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帽子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品,并且對它都很熟悉,無論從它的造型還是它的顏色都各具特點。所以本節課主要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并喜歡參與藝術活動。活動是幼兒在互動中體驗到裝飾的快樂,促進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能用彩色紙片或紙團裝飾帽子。
2、愿意將自己的作品拿給其他小朋友看。
3、體驗創造的樂趣和成就感。
【活動準備】
1、欣賞各種漂亮帽子的圖片。
2、做好的帽子范例一個(參照幼兒用書第2冊第16-17頁《會變的小碗》)。
3、寶寶人手一個紙桶帽(大碗方便面紙筒做帽筒,圓形紙殼做帽沿,將大碗面桶插入扣好的圓形紙殼中)彩色紙片或小彩色皺紋紙團。
4、每組2個盛好膠水的塑料小盤,擦手毛巾或海綿等。
5、適合時裝表演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欣賞漂亮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圖片中帽子的各種樣式、顏色及圖案,選擇自己喜歡的帽子圖片。
2、展示漂亮的帽子,激發寶寶的制作興趣。
教師戴一頂提前制作好的漂亮帽子展示給寶寶。“我的帽子好看嗎?也給寶寶戴戴看。”“帽子太少了,不夠分的,我們也來做一頂漂亮的帽子吧!”
3、教師示范,指導寶寶制作漂亮的帽子。
教師示范,選擇彩色紙片或小紙團蘸膠水粘在帽筒或帽檐上進行裝飾。寶寶選擇材料制作,教師進行指導。
“小紙團粘粘牢,壓一會兒”“小紙團不要粘在一起,有點距離才好看。”
戴上帽子和寶寶一起展示,表演。
寶寶戴自己制作的帽子,隨音樂自由表演。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美術欣賞的基本方法,理解美術收藏的目的和意義。
2、創新目標:從角色模擬、畫面分析、文獻理解中嘗試描述、分析、解釋及評價的方法欣賞美術作品。
3、審美目標:品讀經典的美術作品,樹立正確的審美態度,從而客觀判斷美術史中經典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
二.學情分析
審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養情操為特征,以生動形象為手段,提高學生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種教育形式,美術學科教學是審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陣地之一。
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美術基礎技能嚴重參差不齊,給美術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有些同學天生愛好美術,在自身興趣的激發下,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美術素養自然會提高很快;而有些學生或受社會大環境的制約影響,認為學好數、理、化就能一統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響,認為學美術沒出息,再加上缺乏定的興趣愛好,差異的存在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教學重難點
用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的方法欣賞美術作品。
用對比的方法分析欣賞美術作品中構圖的外在形式美。
四.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初初的感覺:描述
邊欣賞邊交流每幅繪畫的第一感觀。
畫家畫了些什么?給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伏爾加纖夫》畫了些什么?(近景、中景、遠景)
小結你們已經學會了欣賞的第一招:用語言描述畫面的第一感感覺,這是我們對藝術品最初的感覺。欣賞一件藝術品只停留在初步的感覺夠嗎?我們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活動2【活動】深入研究:分析
深入研究:分析
(二)畫家用什么方法來突現畫面主題?
1、畫面的大色調
①天空、海水、沙灘的色彩是怎樣的?假如變成蔚藍的天空、碧藍的海水和自然態的沙灘你覺得怎樣?(沉悶并炎熱的海灘和清新靚麗的海灘的對比---環境色與主題的協調)環境色變暗又會怎樣?
師小結:畫家用強烈的色彩對比,帶來了特殊的畫面效果或更突出畫家想要表達的主題。
2、畫面的大空間——找層次
畫家畫了些什么?畫家怎么表現空間的?
欣賞一張肖像畫,兩個空間層次。
師小結:空間越大,畫面內容越多,畫家想要傳遞的信息也越多。
3、畫面的大構圖——找形式線
請一位同學勾畫畫面上事物的外形線。
師補充形式線。畫家在人物的排列上有什么變化?
畫面的美從哪里體現的?
師小結:形塊的大小對比、形式線的曲直對比;人物的疏密變化、高低錯落,都是反映了畫面外在形式的美感。
構圖小練習:學生構畫形式線。
活動3【練習】背后都故事:詮釋
背后的故事:詮釋
(三)模仿人物的動態,體會畫中人物的思想。
畫面人物的動態和視線中心人物的動態不一致,畫家為什么要這樣畫?是巧合嗎?還是想要表達什么思想?
我們欣賞分析到這個時候,是不是忽略了1個關鍵人物?(這幅畫的作者,他生活的時代背景)我們是不是要了解一下畫家的背景,有可能對我們的欣賞理解有幫助哦!
師: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是俄國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上半期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他以其無比豐富的創作和卓越的表現技巧,把俄羅斯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發展到高峰。創作了大量的歷史畫、風俗畫和肖像畫,表現了人民的貧窮苦難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1870~1873年創作了《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為了創作這幅描繪沙皇統治下俄國人民痛苦生活的作品,他兩度到伏爾加去,深入觀察纖夫生活,使畫面上的纖夫既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受壓迫的人,又是具有堅強毅力的生活的強者,在構圖上列賓利用了沙灘的地形和河灣的轉折,使11個纖夫猶如一組雕刻群像,被塑造在一座黃色的、高起的底座上。畫面上對伏爾加河的景色作了很好的布局,使這幅尺寸不很大的畫面具有宏偉深遠的感覺。它不僅揭示了現實的矛盾,同時肯定了社會的積極力量,使俄國風俗畫增添了新的語言。)
根據文獻資料,我們重新理解并解釋畫家為什么要這樣畫?
從人物的動態、表情及眼神再次欣賞。
小結:人物的各種動態,表情及眼神都反映出不同的思想,這種思想正是畫家要表達的思想。
師小結:你們學會了欣賞的第三招,根據畫家和其畫派的文獻資料結合畫面更細小的刻畫的欣賞,深入的體會畫家真正要表達的思想。21世紀現代的我們還能通過這張畫的欣賞了解到19世紀俄國社會底層受壓迫的人們的生活,不知你們有沒有體會到繪畫在歷史長河中的沉甸美。
活動4【測試】個性闡述:評價
個性闡述:評價
(四)、通過前面的欣賞學習,請你從主觀判斷或客觀判斷來評價這幅作品。
評價《伏爾加纖夫》
評價分為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我們在保持主觀評價的同時要尊重客觀的評價。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訓練同學根據命題進行回憶想象的形象思維能力。
2、運用學過的人物畫、色彩知識等組織畫面,培養同學愛學校、愛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對歌曲的演唱展開聯想,在歡樂的歌聲中,回憶上學的情景。
教學難點 :
能夠運用不同的藝術形象處置畫面構圖,表示生活。
教具準備:
1、同學帶好自身喜歡的作畫工具。
2、教師準備有關上學的歌曲,提供一些風格不同的人物、景物形象范圖,讓同學作畫時選擇。
教學過程 :
一、師生問好,互相關心,調動同學情緒。
今天天氣非常寒冷,同學們有沒有因為天氣寒冷而上學遲到呢?——沒有。
大家都是遵守《小同學守則》的好同學,《小同學守則》第三條——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
板書課題:上學路上
二、請同學聽歌曲《老師你早》,說一說:
1、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事?她的心情如何?還有什么景物?再請個別同學演唱一些有關上學的歌,如:《上學歌》、《讀書郎》、《數鴨子》等歌曲,說說歌中關于上學的內容。
2、教師提供有關的人物、景物形象(上學的小朋友、太陽、小花、建筑物等具有不同風格的單獨的形象)。
三、同學觀察這些形象。想一想,如何將它們組成一幅優美的畫面(學習不同風格的構圖創作)。
提示構圖要點:
1、畫面構圖要豐滿,突出人物、景物,表示主題。
2、同樣風格的人物應搭配同一種風格的景物,使之協調。
請同學嘗試組合畫面,教師可協助完成。
同學組合后欣賞范圖。
《快讓我上學》:幾只大白鵝擋住了上學的路,一個小女孩張開雙臂,想趕跑鵝
群又怕鵝啄她,而不敢靠近。小女孩臉上焦急的神情和老高的太陽,生動地表示了小女孩上學受阻的心情。它采用了中國畫雙勾填色的形式,畫面布置較合理,情節生動、風趣。
四、展開討論,說一說上學路上的遭遇,并表示出來。
五、同學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教學
后記
本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同學通過回憶想象自身上學時的情景,培養同學愛校愛學習的思想感情。從同學的作業情況來看,局部同學能將上學路上的遭遇畫下來。但也有少數同學的內容顯得單調了一些,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他們平時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螃蟹的特點,掌握國畫螃蟹的技法,體會國畫構圖的基本理念。
2、學習用水墨表現螃蟹,在造型中體會墨色的變化,熟練(掌握)中鋒、側鋒用筆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活躍的想象力。
3、通過欣賞、表現水墨畫螃蟹,體驗水墨樂趣,傳承祖國傳統藝術。
教學重點:感受水墨畫的魅力,能用意筆形式描繪出形態各異、生動可愛的螃蟹。
教學難點:表現水墨螃蟹的墨趣、筆趣及情趣。(用水墨表現螃蟹生動的姿態,尤其是八只小腳的動態結構。)
教學準備:
教師:文房四寶、多媒體教學課件
學生:國畫配套工具、課前搜集螃蟹的相關資料。
過程設計:
一、組織教學,安定情緒
檢查學生用具是否齊全、擺放有序,注意別打翻水盒,安定學生情緒。
二、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先考考大家,給大家猜個謎語:八只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動物)你知道謎底是什么嗎?生:螃蟹。(板書:螃蟹)
師:螃蟹是甲殼類動物,它們的身體被硬殼保護著,靠鰓呼吸。螃蟹的種類繁多,我國就有600多種,絕大多數種類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的地方,也有一些種類的螃蟹棲息于淡水或住在陸地上。(簡化)(PPT介紹幾種螃蟹)
師:今天我們畫螃蟹中的河蟹。(出示河蟹圖)
三、特征探究,豐富眼界
1、認識螃蟹的結構
師:同學們見過這河蟹,也吃過它,那你能說說它的身體有哪幾部分組成嗎?(PPT顯示螃
蟹結構圖),學生看圖匯報,教師依次板書:身體、八只步足、一對螯、嘴眼。
師:請你仔細觀察,螃蟹的身體呈什么形狀?生:倒梯形。
師:螃蟹的腳、螯、眼睛又有什么特點?生:腳修長,螯威武,眼睛有眼柄能豎起來。
2、了解螃蟹的生活習性
認識了螃蟹的身體結構,你還知道它哪些生活習性?學生匯報課外搜集的螃蟹的相關知識。(生活在水畔、會換殼、會再生,雌雄蟹腹部的臍不同、橫行、……滲透團結友愛的思想。)
3、觸摸真實的螃蟹
出示活的螃蟹和死的螃蟹,在投影儀上進行展示,這樣下面的老師也都能看的很清楚。
出示一張很多學生畫的螃蟹,有活的,有死的,讓學生歸類。
四、欣賞名作,點評探討
1、欣賞齊白石螃蟹作品
師:螃蟹活潑可愛,一直以來就成為畫家筆下描繪的對象。齊白石老先生尤其擅長畫蝦和蟹。(PPT展示齊白石作品圖片)
2、學生品評
師:齊白石大師畫得螃蟹好嗎?好在哪?生:構圖巧妙、聚散合理、筆墨濃淡變化豐富,形態各不相同……師:他畫的螃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3、深入探討
師:(PPT齊白石畫的螃蟹圖局部)你能說說齊白石畫螃蟹身體是怎樣用筆、用墨的嗎?教師板書:側鋒、濃淡墨。
師:八只步足、一對螯、眼睛又是怎樣用筆用墨的.呢?依次板書:中鋒、淡墨;側鋒、重墨;中鋒,濃墨。
五、教師范畫,臨摹練習
師:老師也來學學齊白石,畫一只螃蟹,你覺得該先畫什么?生:身體。為什么?生:身體是螃蟹的主要部分,其他腳、螯、眼都長在它上面。
教師邊范畫邊講要領:
①畫身體:大羊毫調淡墨,筆尖蘸濃墨,側鋒三筆畫出螃蟹的身體。可以在蟹殼后勾勒幾筆輪廓線,求得點線面的變化。
②畫大腿:淡墨中鋒畫螃蟹身體左右的各四條腿,它們之間略有角度不同,但
切記交叉。
③畫小腿:淡墨中鋒畫小腿(一般只畫成一節),不能分散叉開并避免平行。④畫螯鉗:大羊毫調重墨點出螃蟹雙螯茸毛。小狼毫淡墨中鋒勾出蟹鉗。⑤畫爪子:小狼毫蘸濃墨中鋒運筆畫出略帶弧形的蟹爪。
⑥畫眼睛:小狼毫蘸濃墨趁濕在身體前端兩螯間畫出螃蟹雙眼。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看了老師畫螃蟹的步驟,有沒有記住?會了嗎?沒有記住的同學也別急,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秘籍——畫螃蟹步驟口訣,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可以參照這張口訣步驟圖練習畫一只螃蟹。
口訣:1、三筆蟹殼側鋒畫2、八只步足中鋒寫3、一對螯足重墨擢4、倒八兩眼濃墨點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六、階段評議,再接再厲
1、學生作品初評
師:好多同學都畫好了螃蟹,你能來展示一下嗎?教師有選擇性地挑選螃蟹步足畫的生動以及畫的死板的兩張作品進行展示。
師:你覺得這兩張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學習,還有哪些不足?學生歸納步足應畫得生動,有動態變化。教師再投影一張步足第一節往后畫的螃蟹請學生點評。
生:這樣的螃蟹已經死掉了。
師:老師這里畫了螃蟹的一個身體,誰能幫老師把它的足添一下,注意要畫出螃蟹的動態變化。指名學生添畫。
2、學生再練習
師:請你再畫一只螃蟹,(請你再試著畫一畫,先觀察畫好的那只螃蟹,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想好了再動筆。每個同學可以畫兩到四只,每畫好一只自己都要觀察比較,然后再接著畫下一只。)為了讓作品更加生動豐富,要注意什么?生:和第一只在方向動態上與墨色深淺上可以有變化。(省略)(教師PPT顯示作畫要求:構圖合理,造型準確,動態生動,筆墨有濃淡。播放背景音樂。)
3、嘗試添畫背景(省略)
師:畫好了兩只螃蟹,有沒有覺得你的作品缺了點什么?生:缺少背景。師:你覺得可以給螃蟹添畫哪些景物?生:草、慈姑、荷花、菊花、魚蝦等。
師:讓我們欣賞一些名家作品,看看他們是如何來給螃蟹配景的。(或者教師示范)
師:看了名家名作,下邊請完成你的作品,給螃蟹圖添加景物。(PPT要求:注意主次、構圖穩定、注意對比等。播放音樂)
師:到現在為止,這還不是一幅完整的中國畫作品,想一想,還缺少什么?教師提示落款蓋章,出示題跋參考,也可以是窮款,但姓名不能忘記。印章一般都要蓋上。
七、自評互評,共同提高
師:請把你的作品上來展示,大家都來說說看,這些作品中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
誰的用筆最生動?(★筆趣)誰的墨色最豐富?(★墨趣)誰的作品最有意境?(★情趣)
師:普通的水墨表現出了動態豐富的螃蟹,中國畫真是門奇妙的藝術,只要你用心觀察,敢于表現就可以創造出更美、更靈動的作品。
八、欣賞拓展,課外延伸
師:這里還有一幅螃蟹圖,看看和我們剛才所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生:螃蟹是紅的。師:原來這是煮熟的螃蟹呀。我們也可以用朱砂、曙紅等紅色來畫蒸熟的螃蟹,配上瓷盤、菊花或美酒,就成了色彩鮮艷,對比強烈的品蟹圖……請同學們課后去完成這樣一幅品蟹圖送給爸爸媽媽好嗎?
下課……
板書設計
螃蟹
身體側鋒濃淡墨
大螯側鋒重墨
步足中鋒淡墨
眼睛中鋒濃墨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表現墨的濃、淡、干、濕效果的技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對水墨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掌握用筆、用墨的技法,提高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教學難點:畫面構圖的虛實處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導入
同學們見過畫沒有?畫又叫什么畫?
畫又叫水墨畫,是我們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它是用特別的宣紙、筆,運用墨、水、顏料繪制而成。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張用畫工具畫成的有趣的畫。
(出示范畫,學生欣賞)
2、教師引導欣賞
(1)這幅畫上畫了一些什么東西?
(2)這些點在顏色上、形狀上有什么不同?
(3)這些線又有什么不同?
(4)看了這幅畫,你想到了什么?
3、:
我們把大小、形狀、顏色不同的電、線畫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筆和墨的趣味”。
二、新授
畫好的關鍵是要掌握好用筆、用墨的方法。
1、講解國畫的用筆技法。
中鋒和側鋒是畫最基本的用筆技法。
2、示范講解國畫中最基本的用筆技法。
(1)點:濃、淡的區別。示范:墨色互點。
(2)面:(示范)先調淡色,筆尖蘸濃色側鋒畫圓
先調顏色,筆尖蘸墨側鋒畫出。
先調墨色,筆尖蘸色側鋒畫出。
指導學生講出面和點的區別。
(大小、形狀)
:國畫的用墨講究濃淡變化。
(3)線
引導學生從范圖中找出濃、淡不同的線條,使學生知道線條的墨色也有濃淡之分。(教師示范)
:國畫的用墨必須有濃、淡、干、濕的變化,筆和墨的趣味就是從這些變化中體現出來。
3、結合音樂講解構圖
(1)聽音樂《秋日私語》,注意它的節奏又什么變化?
(2)對照范圖,教師引導學生將音樂與畫面聯系起來,指出輕柔的節奏可以用淡墨、細點和線條來表示;強烈、快的節奏可以用重墨、大色塊、迅速畫過的線來表示。(3)構圖要領:四周不要留白,疏密得當;以墨色為主,彩色為輔。
三、學生作業
用點、線、面完成一幅有趣的圖畫,必須體現墨色的濃、淡、干、濕變化,畫完后根據畫面取一個名字。
四、作業講評,課堂。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及要求:
1。學習用長線、短線、螺旋線和波浪線等畫出爸爸、媽媽頭發的特征。
2。嘗試用各種顏色交替畫不同的線,發現不同的色彩碰在一起產生的變化,感受色彩的美。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學習畫長線、螺旋線和波浪線。
教學難點:
螺旋線的畫法。
教學準備:
1。各種人物頭像圖片若干,有關發型的圖片5————10。
2。棉簽、顏料、調色盤、畫有頭輪廓的紙人手一份,抹布若干。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律動,穩定幼兒的情緒,準備上課。
2。幼兒欣賞不同的發型。(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發型屋吧)
二、基本部分:
1。 不同的頭發樣子我們叫做發型。小朋友們在發型屋里都看到哪些漂亮的發型?
引導幼兒自由回答并用手畫一畫。
2。小朋友的頭發分別是什么樣子的?(邊描述邊用手畫一畫)
3。老師的頭發又是什么樣子的?該怎樣畫?請大家試一試。
4。出示發型范例圖片。
(1)圖片上的叔叔、阿姨的發型是什么樣子的?
(叔叔的頭發是短短的,阿姨的頭發是長長的,有波浪形的、 有一卷一卷的、 有直直的 )
(2)說一說你的爸爸媽媽的發型是什么樣子的?(分別用手畫一畫)教師小結:爸爸的頭發是短短的,我們可以用短短的線條來表現。媽媽的頭發一般比較長,有的直直的,有的彎彎的,還有的一卷卷的,我們可以用直線波浪形和螺旋形來畫,真漂亮。小朋友知道這是用什么畫的嗎?(認識棉簽)
5。討論學習設計方法。
(1)啟發、想象。
今天,我們來為爸爸媽媽設計發型好嗎?你想給他們設計什么樣的發型?用什么樣的線條來畫?請你試一試。(書空練習)
(2)討論繪畫的方法。(那我們一起看看頭發該畫在什么位置)①在設計發型前,應該先知道,頭發長在哪里?梳頭發的時候,我們會把頭發往哪邊梳?(哦,前面、兩邊和后面都有頭發。)
②頭發是什么顏色的?(黑色的)現在的理發師會把頭發染成什么顏色的?(紅、黃等)你給爸爸媽媽設計的發型是什么顏色的?
6。幼兒嘗試用棉簽畫頭發。(請幼兒嘗試畫頭發)
7。教師講解并示范用棉簽畫各種頭發。
(1)我們要設計好該畫什么發型。爸爸的是短發,媽媽的頭發是長長的有直線的、波浪形、螺旋形。
(2)選好顏色。(設計好發型的顏色)
(3)使用棉簽作畫小朋友要真確拿棉簽,蘸顏料時注意不要蘸得太多,以免弄臟畫面,如果你要用兩種顏色,換顏色時先放回原處,在另一個盤子里拿棉簽進行畫。
(4)畫時注意:頭的兩邊、前面都有頭發,爸爸的頭發我們讓它從頭皮往上長,媽媽的頭發我們我們讓它從頭皮往兩邊長。
8。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活動。
①認識繪畫工具,學習使用方法。換顏色的方法?(放回原處,在另一個盤子里拿棉簽。)
②桌子上有什么顏色?用這些顏色讓你的頭發變得更漂亮。
③教師指導幼兒進行創作活動,提醒幼兒注意色彩之間發生的變化,積累色彩經驗。
三、小結部分:
1.說一說你給爸爸、媽媽和你自己分別設計了什么發型?你最喜歡給誰設計的發型?為什么?兩種色彩碰到一起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小朋友晾曬作業,互相觀看、展評幼兒作業。
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明白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學習并利用招貼畫的方式宣傳節約水資源。
2.技能:看懂招貼畫,分析了解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及其創作手法,進行簡單的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創作。
3.情感:進行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教育,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問題和熱愛祖國的情懷。
二、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水對人類的重要性,用美術特有的方式來宣傳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
難點: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關素材,創作一幅個性化的招貼畫。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水的資料、帶齊繪畫工具材料。
(教師)收集并整理與教材有關的水的資料、范畫及學生的優秀作品,準備課件,小組作業展板,繪畫材料及工具。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1)播放流水聲,靜靜地聽。設問:想到了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感受。
(2)引出課題。
2.觀察感受。
(1)水不僅具有流動的美感,還有變化的美感——播放課件: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水的圖片,描繪水的畫面。通過觀察使學生發現水的動態美與靜態美,水色的無窮變化,水形狀的變化多端,水紋的節奏美與韻律美。
(2)請學生分別用語言文字和肢體語言來表達一下對水的不同感受。
3.欣賞討論、啟發思維。
(1)我們的藝術大師用他們特有的方式來表達了對水的感受,出示齊白石、凡高
的作品:欣賞并討論他們是怎樣來表現水的?
(2)也有好多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現水——用線、色、剪貼等等。
設問: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這些畫面與生活中完全一樣嗎?它們為什么要這樣來表現?你最想表現的是怎樣的水?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現?把你的想法跟同學講一講。
4.表現與創新。
布置作業
(1)作業內容:表現你心中的水的形態。
(2)作業要求:①可小組合作、也可以獨立完成一副表現水的作品。②表現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賞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誰的作品最有創新意識。
5.展示與評價。
展示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點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出示一招貼畫:
(1)說說這幅畫中畫了什么?猜猜它想表達什么?
(2)分析是利用什么創作手段來表達意思的,有什么特點?(寫實加點夸張,畫面簡潔明了)
(3)討論得出:這是在表達水沒了,嚴重到水龍頭都裂了,向我們宣傳要節約用
水,引出——這是一張招貼畫。
2.欣賞分析。
觀察討論:招貼畫還具有什么特點?
引導了解:
(1)主要構成:標題、畫面、可有文字輔助說明
(2)創作手段:利用聯想、擬人、夸張等手法通過寫實的、裝飾的、抽象的、漫畫的形式來表現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3)主要特點:構圖單純、主題鮮明。
3.聯系生活實際,獲取創作素材。
(1)說說水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浪費水的現象
(2)小組交流:生活中 污染水的現象 ( 通過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實和圖片加以說明缺乏水的結果)
(3)教師運用課件展示圖片小結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宣傳發動大家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
4.展開聯想,實踐創作。
(1)欣賞范作及同齡人的作品,說說他們所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學習并啟發思維。
(2)選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處理。
(3)展開聯想,進行創作。(要求構思新穎、有創意)
5.大膽宣傳,展示評價。
(1)把學生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在展板上,組成幾塊展板,引導找出給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個別畫作,選出創意之星,并說說它的宣傳效果。
(2)由創意之星解說創作感言。
6.引申拓展,感悟升華。
組織一次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活動。
美術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是鍛煉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手工制作課。通過彩旗這種常見的物品,對學生進行了與色的綜合訓練,使學生對已學過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和涂畫訓練有進一步的認識。
教師側重引導學生從形的組合和色彩的變化上去表現各種各樣的彩旗,使學生懂得用不同的基本形狀能夠組合成新的形狀。并在其中學會由隨意性的色彩搭配,到有意識的色彩搭配。
課本上選登了一些學生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激發創作欲望。
學生分析:
彩旗是一種常見的物品,也是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內容。低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形象思維能力和造型能力,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對色彩有了更直觀的感受;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引導制作出不同形狀、不同色彩的彩旗。
設計思路:
本課意在將適合低年級學生掌握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彩旗讓學生制作。它的形狀是簡單的基本形拼擺而成,難度適當;它的色彩鮮艷,易讓學生產生興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得到充分表現。最后把學生作品展示,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享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用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狀進行拼擺,組合成不同的彩旗形狀。
2、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顏色搭配,做出不同效果的彩旗。
3、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
課前準備:
1、錄像片(平時常見的彩旗以及各國國旗)。
2、教師制作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風格的彩旗。
3、彩紙、花布、膠水、鈍頭小剪刀、尺子、小木棍、繩子。
4、不同顏色的方形、圓形、三角形。
教學流程:
一、美麗的旗
l、錄像畫面一:生活中有彩旗的地方。
引導學生討論:節日的廣場、單位的門廳上、學校聯歡的場所(教室與操場)、新年的街道都有彩旗。(使學生意識到:彩旗具有渲染氣氛的作用,使氣氛變得更加喜慶、熱烈。)
2、錄像畫面二:各國不同顏色和圖案的國旗。
討論:內容豐富,有寓意,是國家的象征。(不作為重點,僅供學生欣賞、參考。)
3、小結:彩旗的作用很大,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二、不同形狀組合的旗
l、請學生把桌子上的方、圓、三角形狀的彩紙任意組合,粘貼。形成不同形狀的彩旗。
2、教師:能不能回答你制作的彩旗是由哪幾種形狀組成的? (讓學生知道,不同的形狀進行組合可以獲得更復雜的形狀。)
自評:請學生用現成的基本形去拼擺,會獲得新的形狀。低年級的學生空間感不強,習慣表達平面的形狀,通過這次練習使學生對形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三、多彩的旗
1、請學生自己搭配顏色,認為怎樣漂亮,就怎樣搭配。
2、在制作過程中,不斷展示有風格的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去感受:如果用深與淺組合很響亮,用淺色系列很柔和,用大紅大綠去組合很具有中國傳統風格。
3、學生會知道,選用不同顏色進行搭配會獲得不同效果,或大方或莊嚴或活潑或熱烈。
自評:低年級學生并不具備有關顏色的基本知識,只憑自己的直觀感受和主觀愛好去搭配,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透一些色彩知識。
四、歡樂的旗
l、把學生制作的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彩旗連在一起,掛在教室里。(氣氛一下子變得歡快起來,學生會被這種氣氛所感染,綻放出最開心的笑臉,心中涌動著一種強烈的成功之感。)
2、教師:同學們,每個學生都是那樣心靈手巧,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成功。
3、教師:同學們,讓我們邊歌邊舞,一起慶祝我們的勞動成果吧!(放起音樂和學生在彩旗飄飄的教室里一起唱歌跳舞,使氣氛達到高潮。)
課后總結:本課通過制作不顏色,不同形狀的彩旗,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學生對形的組合有更深的認識,切身感受到色彩的魅力。本課很好地滲透審美教育,激發了學生對美的探求。
【有關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2-22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范文7篇12-25
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6篇12-02
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1-20
【必備】美術教案范文合集8篇01-24
【精華】美術教案范文合集6篇01-23
【實用】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5篇01-26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九篇11-19
【實用】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1-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7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