共找了幾次碴兒?

  每次是怎樣找碴的?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教學生字。

  1、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2、自學課后筆順表,按筆順描紅。

  3、反饋檢查。

  4、指導寫字。

  (1)本課所有左右結構的字,除撲外都是左窄右寬。

  (2)弄下面一橫最長,親中間一橫最長。

  倒中間部分寫在豎中線上。

  爭中間一橫寫在橫中線上,右邊要出頭。

  5、教師范寫

  6、學生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總)

  課時目標:

  1、學會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讓學生懂得壞人總是要找借口做壞事情的,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3、擴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續寫狼和小羊。

  教學準備:

  投影片

  卡片

  教學重點、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讀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新授。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指導說具體。

  一只()小羊在()小溪邊喝水。一只()狼走來,想()。

  (3)指名連起來說圖意。

  (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誰先到小溪邊的?你是從哪兒讀出來或看出來的呢?

  (5)齊讀第一自然段。

  2、精讀第二六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讀。

  (2)思考:這五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狼一共找了幾次碴兒?小羊又是怎樣說的?

  分別用和﹏畫出來?

  (3)同桌互相讀三次對話,體會一下狼和小羊各自的心里是怎樣想的。

  (4)理解找碴兒這個詞語。

  ①指名讀第2-3自然段。狼對小羊說了什么?小羊是怎樣駁斥它的?

  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羊會不會把狼喝的水弄臟的,可狼偏說小羊弄臟了水,這是書上說的什么?(出示:找碴兒)齊讀兩遍。

  ②自由讀第4-5自然段。

  狼又對小羊說了什么?小羊又是怎樣駁倒它的狼騙小羊說去年小羊在狼的背后說狼的壞話,可小羊去年還沒有出生,狼無中生有指責小羊,這叫(出示:找碴兒)齊讀兩遍。

  ③教師讀第6自然段。

  這一次狼找了什么理由?誣賴小羊不成,又無中生有硬講說壞話的是小羊的爸爸,這又叫做什么?(出示:找碴兒)齊讀兩遍。

  ④現在誰說說找碴兒什么意思?

  (5)這一次又一次的找碴兒,應該讀出什么樣的預期?三次語氣相同嗎?(一次比一次兇狠)

  (6)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能換個說法嗎?我怎么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換個說法。

  (7)氣沖沖、溫和、可憐、反正、再也通過觀察、想象,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指導朗讀。

  (8)分角色朗讀課文。

  ①自由找同學組合表演朗讀,比賽讀。

  ②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③分兩大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9)小結第2-6自然段。

  ①指導學生練習說話。指導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碴兒的經過說出來。

  ②教師小結:兇餓的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兒,由此可見狼是多么的蠻橫,不講道理,溫和善良的小羊認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一次又一次的跟狼講道理,結果是沒有用的。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擴散思維、啟發想象

  1、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樣和狼作斗爭?

  2、小組討論,指名說,評議。

  四、課文劇比賽。

  小組隨意組合表演這篇課文,比賽讀。

  教后小記:

  從一年級起,就要重視讀詞讀句的常規訓練,訓練的起點要低,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指導學生會讀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每一篇文章。在教學此文時,針對課文內容,狼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兒說了三次,引導學生看圖,認真討論體會,并做多次的師范,聲情并茂。這樣,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生讀時,做到了速度較快,語氣較重,一次比一次急促,一次比一次兇惡,表現了狼的狡猾、兇狠、急切地想吃到小羊的心情。同時,通過感情朗讀,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提高了朗讀水平。

【狼教案】相關文章:

《狼》教案11-26

《狼》的教案09-06

精選狼教案10-14

狼的教案10-03

蒲松齡狼教案04-09

狼蒲松齡教案04-09

蒲松齡狼的教案04-09

課文《狼》的教案09-01

課文狼的教案08-25

狼文章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