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使學生能夠發現大自然的美,并結合自己的認識和聯想,用各種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
2、通過課堂活動的參與與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讓學生喜歡的大自然中的景物,使學生明白自然界所包括的內容, 延伸到如何從我做起保護好大自然。
教學重點:
回顧運用各種繪畫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欣賞、感受了解大自然的美麗,增強環保意識,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
運用各種繪畫手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按課堂常規坐好,穩定情趣,查學具。
二、復習、導入
用猜謎游戲導入,觀察植物。
三、教學過程
1、教師設問:你們知道植物有什么作用?請學生大膽地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要調動氣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2、觀看風景圖片和污染后的圖片,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板書課題。
3、 教師展示一張白紙,怎樣去裝扮它,并讓學生說出心中哪些美麗的大自然的景物;
4、欣賞作品,回顧舊知,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說說能用什么方法來創作。
5、 小組進行學習后的匯報。教師板書方法。
6、小組合作,用畫、剪、貼、手印等方法把你們心中的美麗的作品創作出來。
四、展示作品
1、 分小組上講臺介紹展示作品。
2、欣賞吉安美麗風光。
五、小結整堂課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2
本課概述
本課引導學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過模擬實驗來幫助學生認識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現象,并分析黃河水中攜帶大量泥沙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土壤的重要性,同時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1)能猜想出黃河水變黃的原因,并能用實驗證實自己的猜想。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2、情感態度目標:
(1)愿意了解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2)能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進行實驗。
(3)能對自己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
3、STSE目標:
能意識到土壤遭到破壞對我們的環境、生活產生的不利影響。
教學重點:
1、利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界水土流失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學難點:
利用模擬實驗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組實驗用具:壤土、2個淺盒子、由教師事先種好草皮,水、自制噴壺、磚塊、2個大的托盤、臉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詩歌:
師:放眼大自然,無盡視野使你的心情舒暢悠然;無數綠野讓大地充滿勃勃生機!細心賞千遍:遠山花開彩蝶飛,鳥聲唧唧遍傳神。感謝肥厚的土壤承載著生命和希望!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土壤是許多動物和植物的家。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土壤保護方面的話題吧!
2、引導學生看有關黃河水的影像資料。
師:下面我們觀看一段錄相。要求:注意觀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問題?
3、學生說說看到的景象和自己對黃河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問題。
學生通過看可能會發現黃河的水很黃,黃河的兩岸植物稀少,土地幾乎是裸露的,黃土高原上溝壑縱橫等。由此還可能提出:
a黃河水為什么是黃色的?
b黃河水中大量的泥沙是從哪里來的?怎么來的?
c黃河的上游——黃土高原為什么溝壑縱橫?
d黃河的兩岸為什么少樹木?……等等問題。
如果學生在提出問題時產生困難,就讓小組先討論一下看到的景象,在嘗試提出問題。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認識漢字:獅子、駱駝、斑馬、丹頂鶴、鸚鵡
2、拓展識字動物類認字:雄鷹等等
3、能結合自己收集的動物玩具,動物卡片,用所學新字。詞講一個故事或者說一句完整的話。
4、能結合自己收集的動物玩具、卡片朗誦表演自編或收集的兒歌。
5、培養學生利用進行拓展識字的能力,激發學生潛在的識字意識,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資料收集,有關動物掛圖,一至二幅,學生自做的詞卡、資料卡、小報等。
2、歌曲磁帶、實物投影儀、動物頭飾、生字卡片、獎品、教師自編短文(同在一片藍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播放歌曲)
美麗富饒的松嫩平原,這里是丹頂鶴的故鄉,一望無盡的蘆葦展現在地平線上,姿態優美的丹頂鶴時而嬉戲,時而引頸高歌,時而翱翔藍天翩翩起舞,遠處一只罪惡的獵具伸向丹頂鶴,砰的一聲,一只丹頂鶴受傷跌進了蘆葦蕩里,它痛苦地掙扎,發出絕望的哀鳴。這時,一個小女孩勇敢的跳進蘆葦蕩抱起丹頂鶴向岸邊劃去。然而,蘆葦下邊的沼澤地使小姑娘越陷越深,在這生死關頭,小姑娘用平身的力氣,托起受傷的丹頂鶴,丹頂鶴得救了。可是,勇敢的小女孩卻永遠沒有回來。
二、觀察圖畫
1、圖上畫了什么?教師出示生字。
三、學習生字
1、拼讀正音。
2、分析字形。A、讀一讀。B、小組自組學習。C、游戲一:做找朋友游戲。
游戲二:帶上頭飾表演,鞏固所學生字。
四、拓展識字
提問:
1、你還喜歡哪些動物?
2、你喜歡它的什么?叫聲、動作、生活習性。
提問:
1、你收集了什么動物資料?新認識了哪些字?
2、小組交流。
3、班上匯報。
提問:
4、現在你最想對你的心朋友說些什么呢?
五、學生讀短文,根據你自己的理解作畫。
1、老師指導讀段文。
2、學生有感情的讀短文。
3、學生理解做畫。(回家請家長評議)。
六、總結:
小朋友今天學得真不錯,不僅認識了許多動物,還懂得了關愛動物就是關愛我們自己,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小朋友下來還要留心觀察,就會認識更多的漢字。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保護環境的一些方法,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喜歡唱歌曲。
3、學習使用簡單的記錄表,對照實際生活記錄自己的環保行為。
【活動準備】
1、《美麗村》電子書或幼兒用書。
2、歌曲《我愛地球》(歌曲及音樂欣賞CD或磁帶)。
3、“我是環保小衛士”記錄表(見材料制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美麗村》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與幼兒重溫故事內容:
這里是美麗村,可是,村里到處都是垃圾,一點也不美麗,還發出一陣陣令人厭惡的臭味,就連小鳥飛過都會用翅膀捂著鼻子。美麗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子呢?
原來,村民們每天都制造很多很多的垃圾。熊媽媽扔掉塑料袋,豬爸爸扔掉吃剩的食物,猴子哥哥扔掉舊玩具,狐貍姐姐扔掉瓶子。村里的垃圾越來越多,游樂場和小河里都堆滿了垃圾,小豬不能在游樂場玩滑梯,河馬先生也不能在河邊釣魚了。
牛村長看到美麗村的環境這么糟糕,馬上請大家一起開會,商量保護環境的辦法。大家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最后,牛村長說:“好吧,從今天開始,我們要保護環境,讓美麗村恢復美麗。”村民一致同意牛村長的話,大家決心要保護環境。
首先,大家都盡量減少制造垃圾。熊媽媽上街購物時帶著自己準備的購物袋,這樣就可以少用塑料袋;豬先生想了各種辦法不浪費食物;猴子哥哥也更加愛惜玩具,不再隨意扔掉玩具……另外,大家還學到了一些珍惜資源的辦法:河馬先生會把垃圾分類后再放進垃圾桶。熊媽媽教大家制作再生紙、利用舊盒子給熊寶寶做數字卡玩游戲。狐貍姐姐則把用過的瓶子和盒子變成有趣的小玩意兒。他們也學會了節約用水和用電。為了美化環境,他們還一起種植花朵和樹木,讓美麗村開滿了美麗的花朵。在大家的努力下,美麗村終于恢復了從前美麗的面貌了。
二、與幼兒討論:
1、美麗村的村民怎樣做,才使美麗村恢復從前的面貌?(減少使用塑料袋、珍惜食物、愛惜玩具、把廢物分類、廢物利用、節約水電、綠化環境。)
2、你喜歡從前的美麗村?還是現在的美麗村?(自由回答。)
3、你會怎樣保護環境?(自由回答。)
4、如果只有你保護環境,你認為地球會恢復美麗嗎?為什么?(自由回答。)
三、播放歌曲《我愛地球》,與幼兒一起唱歌曲。
四、出示“我是環保小衛士”記錄表,向幼兒介紹記錄表的用法。
五、請幼兒與爸爸媽媽完成“我是環保小衛士”記錄表,然后帶回幼兒園,看看誰是環保小衛士。
活動評價
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能唱歌曲《我愛地球》。
能使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生活中的環保行為。
活動建議:
《幼兒活動冊》第11頁可作為延伸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哪些行為是愛護環境的行為。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里來的,認識其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并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3、引導大班幼兒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到亂丟垃圾的危害性,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尋找保護環境的一些方法。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居住同村的幼兒兩人一組,調查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收集村子周圍環境的垃圾分布情況。
2、投影片,環保影片視頻;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繪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組織交流調查周圍環境情況
師:這幾天,我們對村子和幼兒園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調查,并作了記錄,現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調查的情況?(4~5人作介紹)
二、基本環節——了解垃圾對環境、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1、打出投影片。
師:在草地上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操場地毯上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活動教室里我們發現了什么?
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臟東西?
2、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師:為什么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
師: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么感覺,對環境有什么影響,(打出投影、看視頻)問:對人、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知道了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么做?
3、怎樣保護環境
怎樣才能使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衛生?(草坪、操場、教室)打出投影,各種清潔機器,分別介紹給幼兒。
三、結束環節——從自身做起愛護身邊的環境
工人叔叔發明了這么多機器,讓人們有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我們應該保護好環境,不亂丟垃圾,遇到亂丟卡機的人或者事,也要及時的阻止。
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操作
師:對保護環境你們還有好的想法和主意吧,用這些材料,做出來或畫出來,介紹給老師和同伴。
教師介紹“回收箱”,引出新的問題
師:老師也做了一樣東西叫“寶貝回收箱”,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
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這是大家在調查時收集來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東西?誰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們課后整理一下。
四、活動延伸環節
向幼兒介紹可回收的廢品,并同幼兒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適。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近日里我班孩子出現亂丟垃圾,破壞公共設施,如:亂花教室墻壁,折樹,亂丟垃圾等等不良行為。
活動目標
一、讓孩子認識到亂丟垃圾破壞環境這些不良行為的嚴重性
二、 通過視頻,圖片、故事,實例等等感化孩子,使孩子知道破壞環境是不好的行為,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三、 另舉如何做才是保護環境等等。
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認識破壞環境的嚴重性,愛護環境的重要性,明確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聽兒歌《我是小畫家》贊美小畫家的勤勞,讓環境變得美麗,引導孩子想想:我們小伙伴怎么才能讓環境變樣。出示優美環境的圖片(讓孩子對優美環境有個基本認識。接下來給孩子們出示另一組圖片,滿地垃圾,墻上胡亂踩腳印,樹枝被折等。
并提出問題:那組圖片讓你滿意?滿意的在哪?
另外的為什么不滿意,從哪看得出來?
二、基本環節
聽故事,同時結合圖片,影視片段,對優美環境做初步認識,通過教師圖片影視片段的進一步解釋說明,使孩子更進一步了解其中的美。跟孩子互動交流自己對以上優美環境的認識,感受。從內心感覺環境的優美。
轉到教學重點:可是近日里,我發現我們周圍的一些不好的現象,出示一系列不良行為的圖像,讓孩子們說說不好在哪,他們是怎么影響環境衛生,破壞我們身邊環境的。從觀察,發現到說說自己的看法,已經對這些現象有初步的認識,我從中做進一步解釋說明,引導說出不好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重點想想:我們面對這些現象該如何做?說出本節課的主題(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并逐一讓孩子們接受愛護環境的的重要,如何做到保護環境。
三、結束環節
少數孩子因為是獨子,在家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對保護環境意識認識不夠
四、延伸環節
讓孩子回味優美景色,同時請小朋友課后認真觀察周圍發生的破壞環境的現象,想想我們該怎樣制止,并如何使我們周圍的環境更美。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7
目標:
1、讓幼兒參與實踐活動,從中了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里來的,并認識起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好辦法,并表達出來。
3、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意識。
準備:
1、活動前通知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收集周圍環境的垃圾分布情況,并幫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記錄。
2、PPT(幼兒園各場地、周圍環境、各種清潔機器)、多媒體。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鉛畫紙、水彩筆。
過程:
一、組織交流情況
1、這幾天,老師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調查我們周圍的環境,并作好記錄,現在誰來說說自己的調查成果呢?(5人左右)
2、播放PPT1(幼兒園場地衛生)
在操場上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走廊上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教室里我們發現了什么?
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臟東西?
3、為什么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它們從哪里來的?
二、了解垃圾危害
1、播放PPT2(周圍環境衛生)
這些有垃圾的地方給我們什么感覺?
對人、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怎樣愛護環境
1、播放PPT3(各種清潔機器)
怎樣才能是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清潔?
介紹各種清潔機器。
工人叔叔發明了這么多機器,讓我們有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我們應怎樣向他們學習呢?
四、幼兒嘗試操作
1、介紹材料,讓幼兒選擇。
2、鼓勵幼兒動腦筋,嘗試操作,把自己的想法做出來或畫出來。
3、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五、課后活動延伸
1、老師介紹“綠色回收箱”,告訴幼兒這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裝置。
2、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看看是什么?
3、說說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活動后組織幼兒進行分類、放置。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它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存,因此,把生態與環境保護列入幼兒科學教育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幼兒從小就具有環保意識,知道大自然是個有機整體,人類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護自然環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設計活動時著重對煙塵、污水兩個方面讓幼兒進行觀察比較組織幼兒進行討論,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讓幼兒了解煙塵會污染空氣,能影響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
2.引導幼兒能夠關注周圍的環境,增強幼兒的保護意識。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和難點:
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了解污染的環境對自然界的危害,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清水、污水各一盆,香煙、房屋(幼兒用積木拼搭)
2、錄像:香煙彌漫的一間屋子、動物遠離喧鬧的城市、汽車的尾氣和廢氣等。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實驗活動——看錄像——幼兒討論——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森林里,小動物們都在快樂地游戲著,它們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樹林里開演唱會,玩得真高興。忽然,附近的工廠里排出大量的黑煙,它們一個個都顯得無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動物們紛紛逃離了森林,躲到別的地方去了。
二、實驗活動
教師:“咦,小動物們為什么要逃走,躲到別的地方去呢?”
1、現在我們做兩個實驗。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污水,讓幼兒從顏色、氣味和透明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把兩條小魚分別放入清水和污水中,觀察小魚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活動情況。
(2)出示幼兒拼搭的房屋,用一個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閉),然后在里面放入一根點燃的香煙,過一會兒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會發現房屋周圍都是煙霧。
三、錄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煙塵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觀看錄像:引導幼兒注意大街上汽車駛過飛起的灰塵;車尾排出的煙塵、廢氣,以及香煙彌漫的房子;動物們遠離城市等。
2、提問:這些廢氣、煙塵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危害
3、小結:動物和人需要清潔的空氣。
四、討論活動:煙塵、廢氣會污染環境,怎樣來預防這些危害。
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小結:我們都需要清潔的空氣,保持空氣的清潔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五、延伸活動:《誰是環保好娃娃》
小朋友請講講下列圖中誰是保護環境的好娃娃,為什么?并給環境好娃娃畫上一個五角星。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萌發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感知樹木被損壞的嚴重后果。
3、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經驗設計環保標志。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1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1、重點: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道理。
2、難點: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設計環保標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有關樹木的資料或圖片。
·物質準備:布置“郊外”場景;磁帶、多媒體課件、幼兒作畫用品及一些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到活動場地。
1、師:讓我們一起開著“幸福快車”去郊外吧!
2、幼兒觀看配班教師的舞蹈表演“小鳥找家”,提問:小鳥在干什么?
二、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述故事“小鳥和大樹”
提問:
1、小鳥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2、當小鳥從南方飛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3、它的樹朋友到哪里去了?
4、樹木被砍伐了會帶來什么危害?
小結:樹木被砍伐就不能凈化空氣,空氣就不新鮮了;小鳥們就沒有家了;容易發生水災、旱災;會出現沙塵暴。
三、怎樣保護我們的樹朋友,組織幼兒互相討論。
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保護樹木要靠大家來完成,為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我們國家就將每年的3月12日做為中國植樹節。
四、分組設計環保標志,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利用已有的廢舊材料制作立體的標志。
結束后,把設計好的標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動延伸:
1、周末組織幼兒和家長參加植樹活動,開展“我與小樹一起長大”的愛樹活動。
2、在園內開辟種植園地,開展種植活動。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遷移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情感。
2、通過競賽活動,豐富幼兒的環保意識,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多種形式的環保題目若干:四塊題板;《哭泣的地球》課件
2、太陽隊、星星隊、月亮隊、藍天隊的卡通形狀牌子各一塊;樂器各一只;貼紙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智力競賽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小朋友,歡迎來到“快樂轉轉轉”,今天我們要以環境保護為話題開展智力競賽,希望小朋友們開動腦筋,取得勝利。
2、介紹參加《快樂轉轉轉》的四隊隊員。
二、以競賽活動形式開展活動,豐富幼兒的環保知識,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師:我宣布,《快樂轉轉轉》現在開始。
幼:快樂轉轉轉、轉呀轉呀轉,YE!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判斷破壞環境的現象。
師:第一輪比賽是單人選答題。每組請一位選手上來答題,答對的可得一朵小紅花。 教師出示四組題板,請各隊派一名幼兒選題答題。
(1)、看看圖中哪些物品大量使用會破壞森林資源?
(2)、看看哪些物品是用一種特殊塑料做成的,會造成白色污染?
(3)、你在哪里見過這些標志,請找出有關環境保護的標志?
(4)、圖中哪些行為你認為做的不對,會破壞環境?
2、觀看課件,了解破壞環境所開來的危害,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師:第二輪是小組必答題,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必答,各隊要一起討論,做出回答。
(1)、播放課件《哭泣的地球》捕殺鳥等動物片段,請幼兒討論:人們大量捕殺動物會造成什么后果?
(2)、播放課件亂倒污水、垃圾片段,請幼兒討論:亂倒垃圾、污水會有什么后果?
(3)、播放課件亂砍樹、工廠排廢氣片段,請幼兒討論:還有哪些現象會破環環境?
(4)、播放課件土地干裂、水災片段,請幼兒討論:環境遭到破環會帶來什么危害?
3、引導幼兒深入討論一些保護環境的方法,激發幼兒環境保護的情感。
師:第三輪比賽是搶答題,選手在老師說完問題后敲響樂器進行搶答。
4、宣布比賽結果,評獎。
三、延伸活動:創作環境保護宣傳畫
引導幼兒分組、合作創作保護環境的宣傳畫,并向身邊的人宣傳,引起大家的共鳴,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思考,引導幼兒聯系生活實際,大膽講述出環境被污染的一些原因。
2、培養幼兒有愛護自然的環保意識。
材料準備:
故事錄音,圖片幾幅,幼兒繪畫作品等。
活動過程:
一、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圖畫內容
1、啟發幼兒講出自己喜歡某一大自然的緣由。
2、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介紹了自己喜歡大自然中的風、雨空氣等事情,老師聽了覺得真有趣、哪么除了我們人居住在大自然中,還有誰也居住在這大自然中呢?(動物)對,動物最愛呆在哪兒呢?是啊,樹林、山野、森林這些地方都是動物們生存的地方。那么,動物居住的地方會發生一些什么事呢?
二、觀察畫面,師生共同觀察并講述
1、老師出示獅子進行介紹。
2、出示一幅大圖,引導幼兒觀察。
3、幼兒聯想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并講述。
(1)是什么原因使獅子得了這種怪病的呢?(也可分散討論)
(2)分別出示小圖及字卡,找出動物們棲息地被污染的原因。
4、引導幼兒思考結局。
(1)獅子為什么要一步一回頭呢?
(2)有什么辦法使森林里的空氣變新鮮,請獅子王和小動物們重新回來呢?
三、完整聽賞故事錄音
拓展活動:
1、聽了這個故事你的心情怎樣?
2、幼兒獨立或者合作編述一個使空氣變干凈,請獅子王和小動物們再回來的故事。
3、請幾名創編較好的幼兒到集體前來進行講述。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環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危害。
2、幼兒通過活動具有環保意識,能保護周圍的環境。
3、幼兒通過活動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知道環境污染時不好的。
活動準備:
課件、圖畫紙、水彩筆和環保標語、讓幼兒有一定的環境保護知識并和家長討論過關于環保的還踢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
展示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并能夠提出問題。
通過觀看環境受到污染,導致莊稼死亡、動物逃離,了解并知道環境受到了污染
二、討論交流
1、讓幼兒初步了解污染
教師提出問題:在你知道的范圍內,哪些被污染了,并讓幼兒分組討論,然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畫在紙上。
2、幼兒互相展示并進行分享。
3、教師再次展示各種污染圖片,并討論其危害。
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河流污染、以及空氣污染等
三、共同討論保護環境的方法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共同討論我們保護環境的方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
1、爭當環保小達人
幼兒和家長一起到社區進行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則。
2、利用展板宣傳
帶領幼兒制作展板,并加上文字說明。
3、教師鼓勵幼兒利用周末和家長一起打掃小區周圍的環境。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保護環境衛生。
2、樂意大膽使用材料與伙伴合作制作垃圾箱。
3、感受到共同制作的快樂。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遵守游戲規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剪刀、不同大小的紙盒、包裝紙、漿糊、雙面膠、抹布等。
經驗準備:有與伙伴合作的經驗。
重點和難點
1、此活動的制作教師考慮到紙盒有不同薄厚,孩子們在剪厚紙盒時會有困難。
2、制作的盲目性。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
我們今天帶來這么多的材料想做什么樣的垃圾箱?怎么做?都需要什么材料?想與誰合作?
教師帶幼兒分別進行討論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2、幼兒意愿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進行制作。
在過程中教師做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盡量滿足幼兒的需求,給與適時的指導與幫助,使孩子們能獲得成功。
3、作品展覽與講評:
請孩子們說出制作的過程,將自己的成功與伙伴共同分享。教師尊重孩子們的意見將垃圾箱放在有用之處。
總結:
(1)教師會適時地進入給予指導與幫助。
(2)引導幼兒充分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與伙伴合作的想法,孩子們帶著想法,有目的的制作減少了盲目性。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讓班內每個孩子都明白不能亂丟垃圾,要愛護環境更要保護環境。
讓孩子們能夠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大膽說出自己對保護環境的理解。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們明白隨手亂丟垃圾是一個不好的壞習慣,需要改正應該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難點:孩子接受問題的能力,亂丟垃圾的壞習慣。
活動準備
1.一頂帶有機玻璃的遮陽帽。
2.幾張環境被嚴重污染的圖片。
3.生病帶著口罩的兒童。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我們大家一起做個小實驗看看會發現什么有趣的事。拿出帶有有機玻璃的遮陽帽放在陽光充足的窗前,在陽光照射到遮陽帽的有機玻璃上會在教室屋頂形成一道七彩虹,持續晃動遮陽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發問大家看到了什么?好看嗎?美麗嗎?孩子們回答后接著發問為什么會有這么美麗的七彩虹。
2.說出答案是因為天空晴朗空氣好如果空氣被污染了就看不到美麗的彩虹,繼續引導孩子們思考問題空氣不好有哪些危害性拿出圖片
3.著重說明空氣污染了就會讓人生病甚至吃藥打針,打針是很疼的。我們都不想生病,更不想打針。所以我們不能讓空氣產生污染。空氣為什么會污染,拿出圖片,那是因為有許多不愛護環境的人亂丟垃圾破壞環境引起的。從此以后我們不能再隨便亂丟垃圾要改掉這個壞習慣。要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如果大家人人都亂丟垃圾,那么久會破壞環境產生污染會引起生病也就看不到美麗的七彩虹。
延伸:
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 篇15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地球,熱愛自己家園的高尚品質,形成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良好行為習慣。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上臺揭示主題,隊會開始
甲:春天來了,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
乙:是啊!春天,到處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合:大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地球與我們的生存緊緊相連(屏幕展示:洪災,沙塵暴,SARS病毒傳染人們及救護的情景)。
甲:(解說)同學們,你們可曾記得1998年春夏交,長江流域那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讓數以萬計的人無家可歸!
乙:(解說)2004年春季,北京,內蒙古一帶的沙塵暴讓全中國人民瞠目結舌!甲:(解說)2003年春夏交的SARS病毒,讓全人類自作自受的惡果。
乙:這些都是由于人類不懂得珍惜我們的家園——生存的地球,是地球母親對人類的懲罰,是人類自作自受的惡果。
甲:所以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乙: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
故事內容:有一個村莊,原來山青水秀,生長著大片森林,人們自由自在的生活。后來,人們看見木材可以賣好價錢,于是大量砍伐。后來,這個村莊被黃沙淹沒了。
甲:是啊!我們生活的環境要靠我們自己來保護,為了多贏得一片綠色的草地,一方藍色的天空,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乙:我們都領略過陽光的明媚,月光的溫柔,地球的山清水秀。你們可知道假如地球上的生態遭到破壞,其后果是什么
(討論,發言)
甲:既然同學們都知道破壞生態的嚴重性,請問同學們,你們曾看到過哪些破壞環境的現象(結合當地情況,收集資料,圖片展示,討論,發言,如校園里浪費水電,攀爬樹木,亂摘樹枝,濫采煤礦,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各方面的情況)。
乙:由于人們肆無忌憚地傷害地球,地球已經像一個千瘡百孔的病人,在對著人類呻吟,請看小說《地球治病》。
(大概內容:地球生病了,到太空診所去看病,她渾身是病,太空診所的醫生,制訂出治療方案,通知地球人應如何保護生態)
甲: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水,清新的空氣,都是地球母親給我們享用的,是我們千秋萬代生活的家園,誰不希望她永遠年輕美麗
乙:請同學們畫出心中想象的美好家園,并展示出來。
(隨意點名說畫的是什么)
合:如果能使每一條小溪都清澈,每一寸土地都肥沃,每一朵花兒都綻放,每一棵樹苗都茁壯成長,那么,我們的生活的環境該是何等的漂亮
甲:既然同學們心中的家園這么漂亮,那我們怎樣才能建造這么美好的家園呢(結合本地本校情況,談自己在校內,校外應怎么做)
分小組討論發言:
合:同學們,你們說的都能做到嗎(能)。那請你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做地球的小主人。
二,全班朗誦《地球萬歲》
三,輔導員講話
反思:
由于人類破壞生態環境,地球面臨的處境讓人憂心忡忡,學生不懂得愛護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攀爬,采摘,亂丟,亂扔,亂吐,亂涂,亂畫的現象很嚴重,本次活動通過學生實踐調查本地,本校情況,從學生實際做起,以故事,詩朗誦,小品的形式進行活動,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較易接受。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教案】相關文章: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倡議書(通用6篇)05-10
愛護大自然04-02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的倡議書范文(通用5篇)04-23
愛護環境保護家園作文08-28
愛護環境保護植物作文08-01
愛護環境保護動物作文03-30
愛護環境保護森林作文03-08
愛護環境保護小鳥作文01-27
愛護環境保護淮河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