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4》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4》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只識不寫的字。
2.仔細觀察圖畫,借助圖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3.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練習寫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難點:
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自制課件。
2.收集這六種昆蟲的有關資料。
3.發習字冊。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夏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大樹長得枝繁葉茂,鮮花爭相斗艷。昆蟲們也喜愛這個美麗的季節,紛紛來到大自然,它們有的飛,有的爬,有的跳,可有趣了。
二、看圖入境,學習第一行詞串
1.課件出圖,引導學生說話,相機出示帶拼音詞。
小朋友們,請大家看這幅圖: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同學們在郊外采集昆蟲標本。)
(1)昆蟲
看圖,你發現了哪些昆蟲?(螞蟻、蝴蝶、蜻蜓、螳螂、天牛等)像螞蟻、蝴蝶、蜻蜓這樣的蟲子,都有六條腿,有的有兩對翅膀,有的已經退化了,頭上還有一對觸角,我們都稱它們為“昆蟲”。出示帶拼音詞“昆蟲”。指讀,強調讀出前后鼻音。
(2)采集
為了更多地認識昆蟲、研究昆蟲,學校生物小組的同學們來到野外采集昆蟲標本,瞧,這個女生手拿著捕蟲網在采集蝴蝶標本。出示“采集”。強調讀音“采”為平舌音。同學們,你們做什么事的時候會用“采”這個字呢?(采花采果子采樹葉)這個“采”就是采摘的意思。“采集”不僅有采摘的意思,還有收集的意思。跟老師讀“采集樹葉 采集野花 采集野果 采集標本 采集信息”。
(3)觀察
還有兩個男生在干什么呢?(一個手拿著放大鏡趴在地上觀察螞蟻,旁邊還蹲著一個男生也正在和他一起觀察螞蟻呢。)出示“觀察”。強調“察”為翹舌音。你知道“觀察”是什么意思?“觀察”和“看”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觀察”就是仔細地看,一邊看,一邊思考,一邊研究。在生活中,你曾經觀察過什么呢?請你說一說。
2. 整體誦讀詞串:觀察、采集、昆蟲。
你能用上這三個詞說一句話嗎?
三、圖中識物,學習第二行詞串
同學們來到美麗的大自然采集昆蟲標本,他們在什么地方發現了這些有趣的小生靈的?
1.課件出圖,相機學習詞語。
(1)田野
放大“田野”圖,說說印象中的“田野”。一望無邊的土地上,長滿了莊稼、鮮花、綠草等植物。誰能讀出“田野”的遼闊無邊?春夏季節,是綠色的田野,秋天,就是金色的田野。
田野上,種著一塊塊莊稼,我們的祖先把這樣的圖畫下來,逐漸簡化,就成了今天的“田”字。“田”就是田地的意思。
(2)樹林
放大“樹林”圖,一兩棵樹可以叫“樹林”嗎?有許多棵樹才叫樹林。茂密的樹林里,會有哪些可愛的動物和植物呢?樹林是動物和植物們的家園,是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你能把這個詞讀好嗎?強調“林”為前鼻音。
(3)花叢
放大“花叢”圖。瞧,這兒的花開得多美啊!誰能給大家說說這些花兒怎么美呢?很多的花兒聚在一起,這兒一叢,那兒一叢,我們稱作“花叢”。指導朗讀“花叢”,注意“叢”為平舌音。你發現花叢里有哪些昆蟲呢?它們在里面干什么?再美美地讀“花叢”。
2.整體誦讀詞串:田野 樹林 花叢
聰明的孩子,你能用上這三個詞說一句話嗎?
四、詞語鞏固
1.打亂順序認讀詞語。指讀,齊讀。
田野 觀察 采集、 樹林 花叢 昆蟲
2.認讀生字:集 昆 野 蟲 田
小老師帶讀,齊讀。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蟲 田
2.你能給它們找個朋友嗎?
3.怎樣記住這兩個字?
4.觀察一下,怎樣才能把這兩個字寫漂亮呢?
“蟲”的口字略扁一些,寫在橫中線上,豎寫在豎中線上。提左低右高,左長右短。最后一點下按,與提左相稱。教師范寫,學生拿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書空。記住字的筆順。
蟲
“田”字外框上寬下窄,中橫寫在橫中線上,中豎寫在豎中線上。教師范寫,學生拿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書空。記住字的筆順。
田
5.學生描紅、臨寫。
6.表揚寫得好的學生。推薦好字黑板板演。
六、作業
同步導學
第二課時
一、導入情境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再次走進美麗的大自然,走進有趣的昆蟲王國,去探索它們的無窮奧秘。我們先回憶一下上節課學習的詞語。讀詞卡:觀察 采集 昆蟲田野 樹林花叢
二、看圖學詞
1.整體認讀第三四行詞串。
(1)出示課文中圖:瞧!昆蟲王國的成員們來了,在向我們招手呢?老師想知道誰的小眼睛最亮,找到了哪些昆蟲?
相機點擊課件出示帶拼音詞:
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螞蟻、蜻蜓
(2)自已先試著讀一讀。誰愿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呢?誰愿意來開火車來讀呢?
(3)小朋友的本領可真大!把這些字音都讀準確了,現在老師要把這些拼音都拿掉,你還會讀嗎?隱去拼音,隨意點擊詞語。生自由讀。老師請小朋友當小老師帶讀。
(4)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個個表現得都很出色。現在我們再把這兩行詞串連起來讀讀。生齊讀兩行詞串。
2.看圖分別認讀詞語,感悟詞義。
(1) 蝴蝶
課件1演示美麗的蝴蝶。說一說蝴蝶長著什么樣?它們在干什么呢?(蝴蝶身上的顏色很多,有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等,很漂亮。它的翅膀很大,身體是一節一節的,有六條腿,頭上還有兩根長長的觸角呢。)
這么美麗的蝴蝶,你能讀好它嗎?
(2)天牛
又一只小昆蟲來了,仔細看。課件2演示:一只天牛趴在樹干上。這是誰呀?(天牛)“天”是三拼音。“牛”的聲母是n。我們要把它讀準確。跟老師讀“天牛”。誰能介紹介紹天牛長什么樣?(天牛身上的顏色大多是黑色的,在翅膀上有幾顆藍色斑點,它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有六條腿,有一對翅膀,頭上有一對長長的觸須。)
(3) 蟋蟀
聽,又有誰來了?課件3演示:一只大蟋蟀在草叢中。蟋蟀的“蟀”是三拼音,聲母“sh”是翹舌音,我們要把它讀準了,誰來讀?你看過蟋蟀嗎,能給大家講一講嗎?(蟋蟀是個歌唱家,他的叫聲很動聽。蟋蟀又叫蛐蛐,它的叫聲不是用嘴巴發出來的,而是用翅膀的摩擦產生的。蟋蟀的全身是深褐色的的,有翅膀,它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有六條腿,頭上有兩根觸須。)
(4) 螳螂
課件4演示:螳螂在綠葉上慢慢地爬。它是螳螂,你能讀好它嗎?讀準后鼻音。請學生觀察螳螂圖片,介紹。(螳螂的全身都是綠色的,就像穿了一件綠色的外套,它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頭是三角形,能靈活地轉動,頭上有兩根觸須,有六條腿,兩條前腿特別大,像兩把大刀。)
(5)螞蟻
課件5演示:螞蟻搬著東西。這是螞蟻。誰來讀?螞和蟻都是第三聲,他們放在一起的時候,前面的螞就要讀第二聲,跟老師讀“螞蟻”。誰來介紹螞蟻?(螞蟻又黑又小,身體也是一節一節的,有六條腿,頭上有兩根觸須。)(螞蟻可是大力士,能搬得動比自己體重重幾十倍的食物呢!)
(6) 蜻蜓
課件6演示:蜻蜓停在荷花上。它是蜻蜓。“蜻”和“蜓”都是后鼻韻母,我們要讀準它。誰再來讀?誰能介紹一下這位美麗的飛行家?(蜻蜓身上的顏色很漂亮,有紅黃相間的條紋,翅膀上還有黑色的斑點。蜻蜓的眼睛很大,是復眼,身體是一節一節的,有六條腿,兩對翅膀,翅膀是透明的。)(蜻蜓是飛行家,每秒鐘能飛40米,還能連續飛行1小時呢!我們蜻蜓是益蟲,它專吃蚊子。)
3.再次感情朗讀三四行詞串。
三、誦讀全課韻文
這些小昆蟲色彩各異,形狀也各不相同,可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剛才小朋友都已經觀察到了,它們的身體都是一節一節的,都有六條腿,兩個觸角,非常有趣,想知道它們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的嗎?老師現在就帶你們去看看!
課件7演示:(帶有昆蟲叫的輕音樂)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許多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兩只螳螂躲在綠葉叢中竊竊私語,雄螳螂說:“為了我們的寶寶,你把我吃了吧!”雌螳螂撲過去,把雄螳螂撕扯成碎片,吃了下去。許多可愛的螞蟻在抬著食物正往洞里走,還在“嘿喲嘿喲”的唱著。許多美麗的蜻蜒飛得很低,一邊飛一邊說“要下雨啦,這里的蟲子真多!快來吃呀!”兩只蟋蟀一邊“蛐蛐”的叫著,一邊在地下造了很多房子。一只天牛正趴在一顆大樹上貪婪地吮吸著樹汁,嘴巴還發出吮吸的聲音。(師解說)
小朋友,看了這些有趣的小昆蟲,你覺得大自然美嗎?讓我們打開書,翻到識字四,好好練讀一下課文,要讀出大自然的美。
四、書寫生字
1.生字認讀:螞 蟻 天 牛
2.這節課我們學了四個生字,其中兩個是“螞”、“蟻”,誰來讀?它們都是什么旁?什么結構?(蟲字旁,左右結構)
3.怎么記住它們?筆順呢?先看“螞”,跟老師書空一遍。注意:“馬”的橫左收。生描紅。再來看“蟻”的筆順,跟老師書空一遍。注意“義”的點和撇捺的交叉點對齊。生描紅。
螞 蟻
4.最后,看“天”、“牛”,誰會組詞?筆順跟老師書空一遍。“天”的撇為豎撇,和捺對稱。“牛”的豎寫在豎中線上。生描紅。
天 牛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4》教案】相關文章: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教案02-16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教案02-16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4》說課稿12-20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識字6》教案02-16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5》說課稿12-17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6》教學反思12-16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識字1教案02-15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6》教案02-16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升國旗》教案02-16
【必備】識字教案4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