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班數學做客教案

時間:2022-03-21 16:56:1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數學做客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做客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數學做客教案

小班數學做客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在有一定空間范圍的游戲進程中按物取數,學習點數。

  2、體驗抓小魚、拔蘿卜及給小動物喂食的樂趣與成功感。

  3、在游戲過程中滲透數的集合、動物習性(愛吃食物)、禮貌待客等知識。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二、活動準備

  1、小貓二只,小羊三只,喂食盆若干;小熊胸飾、坐墊每人一份。

  2、場地布置:胡蘿卜地、魚塘。

  三、活動過程

  (一)參觀場地,了解菜地與魚塘的各種植物、養殖物。

  1、寶寶,你們是誰?我是誰呀?叫我一聲!

  2媽媽帶你們去我們家的菜園和池塘里看看。

  3、這是什么呀?有多少胡蘿卜?(豐富詞:許多)4、我們家還有池塘,里面養著什么?誰愛吃小魚?

  5、菜園、池塘看完了,我們先回家去吧。

  (二)初步感知游戲內容1、今天我們家來客人了,看看是誰呢?(出示小貓和小兔)2、引導幼兒和小貓小兔打招呼:我們和小貓小兔打個招呼吧,該怎么說?

  3、客人來了,我們家有什么好東西可以招待他們的?

  4、我們就去菜地和池塘找點東西,不過聽到媽媽的鈴聲,你們就要馬上回來哦!

  5、教師帶幼兒去菜地拔蘿卜,池塘抓魚。

  6、教師敲小鈴,引導幼兒回來。

  7、你找到了什么?準備給誰吃?誰準備了和他一樣的東西舉起來給媽媽看看。

  8、小結:小貓最愛吃魚,小兔最愛吃蘿卜。

  9、把你們準備的東西來喂給它們吃吧。

  10、你喂一點魚,他喂一點魚,大家都喂一點魚,現在小貓有許多魚啦,小貓真開心!

  11、聽!小兔子也在表揚你們呢,它說:你喂一點蘿卜,她喂一點蘿卜,大家都喂一點蘿卜,它也也許多蘿卜了,謝謝你們!

  12、小兔小貓肚子吃得飽飽的,它們要回家了,我們和它們說什么?(再見)(三)按物取數1、"喵…..喵…..喵……"猜猜看是誰呀?(被你們才對了,又來了一只小貓)2、剛才我們說小貓喜歡吃什么?

  3、小耳朵聽好咯:一只小貓喂一條魚,我們去池塘抓幾條魚?(一條魚)4、伸出手指頭做做看"一條魚",記住是一條魚,我們走吧。

  5、教師兒歌引導:寶寶寶寶輕輕走,跟著媽媽抓小魚,小魚小魚抓幾條?小魚小魚抓一條。

  6、教師帶領幼兒玩小魚游游戲:我們先和小魚做個游戲吧,許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許多小魚游來了,快快捉牢。

  7、熊寶寶們,小魚抓幾條?把你的小魚舉起來給媽媽看看是一條小魚嗎?

  8、熊寶寶真能干,都抓了一條魚,我們去喂喂小貓吧。

  9、幼兒喂食,教師引導幼兒說:小貓請吃魚。

  10、你喂一條魚,他喂一條魚,大家都喂一條魚,小貓有了許多魚,他說要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我們和它說再見吧。

  11、"小熊乖乖,把門開開"(出示三只小兔)小兔子來我們家了,我們拍拍手歡迎歡迎。

  12、來了幾只小兔子呢?我們來數一數吧。

  13、我們有沒有小兔子愛的東西呀?

  14、一只小兔子吃一個蘿卜,三只小兔子吃幾個蘿卜呢?

  15、教師一邊出示喂食盆擺在小兔子前面一邊引導幼兒數數:一個蘿卜,二個蘿卜,三個蘿卜。要幾個蘿卜?

  16、伸出手指頭做做看,記住我們要拔三個蘿卜噢,走吧。

  17、兒歌引導:寶寶寶寶輕輕走,跟著媽媽拔蘿卜,蘿卜蘿卜拔幾個?蘿卜蘿卜拔三個。

  18、歌曲《拔蘿卜》引導快的幼兒坐下來一起唱唱。

  19、熊寶寶們,蘿卜要拔幾個?

  20、把你的蘿卜放在地上排排隊,數一數看看是不是3個?

  21、請一名或兩名錯的幼兒來喂喂:你拔了幾個胡蘿卜?你去喂喂看。

  22、總結:三只小兔子要喂三個蘿卜,如果不夠可以在去地里拔三只小兔子要喂三個蘿卜,多出來了可以放回地里。

  23、熊寶寶們是不是急著要來喂小兔子了呀?現在就請熊爸爸幫忙,爸爸摸摸你的頭,你就來喂一喂吧。

  24、幼兒逐個上來喂,教師引導每只兔子吃一個蘿卜。

  (四)結束

  1、小兔子今天真開心,他說要請熊寶寶去他家玩,你們去嗎?

  2、播放歡快音樂,幼兒跟著教師出教室。

  活動亮點:

  1、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抓小魚、拔蘿卜以及給小動物喂食的游戲中按物取數和點數。

  2、游戲情景的不斷變化是吸引小小班幼兒興趣和注意。(湖州市吳興區東盛幼兒園周萍)

  活動反思:

  3歲半到4歲的幼兒已經開始掌握計數活動,并學會按計數活動的要素進行計數,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現處于小班下學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說出總數。根據幼兒計數能力發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特設計此次數學教育活動。

  此次活動目標設定為:

  1、喜歡參加操作活動,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3、學習按數取物,根據5以內的指定數量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為了使數學活動與生活緊密相連,我在教學具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圍繞目標,我將活動過程設計如下:

  (一)創設情景——練習點數。唱歌《開車歌》到小動物家做客,依次出現小動物的房間打亂順序出示,請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二)游戲“掛門牌”——將數字與數量對應匹配

  (三)游戲“包糖果”——練習按數取物。三個環節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環環相扣,充滿了趣味性、游戲性。在教學中,孩子們能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大多幼兒達到了目標的學習。但也有個別幼兒產生了困難,我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仔細的觀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個別指導。由于此節活動以復習游戲為主,再加上與生活密切相連,很投幼兒的'胃口,上起來較輕松。另外,我在活動中自始至終都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現,留出更多的機會給孩子,讓他們多想、多說、多做,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小班數學做客教案2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操作活動,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3、學習按數取物,根據5以內的指定數量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教具:帶圓點的蘑菇形房頂用1—5的點卡表示;貼有小動物的房間,分別為五種不同的動物;大子兩顆。

  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學具(“糖”、糖紙、數字卡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練習點數

  唱歌《開車歌》到小動物家做客。依次出現小動物的房間:“看看我們先到誰家啊?”(小豬)“有幾只小豬在家?”(3只)打亂順序出示,請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小結:大家都數一數,知道每個房間住著幾只小動物。

  (二)游戲“掛門牌”——將數字與數量對應匹配

  “小動物的房子蓋好了,可是它們都忘記掛門牌號了,我們大家來幫它們掛一下吧!”請幼兒分別用數字卡表示門牌號。并提問:“你怎么知道這個門牌號是ХХ家的呢?”

  小結:小狗的房間里住著一只小狗,門牌號應該是1。(類推);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三)游戲“包糖果”——練習按數取物

  1.教師擲有點卡的子,幼兒根據點卡數量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邊拿邊說:一個點我拿一張糖紙。(重復游戲)

  2.教師擲有數字的子,幼兒根據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并邊拿邊說。

  3.幼兒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給自己想送的小動物。

  小結:有幾只小動物就包幾顆糖果。

  活動反思:

  3歲半到4歲的幼兒已經開始掌握計數活動,并學會按計數活動的要素進行計數,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現處于小班下學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說出總數。根據幼兒計數能力發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特設計此次數學教育活動。

小班數學做客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能辨別、區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能將同樣的圖形放在一起。

  2、培養幼兒到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若干。

  2、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胸卡。

  3、一段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媽媽》(目的:復習對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認知)

  1、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引導幼兒說出名稱。教師引導幼兒游戲:“圖形媽媽來了,它們是誰?”

  2、幫圖形媽媽找寶寶教師引導:“圖形媽媽的寶寶們出去玩了,媽媽找不到它們的寶寶了,怎么辦?”(鼓勵幼兒找)要求:每人找一個圖形寶寶。

  3、感知圖形特點教師引導:“你找到的是誰?請你輕輕的把它送回媽媽那里!”教師引導:“為什么把它送回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媽媽這兒?”(鼓勵幼兒說出:它們一樣,都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二、游戲《找朋友》

  1、教師出示胸卡,請幼兒自選教師提問:“你是什么寶寶?”(鼓勵幼兒說出:我是x x寶寶)

  2、幼兒“找朋友”教師引導:“還有許多和你一樣的圖形寶寶在外面玩耍,請你快把它們找到。”

  (要求:只找和一樣的圖形寶寶做朋友,看誰找的對又快。)

  三、游戲《好朋友來跳舞》(目的:通過游戲為圖形分類)

  1、教師引導:“找了這么半天,現在讓我們來輕松一下跳只舞吧!”(要求:聽到音樂響,找和你一樣的圖形寶寶跳舞,音樂停止結束。)

  2、互換胸卡游戲;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上完這節課后,我總體的感覺還是有收獲的。因為對一些問題我又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理解,從教學目標達成情況來說,本節課基本達到了課前的預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對本節課的教與學進行了反思:

  1、活動剛開始通過一個故事導入,不僅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還復習了故事中的圓形、三角形、長方形,讓幼兒進一步掌握了圖形。但不足的是故事只放了一遍,小班幼兒只講一遍故事的話,他們對故事的情節還不是很熟悉,接著我又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致使大部分幼兒都眨巴眼睛看著我好像在向我求助。

  2、第二個環節是圖形寶寶來做客,我在圖形上畫上眼睛、嘴巴、鼻子,是他們變得很可愛,看上去就像是真的娃娃。這樣的話我一出示,孩子們的目光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來的活動就更容易開展了。另外,我還做了各種形狀的“餅干”,在請圖形寶寶吃餅干的情境中又加深了對圖形的鞏固。

  3、最后一個環節——請幼兒為圖形寶寶做禮物,通過讓幼兒想象圖形寶寶會喜歡什么樣的圖形項鏈并請幼兒制作出來,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能力。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小班幼兒終于有了一些實踐性的了解,這也是我教師生涯中的有一點進步。

【小班數學做客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教案做客教案03-15

小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做客》09-22

大班數學去做客教案03-14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只熊來做客03-11

小班數學教案規律教案03-14

小班數學教案配對教案03-11

小班數學教案排隊教案03-11

小班數學教案乘車03-11

小班蒙氏數學教案03-16

小班下冊數學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