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班教案模板七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大口袋》這個故事,內容簡短又充滿機智與趣味,故事講述了一只被大灰狼追逐的小白兔在袋鼠媽媽大口袋的幫助下,最終逃脫危險的經過。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在語言教學活動時,由于小班幼兒保持注意力的時間較短、語言經驗較缺乏,表達的時候往往不能較清淅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是他們對熟悉、具體、生動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應該為他們選擇內容短小生動、情節簡單,一次能看完的圖書。
基于這些特點的考慮,所以選擇了早期閱讀《大口袋》這個故事,它的畫面色彩鮮艷明亮、主體形象可愛、大而且突出,書中的角色少而擬人化,容易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和認同。也符合小班幼兒形象直觀的思維方式。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理解圖意,想象并說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樂意扮演角色表現故事情節,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PPT,呼救聲錄音,《小白兔和大灰狼》游戲音樂,把大布縫在大呼啦上做成一個大口袋。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ppt小兔。
1、教師:今天我們班除了來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師,還來了位動物朋友,瞧,它來了,它是可愛的小白兔,你們愿意跟它做朋友嗎?今天小白兔要到森林里去玩了,開心的它還唱起了歌。
2、教師邊做動作變唱歌:《小兔跳跳跳》小小兔子跳跳跳/跳到森林里/豎起耳朵仔細聽/風兒呼呼吹/樹葉沙沙響/哎呀,真好玩。
二、觀察、理解圖意,想象并說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一)觀察第二幅圖——播放呼救聲的錄音,引導幼兒傾聽。
1、師:“聽,是什么聲音啊?猜一猜,小兔可能遇到什么危險了?
師:我們平時遇到危險也要大聲呼救:一起學學“救命!”
2、兔子真的遇到大灰狼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書吧(原來是大灰狼要抓她)
3、提問:大灰狼的動作和表情是怎樣的?(狼瞪著大大的眼睛,露出尖尖的牙齒,師做動作引導,我要吃掉你!)
4、幼兒學學大灰狼的動作。
5、呀,大灰狼追來了,我們快想想辦法幫助小兔吧?(引導幼兒大膽表達)
(二)觀察第三副圖,學說對話。
1、你們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有自己的辦法,她躲起來了,大灰狼沒找到兔子,它遇到了誰?(袋鼠媽媽)
2、大灰狼會怎么問袋鼠媽媽呢?(袋鼠媽媽,你看見小兔了嗎?)誰來學學這句話。
3、袋鼠媽媽會怎樣說呢?(沒看見,沒看見。)
4、請幼兒扮演大灰狼,老師扮演袋鼠媽媽進行對話式角色表演。(重點學習說對話)
5、小兔到底躲哪兒去了?
(三)觀察第五幅圖
1、是誰救了小兔子?那它會對袋鼠媽媽怎么說呢?
2、袋鼠媽媽該怎么說?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師:袋鼠媽媽真好,用自己的大口袋救了小兔子,我們把剛才的故事連起來講一講吧,題目就叫“大口袋”。(出示封面)
2、引導幼兒邊看圖邊與老師一起講故事。
四、游戲:大口袋
先請配班老師當大灰狼,游戲一次。再請一個小朋友當大灰狼,其他幼兒當兔子。碰到大灰狼時,小兔子趕緊躲進袋鼠媽媽的大口袋里。
小班教案 篇2
重點:能在與他人交談中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不客氣”、“再見”等。
難點:初步嘗試在特定的情況下運用不同的祝福語。
解決:情境創設法 示范引導法
目標:
1、在情境對話中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并能在交談中注意傾聽他人的話。
2、初步嘗試運用不同的祝福語,體會同伴間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工具材料:
場景設置:草地、山羊家、小牛家
幼兒頭飾、音樂等
活動設計:
(教師扮演兔姐姐,小朋友扮演各種小動物,兩名大班幼兒分別扮演山羊和小牛)
一、問聲好
為幼兒創設有趣的情境,有助于他們大膽和小伙伴問好,教師扮演的兔姐姐給幼兒親切感。
1、小動物們在草地遇見,互相問好
2、得知山羊生日,一起為它采青草
二、過生日
創設有趣的生日情境,幼兒在投入參加的同時也初步嘗試了說生日祝福語。而打電話小片段
中也蘊涵了“注意傾聽他人說話”的語言要求。
1、到山羊家:問好并嘗試說祝福的話
2、發現小牛沒有來,打電話詢問
三、探病友
在初步嘗試向病人說祝福語的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了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1、到小牛家:問好并嘗試說祝福的話
2、互相道別。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快樂的六個寶》這一主題已經進入尾聲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用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和幼兒一起積極地運用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世界。幼兒在感官的運用中獲得真切具體的感受和體驗,主動建構有關感知的經驗世界。小班幼兒的嗅覺感官經驗較少,他們對氣味的概念停留在好聞與不好聞、香與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潛意識里積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種物品氣味的機會。通過這次探索活動“不同的氣味”,旨在給幼兒提供一個積累嗅覺經驗的機會,讓幼兒了解各種物品的氣味。
在一日生活中,我發現幼兒會被各種味道所吸引。早晨吃點心時,一聞到餅干和豆漿的味道就知道該洗洗小手了準備吃點心了;在涂護手霜后,每次都會用小鼻子去聞一聞香香的味道,還會把小手包起來說要把香香留住給媽媽聞;中午吃飯時,會說:“菜好香啊,我的肚子都快餓扁了!”寶貝們甚至還會留意老師頭發上和身上的香味,這些氣味都是幼兒所熟悉的,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事物又是幼兒所喜歡的。于是,結合主題內容與幼兒學習的興趣,我設計了這節科常活動《不同的氣味》,旨在讓幼兒體驗鼻子的用處,知道正確聞味的方法,及保護鼻子的方法。
活動目標:
1. 分辨幾種經常接觸的不同氣味,體驗鼻子真有用。
2. 知道正確聞味的方法,及保護鼻子的方法。
活動準備:
1. 一次性杯子(分別裝有白開水、白醋)
2. 餅干、巧克力威化
3. 粘紙(每個小動物粘紙都代表了一位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聞一聞、找一找
1. 師:小朋友,今天王老師帶來了你們的好朋友——大狗考利。
考利:小朋友們好!今天啊,是我的超市新開張,歡迎大家來光顧。
考利由于感冒了,聞不出味道。
這時,松鼠媽媽來買醋(考利,我要買瓶醋,用來燒菜,你這里有嗎?)
考利看著2個透明的玻璃瓶,犯愁了:“我的大鼻子失靈了,小朋友們愿意幫助我找一找醋嗎?”
幼兒:“愿意!”
考利:“那等一會呢,我會請小朋們用你們的小鼻子來幫助我找找醋,記住咯,醋是酸溜溜的,而且有點刺鼻,如果你找到了,那么請你把粘紙粘在杯子上。粘好了以后請你小心翼翼地把杯子放到小推車里,然后坐回小椅子上。”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夏天避暑降溫的方法,懂得在炎熱的夏季要做好自我保護。
2、理解故事內容,了解一些小動物避暑的方法。
3、能自主選擇夏天避暑降溫的方法,不能過多喝冷飲,體驗涼爽的感覺。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今天大家有沒有覺得熱啊?想想辦法怎么才能讓自己最涼爽。
小結:夏天很熱,如果一直在陽光下會中暑。在樹蔭下可以讓我們覺得涼爽,如果夏天的時候覺得很熱,一定要采取一些辦法讓自己變的涼爽。
2、教師打開課件,讓小朋友幫助課件中的小朋友,選擇可以讓她變得涼爽的事物。
二、分段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了解一些小動物避暑的方法。
1、分段講述故事,提問:太陽曬在小雞身上,小雞是怎么做的?
2、小狗、水牛、蝸牛又是怎么做的。
故事里的小動物都怎樣避暑?
故事中的人們都是用什么辦法讓自己變涼爽的?
小結:小狗伸出舌頭散散熱、水牛到河里泡一泡,蝸牛找個陰涼地睡大覺。
三、出示掛圖,了解多種夏天避暑降溫的方法,懂得在炎熱的夏季要做好自我保護。
出示掛圖,進行討論,還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變涼爽?
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知道除了故事中的方法,扇子、電風扇、空調等也可以讓我們變涼爽;適當吃些西瓜、喝一些溫開水等都是不錯的避暑降溫方法。
四、能自主選擇夏天避暑降溫的方法,不能過多喝冷飲,體驗涼爽的感覺。
提示幼兒在炎熱的夏天要注意自我保護,不要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暴曬,曬后要多喝水,必要時要涂防曬霜、帶遮陽帽、打遮陽傘;可以多在有風、有陰涼的地方玩耍;在水邊玩耍時要有成人陪伴,不能過多吃冷飲等。
【區域延伸】
1、幼兒經驗:各種避暑方法。
2、游戲準備:各種夏季用品。
3、游戲指導:選擇自己喜歡的避暑降溫方法。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現在的孩子在家中多數是獨生子女,自理能力本身就很差,為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也該自己學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在寒冷的冬季里,孩子們來園時都穿來了外套,我借助這些外套鼓勵孩子們學習穿脫衣服,從而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我便精心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學習故事中小老鼠遇到困難自己動腦筋,想辦法,不麻煩別人的自立精神。
2、學習自己穿脫衣服。
【活動準備】
外套每人一件、《小老鼠學穿衣》幻燈片、《貓和老鼠》里老鼠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老鼠幻燈片,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小朋友,今天我邀請了一只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想知道它是誰嗎?那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動畫片中的小老鼠杰瑞,很聰明、機靈,做事情喜歡動腦筋,想辦法,所以,我們大家都喜歡它。
2、可是,今天我們還請來了一只小老鼠,這只小老鼠最怕冬天了,小朋友猜一猜,它為什么最怕冬天呢?
小朋友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只小老鼠到底為什么最害怕冬天。
二、結合幻燈片讓幼兒理解故事。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進行提問:
(1)小朋友,看小老鼠是在哪里呢?
(2)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呢?它在那里坐著干什么?發什么愁?
(3)那小老鼠為什么不出去玩呢?
(4)外面下雪了,那外面有沒有小動物呢?
2、出示第二張故事掛圖。
(1)小朋友,你們看一下,這張圖上有什么?
(2)小老鼠在干什么呢?它旁邊是什么?
(3)它在用袋子干什么呢?
(4)它套進去了嗎?
3、出示第三張幻燈片。
(1)它現在套上了嗎?
(2)對,小老鼠沒套上還急出了一身汗。這個時候小老鼠會怎么做呢?
師:小老鼠到底請沒請別人幫忙呢?我們一起來看下一張。
出示第四張故事掛圖。
(3)小老鼠找人幫忙了嗎?
(4)它是怎樣套上的呢?
(5)對,小老鼠沒有找別人幫忙,自己想了個好辦法把袋子套上了,那小朋友知道小老鼠為什么要給尾巴套上袋子嗎?
(6)哦。小朋友冷的時候怎么辦呢?
(7)所以,這個袋子就是小老鼠尾巴的衣服。
(8)請幼兒為故事想個好聽的名字。
三、故事好聽嗎?下面老師再把故事完整的的講述一遍。講述完后提問:
1、故事講完了,小朋友能告訴我小老鼠為什么最害怕冬天?那穿衣服的時候小老鼠請沒請別人幫忙?那它是怎么做的呢?小老鼠想了個什么好辦法?
2、請幼兒為故事想個好聽的名字吧!
四、學習穿衣服的方法,鼓勵幼兒自己穿衣服。
1、對,小老鼠真聰明,自己想了個好辦法給尾巴穿上了衣服。那小朋友害怕冬天嗎?
2、小朋友為什么不害怕冬天?對,我們不害怕冬天,因為我們有衣服,并且我們自己會穿衣服。我們還喜歡曬太陽,喜歡在戶外玩耍,所以冬天我們不怕冷。
3、那小朋友,現在我已經準備好了衣服,哪位小朋友能上來表演一下穿衣服?請個別幼兒上臺示范穿衣服。
4、小朋友,下面我們一起來穿衣服,穿好后一起到外面玩吧!
【活動延伸】
1、在區角中,讓那些不會穿衣服的幼兒再進行練習。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穿衣比賽。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以小班的年齡特點為出發點,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通過讓幼兒自主的探究,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小手臟了是怎樣做的,通過引導幼兒對生活的感知體驗去懂得養成清潔衛生的重要性,通過讓幼兒觀察畫面、討論畫面來探究正確洗手的奧妙,利用手偶的表演來吸引孩子的興趣,通過親身體驗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一種輕松、自如的環境中來感知活動的樂趣,在整節活動中,以幫助幼兒學會正確洗手為主線,培養幼兒建立初步的健康行為為目標,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難點:培養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洗手的課件、 兩個小熊手偶、幼兒人手一條小毛巾、溫水、盆子、香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手指歌”導入活動
“小手小手前拍拍,小手小手后拍拍,小手小手上拍拍,小手小手下拍拍,小手小手把小眼睛蒙起來。”
(二)集中觀看手偶表演,幫助幼兒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游戲導入:“醫生嘟嘟來做客”(激發幼兒觀看手偶表演的興趣)
教師引導語:“今天,我們小醫院的醫生嘟嘟要來我們班里做客了,我們一起來歡迎它吧!”(出示扮演小醫生的手偶,向小醫生問好)
2、觀看手偶表演:(教師邊做手偶表演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問:豆豆為什么會肚子疼啊?
它應該怎樣做呀?
(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手上有許多的細菌,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問題:你們的肚子疼過嗎?為什么?
我們應該怎么做啊?
4、小醫生嘟嘟小結:洗洗小手講衛生(鼓勵幼兒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三)設計問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1、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講述 “我是怎樣洗手的?
2、出示洗手課件,設計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了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畫面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她是怎樣做的?咱們也一起來學一學吧!
(引導幼兒理解畫面內容,并啟發幼兒用語言表述)
3、師幼共同講述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卷袖子——沖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沖肥皂——擦手
(教師根據畫面邊做動作邊講解)
4、引導幼兒邊說兒歌做洗手模仿動作,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進一步學習正確洗手的順序及方法)
我有一雙小小手,快來快來洗洗手,白衣袖,花衣袖,洗手前快卷袖,不讓水滴沾衣袖,打開水龍頭,沖沖小小手,關上水龍頭,搓出肥皂泡,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打開水管沖一沖,肥皂泡沖干凈,再用手巾擦擦手,小小手真干凈。
5、師幼談話:“我們什么時候該洗手?”(飯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臟時等)
(四)、幼兒實際練習:洗洗小手講衛生,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教師引導語:“現在已經是吃飯的時間了,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誰的小手洗的最干凈。”
在實際練習中,教師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洗手,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附:故事: 小熊豆豆生病了
小熊豆豆可頑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臟了!有一天,他玩完回到家里口渴極了,看到盤子里的水果一把抓起來就吃,也沒有去洗手。媽媽回來了為豆豆準備好了午飯,喊豆豆來吃飯,豆豆聽見了連忙從廁所里跑出來,手也沒有洗就坐下吃飯了。到了晚上,豆豆突然說自己肚子疼,媽媽嚇壞了,抱著豆豆去了醫院,醫生給豆豆很仔細的檢查了一下,然后對豆豆說:“你的了急性腸炎了,是不是玩完玩具沒有洗手呀?”豆豆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醫生給豆豆開了藥,并對豆豆說:“以后在玩完玩具之后、上完廁所之后、手臟的時候要記得洗手,因為這時小手上會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細菌,這些細菌吃到肚子里,會使我們得病。所以我們應該勤洗手,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那樣就不容易得病了!記住了嗎?”豆豆乖乖的點點頭說:“記住了!謝謝醫生!”
教學反思
幼兒在聽故事時很感興趣,并能結合自己說洗手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練習洗手時出現幼兒嬉鬧現象,如搶香皂、把水弄潑、互相彭水,孩子完全沉浸在歡樂的氛圍里,使課堂有些亂。還有要是把課件放在可最后播放,效果會更好,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是自己的專業素養得到盡快的提升。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綠色、親綠色、種綠色讓幼兒感知綠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環境。
2、幼兒以自身的肢體語言體現綠色植物的美,體驗快樂的情緒。
3、激發幼兒創造美,表現美的欲望,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參與環保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各類綠色植物、綠色背景、綠色地毯
2、動物家園樓盤
3、彩色種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綠色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玩一玩!
2、師:啊,這兒的空氣真新鮮呀,原來這兒有那么多的綠色植物!有綠色的—,有綠色的—,讓我們在這兒玩一玩吧!幼兒自由玩耍。
二、親綠色
1、師:玩得真開心呀,我和小草、小樹成了好朋友,我也想變成一棵小草,你想變成小草、小樹嗎?
2、小草、小樹們一起來跳舞。
三、種綠色
1、師:小草、小樹們有點累了,休息一下吧,咦,這兒有一座動物新村,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2、師:這只小鴨告訴老師這兒什么都好就是沒有綠色,那怎么辦呢?我們來為它們栽些小樹、小草吧。
3、教師與幼兒一起栽樹。
四、結束活動和小動物們再見,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周一的第一個教學活動,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語言課《親親綠色》。這堂課的重點是讓幼兒了解綠色、感受綠色、喜歡綠色;難點是讓他們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表達對綠色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請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圖片樹葉、青菜、小草),讓幼兒發現綠色,對綠色有個初步的認識,引發他們的興趣,然后進入故事《親親綠色》。這個開頭部分幼兒都很喜歡,也很好奇,激發了他們的興趣。第二個環節是傾聽故事,回答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我邊進行故事的講述邊出示四張掛圖。孩子們被這個有趣的故事吸引了聽得津津有味。接下來的提問孩子們也回答的很正確,就是最后一個問題,問山羊公公、兔姐姐、長頸鹿哥哥分別對綠寶寶說了什么話?小朋友大部分只能回答出前面那簡單的一句喜歡,喜歡!只有少數部分能完整的說出來。所以我又將第三、第四段就是遇到山羊公公、兔姐姐、長頸鹿哥哥、小朋友到結束這兩段再讓孩子們聽一次,學說山羊公公、兔姐姐、長頸鹿哥哥、小朋友和綠寶寶的對話,講完第二遍后小朋友腦子也比較清晰了,學說的句子也更完整。在學說句子時我采用了男女生輪流、個別和集體輪流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的更開心。比如男孩子先學說山羊公公的話,女孩子學綠寶寶的話。第一遍換女孩子學說山羊公公的話,男孩子學說綠寶寶的話……。接著進行了一個小游戲,分別扮演故事里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這個環節幼兒非常感興趣,積極性很高。但我覺得這個環節在扮演角色的時候再加上一些頭飾會更好些,讓幼兒更容易進入角色,這是我忽略的一點,以后需要改進的地方。親親綠色,你喜歡綠色嗎?如果讓你對綠色說句話,你會說什么?教師出示綠色寶寶的時候,大部分幼兒都只是簡單的問好綠色寶寶,你好啊!綠色寶寶,我喜歡你!這個環節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對幼兒有一定的難度。最后一個環節是看看綠色世界,我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副綠色眼鏡,讓幼兒通過綠色玻璃紙看看周圍有沒有發生什么變化,引導他們說說自己看到的景象。幼兒拿著綠色玻璃紙都非常的開心和好奇,都在觀察周圍的變化,發現周圍都邊成綠色世界了,他們開心的笑了,并都能說出我看到了綠色。整堂課下來還是比較順利。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禮儀教案:喝水08-23
小班教案:網魚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07-1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教案:《巨人的鞋》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我的小汽車》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認知教案:小熊請客08-24
小班藝術教案:捕魚_小班藝術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