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科目的設計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科目的設計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科目的設計教案1
教學要求: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數中間、末尾有0,商中間或末尾也商0的計算方法,掌握豎式的簡便寫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仔細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教學重點: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是0”。
2.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商0的算理和豎式簡便寫法的書寫格式。
教學準備:
豬八戒吃西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出示課件,教師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展開情節,講“豬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出現數學問題:
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三個人一個西瓜也分不到怎樣用算式表示?(0÷3)
二、列舉實例,獲得結論。
1.0÷3等于多少呢?你怎樣想的?
(1)三人一個西瓜也分不到,所以0÷3=0。
(2)0×3=0,所以0÷3=0。
2.同學們還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嗎?
3.做一做。
0÷2 0÷4 0÷5
4.觀察后說一說你們發現了什么?
0除以一個數都得0。
5.質疑討論0÷0=?
明確:0與任何數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確定,因此0不能做除數。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三、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運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結論,來解決除法計算中遇到的新問題。
出示例6。
尋找信息,列出算式。
309÷3= 420÷3=
1.計算309÷3
(1)學生獨立計算。
(2)小組內交流算法。
(3)匯報計算過程,師生共同解決學生計算中遇到的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的豎式:
(4)討論:哪種算法正確?你是怎樣判斷的?(讓學生自己先說,多提問幾名,及時給出肯定和表揚)
交流得出:a、b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c算錯了,因為309÷3的商是三位數,而不是兩位數,十位上0除以3得0,這個0寫在十位上,如果不寫商就是兩位數了。103×3=309,而13×3=39,所以商是103。
教師強調: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因此十位上的0÷3=0,這個0一定要寫,0起占位的作用。
(5)說一說a、b兩個豎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歡哪一種寫法,為什么?
明確: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因此,寫豎式時,可省略用0做被除數的這一過程,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得出的豎式要簡便些。
師生共同用簡便的書寫方法重新計算。
2.計算420÷3
(1)先判斷商的位數,再獨立計算。
(2)說出計算過程。問:為什么個位上商0?0不寫行不行?(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提問學生用語言表達,鍛煉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探索簡便寫法。
(4)小結:做除法時,除到被除數十位正好除盡,而個位又是0,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個位上補0就可以了。
四、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P29做一做。
402÷2 609÷3 750÷5 980÷7
選一組進行筆算。
訂正時,說出算法。
2.練習七第3題。
獨立改錯,匯報時說出錯誤原因。
五、總結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提醒大家在計算中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業。
反思:
整節課下來,整體來說是還可以,至少對于我這樣的第一年教教材的老師來說。但是還是有些地方處理的不太清楚。各個環節設想的很好,但在實際上課時不能很好的靈活貫徹,缺乏根據學生課堂實際進行合理的調控,以后在這方面要多備教法、備學生、盡量形成成熟、機智的課堂教學。
在商中間和商末尾用0占位的時候,還強調的不夠多。在一節課的后半節,學生的注意力就已經不集中了。所以學生的反饋也就不是很好了。以后一定要把握好重難點,多敲多點,同時注意調控學生學習狀態,計時引導糾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年級數學科目的設計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掌握小數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和退位的算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
【能力教學點】培養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進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進位、退位的豎式算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笑笑到郵局寄書給她的好朋友小明。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幅圖,再與同桌說一說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可以提哪些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下面,咱們先來解決“一共花了多少錢?”的問題。
(1)引導學生估算。
師:大家現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約要付多少郵費呢?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2)嘗試解決問題
師:自己在練習本上試著做一做,你是怎樣算出得數的,把過程寫下來。
(3)交流算法。
A、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是14元4角.
B、1.6元=16角,12.8元=128角,16+128=144角,
C、用豎式:
1.6
+12.8
14.4
【設計意圖】先自己思考,經歷了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再交流,體現算法的多樣,活躍學生思維。
(4)討論。
提問:用1.6+12.8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和整數加法一樣,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總結小數進位加法的豎式算法,讓學生能掌握算法。
2、嘗試練習
(1)2包的郵費相差多少元?
(學生思考后在作業本上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計算方法。)
(2)小紅付給阿姨15元,應找回多少元?
①學生思考后在作業本上試做。
、趨R報交流算法。
(3)師:在計算小數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學生討論交流。)
師小結:和整數減法一樣,哪一位不夠減,要向前一位借一。
【設計意圖】自主探索小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小結豎式算法,讓學生掌握豎式算法。
3、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小數加減法和上一節課學的有什么不同?
師揭示課題,板書:小數的加減法(進位或退位)
三、鞏固練習。
1、書本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獨立完成其計算,選幾題說說計算的方法。
2、森林醫生。
說出錯誤的原因,然后將其訂正在旁邊。
3、書本第3、4、5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列出算式并計算。
(3)全班交流,并說說解題的過程。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而且具有層次性。不僅鞏固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應用新知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寄書——小數的加減法(進位或退位)
(1)1.6+12.8=14.4(元)
(2)12.8-1.6=11.2(元)
(3)15-14.4=0.6(元)
三年級數學科目的.設計教案3
教學目標:
認知與技能: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掌握24時計時的方法及其與 普通計時法相互轉化的規律,學會推算經過時間;
2、會運用24時計時法計算經過的時間。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操作,使學生掌握24時計時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兩種計時法互相改寫,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難點:
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具準備:
鐘表、活動鐘面、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
1、師:同學們,知道他們是誰嗎?你喜歡他們嗎?(課件出示哆啦A夢小叮當及其伙伴的圖片)你知道嗎,大雄聽說中國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所以特別想來中國游玩。他呀就纏著小叮當帶他來中國玩。其實,小叮當也非常想來玩,但他擔心大雄那愛惹麻煩、沒時間觀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聰明的同學們你有沒有勇氣跟大雄一起來接受小叮當的考驗?
生:敢。
2、師:你能根據圖片及內容及鐘表的信息說出它所代表的時刻嗎? (課件展示圖片)
① 小學生升國旗(鐘表時針指向8,分針指向12);
生1:時間是8點;
生2:時間應該是上午8點。(師板書)
師:同學們,你同意哪一種說法?為什么?
生:上午8點,因為如果只說8點的話,不明確,還會讓人誤解為晚上8點的。
② 小朋友吃午飯(時針指向12,分針指向12);
生:中午12點。(師板書)
③小朋友晚上睡覺(時針指向8,分針指向12)。 生:晚上8點。(師板書) 師小結:像這種采用012時來計時,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時間詞的計時法,是人們在平常表示時間時所經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計時法。 師:大雄終于如愿以償地和小叮當一起來到了中國。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多媒體播放CCTV-1新聞聯播的片頭背景音樂)
生:中央新聞聯播的音樂。
【三年級數學科目的設計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科課件的設計方法05-15
數學科課件的設計方法以及注意點05-13
二年級數學科目的教學總結02-25
幼兒園小班數學科目教案02-17
二年級數學科目的教學總結范文02-28
三年級的語文設計教案02-23
三年級安全教育設計教案03-02
三年級安全教育設計教案大全03-02
三年級安全教育主題的設計教案03-02
《解釋》教案課件設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