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手語關愛聾啞人,體驗愛與被愛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過手的不同動作可以表達多種情感,感知他們他們的非言語交往和表達方式。
活動準備:電腦一臺、課件
活動過程:
一、看手語圖片,引入活動
T: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學習一樣新的本領,看,圖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
對了,這個阿姨是在做手勢,你知道這手勢是做給誰看的?
小結:聾啞人和我們一樣也需要交流,他們聽不到、也說不出來,只好用手勢做手語和別人交流。
二、初步認識手語
你們會做手語嗎?
老師做幾個讓你們猜一猜。
。ń處熓痉叮耗、我、他、哭)
今天老師還幫你們請來了一位小熊教授,請他來教你們做手語。
播放小熊FLASH
學習:你好、早上好、我愛你、等等
三、講述故事,有幫助聾啞人的想法
教師配樂講述:出現小女孩的圖片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就是無上的美味了!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的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撰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T:如果你遇到這個小女孩,想不想幫助她?
你想怎么幫助她?
可她是個聾啞人,聽不到你們說的話,
對了,我們可以用手語來和她交流,誰先來?
。ㄓ變河米约合氤龅氖终Z動作將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
小結: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有了你們的幫助,小女孩就不會太傷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幫助,一天天長大起來,她用心學習,終于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上。
出示《千手觀音》的圖片
不錯的
T:她們都是聾啞人,什么都聽不到,但她們卻跳得這么好,她們真棒。
觀看錄像《千手觀音》
小結:他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們感謝大家,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手語歌《感恩的心》
讓我們和客人老師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謝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2
一、設計思路:
京劇是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京劇臉譜、京劇唱腔、京劇表演五彩紛呈,精彩奇特,是具有民族性、夸張性的藝術。讓幼兒接觸一點京劇,欣賞京劇的經典片段,制作京劇臉譜,過一把京劇表演的癮,可以培養幼兒對京劇的興趣,感受中國京劇藝術特殊的美,增強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了解與熱愛。
二、活動目的:
1、萌發幼兒對京劇藝術的興趣,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勵幼兒參與京劇表演和制作京劇臉譜。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三、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各種京劇臉譜。
2、日;顒訒r播放京劇的錄音帶和錄像帶,供幼兒欣賞。
3、彩紙、紙板、毛線等手工材料。
四、活動一:說說京劇。
1、看京劇錄像。
2、向幼兒簡單介紹京。壕﹦∈俏覈囊环N戲曲,只有中國才有,所以叫國粹。唱京劇的人要在臉上涂上一些漂亮的花紋,就是京劇臉譜。因為京劇好聽好看,不僅中國人喜歡,很多外國人也很喜歡。
3、介紹京劇臉譜的名稱、性格和特點。如:紅臉代表忠誠勇敢;白臉代表狡猾;黑臉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五、活動二:學唱京劇。
1、幼兒觀看錄像后回答,唱京劇的人臉上涂上各種漂亮的花紋,他們說話、動作、走路跟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2、放京劇錄像帶,讓幼兒感受京劇曲調的優美,并跟著哼唱。
3、幼兒戴上臉譜,自由地表演。
六、活動三:畫臉譜。
1、觀察京劇臉譜的顏色和花紋,區分紅臉、白臉和黑臉。
2、幼兒畫京劇臉譜。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設計漂亮的圖案進行裝飾,要求色彩鮮亮。
3、把畫好的臉譜剪貼在紙板上,用毛線頭當胡須和頭發。
4、幼兒戴上自制面具做游戲《黑臉敲鑼》。
玩法:黑臉一個,紅臉、白臉若干。黑臉慢敲鑼,紅臉和白臉就開始走圓場步;黑臉快敲鑼,紅臉捉白臉,白臉躲紅臉,看誰捉得多,看誰躲得快。被捉到的白臉交給黑臉。
七、效果分析:
當孩子們頭戴自制的臉譜,腳下邁著不太嫻熟的圓場,認真地模仿著自己喜歡的一招一式時,他們都被這古老的藝術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孩子在"小劇場"中表演自己剛剛學會的京劇,還有的孩子回家教爸爸媽媽學唱京劇——儼然一個個小戲迷。
活動延伸區域活動中設立“小戲迷俱樂部”。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主動、大膽地開展采訪成人與小朋友的活動,并記錄自己的采訪結果。
2、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采訪經過與結果,大膽地表現自己。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觀看有關記者采訪的錄像片斷,知道記者采訪的方式和需要的設備。激發幼兒當"小記者"進行采訪的`欲望。
2、自制記者證及采訪、播報所需的道具。
指導要點:
1、了解記者。
(1)、觀看有關記者采訪的錄像片斷。
(2)、討論:記者是干什么的?什么叫采訪?你見過記者采訪嗎?他們是怎樣采訪的?采訪時會說些什么?
2、自制采訪播報所需的道具。
討論:你打算收集哪些材料制作采訪需要的道具?
3、制作活動。
(1)、開展采訪活動。
(2)、明確采訪對象和目的。
(3)、引導幼兒把采訪的內容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當時設計這樣一個活動,是發現班里很多孩子羞怯,經歷了寶寶班、小班近一年半的時間,還是在很多活動中不肯動手、不肯試一試,所以帶動班里很多孩子都不敢去嘗試新鮮的事物,不敢去表現自己,這樣班里無形的產生了一種奇異的氛圍,老師帶著孩子們去認識一件新的事物,所有的孩子都會退縮,本能的反應是“不敢”,而且在家長的教育觀念里,也沒有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趁一個家長開放日活動,安排了這個教育活動。
小百科:記者(journalist)是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機構中擔任采訪、新聞寫作、攝影的專業人員。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圖書館借閱圖書的基本規則。
2、通過說一說、做一做,引導幼兒遵守圖書館規則。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我們的小書城》。
2、幼兒操作材料:圓形卡紙、筆、每組一張《圖書館規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位神秘的新朋友,想認識嗎?
(二)觀看課件,了解圖書館規則
1.課件片斷一:愛護圖書。
師:你看到了什么?他們做的對嗎?為什么?
幼:有人看書時亂涂亂畫;不對,破壞圖書。
師: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小結:看書時要愛護圖書,一頁一頁的翻,這樣圖書才更愿意和我們做朋友。
兒歌:圖書圖書人人愛,保護圖書一起來。
。ㄕn件)
師:好,跟圖書管理員接著參觀吧
2.片斷二:安靜閱讀。
師:這些小朋友看書時在做什么?對嗎?
幼:大聲講話,安靜看書。
小結:你所說的真好,要安安靜靜看書,不大吵大鬧,不影響別人。
兒歌:圖書館里要安靜。
。ㄕn件)
師:接下來在哪兒,一起來看一看
3.片斷三:借閱圖書。
師:這些小朋友拿著書在做什么?人多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
幼:登記,排隊
小結:在圖書館借書一定要出示借書卡,讓管理員登記你借的書名,看完了還要去登記,人多是要排隊,不然會給大家帶來麻煩。
兒歌:借書要有借書卡。
。ㄕn件)
師:這些小朋友排好隊借書看了,我們繼續參觀吧。
4.片斷四:整理圖書。
A:看完書了,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對嗎?
幼:亂放,不對。
B:我們應該怎么做?
幼:整理好;給圖書排個隊。
小結:
看完書要放回原處,給圖書排個隊,就象剛才那些小朋友一樣。
兒歌:看完圖書放放好,圖書回變更美麗。
。ㄕn件)
。ㄈ⿴熡仔〗Y。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念念兒歌,鞏固圖書館規則。
師:你們平時看書時候能做到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幻燈片、了解更多規則。
師:除了這些,看書時我們還應該遵守哪些規則?
幼:排隊;整理椅子、書;一頁一頁翻;安靜地看書;出示借書卡;修補。
。ㄋ模┮龑в變河懻。
師:我們班也有一個休閑書屋,在這里看書應該遵守哪些規則呢?
請幾個幼兒交流。
(五)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標志。
1、提問:你們說的真好,那有什么辦法讓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圖書館里的規則并自覺遵守這些規則呢?
師:我們一起幫我們班的休閑書屋制作一些標志,好嗎?
2、操作要求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組長組織組員設計不一樣的標志;相好后畫在圓形卡紙上,需要寫說明的幼兒請老師幫忙;最后組長把畫好的標志貼在《圖書館規則》上。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不應僅僅局限在教師和幼兒之間開展。幼兒的早期閱讀需要教師的引導,更需要每個家長的積極參與。我們希望通過這一親子活動,使家長意識到自己應成為孩子閱讀的啟蒙老師。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并清楚地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繪制上學路線圖、畫紙、筆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提問:
1、你們都上哪所學校?
2、從家到學校都路過哪兒?
3、你們上學的路線一樣嗎?
二、分析上學路線圖,學習畫圖方法
1、出示一張上學路線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路線圖上每一個地方運用的標志,與幼兒一起講述。
2、提出畫圖要求。
(1)畫路過的地方、建筑物時,不僅自己要知道這是哪兒,而且要設計一些標志讓別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哪兒。
(2)畫路線圖時要畫出路過的主要地方和建筑,而且這些地方要畫得大、清楚,標志要明顯。
3、啟發幼兒發揮想象設計路線圖上的方向標志。
三、幼兒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2、具體指導、提示個別幼兒標志設計要清楚、明顯。
四、幼兒講述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1、小組之間講述,交流上學路線。
2、展示全體幼兒作品,請標志設計清楚、畫法新穎的幼兒為全班幼兒講述。
五、幼兒討論上學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交通安全常識。
上學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么?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學要坐車,坐車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
設計意圖:
象棋是中國最為普及的一種體育運動,它簡便易學,雅俗共賞,老少皆易,而象棋文化的發源地正是我們的家鄉滎陽。20xx年我們的家鄉滎陽被譽為"中國象棋之都"的稱號。棋類游戲活動是我們班的特色活動,在眾多的棋類游戲中,孩子們對象棋卻特別感興趣。本次活動通過生動形象的錄象及專家淺顯易懂的講解,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了解象棋知識并知道象棋與我們的家鄉滎陽之間的文化淵源。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讓幼兒初步了解象棋與家鄉滎陽之間的文化淵源。
2、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讓幼兒學會運用簡單的象棋知識來初步學下象棋。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象棋若干副,關于象棋文化的錄像一套。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你們會下棋嗎?""會下什么棋""你們會下象棋嗎?""我們班的小朋友可會下象棋了,咱們來看一下他們是怎么下的吧?"
2、幼兒看錄像,提問:"象棋是由幾個人下的"
3、 "象棋和我們家鄉滎陽之間還有一段故事呢,請你們來欣賞一下吧"幼兒看《滎陽-----中國象棋之都》錄象,錄象完后把象棋盤放到大屏幕上,供幼兒觀看。
提問:
(1)20xx多年以前誰和誰在咱們的家鄉滎陽打仗了?(項羽和劉邦)
(2)他們打到最后劃定廣武山上的鴻溝為界線,不在打仗了,
(3)那你知道鴻溝在象棋上還有一個名字叫什么嗎?(楚河漢界)
(4)象棋的棋盤什么樣的?(幼兒觀看分析)
4、幼兒看棋盤(棋盤上擺有棋子)咱們認識了象棋的棋盤,可是咱們要下象棋,還得有什么?
來咱們看一下象棋的棋子是怎么擺放的?
幼兒讀旗子上的字,并介紹每個旗子代表的意義。
車------戰車馬------戰馬象-----丞相,大象士------保護將軍的士兵將(帥)------整個部隊的首領卒(兵)-------打仗最前面的士兵炮------大炮
5、介紹象棋的紅棋和黑棋你們看象棋的棋子一樣嗎?有(紅色的)有(黑色的)為什么有黑色和紅色的呢?看一下錄象就清楚了。
提問:為什么?紅色代表誰?(劉邦)黑色代表誰?(項羽)
6、幼兒數棋子。
紅色有(16個)黑色有(16個)一共有多少個?
7、象棋不僅顏色不一樣,它們每個棋子走路的規則也不一樣。
(1)幼兒說下象棋的順口溜"馬走日,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
(2)教師或個別幼兒演示棋子的走法
8、今天咱們認識了象棋的棋盤還有棋子,那現在最想干什么?
請你找一個小對手開始吧!
幼兒下棋,教師巡回指導。
9、下棋就象打仗一樣有輸有贏,教育幼兒"勝不驕,敗不餒"。自然下課。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課我們發現比以前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
。1)學生在課室上課能把象棋準備好,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安靜等待上課。
。2)學生能夠做到不過位,服從老師的安排進行對弈遵守象棋規則,不耍賴,輸了不氣餒,能繼續下棋;
(3)因為以前有學生弄丟了象棋就沒有再買象棋,上象棋課的時候沒有象棋可以下,所以這學期開學就教育學生要保管好自己的象棋,現在上課前學生能把象棋按位置放好,大部分學生能保管好自己的象棋。
。4)在學生下完棋,收好棋后,老師把巡堂所觀察到學生下棋的優缺點,用電腦展示跟學生講述,因為是學生自己剛剛下過的棋,所以所以學生會比較認真聽,也較容易聽得明白。
不足之處有:
。1)在下棋的過程中不能保持安靜,會因為互爭輸贏發生爭吵,在下棋的過程中沒能養成“三思而后行”的習慣。以后多點引導學生如何對待輸贏,學會安靜點下棋。
。2)三人一組可能不夠合理,應四人一組,這四人都是水平相當的,有輸有贏才能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和求學欲望,并給學生定級,定時不定時的適當調整學生的級別,使學生有競爭意識。
小百科:象棋,亦作“象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禮貌用語,能使用文明的語言和肢體動作進行與同伴交往,并成為好朋友。
2.嘗試用詢問、記錄的方法,了解和獲取朋友的信息。
3.體驗與朋友一起合作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布偶:狐貍布偶一個
2.事先排練好布偶劇《狐貍貝貝找朋友》
3.記錄表、筆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布偶表演《狐貍貝貝找朋友》引出課題。
提問:你們喜歡這只狐貍貝貝嗎?為什么?最后他為什么沒有交到朋友?
總結:因為他是一只沒有禮貌的小狐貍,它不會使用禮貌用語,不會友好地與別人交往,不會等待,所以他最后沒有交到好朋友。
2.回憶交朋友的經驗。
提問: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
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請幾位幼兒說說好朋友的名字。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好朋友的名字的?(詢問)
你是怎樣和他成為好朋友的?
3.嘗試用詢問、記錄的方法收集好朋友的信息。
(1)學習禮貌的交往語言和肢體動作,進行交往。
師:今天呀,坐在這兒的除了大(7)班的小朋友,還有許多其它班的小朋友,你們想互相認識,并成為好朋友嗎?要想成為好朋友,必須先要知道對方的姓名(出示表格指出姓名欄)、班級(指班級欄)、電話號碼(指電話號碼爛)、愛好即他(她)喜歡些什么?(指愛好欄)這樣你才方便和他交朋友。
師:那這些信息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知道呢?(詢問)
像小狐貍貝貝那樣詢問嗎?(師示范小狐貍貝貝無禮的樣子調節氣氛)
那應該怎樣做呢?誰愿意上來表演一下?(請兩對幼兒上來表演)重點學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注:如幼兒出現微笑、點頭、友好地牽對方的手等肢體動作及時表揚(如:XXX小朋友還用了XX動作,如果是我我也很愿意和他交朋友)
幼兒集體學習“請”、“你愿意嗎”等禮貌交往語言以及禮貌的肢體動作。
(2)學習用詢問記錄的方法記住朋友的信息。
師出示表格,講解表格的用途及記錄方法
師:那等會兒,我們就用這些友好的方法來交朋友。瞧,老師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支筆和兩張表格(再帶領幼兒認識一下表格的內容)。好,現在就請小朋友帶上你的表格和筆去找朋友吧,記住要把小朋友的信息記錄下來哦。
提醒幼兒可以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如有幼兒主動去找,師及時表揚并鼓勵其他孩子也去找,如:XXX小朋友他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呢,真棒!
(3)介紹自己交到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相關信息。
師:請問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班的小朋友?請你介紹一下你今天交到了幾位朋友,把你的好朋友一起請過來吧。(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4.游戲:套圈
我們都找到了朋友,現在就跟好朋友一起手拉手,來玩“套圈”的游戲吧!
教學反思:
我從這幾方面來總結和反思本次活動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本著簡單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個活動過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貍布偶一個、記錄表、鉛筆若干。教具雖簡單,但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孩子們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
2.教育對象的選擇:活動的主題是“我會交朋友”,為了拓寬孩子的交友范圍,我選擇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一開始我還擔憂孩子們會不會去與其他班的幼兒交往,后來發現我的擔憂是多余的,孩子們對于與其他班的孩子進行交往非常雀躍,這讓我深悟:教學要敢于嘗試。
3.游戲的選擇:選擇“套圈”游戲,目的是進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戲中有這樣一段歌詞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鞏固剛剛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時游戲有一個角色的分配,這又讓幼兒學會了協商和合作,并且體驗了與朋友一起玩游戲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主動交朋友的情感。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表現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特別是在交友和游戲這兩個環節,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孩子還主動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做到大膽詢問、主動邀請、合作協商,不因對方是老師而拘謹。
本次活動由一位幼兒的一句問話:“老師,什么是愛好?”讓我看到了活動的不足之處,“愛好”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還是太書面化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雖然我也有稍作解釋,但還不夠詳細具體,以后在教學中考慮問題還要再全面些,教學中學會換位思考,爭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個臺階。
小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了解到情境與色彩音樂的關系,學習用恰當的方法排解不良的情緒。
2、體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情感。
3、能大膽創編動作并在集體面前表現。
4、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背景圖:美麗的草叢、花朵。笨笨蟲牽線紙偶:花仙子,藍精靈,設計圖,色卡一份。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笨笨蟲要去旅行(音樂),它將會遇到些什么事呢?
二、感知色彩與情緒的關系
1、(遇見花仙子)提問:笨笨蟲,你覺得我的心情怎樣?你能用什么顏色表示我現在的心情了
2、請幼兒觀察色卡,提問:你認為哪些顏色表示高興?哪些顏色表不難過?為什么了
3、簡單小結。
三、感知音樂與情緒的關系
1、(遇見另一仙子),提問:笨笨蟲,你能不能用音樂表示我的心情?
2、幼兒欣賞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提問:哪段音樂表示快樂?為什么?第二段音樂表示什么心情?為什么?
3、簡單小結。
四、學習排除不良情緒的方法
1、(遇見藍精靈),提問:藍精靈為什么這么生氣?生氣時你會做什么了(小組討論)
2、設計排解生氣的方法:生氣時你怎樣做讓自己舒服些?
3、講評
五、遷移運用
提問:笨笨蟲可以為藍精靈做些什么,讓他快樂起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大班社會教案》教案07-05
幼兒園大班社會《大班社會教案》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的社會教案07-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24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11
幼兒園大班社會除夕教案01-12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9-15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11-20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03-0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整理物品》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