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整點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整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在科學領域的發展目標有“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時鐘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工具。本活動通過認識時鐘的外形結構——觀察辨認——游戲鞏固等環節,層層遞進,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逐步感知時間概念,了解時鐘在生活中的用途,進而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受幼兒園生活的作息時間,體驗按規律生活的好處。
2.感知鐘面結構,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行方向和運轉規律。
3.會辨認時鐘整點。
活動準備:
1.課件《認識整點》一份;2.時鐘3個:3.連線操作卡6份;4.空白鐘面6份:5.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制造懸念。
引導語:聽說時鐘店開張了,可是時鐘店老板新進的一批時鐘好像除了一點小問題,請小朋友幫忙檢查一下這些時鐘,仔細觀察并找到問題。
二、問題引導,認識鐘面。
引導語:這些時鐘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小結:每個時鐘的鐘面上都有數字,從1到12 按順時針方向排列,這些數字可以告訴我們準確的'時間。還有兩根針,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
三、觀察比較,認識整點。
(一)播放時針分針運轉動態圖,了解時針、分針運轉關系。
小結:今天我們發現了時針和分針的秘密——分針長,時針短,天天競走大家看,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
(二)結合作息時間表比較、發現整點的規律。
小結:整點時,分針都指在12,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整。
四、分組操作,鞏固認知。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第一組任務:報時撥鐘。提供一些小時鐘和記錄單,請兩個物兒合作個報時,一個撥鐘,并記錄在學習單上。
第二組任務:時鐘分類。請幼兒找到時間卡上對應的時間組合起來,并把它們放入指定的盒子當中。
第三組任務:時間排序。請幼兒將這些時間卡按照時間的順序從1點到12點排序,看看哪個排得又快又好。
第四組任務:作息表。請幼兒畫一張屬于自己的作息表,先看看左邊格子里的時間,想想在這個時間里自己在干什么,再把它畫下來。
五、聯系生活,拓展認知。
小結:古代的人們也有很多計時的工具,在現代除了時鐘,還有手機、電視、電腦等工具都可以知道時間。老師會將這些材料放在科學區,小朋友們在平時區域活動的時間可以繼續選擇不同的材料來操作。現在我們一起去戶外玩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吧。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整點】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整點》04-22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單雙數教案04-17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單雙數》09-23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獲獎說課稿:認識時鐘03-24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時鐘》09-22
大班主題認識書法工具教案04-06
小班快樂數學認識大小教案04-18
大班科學認識幾種電話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