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可能性教案模板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可能性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可能性教案 篇1
學具準備:
學生學具:
1、每組一盒 3紅3白(號盒子2紅2黃2白,號盒子5白1紅,發給左側兩小組)
2、分好6個小組,按坐的順序定好1-6號,中間一人組長,培訓組長、示范摸球。
教師學具:
1、四個硬紙板盒子(其中13號打印,塑封;還有一個用作放球用);三塊黑卡紙;4紅4黃4綠吸鐵石。
2、教師有3個盒子,一號1白1紅1黃(例題演示),二號7白(備10白1紅),三號4紅3黃(用作猜球練習)。
3、備紅粉筆1支,確認磁性黑板,在黑板上布好點,放好12個吸鐵石。
教學過程:
一、摸球
師:同學們一定在想,今天給我們上課的怎么是楊老師?不過,楊老師上課可不空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盒球禮品,想不想看看?
生:想(很興奮)
師:咱們看看。(滿面含笑摸出一個球,高舉這是一個),
生:齊答:黃球
師:(放進去再摸出一個),里面啊還有(生接:白球),還有(生接:紅球)
師:(欣喜)這紅球漂亮嗎?(漂亮)想要嗎?(想)
師:這紅球可不是心里想要就要得到的,我得把這幾種顏色的球放在一個盒子里,讓小朋友們去摸,如果你摸到紅球,就把它送給你,想不想試試?
生:(斬釘截鐵)想
師:現在,老師這兒有三個盒子,都裝了些什么球呢,瞧(貼,這是1號盒子,這是2號盒子,這是3號盒子)現在,如果你特別想從盒子里摸出一個紅球,你會選擇到幾號盒子里去摸?1號、2號還是3號?
生1:第3個,生2:第3個,生3:第3個。
師:想摸3號盒子的舉手。哇,你們都想摸第3個盒子?奇怪,為什么你們都選3號?
生:因為3號盒子全部都是紅球。
師:追問:全部是紅球怎么了呢?
生1繼續:隨便摸哪個球都是紅球。 生2:先摸哪個球都是紅球。
師:都這么想嗎?還有補充嗎?是呀,盒子里全是紅球,任意摸一個,會怎么樣啊?(貼一定摸出紅球:數學上,我們可以說)
可能性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實踐—驗證”,讓學生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理解并掌握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規律。
2、能對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描述,結合具體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知道其結果可能性的大小。
3、獲得一些初步為數學實踐活動經驗,并在和同伴的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并掌握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規律。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分析推理,得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規律。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談話引入(飛鏢)
1、引出“可能”
今天老師要請大家一起玩個游戲,你們喜歡嗎?(出示轉盤)
請兩個學生上來比賽,猜猜誰會贏?
教師小結:剛才這兩位同學在沒有比賽之前,我們是不能確定他們的輸贏情況,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以用“可能”來描述。(板書:可能—不確定)
現在誰能用可能一次來說說他們兩個的輸贏情況。(XX可能會贏,XX可能會輸,從不同角度說說)
2、引出“不可能”、一定
比賽開始,規則每人投5次,等到第一位同學投完第5次,隨機再讓學生猜猜他們的輸贏情況,并說說理由。從而引出“一定”、“不可能”
(板書:(一定--確定)
(不可能--確定)
3、小結:剛才我們所講到的“可能、不可能、一定”它是判斷一件事情會不會發生的三種情況。其實像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有些事情它可能發生,有些事情它不可能發生,而有些事情則一定發生,下面的事情請你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來說一說。
4、練習(課件出示)
(1)小紅說:“出生到現在我沒有吃過一點東西。”
(2)太陽從西邊出來。
(3)吃飯時,有人用左手拿筷子。
(4)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5、教師說學生用手勢進行判斷。
(1)兩個因數相乘,積是兩位數。
(2)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商是兩位數。
(3)一個人身高10米。
(4)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二、操作活動探索規律
1、出示活動要求
(1)每人摸3次,摸的時候要按順序,不能搶。
(2)摸之前將棋子搖一搖,任意摸出一個,小組長記錄是什么顏色,然后把棋放回袋子再摸。
(3)小組長統計一共摸了幾次,白棋幾次,黑棋幾次。
2、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摸球情況
請各組的組長匯報你們組的摸球情況。(師將學生的摸球的情況統計在記錄表中)仔細地觀察這個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3、猜猜袋子里裝有什么顏色的棋子,以及兩種棋子數量的多少。
4、驗證猜測結果
5、師小結:通過再一次的實驗證明,可能性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數量)數量
多的可能性就大,數量少可能性就少。那么兩者的數量相等或差不多時,它們的
可能性就差不多了。
三、生活應用
我們掌握了可能性大小的規律,利用它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1、現在我們再來玩玩這個飛鏢游戲吧(請兩位學生上來)
(1)猜猜他們兩個投在那個地方的可能性大一些
(2)學生投了幾次之后,猜猜誰贏的可能性大一些(隨機察看情況)
2、定分
老師這兒有一個沒有定分的飛鏢,請你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你覺得如何定分最合理?
3、摸獎
瞧,元旦馬上到了,一百商店舉行摸獎活動,規定凡是摸到白球均可獲得價值100元的精美禮品。你會選擇那一只摸獎工具箱。(說說你的理由)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經歷和體驗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整理數據
2、會運用規律結實生活現象
教學重點、難點:
發現規律
教具:8個布口袋。紅球、綠球各48個。
教學過程:
一、 復習“一定”與“不可能”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口袋,放5個紅球進去,我請同學來摸一摸的話,你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一定嗎?為什么?可能摸出黃球嗎?為什么?
師:那我放一個黃球進口袋。現在,如果你在口袋中摸一個球,會摸出什么顏色的球?為什么?
總結:是啊,現在我們不能肯定摸到的一定是紅球還是黃球。只能說可能摸到紅球,可能摸到黃球。具有“可能性”
板書:可能性
二、 學習可能性
師:這只口袋了有5個紅球,1個黃球。你能猜一猜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大還是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那5個黃球,1 個紅球呢?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大還是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師:哦。可這畢竟是我們的猜測啊,得想個辦法嚴驗證一下,怎么驗證呢?
師:是啊,多摸幾次我們才可以發現規律啊!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不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而且想到做摸球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很有科學家的意識啊!
師:那我們來驗證一下這個猜想吧!但在實驗前老師有個要求。我請1-4組做5個紅球1個環球的實驗。5-8組做5個黃球1個紅球的實驗。我們6人一組。由課前選好的正副組長負責記錄和監督。其他人每人摸10次。總共40次。
師:為了讓實驗更科學,大家說說要注意些什么?
師:那記錄的方法有哪些呢?(沒有正字就說老師這里介紹一種新的方法:正字法)
師:那誰給大家介紹一下正字法!如果有其他方法,就個正字法比較一下(可以根據合計比較)
師:你覺得正字法有什么好處?
師:我們就規定實驗的時候,同一用正字法記錄。同學們,實驗的時候一定要像科學家研究科學一樣,認真對待,實事求是。讓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實驗的最認真,活動最規范。明確了嗎?小科學家們,開始實驗吧!
三、 匯報
師:剛才同學們都猜測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大,那實驗結果到底是這樣的呢?請各小組匯報數據,其他同學注意邊聽邊思考問題。
板書:5個紅球 1個黃球 5個黃球 1個紅球
師:觀察這2組數據,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師:為什么1-4組摸到紅球多,而5-8組摸到黃球的次數多呢?這說明了什么?
師:這跟我們原來的猜想一樣嗎?剛才,我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又用實驗驗證了自己的想法。高興嗎?表揚表揚自己!
四、 實驗
師:如果在這個口袋中放3個紅球3個黃球,在這個袋子中,猜猜摸帶紅球、黃球的可能性又會怎樣呢?為什么?
師:要知道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只要怎樣?大家都知道,那我們來驗證一下吧!還是跟剛剛一樣。大家要認真負責啊!好了,開始吧!讓老師來看看哪個同學像小科學家。
五、 匯報
師:好了。我們來看一下實驗結果。看看我們的猜想對不對。
板書:3個紅球 3個黃球
師:觀察一下這組數據,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總結:同學們,摸到紅球黃球個數相等,所以摸到紅球。黃球的可能性就相等。
師:這跟我們的猜想一樣嗎?
六、 鞏固
師:如果要使1號口袋中摸到紅黃球的可能性相等,怎么辦?
師:那為什么可能性星相等了呢?是啊,球數相等,可能性就相等。
七、 總結
今天我們在玩的過程中一起研究了統計與可能性,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25~126頁例1、例2,第127頁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五第1題。
【教學目標】
1.能在活動中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可能的,有些則是不可能的。
2.在具體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術語來判斷生活中的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猜想、分析、判斷、推理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活動情景中體驗生活中的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
【教學難點】
能用比較規范的數學語言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進行分析描述。
【教具學具準備】
硬幣、裝乒乓球的盒子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師:上課之前告訴同學們一個消息,我們班馬上要轉來一位新同學,請同學們猜一猜,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
2.學生猜:可能是男同學,也可能是女同學,不能確定,都有可能。
3.教師小結: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們可以確定它的結果,有的事情則不能確定它的結果。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不確定現象。
(1)教師:大家喜歡玩游戲嗎?我們來玩一個拋硬幣游戲怎么樣?拋硬幣之前請同學們猜一猜硬幣落地后,是
正面向上呢?還是反面向上?
(2)學生分組進行拋硬幣活動,注意記錄和觀察硬幣落地后,是正面向上還是反面向上。
(3)活動后請學生用語言描述硬幣落地后,是正面向上還是反面向上,得出這件事是不確定的結論。
(4)教師引導學生用規范語言描述:同學們的這些意思,在數學上我們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書:可能……也可能……)這個詞語來描述這種不確定現象。
(5)教師小結:拋一枚硬幣,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在數學上,我們把像這樣的,可能出現的結果不止一種,而使人們事先不能確定的現象叫做“不確定現象”
(板書:結果不止一種?不確定)。
2?研究確定現象
(1)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白球。學生可分組摸球后,記錄摸球后的結果。教師:當盒子里全是白球時,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怎樣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全是白球,都是白球……
教師引導規范語言:同學們的這些意思,在數學上我們一般用“一定”這個詞來說。
(板書:一定)
教師:這樣放球可能從盒子里摸出黃球嗎?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不可能,不會……
教師引導規范語言:同學們的這些意思,在數學上我們一般用“不可能”這個詞來說。
(板書:不可能)
教師:(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黃球)當盒子里全是黃球時,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又怎樣呢?
學生用“一定”、“不可能”來描述摸球結果。教師小結:像這樣結果只有一種,我們就用“一定”、“不可能”來描述確定現象。
三、猜想驗證
1.(教師將兩種球混裝)提問:現在盒子里裝了3個黃球和3個白球,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會是什么球呢?教師引導學生用規范語言來描述摸球結果。
2.小組摸球,試驗驗證。
(1)試驗要求。
教師:老師給每組都準備了一個盒子,里面有3個黃球和3個白球。請組長負責安排,小朋友按次序摸球。
要求:
①每人可以摸兩次,摸之前要先想想:會摸出什么球呢?然后再摸。
②組內的記錄員要將小朋友每次摸球的結果記錄下來。
③每次摸出的球要放回盒子里搖一搖,再繼續摸。教師:比一比哪個小組最會合作,小組活動開展得又快又好。小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2)教師小結:完成教科書127~128頁1~3題。
2.討論生活中的不確定現象。
教師:生活中,哪些是可能發生的事情?哪些是一定要發生的事情?
教師舉例,引導思考,如:“猜中指”、“石頭、剪子、布”等游戲。教師:誰來介紹一下這些游戲?你能預測一下結果嗎?
教師小結:可能出現的結果不止一種,是事先不能確定的。
學生舉例,分析游戲結果。
教師:想一想,平常你還玩過哪些游戲,或者你能不能自己來設計這樣一個游戲,使它可能出現的結果不止一種,是事先不能確定的。
要求:獨立思考,同桌互玩,邊玩邊想:這個游戲的結果是確定的嗎?為什么?
學生匯報交流。
教師小結:剛才大家說的這些有趣的游戲,它可能出現的的結果不止一種,在玩之前是不能確定的,屬于數學上的“不確定現象”。也正是因為結果的不確定,人們才可以反復玩,在可能出現的結果中去感受無窮的樂趣。
四、全課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 數學》年級上冊教科書第104頁主題圖及第105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①通過猜測和簡單試驗,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②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③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合作學習態度。
教學重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硬幣;每個小組準備兩個盒子(1號盒和2號盒),8個白球,4個白球和4個橙球;水果模型。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一元硬幣:“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些什么呢?”
師:利用這個硬幣我們可以玩一個游戲,同學們想玩嗎?
教師先介紹硬幣的正面和反面,再介紹游戲的玩法。
經過好幾次的“猜正反”。(學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師:結果能確定嗎?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可能性”。(板書課題)
出示主題圖(第104頁),聯系生活,讓學生發現:在生活中像這樣的事件存在著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是數學課中的一項內容,可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小組合作摸球活動
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好兩個紙盒。
請每組的`組長在1號盒里放入8個白球。
1、1號盒,體驗“一定”
* 猜一猜,摸一摸
請每位小朋友從1號盒里摸出一個球,每次摸球之前先猜猜是什么顏色,摸球之后看看是什么顏色,看看猜得對不對,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顏色啟示錄下來,記錄后,把球放回盒子中搖勻,再輪到下一個同學摸。
* 議一議,說一說
各人摸完后,根據各組記錄球的顏色情況討論一下有什么發現,再匯報摸1號盒的情況和猜的結果。
師小結:當我們知道摸的結果只有一種情況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述這件事情。(板書:一定)
2、體驗“不可能”
師:大家都知道1號盒里只有白球,你還想問什么問題嗎?
引導學生發問:在1號盒里能不能摸出紅球?藍球呢???
讓學生體驗到“不可能”。(板書:不可能)
3、2號盒,體驗“可能”
師:我們繼續摸球,請小組長在2號盒里放入4個白球和4個橙球,然后按照摸1號盒的方法來摸球。
師:這次我們又發現了什么?(盒子里面放了白色和橙色的球,所以摸出來的可能是白球,也有可能橙球。)
師:像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用“可能”來描述。(板書:可能)
4、小結
師:通過整個摸球活動,我們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發現,回答后。
師小結:一般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定”“可能”與“不可能”三種情況。
(二)、小組合作學習例1
課件出示課本105頁例1的圖。
師:請同學們找開書本105頁,認真觀察例1,然后小組討論圖中的問題。 學生討論后匯報結果。
三、聯系生活,鞏固新知
* 請你來當判官
出示例2
師:原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可能性”。那么,你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對下面幾個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現象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說說理由嗎?
“一定”的,畫√;“不可能”的,畫×;“可能”的,畫○。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小組討論后,教師指名匯報,師生共同解決。
* 說一說
師:同學們,生活中到處都有“可能性”,你還能想哪些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請大家在小組里說一說。
小組說一說后,教師指名說說。
四、實踐活動,鞏固新知
* 說一說
師:小精靈看到我們玩得這么高興,他也想加入我們的游戲,大家歡迎嗎? 課件出示,教師述說題意:老師把小精靈的眼睛蒙上,在3個杯子中放了一些球。一號杯放有紅球、黃球、藍球;二號杯里全部是紅球;三號杯放了黃球和藍球。現在有3個問題請同學們來解決。
① 在哪個杯子里小精靈一定能摸到紅球?
② 在哪個杯子里小精靈不可能摸到紅球?
③ 在哪個杯子里小精靈可能摸到紅球?
* 涂一涂
課件出示書本108頁第2題,讓學生按要求涂一涂。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注:正方體為紅色,球體為藍色,錐體為黃色)
五、鞏固升華,活用新知
師徒四人西游
唐三藏:在這漫漫長的取經路上,三位徒弟保護師傅都很用功,為師準備了人參果、蟠桃和西瓜來獎賞他們,小朋友們你能幫幫我分一分這些獎品嗎?不過,我這三位徒兒的口味可不一樣:
孫悟空說:“我最喜歡吃蟠桃了,我要在我的袋子里任意拿一顆,都能拿到蟠桃。”
沙悟凈說:“我最不喜歡吃人參果了,其他的就無所謂。”
豬八戒說:“我最喜歡吃了,要求不高,只要能吃到西瓜就行了。”
唐三藏:怎樣分才能使我這三位徒兒都能滿意呢?
請同學們先在小組里討論,再合作裝好獎品,然后匯報每袋的的方法,看看哪個組裝得又快又好。
六、總結評價,深化新知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不明白、有疑問的地方?
讓學生暢所欲言。
師小結:像這樣存在“可能性”的問題,是數學課里面的知識,它包含“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種情況,它跟我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請同學們回去留意一下,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類似的數學問題,看看誰最有偵探頭腦,善于發現和分析問題。
七、板書設計
一定
確定事件不可能
可能性不確定事件:可能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活動,充分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斷、推理、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感受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會判斷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教具學具:
課件、彩球、塑料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感知
1、初步感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1)用一定來描述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師:同學們,老師最近學會了一種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給大家看,你們想看嗎?
生:想看。
師: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著一些彩球,請同學們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我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的。你們相信嗎?
(學生有的說信,有的說不信)
師:那我們就試試吧。
(師出示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有彩球,請學生任意摸出一個球,老師都能準確猜出球的顏色。學生猜測,袋中裝的都是黃顏色的球。)
師:因為袋中裝的全都是黃球,所以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怎樣?
師:當事情確定會發生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述。(板書:一定)
把白球倒入空的不透明的袋子中,請學生描述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開始由猜球游戲導入新課,使學生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興趣盎然、主動參與。使學生在參與猜球的過程中明白一定的涵義,初步體驗到什么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一定的。]
(2)用不可能來描述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師:林老師想從袋中(剛才裝白球的袋)摸出一個紅球,行嗎?為什么?
師:確定不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就用不可能(板書:不可能)來描述。從這個袋中還不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理解一定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進一步體驗什么情況下事件的發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學生對確定性事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認識。]
【可能性教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教案06-14
《可能性》的教案08-08
可能性的教案11-24
《可能性》教案04-28
可能性教案09-04
《可能性》優秀教案08-13
數學可能性教案10-01
統計與可能性的教案10-26
《可能性》的教案范文12-11
可能性教案范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