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論雷峰塔的倒掉》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下冊《論雷峰塔的倒掉》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目標
1.學習議論文以議為主、夾敘夾議的特點。
2.體會文章語言的幽默諷刺的特色。
3.學習本文由社會新聞引出民間故事,從而生發議論、表現思想感情的手法。
教學步驟
我們學過魯迅先生的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風箏》,學過他的小說《社戲》和《故鄉》,這些都是以敘事記人為主的文章,今天我們再學習他一篇有名的文章《論雷峰塔的倒掉》,這是一篇雜文,以發表議論為主。
0.這篇雜文的主要特點是借題發揮。借什么“題”,發揮什么呢?
解析:借1924年9月25日“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塔倒掉之題,抨擊封建復古派,闡發邪惡的封建制度必亡、人民必勝的真理。文章扣緊雷峰塔的始末原委而寫。
1.讀過全文,你能理出魯迅先生對雷峰塔的態度與看法的線索嗎?
并不見佳―希望倒掉―心里不舒服,希望倒掉―倒掉后的欣喜快慰。
2.本文能分為幾部分呢?
文章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論述雷峰塔倒掉是我,也是普天之下人民共同的愿望。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至第10自然段)論述搬弄是非的法海終于受到應有的懲罰。
3.思考回答:既然雷峰塔已經倒了,為何說“聽說”?
明確:明明消息確鑿,用“聽說”“聽說而已”,不是表示自己不相信,而是對復古派嘲弄、挖苦。
4.既然寫雷峰塔倒了,又為何寫未倒之前的雷峰塔?
寫未倒之前的雷峰塔不是描繪它的美,而是與眾不同,寫它的“破破爛爛”,表達厭惡的感情,這就為希望它倒掉作了鋪墊。這樣寫婉而多諷,看來是漫不經心的話,但為全文定下“幽默而含譏”的基調。
5.作者為什么這樣厭惡雷峰塔呢?
明確:問題的實質不在“勝跡”不“勝跡”,而在于雷峰塔是一座“鎮壓的塔”,是封建勢力的象征,不是空谷來風,而是有原因的。
首先,民間傳說的情節深深印在童年魯迅的心靈里,激起了魯迅的不平與正義感,從關心白蛇娘娘命運,同情白蛇娘娘命運出發,故“惟一的'希望”是塔“倒掉”。后來,長大了,讀了書,明知塔的建造和法海并無關系,下邊也無白蛇娘娘,可仍然“希望他倒掉”。原因又何在呢?由于對冷酷詭詐的鎮壓者法海極端憎恨。爭取自由幸福、善良勇敢的白娘娘遭到封建衛道士的鎮壓與摧殘,被裝在缽盂里,并在上面造起一座鎮壓的塔,因此,塔是封建勢力的象征,當然希望它倒掉。
6.請說說“現在,他居然倒掉了,則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為何如?”的作用。
明確:不僅傾吐了作者久積在心頭的愿望實現后的歡快與喜悅,而且表明普天之下人民共同的欣喜心情。這一論斷說明雷峰塔倒掉合乎民心。
7.第5自然段與第4自然段有何關系?
為了證明塔倒、人民欣喜的論斷,第5自然段擺事實加以證明。用吳越的“民意”說明是非自有公論。“除了幾個腦髓里有點貴恙的之外”,是對有封建思想意識的人的諷刺。
8.文中怎樣由議塔轉人評僧的?揭露了法海怎樣的心靈?他的下場如何?
學生議論后,明確:由上一自然段的法海“太多事”轉入對法海的評論,揭露其鎮壓善良的罪惡心靈,描繪了他可恥的下場。
9.第9自然段中三句話哪一句是點睛之筆?
最后一個反問句是點睛之筆,揭示了騎在人民頭上的反動統治者決無好下場這個真理,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10.“活該”一詞獨成一段,說說你對此的理解。
“活該”,獨成一段,筆力千鈞,傾注了作者的愛和憎,歡樂和嘲笑,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
小結
寫作特色
1.魯迅先生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此文是以欣喜為基調的,笑中表同情,笑中表憎恨,笑中揭示真理,表達反封建的革命精神,表達對革命高潮的期待和信心。
2.借雷峰塔之題,闡述深刻的政治思想內容。
1924年9月,雷峰塔因年久失修倒,一伙“正人君子”資產階級文人紛紛作文,以惋惜為借口,重彈“保存國粹”“整理國故”的老調,妄圖維護垂危的封建勢力。為此,魯迅奮起反擊,也借題發揮,給他們以“小不舒服”。
3.夾敘夾議。
開頭敘,表對雷峰塔的憎惡;敘述故事后評論,以民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敘法海結局后,又作一番痛痛快快的議論。
4.語言富有感情。
嘲笑諷刺,同情歡快,均通過富有感情的語言鮮明地表現出來。
5.剪裁得當。
對白蛇娘娘的故事只敘述了白蛇、許仙結為夫婦,法海怎樣干涉、等有關情節,“祭塔”等消極內容就摒棄不用了。
拓展
搜集一則民間故事或民間傳說,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寫一篇短文,說明一個觀點,歌頌或貶斥。
練習
1.分析倒裝句:并不見佳,我以為。
解析:不是一般的倒裝或追求奇特,而是對“并不見佳”的強調。
2.兩個“不舒服”,兩個“希望他倒掉”,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魯迅一貫的心情,表現他堅決反封建的精神。
3.寫吃蟹的過程目的何在?怎么寫的?
文中細致地描寫了吃螃蟹和取“蟹和尚”的過程,情趣橫生,使人啞然失笑。特別是“切下”“取出”“翻轉”,筆調輕快。“有頭臉,身子,是坐著的”繪其難看的形象,提其可恥的下場,充滿幽默感。這種譏笑諷刺的光芒,使文章隨處跳動著戰斗的火花。
【九年級下冊《論雷峰塔的倒掉》教案】相關文章:
介紹雷峰塔的英語作文03-15
科學下冊教案12-10
語文下冊教案12-10
語文下冊優質教案12-13
下冊課文:翠鳥優秀教案12-20
語文下冊教案(15篇)12-13
科學下冊教案(15篇)12-10
科學下冊教案15篇12-10
語文下冊教案15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