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過新年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過新年科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知道聲音的傳播途徑。
2.在試驗、探究的活動中提高觀察、分辨、傾聽能力。
3.對探究聲音有興趣,能夠關注生邊的物理現象。
活動準備:
1.梳子、皮筋、水、白紙、水、三角鐵、紙杯、繩子。
2.播放各種聲音的音帶。
活動過程:
1.猜聲音,引起興趣
播放各種聲音,請幼兒猜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聲音?
2.了解聲音的產生
(1)使物體發(fā)聲
①教師提供梳子、皮筋、水、白紙。請幼兒想各種辦法使這些物體發(fā)出聲音。
②請幼兒說一說使梳子、皮筋、水、白紙發(fā)出聲音的辦法。
3.了解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原理
①做一做:將手指按住自己的喉頭兩側后說話,體會有什么感覺。(喉嚨發(fā)聲,聲帶在振動)
②請幼兒觀察梳子、皮筋、水、白紙在發(fā)聲前后有什么區(qū)別?
③錘敲三角鐵,然后將它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有水波)
④說明了什么?(三角鐵發(fā)聲時在振動。)
⑤有辦法讓三角鐵的聲音馬上停止嗎?(用手馬上抓住三角鐵)
⑥為什么用手抓住正在響的三角鐵聲音就停止了?(讓三角鐵停止振動)
小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也停止了。
4.探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①用手指輕敲桌子一端,另一位幼兒在另一端將耳朵緊貼桌面聽聲音。(固體傳播)
②在水中敲擊三角鐵,試試能否聽到聲音。(液體傳播)
③打雷時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的?(空氣傳播)
小結:聲音可以通過固體、液體、空氣傳播。
5.美妙的樂曲
(1)教師示范將七個玻璃杯依次排在桌子上,再給每個杯子注入不同高度的水。七個玻璃杯倒好水后,用筷子輕輕敲擊各個杯子的邊緣,引導幼兒聽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2)試著調整每個杯子的水量,是聽到的聲音接近Do、Re、Me七個音階時,杯子樂器就制作好了!
(3)師:為什么每杯水敲擊出來的聲音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回答。
小結:杯子裝的'水量不同,發(fā)生振動的部位和振動的幅度都會不一樣,因而通過調整杯子的裝水量,可以調出不同的音階。知道水量多的杯子,敲擊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比較低沉,而水量少的杯子,敲擊出來的聲音聽起來則比較高昂。
(4)幼兒實際操作活動。
①請每組幼兒將七個玻璃杯依次排在桌子上,再給每個杯子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引導幼兒按水位從低到高的順序給杯子注水,教師巡回指導。
②七個玻璃杯倒好水后,請幼兒用筷子輕輕敲擊各個杯子的邊緣,可以聽到高低不同的聲音。
③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制作出水杯樂器敲擊出好聽的樂曲。
6.幼兒依次體驗敲擊樂器的快樂。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的噪音是如何產生的,如何減少生活中的噪音?
【大班過新年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12-11
大班社會《過新年》教案(精選5篇)12-17
過新年大班社會教案(通用6篇)12-25
過新年_作文09-06
過新年作文11-18
大班科學教案《魯班造傘》12-20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葉子》12-20
《熱水怎樣變冷》大班科學教案12-18
歡天喜地過新年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