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1
教材分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于兒童情趣的歌曲,歌曲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出了鋪墊。歌曲中“跳跳”、“呱呱”的獨白,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這首歌曲說唱交替,歌詞短小,通俗易懂,瑯瑯上口,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演唱、游戲。在說白部分設計了動作跳跳呱呱,同時利用圖譜進行節奏練習,讓幼兒邊觀察圖譜,邊通過自己的語言和動作表現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讓幼兒并且喜歡學唱、喜歡游戲。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看圖譜學唱歌曲,感受||和||的節奏。
2、喜歡音樂游戲,能積極主動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青蛙找家》音樂、歌曲圖譜。
2、在地上畫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做小青蛙的“家”;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胸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青蛙迷路了
1、師幼一起聽歌曲伴奏進活動室。
2、看圖譜念歌詞
。犌嗤苓蛇山械穆曇簦┻,這是誰在叫呀?小青蛙,你怎么了?
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發現圖譜的秘密。
幼兒看圖譜學念歌詞,重點練習獨白的節奏。
二、學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1、整體感知歌曲。
2、幼兒學唱歌曲。
3、幼兒表演歌曲。
三、音樂游戲“小青蛙找家”
1、教師出示道具,并簡單介紹。(青蛙家的形狀、胸卡及作用)
介紹游戲規則:幼兒扮演小青蛙。邊唱歌邊找“家”,當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家”時,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胸卡形狀跳到相同形狀“家”里。
2、師幼一起跟著音樂玩游戲數遍。
四、結束活動:小青蛙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真高興,現在和媽媽一起去田野里捉害蟲吧!
通過富有童趣的情節,將孩子帶入情境中。同時利用圖譜進行節奏練習,引導幼兒邊觀察圖譜,邊通過自己的語言和動作表現對音樂節奏的感知。
欣賞、感知歌曲,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表演環節,鼓勵幼兒自己創編動作,為游戲做好鋪墊。
在游戲中,為幼兒設計了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形,層層遞進,讓幼兒自主選擇圖形參加游戲,體現幼兒的自主性。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情緒,體驗與伙伴一同進行音樂游戲的快樂。
2、能積極主動參與游戲,并能合作表演。
3、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隨音樂做出蛙跳動作。
活動準備:
1、錄音機、歌曲磁帶。
2、在地上畫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做小青蛙的“家”;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胸卡若干。
3、小青蛙圖片。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夏天到了,很多小動物都出來做游戲了,小朋友們看看來了誰?(教師出示小青蛙圖片)
2、教師范唱,幼兒理解并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引導幼兒用歌曲里面的語言回答。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2)幼兒學唱歌曲。
3、幼兒創編蛙跳動作,并隨音樂有節奏的練習蛙跳動作。
。1)鼓勵幼兒自由創編。
教師:小青蛙在水里會游泳,在地面上會怎么樣呢?哪個小朋友能來學一學小青蛙是怎么跳?
。2)根據幼兒創編的動作,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練習蛙跳動作。
4、教師示范游戲“小青蛙找家”,引導幼兒了解游戲規則并學會游戲。
。1)教師出示道具,并簡單介紹。(青蛙家的形狀、胸卡及作用)
(2)教師隨音樂邊唱邊示范游戲。
。3)介紹游戲規則:幼兒扮演小青蛙。邊唱歌邊找“家”,當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家”時,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胸卡形狀跳到相同形狀“家”里。如果個別幼兒沒有找到“家”,大家一起說“小青蛙快回家”,直到所有小青蛙都找到“家”。
。4)師幼一起慢速唱歌一起玩游戲。
(5)幼兒隨音樂磁帶玩游戲。討論:怎么樣才能快速找到小青蛙的“家”?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觀察小青蛙,了解有關小青蛙的知識。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相關文章:
中班社會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烏龜找家》09-23
一年級課文小青蛙找家課件05-10
《小青蛙捉害蟲》小班教案12-19
中班冬至音樂教案12-16
《小青蛙》教案合集5篇12-21
《昆蟲找家》大班教案12-12
中班冬至音樂活動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