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時間:2022-10-30 09:00:18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精選10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愿意幫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體驗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

  2、能注意到別人的困難與需要,主動幫助別人,具有同情心。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請家長配合引導幼兒回憶幫助他人的經歷。

  (2)請幾名幼兒事先編排幫助、關心別人的情景表演。

  2、物質準備:表演所需道具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活動,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引導語:請小朋友認真看表演,看看發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樣幫助他們的。

  2、觀看情景表演,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1)請幼兒觀看第一組情景表演:一個幼兒幫助另外一個幼兒扣身后的扣子;一個幼兒摔倒了,另外一個幼兒將他扶起來。

  2)討論:你看到了什么?當別人有困難時,你該怎么辦?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是怎么幫助的?

  3)請幼兒觀看第二組情景表演:一個小朋友傷心地哭,另外幾個小朋友拿紙巾幫他擦拭淚水并勸慰。

  4)討論:剛才發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么幫助他的?如果你哭時,希望別人怎么對你?遇到別人傷心時,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

  3、說說"我知道的需要幫助的人",引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愿望。

  1)提問:除了我們身邊的小伙伴遇到困難需要幫助外,還有什么樣的人需要我們幫助呢?你有幫助過他們嗎?怎么幫助的?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3)小結:你們都是很善良的孩子,都能及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與幸福,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4、開展互相幫助模擬活動:互相塞內衣、卷袖子、扣紐扣等。

  (四)活動延伸:

  家長平時帶幼兒外出時,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或事時,積極幫助,為幼兒做樂于助人的好榜樣。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和討論,初步理解畫面內容,讓幼兒懂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激發幼兒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

  2、欣賞童話,感受竹籬笆和爬山虎心情轉變的原因,學習詞語“孤零零”“寂寞”。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預知故事角色特征

  1、猜謎語,導入

  現在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猜猜它是什么植物?

  教師說謎語“名字叫虎不是虎,有腳但是不能走。小小爪子有力量,攀登高處本領強。”

  2、了解爬山虎的生長特性。

  小朋友們見過爬山虎嗎?它生活在哪里?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了解爬山虎一般生長在房屋、圍墻、大樹等地方,它會沿著這些物體向上攀沿生長。)

  二、幼兒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幼兒自由閱讀故事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看看書上的圖畫,看看圖上有什么?它們在干什么?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等會提出來。

  請幼兒自由閱讀,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根據圖片想象故事內容,并了解幼兒有閱讀困難的地方。

  2、討論交流,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現在,請小朋友看到掛圖上的圖畫,你們剛才看懂了哪一幅圖的內容?講的是什么事情?(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看不懂的地方嗎?是哪一幅圖片?(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如,了解籬笆的作用。

  三、師生共同閱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逐副閱讀并討論,理解花貓內容,學習詞語“孤零零”“寂寞”。

  ①你們覺得竹籬笆好看嗎?它心里在想什么?

  ②爬山虎也有點傷心,為什么呢?它和竹籬笆可能子啊說什么?

  ③后來,爬山虎怎樣了?竹籬笆有什么變化?

  ④它們現在心情怎么樣?

  2、教師完整講述一遍故事,幼兒邊看圖書邊傾聽。

  3、引導幼兒懂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①竹籬笆和爬山虎最后為什么都笑了?(讓幼兒感受竹籬笆和爬山虎心情轉變的原因。)

  ②為什么竹籬笆說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小朋友再生活中應該怎樣做?(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生活懂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3

  教學目標:

  1、很好的教育寶寶樂意幫助他人,并且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

  2、教師要鼓勵幼兒參與粘貼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貼有小動物頭飾的塑料瓶,頸上記好毛線、皺紙、籮筐、 一段運動音樂。

  教學過程:

  1、 情感感知,激發托兒產生幫助他人的愿望。

  (1)情景表演以哭聲,吸引幼兒的注意。指導語:“誰在哭呀?喔是小老虎,小老虎你怎么了。” 小老虎:“我冷。”

  (2)師:“小老虎冷,我們怎么來幫助他。”

  幼兒自由發表見解提出幫助小馬看病、穿衣服等。

  2、 粘貼活動:我來幫你穿衣服

  (1)教師示范在小老虎身上貼粘紙,指導語:“小老虎,你別哭。我來幫你穿衣服。”

  (2)請個別幼兒嘗試探索將貼紙貼在瓶上的方法。

  小老虎的再三感謝,再次激發全班幼兒產生幫助他人的愿望。情景中隨機學習語言:,你別哭,我來幫你穿衣服。”

  (3)全體幼兒操作,幫助小馬的朋友小鹿等小動物穿衣服。(幼兒邊操作邊安慰:小馬,你別哭。我來幫你穿衣服。”)

  指導語:“你給小動物穿了一件什么衣服,它喜歡嗎?它說什么,我們應該 怎么說?”

  活動結束:

  音樂聲中孩子們拿著穿好衣服的小動物去鍛煉身體。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并攏夾物向前跳,能聽信號做動作。

  2、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激發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愛心,以及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橡塑球若干個,大龜背3個,體能環8個,單元橋4個,雙單元磚5個,體能棒8根。

  活動過程

  1、準備部分

  (1)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兔子嗎?它長什么樣子?它是怎樣走路的?

  (2)教師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小兔子走路好不好,一起來試一試!”學習兔子雙腳跳的動作進入場地,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做動作。

  2、游戲部分

  教師:“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兔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兔寶寶沒有家了。附近有一只大灰狼,專門偷兔寶寶,兔媽媽已經蓋好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們就去幫兔媽媽把兔寶寶都帶到新房子里,好嗎?”

  (1)場地的一邊設為起點,另外一邊放三個大龜背作為跳躍的折返點,起點和折返點相隔四到六米;距起點兩米處,設置體能環作為“小溝”,距起點三米處設置單元橋

  (2)幼兒在起點處用雙腿的大腿內側夾住一個橡塑球,當聽到“開始跳”的口令時,在起點的幼兒就夾住橡塑球向大龜背的方向連續跳躍。跳到“小溝“處時,要跳進體能環再跳出,接著跳到“獨木橋”前,可將橡塑球拿在手里,走過“獨木橋”,下橋后再將橡塑球夾在兩腿中間繼續前進,直到跳到大龜背處,將橡塑球放入大龜背,然后跑回起點。游戲可反復進行。

  3、結束部分

  (1)教師:“我們幫兔媽媽送兔寶寶回家,真開心呀!那么,開心的時候,你是用什么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示的呢?”

  (2)鼓勵幼兒用大笑、跺腳、拍肚子、在地上打滾等形式來表現高興,以達到放松的目的。

  (3)教師:“回家的時間到了,和兔媽媽說再見,我們收拾好了就原路返回吧。”教師帶領幼兒收拾材料,離開場地。

  注意事項

  1、幼兒人數多時,可以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來進行游戲。

  2、根據幼兒跳躍的情況,調整起點和反折點的距離以及來回的次數。

  3、提醒幼兒要向目標方向跳躍,注意相互不要發生碰撞。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互相幫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學會正確使用幫助用語,設想多種助人的方法。

  3、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相互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小公雞和小鴨子、希望工程

  2、錄像:星星班

  3、實踐活動材料

  活動過程:

  一、以形象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幫助能解決困難。

  1、觀看課件,提問: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情?

  小鴨子吃不到蟲子時心情怎樣?后來心情又怎樣了?它是怎么吃到的?小公雞碰到了什么困難?心情怎樣?后來呢?誰幫助了它?小結:碰到困難時很著急、害怕,但是它們你幫我,我幫你后,小鴨吃到了蟲子,小雞被救上了岸,心里都很高興。小鴨為什么吃不到蟲子?小雞為什么差點被淹死?小結:它們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幫助后,困難就解決了。

  二、充分運用圖片設置情景,引導幼兒討論交流身邊發生的相互幫助的事例,設想幫助別人的辦法。

  1、討論:你遇到過困難嗎?是誰幫助你的?你幫助過別人嗎?心里覺得怎樣?

  2、如果你遇到困難怎么辦?請求幫助時怎么說?你想幫助別人時怎么說?得到了幫助怎么說?小結:我們都會遇到困難,可以說一些有禮貌的話請求幫助,只要我們互相幫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3、猜測可能的困難,討論幫助解決的辦法。出示圖片:娃娃可能碰到什么困難了?怎么辦?小結:你們猜得都有道理,想得辦法也很好。可弟弟還在哭?到底發生什么事情了?

  三、將幼兒日常生活內容與大班幼兒社會教育的目標相結合,讓幼兒在幫助弟弟妹妹整理物品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和相互幫助的快樂。

  1、看錄像:星星班場景。提問:小弟弟為什么哭?怎么辦?怎樣整理又快又好?

  2、幼兒實踐活動:整理材料幫助了弟弟妹妹,心情怎樣?

  活動延伸:

  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以希望工程的幾組鏡頭,引發幼兒樂于助人的積極情感,將幫助的對象由周圍拓展到更大的范圍。需要我們幫助的人還有很多,你們看:(課件),你們回去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怎樣幫助他們,好嗎?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6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常常受人幫助,卻很少意識到要去幫助別人,所以我們需要培養孩子關心人、愛護人的思想意識。設計這個活動是要告訴孩子們,幫助不是一樣東西,它是一種情意、一種精神。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遇到困難時可以向別人求助,并可以禮貌表達。

  2.能夠注意到別人的困難并主動幫助別人;別人發出幫助請求后,幫助他人。

  技能目標:

  1.能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準確并禮貌地向他人發出請求幫助。

  2.能夠對別人地幫助禮貌地感謝。

  情感目標:

  1.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主動幫助別人,具有同情心。

  2.同情殘疾人,知道有很多人需要幫助,能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情境表演所需物品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夠注意到別人的困難并主動幫助別人;別人發出幫助請求后,幫助他人。

  難點:能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準確并禮貌地向他人發出請求幫助。

  活動過程:

  (一).幫助別人真快樂

  (1)激發幼兒好奇心導入:今天我們教師來了一位小客人,她呀,很開心,你能猜猜是為什么嗎?

  (2)教師講故事,幼兒尋找原因。

  (3)知道小象是因為幫助了別人而快樂。

  (二).我們也要幫助別人

  (1)遷移幼兒情感。你喜歡這樣的`小象嗎?你愿意和他一樣幫助別人嗎?

  (2)教師向幼兒發出幫助請求,幼兒知道如何發出請求。

  (三).模擬情境幼兒表演,掌握如何發出請求幫助

  (1)情境一:幼兒玩過沙坑后,身上到處是沙子。

  (2)情境二:中午要午睡了,衣服脫不了。

  (四).在發現別人的困難時,主動幫助他人

  (1)出示圖片:一個小朋友在戶外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傷心的哭了。

  (2)提問:看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做?

  (3)幼兒實地進行表演。

  (4)教師適當小結看到別人遇到困難別人沒有發出幫助請求,可以主動幫助。

  (五).幫助殘疾人

  (1)觀看殘疾人圖片。

  (2)通過觀看圖片,讓幼兒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3)觀看視頻,知道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對分和活動感興趣。

  2、知道每一個數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合方法。

  3、書寫數字6。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一個老爺爺、16條魚和兩個金魚缸的圖片,圓片、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

  2、每個幼兒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6條金魚和2個金魚缸的圖片,提出問題:老爺爺買回6條金魚,他要把這6條魚養在兩個金魚缸里,要求每個魚缸里都有金魚,可以怎樣做,你能幫助老爺爺嗎?請幼兒說出分法,教師貼出實物分解圖及數字分解圖(不一定按順序)。

  二、請幼兒取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各分成兩堆,要求每種的分法都不一樣。說出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嘗試記錄下來。

  三、在黑板上出示6個圓片及分合符號,請一名幼兒上來將他的分法逐一擺出,再請一名幼兒用數字卡擺出相應的分解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讀出6的幾種分法,知道有5種分法。

  四、討論:3有幾種分法?2有幾種分法?將2~6的分解式逐一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發現,每個數字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法。

  五、練習:翻開用書,添畫或填寫6的分解組成式。

  活動延伸:

  在練習冊上進一步復習鞏固6的分解組成和書寫。

  教學反思:

  在課上的每個環節及時給予鼓勵,并獎勵小粘貼,這樣可以清楚的讓學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給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樣。 在玩和游戲中探究知識,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學生會參差不齊,會有個體差異,調動積極性讓他們充分愉快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8

  目標:

  1、根據動物的特征和生活習性想象動物為人們做些什么,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2、讓幼兒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品質。

  準備:

  幻燈片老爺爺、小姐姐、老奶奶等

  果園、小河、送信、木材工地

  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去過動物園嗎?動物園里都有些什么動物?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為什么?

  師:有一個動物園你們可能沒有去過,這個動物園可稀奇了。這里的動物不光可以給我們看,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呢,你們想知道它們都能幫我們做什么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請你幫助我》吧!

  二、教師分段講述故事

  師:瞧,動物園剛開張就有很多顧客打來電話請小動物們去幫忙,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

  1、出示老爺爺圖片

  師:老爺爺已經八十歲,遇到了一個困難,他就給動物園打電話說:“你好,是動物園嗎?我的后背正癢癢,我想請一個小動物來幫我撓癢癢。”

  2、師:小朋友你們猜猜老爺爺會請哪個小動物去幫忙了?

  師:小朋友請了這么多小動物來幫忙,那到底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小猴子圖片

  師:老爺爺為什么請小猴子來幫忙啊?

  3、出示小姐姐圖片

  師:老爺爺有了小猴子幫他撓癢癢可開心了。叮鈴鈴叮鈴鈴,又是誰打來電話了?

  師:小姐姐帶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可是一陣風吹來,把她的蝴蝶結吹到了高高的樹杈上,連警察叔叔都拿不下來。她就打電話給動物園說:“你好,是動物園嗎?我的蝴蝶結被風吹到了高高的樹杈上。我想請一個小動物來幫我把它拿下來。”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小姐姐會請哪個小動物幫忙呢?

  師:小朋友真聰明,那我們一起看看它會是水呢?出示長頸鹿圖片

  師:小姐姐為什么請長頸鹿來幫忙啊?

  4、師:長頸鹿的脖子很長,只要一抬起頭就可以把蝴蝶結給拿下來

  5、師:小姐姐拿到了自己的蝴蝶結開心得跳了起來。就在這時候一位叔叔剛下火車,他拎了好多的東西,他撓了撓頭,改怎么辦呢?有了,他打電話給動物園說:“你好,是動物園嗎?我想請一個力氣大的動物幫我扛箱子、拎包.我這邊太多了!”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那些小動物可以幫助叔叔呢?

  師:小朋友今天表現得真棒,請了這么多動物來幫忙,我們來看看這位叔叔請了哪個小動物?

  出示小熊圖片

  師:叔叔為什么請小熊幫忙啊?

  6、出示幻燈片年輕媽媽

  師:叮零零,又是誰打來電話了?這位媽媽抱著寶寶逛街,逛了一會,累得滿頭大汗,膀子都酸了。她想請一個小動物幫忙?師:小朋友,小朋友你們覺得會請誰幫忙呢?

  師:你們說的都很好,我們來看看這位媽媽到底請了誰來幫忙?

  出示袋鼠圖片

  師:為什么請袋鼠來幫忙呢?

  師:寶寶睡在袋鼠的大口袋里,又舒服又溫暖,他的媽媽可以繼續逛街了。

  師:剛剛這個故事里老爺爺請小猴子幫他撓癢癢。小姐姐請長頸鹿幫她拿蝴蝶結。叔叔請小熊幫他扛箱子、拎包。年輕媽媽請袋鼠把她的小寶寶放在它的大口袋里。小動物的本領真多,可以幫助人們做很多事情。小豬知道了這個消息,它也開了一個這樣的動物園。可是今天打電話的人很多,小豬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幫幫他,你們愿意嗎?

  出示圖片1、果園

  師:圖片上看到了什么?

  師:原來是蘋果成熟了,到了采摘的時候了。農民伯伯想請一個小動物幫他摘蘋果。小朋友你們想請哪個動物給他呢?為什么?

  下面的圖片依次出示,讓幼兒幫忙解決。

  師:小朋友幫助小豬解決了這么多的困難,它夸我們是樂于助人的好寶寶。

  三、延伸

  師:如果我們這里也有這樣的動物園,你最想請哪個小動物幫你做事?

  四、結束

  小動物們見到別人有困難都能樂意用自己的本領幫忙,我們小朋友看到別人有困難是不是也樂意幫忙呢?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9

  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觀察畫面的能力,并能用一二句話把事情說清楚,說明白。

  2、初步學會使用常用的禮貌用語:請、謝謝、不用謝、沒關系等。

  3、懂得小朋友之間應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題意。

  1、揭題:互相幫助

  2、誰知道“互相幫助”是什么意思?(我幫你,你幫我,就叫互相幫助。)

  二、提出要求。

  這節課要看圖想想說說,說話聲音要響亮,一句一句說完整,說清楚。

  三、指導看第一幅圖,學習說話。

  1、圖上畫著誰和誰?

  2、什么時候,丁丁要干什么?(寫字的時候,丁丁向冬冬借橡皮。)

  3、想想丁丁會怎么說?

  丁丁說的話里面,哪些詞表示有禮貌?(請、好嗎)出示這些詞。

  丁丁說這句話的語氣怎樣?(請求、商量)

  4、冬冬也是個懂道理的孩子,他會怎么說,怎么做?(冬冬很樂意地把自己的橡皮借給丁丁,會說:“你拿去用吧!”)

  5、他們之間還會說些什么?會用哪些禮貌用語?(謝謝、不用謝)

  四、指導看第2幅圖,學習說話。(教師可半扶半放進行指導)

  1、看圖,圖上畫著誰與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2、看拼音,讀圖下的提示問題,幫助學生搞清題意,即:丁丁看見冬冬沒有帶傘,會怎么說,怎么做?冬冬回怎么說?

  3、自由練說,可同桌討論,互說。

  五、綜合練習。

  1、選擇一幅圖進行表演說

  2、調換說話事物,如借球、還鉛筆等進行遷移訓練。

  六、總結談話。

  1、你覺得丁丁和冬冬是怎樣的孩子?

  2、我們班像丁丁和冬冬那樣的孩子多著哩!說說都有誰?他們怎么做?表揚這些好人好事。

  3、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想法?

  4、我們的學校和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10

  活動名稱:

  需要幫助的人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懂得怎樣幫助我們身邊的人。

  2、激發幼兒關愛別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設備、捐助箱、圖書、玩具。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回憶交流

  1、觀看“獻愛心捐助活動”的錄象。

  2、教師提問: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給誰捐款?為什么要給災區的小朋友捐款?

  3、師小結:生活中有困難的人需要我們去幫助, 讓我們來看看照片上還有哪些人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

  二、觀察圖片 分享討論

  1、出示圖片一 (有人摔倒了)

  圖片二 (有人生病了)

  圖片三 (老爺爺背著包在吃力地走路)

  圖片四 (三輪車阿姨在吃力地騎車

  2、提問:

  (1) 你遇到了這些事會怎么做?你想幫助誰,有什么好辦法?

  (2)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人也需要我們去關心和幫助?

  3、幼兒討論:如果我遇到了這些事會怎么做?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

  4、師小結:

  大家都很愿意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且還想了很多的辦法。平時我們經常看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也會幫助一些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這些人,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怎樣關心、幫助別人的。

  三、觀看幻燈片拓展經驗

  1、講講圖片上他們是怎樣幫助別人的。

  2、小結: 原來我們周圍有很多人需要大家的關心和幫助,幫助了別人我們也會變得很快樂的。

  3、引導幼兒獻愛心捐助災區小朋友。

  四、活動延伸 情感激發

  1、出示災區小朋友的來信,激發孩子的興趣。

  2、老師讀信,激發孩子想幫助災區小朋友的愿望。聽了來信你們說怎么辦?

  3、幼兒依次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上來捐助,在“愛的奉獻”樂曲聲中結束活動。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

  準備:

  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簽。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長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物的興趣。

  2.提示幼兒植物生長是漫長的過程,不象錄相演的那樣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觀察,看看種子什么時候發芽,什么時候開花……

  3.啟發幼兒用畫和測量的形式來記錄它的生長。

  4.示范記錄方法。

  要求:看生長情況,數葉片,量株高,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本上。記錄可以用寫數字或涂色高度、數量、空格的統計辦法。提醒幼兒植物未發芽前,用圓圈或三角形代表無變化。

  5.請幼兒分組作記錄練習,提示幼兒每日的觀察記錄時間,以及輪流記錄的方法。

  6.活動結束后注意觀察,觀察和督促幼兒的記錄,請幼兒定期向全班匯報記錄結果,逐漸形成責任心和任務意識。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08-20

需要幫助的人大班教案10-12

大班社會需要幫助的人教案04-11

幼兒園大班教案《需要幫助的人》08-31

幼兒園中班教案《需要幫助的人》09-13

中班社會需要幫助的人教案04-01

大班社會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需要幫助的人》09-22

《我會幫助別人》教案設計07-02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幫助殘疾人》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