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時間:2023-12-08 11:00:48 詩琳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通用12篇)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1

  活動目標

  1、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冬至及餃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課件準備:《冬至》動畫視頻、包餃子視頻、包餃子步驟圖

  材料準備: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團、餡料)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冬至》,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熊貓奇奇他們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歡吃餃子嗎?

  ——你知道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呢?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餃子的圖片,引起幼兒做餃子的興趣。

  出示一個制作好的餃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論。

  ——餃子是什么樣的?

  ——你們在家里包過餃子嗎?餃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視頻《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出示包餃子分步驟圖,鼓勵幼兒用黏土嘗試包餃子。

  1、制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制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鼓勵幼兒獨立制作餃子,教師巡回觀察,給予指導。

  鼓勵幼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餃子是什么形狀的?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你的餃子是什么餡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美工區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制作不同樣式的餃子并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2

  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知道冬至由來。

  2、愿意當眾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

  活動準備:

  利用回家時間和父母收集關于冬至的相關信息

  活動過程:

  (一)音樂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導入:

  教師彈奏樂曲,幼兒隨樂曲演唱。

  孩子們,你們歌唱的時候特別專注,真棒!

  剛才我們演唱了有關冬節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冬季里有個節日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節日呢?(冬至節)

 。ǘ┒凉澋.談論

  小朋友說的真好,冬至節就要到了。哪個小朋友能給我們說一說冬至節(叫3—4名幼兒)

  冬至節我們可以做哪些活動來慶祝呢?(改變戶外運動、包餃子、講給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廁穿著外衣,到小班請弟弟妹妹一起進行戶外活動。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3

  活動目標

  在動手制作湯圓中感受冬至的節日氣氛。

  知道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簡單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嘗試動手制作湯圓。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九九歌》童謠音頻及圖片;“湯圓”圖片;“湯圓”手工成品圖。

  材料準備:超輕黏土、卡紙剪成的紙盤。

  活動過程

  播放童謠音頻及圖片《九九歌》,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很特別的童謠,名字叫《九九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童謠中出現了哪些數字?

  ——這些數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結:這是一首描寫天氣變化的童謠,童謠中出現了一到九九個數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數九歌》。人們習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個“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數完九個九之后,冬天結束,春天就來到了。

  組織談話,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你們知道冬至是個什么日子嗎?

  ——冬至是哪一天?

  小結: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圖片“湯圓”,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冬至這天,你家會吃些什么?

  ——湯圓是什么形狀的?(圓圓的)

  ——湯圓有什么顏色?(白色、紅色、黃色、紫色……)

  小結:冬至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習慣。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出示手工成品圖,播放童謠音頻《九九歌》,發放材料“超輕黏土、紙盤”,鼓勵幼兒動手制作湯圓。

 。ǹ筛鶕L俗習慣將湯圓換成餃子)

  ——我們一起動手來制作好吃的湯圓吧。

  ——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制作湯圓,還可以把湯圓搓成你喜歡的形狀。搓好的湯圓要放在紙盤子上哦。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冬至與麻糍的意義,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識及制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麻糍,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黃豆、紅糖;外出車輛。

  活動過程:

 。ㄒ唬┙處熃淮顒幽康募白⒁馐马棥

  1、師:過幾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吃麻糍,你們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幼兒:不知道)那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參觀麻糍作坊,好嗎?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

  教師小結: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麻糍作坊,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并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二)談話,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吃過麻糍嗎?幼:吃過,很好吃。

  師:你們還記得麻糍是什么樣的嗎?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師: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糍,說得很棒。

  師:誰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說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圓…

  師: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ㄈ┝私饴轸俚闹谱鞑牧稀⒐ぞ呒俺绦。

  1、搗米

  (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

  師: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糍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池中反復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幼兒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幼兒嘗試、腦沁

 。4)幼兒說說淘米的感覺。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師: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著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團米團

 。1)師:我們要將搗成的米團捏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麻糍。誰知道怎么把米團變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湯圓一樣,先搓圓再壓扁……師: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舉

  (2)師:鏟一部分米團放入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3)幼兒操作,講述操作細節。幼: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難捏;剛開始轄出夾墾圓圓的,可是拉也拉不斷,所以就變得長長的了;米團軟軟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滾豆沙

 。1)讓幼兒區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師:你們來嘗嘗自己捏出來的麻團。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師:這個好吃嗎?(幼兒品嘗)幼:又香又甜。

  師: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4、幼兒品嘗。

 。ㄋ模┬〗Y。

  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糍好吃嗎?幼:好吃!

  師:但是做出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師傅們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ㄎ澹┭由旎顒樱ɑ赜變簣@嘗試做麻糍)

  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制作麻糍的過程,現在我們也來做麻糍,讓我們跟著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

  1、幼兒嘗試制作麻糍。

  2、幼兒品嘗。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教學重點:

  了解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

  三、教學難點:

  領略祖國的傳統文化——冬至的的無窮魅力, 意識到在生活中能夠懂得珍惜與家 人團聚的時間,并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四、活動形式:

  朗誦、講故事、游戲、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動過程:

  1、宣布主題: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節日冬至的由來和傳說:

  (1)請聽朗誦詩詞《小至》和優美詩句;

  (2)講述冬至的.傳說和習俗:如冬至吃餃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個開心的節日,接下來一起來玩游戲“模仿秀” ;

  4、在冬至這天,家人都會團聚一起吃湯圓,接下來請傾聽吉他《賣湯圓》 ;

  5、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幽默又搞笑的小品《賣湯圓》 ;

  6、冬至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父母的 負擔。接下來請聽朗誦《歌頌母親》 ;

  7、在這歡樂的節日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請聽歌曲《許一個愿望》 ;

  8、伴隨著歌聲,學生暢談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總結。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6

  冬至,是我國重要的氣節之一,也是傳統節日之一。為了讓幼兒園的小朋友更貼近生活,了解生活,傳承傳統飲食文化——包湯圓。冬至臨近,許多幼兒園開始著手準備著冬至包湯圓的親子活動。

  一、活動主題:

  “溫暖過冬至熱鬧吃湯圓”主題活動。

  二、活動目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讓他們體驗媽媽及家人勞動的辛苦,培養孩子愛媽媽的情感,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特開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包湯圓的`主題活動,讓幼兒了解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通過活動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在勞動部過程中動手實踐,掌握包湯圓的程序和技巧,

  3、在活中動,體驗勞動的快樂,營造節日的熱鬧、快樂氣氛。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四、活動時間:

  20xx.12.22

  五、活動準備:

  通知信息、湯匙、盛放湯圓托盤、餡料、面粉、一次性桌布等

  六、活動地點:

  各班教室

  七、活動流程:

  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說到冬至節,不是每個中國的小孩都知道的,F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了,一些隆重溫馨,豐富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習俗正在被人們淡忘和簡化。因此通過開展此活動,進一步讓孩子了解了中國的傳統習俗。各班老師將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的教學方案,通過講故事、放視頻、說兒歌等方式了解冬至的由來,為什么冬至要吃湯圓,湯圓怎么包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氣。

  八、注意事項:

  1、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衛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座位。

  3、場地整理。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7

  活動目標

  1、鍛煉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培養自力更生的意識。

  2、和父母一起包餃子增進父母親情。

  3、感受集體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搟面杖、鍋拍、圍裙(班主任合理安排),以校訊通、黑板報形式告知家長時間、地點、家長需要準備的`物品(提前兩天通知家長)

  2、幼兒園廚房準備:餃子餡、包餃子面。廚房以班級為單位分好,廚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準備好餃子餡、包餃子面。等待班級生活老師來領取。

  3、班級準備:洗手、帶好圍裙。

  活動過程

  一、包餃子階段:約30分鐘

  以班級為單位親子活動開始包餃子。

  分工:

  1、家長孩子分別搟皮、包餃子;

  2、班級生活老師:負責廚房領取包餃子面團、和指定家委會人員負責把包好的餃子送到廚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師:負責維持班級秩序、指導家長孩子搟餃子皮、包餃子、活躍班級親子包餃子氣氛;

  4、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拍照、指導、維持秩序。

  二、煮餃子階段:約20分鐘

  1、生活老師和指定家委會專人:集中包好的餃子送進廚房并負責把煮好的餃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師協同家委會:組織孩子開展兒歌、唱歌、故事等活動(班主任設計好)(等待餃子煮熟);

  3、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維持家長秩序。

  三、吃餃子階段:約30分鐘

  1、生活老師和指定家委會專人:負責把煮熟的餃子分發到小朋友的餐盤中,請小朋友們品嘗自己包的餃子。

  2、邀請家長品嘗——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分發和維持秩序

  活動結束

  1、家長品嘗完畢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組織家長回到班級門口填寫表格、順序離開幼兒園。

  2、班級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動結束。

  3、活動總結、找補不足。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8

  活動目標:

  1、對朗誦詩歌感興趣,進一步體會冬至日的節日特點。

  2、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應的表情、語氣表現詩歌。

  活動準備:

  有關于冬至節的認知與理解。

  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兒歌冬至節2—3遍:幼兒欣賞。

  2、幼兒朗誦冬至節

  3、鼓勵幼兒個體朗誦冬至節,根據幼兒情況實施給予鼓勵及表現建議。

  活動延伸:

  活動區時間,美工區的幼兒可以自主為冬至節兒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繪畫作品。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說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后,最終。

 。ǘ┙榻B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ㄈ┒磷⒁馐马棧

 。ㄋ模┙涣鳎好磕昴愫图胰耸侨绾芜^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ㄎ澹┳鳂I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活動名稱:

  香香的餃子

  學生情況:

  本班共8名學生,實際年齡在3-4歲之間,其中2名學生佩戴人工耳蝸,6名學生雙耳配戴助聽器。通過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本班孩子聽覺能力為一級,聽覺補償效果基本達到最適;語言年齡平均為3歲。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冬至的民俗文化活動。

  2、能獨立或與同伴合作制作湯圓。

  3、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氣冬至,知道它的來歷。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聽說過冬至要吃湯圓或湯圓的習俗。

  2、材料準備

  教師用材料:

  課件“冬至的秘密”

  幼兒用材料:《健康·社會》

  三、活動過程

 。ㄒ唬┗顒訉

  教師和幼兒談話,引發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教師:你知道冬至是哪一天嗎?在冬至時我們會吃什么?

 。ǘ└兄斫

  1、播放課件“欣賞吧”中的故事動畫,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并理解冬至吃湯圓的由來。教師:你覺得湯圓像什么?冬至時我們為什么要吃湯圓?小結:古代名醫張仲景把藥做成耳朵形狀的“湯圓”治好了人們耳朵的凍傷,后來大家就在每年冬至時吃湯圓來保護自己的.耳朵。

  2、播放課件“欣賞吧”中的電子掛圖,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相關習俗。教師:冬至的時候除了吃湯圓,還可以吃什么?人們會做哪些事情慶祝冬至節呢?小結:冬至的時候,大家會吃湯圓、湯圓、糯糕等,有的地方有賀冬、送鞋等風俗。

  (三)操作體驗

  1、播放課件“玩游戲”,在游戲中體驗制作湯圓的樂趣。

  2、請幼兒完成《健康·社會》的活動,進一步熟悉并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特點。

 。ㄋ模┛偨Y分享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經驗。

  教師:今年冬至,你想和家人怎樣過節?小結: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小朋友們可以和家人一起包湯圓、包湯圓,講一講冬至節吃湯圓的由來。

  四、活動建議

  1、教師可以布置“冬至節”的展板,讓幼兒在環境中感受冬至節氣的特點。

  2、根據園所實際情況,可以在“操作體驗”環節引導幼兒一起包湯圓、品嘗湯圓,感受節日的快樂氛圍。

  五、活動延伸

  1、在閱讀區投放繪本《這就是二十四節氣》,讓幼兒通過圖片欣賞感受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特點。

  2、請家長掃描《健康·社會》封三下方小火車中主題四的二維碼,找到故事動畫《冬至的秘密》和幼兒一起欣賞,并商量、制訂家庭慶祝冬至的計劃。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10

  活動主題:

  情暖冬至,傳承文化。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了解中國傳統食品—湯圓的來歷,通過動手實踐,掌握包湯圓的程序和技巧,提高生活的能力,體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搟面杖、刀具、圍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2、班主任準備,宣傳冬至的板報,有關冬至的科學資料視頻,兒歌、手指游戲、諺語。

  活動過程:

  1、由湯圓謎語趣味導入,謎語:岸邊一群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春潮張落三遍后,白鵝一起上山坡、(打一食物)今天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讓孩子看電視了解冬至來歷及相關知識。

  2、教師講解冬至的.科學知識,冬至,是中國古代24節氣之一,此時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是冬去春來轉換的標志。

  3、了解24節氣歌,冬至詩歌,冬至農諺及數九歌,學說冬至包湯圓手指游戲。冬至又是天最冷的開始,也是一九的第一天,諺語說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

  4、播放兒歌《包湯圓》,然后做手指操。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湯圓,(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往外來回扳)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寶(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5、學習包湯圓方法,體驗包湯圓樂趣。

  教師帶領孩子到廚房,與家長一起學習搟湯圓皮,包湯圓的方法。孩子們在勞動中體會了冬節,在快樂中品嘗了文化,在合作中愉悅了身心。

  6、品嘗及感恩教育,與長輩一起分享湯圓。

  幼兒園順利舉辦“情暖冬至”師生教育活動。二十四節氣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但是人類社會燦爛文明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象征。冬至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其久遠的傳承度和使用度,也代表著其較高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11

  一、活動意義

  冬至,既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過了這一天,白天就會一天天邊長。自古以來,冬至便被人們視為一個重要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各地皆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為感受傳統節日氣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我校將舉行冬至日主題活動。

  二、活動主題

  情暖冬至,傳承文化

  三、活動對象

  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19日-20xx年12月23日

  五、活動內容

 。ㄒ唬┑湍昙墸ㄒ、二年級):冬至文化我傳播

  1.作品內容:有關“冬至”的'童謠、歌曲、故事、古詩詞等;

  2.呈現形式:以音頻或短視頻的形式展示,要求:視頻橫屏拍攝,格式為.mp4,音頻格式為.mp3,時長均不得超過5分鐘。

  (二)中年級(三、四年級):習俗書畫我創作

  1.作品內容:有關冬至日中國傳統習俗或地方特色習俗;

  2.呈現形式:以主題繪畫、主題手抄報、主題書法作品的形式展示,要求:主題繪畫、手抄報紙張大小為8k,書法作品不限。

 。ㄈ└吣昙墸ㄎ、六年級):親子活動暖人心

  1.活動內容:利用周末時間,和家人一起包餃子、湯圓等,或者進行節日相關的親子活動,感受冬至日家鄉的傳統習俗,運用鏡頭和文字記錄與家人共度冬至的溫馨時刻;

  2.呈現形式(二選一):

 。1)圖文展示:將親子活動照片和活動感受通過電子文檔形式展示,要求:文檔格式為.doc或.docx;文章標題為黑體,三號,居中,不加粗;署名位于標題下方,格式為“南京市金陵小學+班級+姓名”;正文為宋體,小四號,行距設置固定值22磅;圖片畫面清晰、美觀大氣,圖片數量4-10張。

 。2)視頻展示:通過視頻形式展示“我家鄉的冬至日習俗”,要求:視頻橫屏拍攝,格式為.mp4,時長不超過8分鐘。

  (四)“媽媽來了”家長課堂

  1.活動時間:12月23日(周三)下午班會課;

  2.活動內容:各班邀請家長走進班級,圍繞冬至日相關主題,開展第四期“媽媽來了”家長課堂。

  六、作品征集時間

  以上(一)(二)(三)學生活動,電子版均于12月23日(周三)20:00前發送給各班班主任。其中,活動(二)還需一并上交紙質版作品。

  七、獎項設置

  根據同學們的作品表現評選出本次活動的一、二、三等獎及“最佳風采獎”,優秀作品將進行微信專題推送。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 12

  冬至是我國漢族一個傳統節日,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然后讓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小動物視角來看待冬天,感受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是不一樣的。這是本篇散文的重點,我通過讓幼兒模仿動物的動作,體驗那種美好的情感。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搓、吃湯圓等活動中學習感知

  2、讓幼兒知道冬至節搓湯圓、吃湯圓是我們的一種習俗,并喜歡參與這一活動。

  二、活動準備

  1、環境的創設:把活動室布置溫馨的家庭的`客廳、餐廳模樣幼兒可圍坐在客廳、餐廳的大桌旁活動,在桌上鋪上漂亮、整潔的餐巾,擺上幾束花。

  2、材料的提供:搓湯圓用的米團若干,幼兒人手一份墊板、塑料小刀、碟子、濕手巾、小袖套和圍兜。

  3、生活經驗準備:活動前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冬至時節閩南的一些民俗;學習用橡皮泥搓圓。

  三、活動過程:

  引入活動一以媽媽的身份談話:我們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媽媽要和你們一起搓湯圓、煮湯圓和吃湯圓,好嗎?二檢查幼兒的小手是否洗干凈,并幫助幼兒套上袖筒、系好圍兜。

  四、搓湯圓一師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團,告訴幼兒這是一塊米團,媽媽要變個魔術,把它變成許多小米團。

  2、示范將米團搓長、切成許多小米團。

  示范時結合語言提示,引導幼兒觀察米團的變化,并說出來。

  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團變成什么樣了?變瘦了,變長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團變成許多小米團。

  3、示范、講解搓湯圓的方法,并啟發幼兒逐一點數,看看媽媽搓了幾個湯圓,引導幼兒觀察一個一個湯圓合起來是許多湯圓。

  五、幼兒動手操作

  1、提出活動要求:

  媽媽這里有許多的米團,等會每個小朋友都可以自己來取一份。

  搓湯圓時要注意衛生,不可用小手抓頭發、挖鼻孔或抓其他東西,手臟了可用濕手巾擦一擦。

  數一數、比一比,看看誰搓的湯圓多。

  2、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并進行適時的指導。

  可以先把一塊大米團米團分成幾塊小米團,再把小米團搓成湯圓。

  可以邊搓邊數,看看自己搓了幾個湯圓。

  引導幼兒看看一個一個湯圓合起來就是許多湯圓。

  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湯圓有什么不一樣如大小、形狀等,比一比誰搓的湯圓多。

  3、請幼兒把搓好的湯圓交給阿姨,并協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煮湯圓組織幼兒在安全的地方觀看阿姨煮湯圓,并進行自由交談,體驗成功的喜悅。

  吃湯圓輕聲播放歌曲〈賣湯圓〉,師與幼兒一起圍坐在一起吃湯圓,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并適時向幼兒介紹閩南地區冬至節的一些習俗。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冬至小班活動教案12-23

幼兒園小班冬至湯圓活動教案12-22

幼兒園小班《冬至》教案02-01

幼兒園小班冬至教案12-23

小班社會活動冬至教案02-10

小班冬至教案11-24

冬至的小班教案12-08

幼兒園小班冬至活動總結12-09

小班《冬至》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