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

時間:2021-11-03 16:31:07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

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1

  教學目的:

  1、能夠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2、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3、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種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養成注意觀察、細心的好習慣。

  4、認識木魚、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5、能準確地朗讀歌謠,并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教學內容:

  1、聆聽《三只小豬》。

  2、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3、表演《動物說話》

  4、創編與活動——認識木魚。

  5、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

  6、編創與活動。——認識碰鐘

  教學重點:

  學習創造,表現音樂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學習歌曲,并能配合拍、踏、聲勢律動來體現。

  2、節奏、歌詞的創編

  教具準備:

  電子琴、教學掛圖、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聆聽音樂,想像表演

  1、播放表現小兔子(袋鼠、青蛙)大象(熊貓、狗熊)形象的音樂,讓學生感受、想像,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

  2、學生仔細聆聽跳躍的、緩慢的音樂,展開想像。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做出體態反應。

  二、學習歌曲《動物說話》

  1、節奏導入

  2、欣賞歌曲《動物說話》第一段。

  3、由學生做小老師帶領全班同學按例題節奏朗讀歌詞。

  4、采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拍手聽、默唱,小聲跟唱。

  5、演唱歌曲。老師提示:怎樣演唱能夠表現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啟發學生演唱時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6、分配角色演唱,叫聲要唱得輕快而有彈性。

  三、創編活動,發展個性

  1、創編節奏。

  ①教師變拍節奏"____×",讓學生模仿

  ②學生自己創編新的拍踏節奏。

  ③播放歌曲《動物說話》,學生隨音樂自由創編拍、踏節奏、聲音律動。

  ④挑出一種的拍踏伴奏方式,隨音樂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拍踏。

  2、創編歌詞。

  ①學生分組運用各種動物的叫聲,為歌曲創編新的歌詞。

  ②各組有表情地演唱創編歌曲。

  四、小結:

  小動物和人類應該做好朋友,人們應該保護他們。

  第二課時

  一、有表情演唱《動物說話》

  二、創編與活動

  1、認識木魚(學習敲擊木魚的正確姿勢,要通過學生探索、學習來完成)

  ①觀察示意圖,掌握怎么敲。

  ②想一想還可以怎么敲,有幾種敲法(討論)

  ③學生自己討論,探索,發現。④演示敲法

  2、按節奏和節拍的強弱讀歌謠。

  【要求】指導學生讀歌謠時,有意識地讀出節拍的強弱,做到有感情地讀。啟發學生用不同的音色,表演老鴨和小鴨的叫聲。

  三、聆聽《三只小豬》

  1、完整聆聽《三只小豬》老師:"誰能說說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小豬"。"三只小豬好象在做什么?"

  2、復聽《三只小豬》

  ①讓學生邊聽邊自編動作表演出三只可愛的小豬。老師:"看誰能記住小豬在什么地方叫了"

  ②邊聽邊學小豬的叫聲。

  3、根據三幅動作提示圖做動作。

  ①扭著身子學小豬走路。②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豬翹鼻子。③兩只手在耳朵上方伸開五指做"扇風"的動作,模仿小豬的大耳朵。

  四、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貓愉快勞動的情景。

  2、分段復聽,將音樂分為兩部分。

  ①“大森林的早晨,你聽到什么聲音?”

  ②“在小熊貓打水的時候,你好象又聽到了什么聲音?”利用音樂中的特殊音響,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3、聽音樂表演

  4、創編

  ①啟發學生創編結尾,小組討論設計。

  ②分組展示創編的結尾,讓學生充分的活動起來。

  ③利用樂器、人聲、拍擊動作為樂曲創設結尾。

  五、小結

  1、老師:同學們的想像力可真豐富,不僅聽到了音樂里的叫聲,還懂得創編,可真了不起,比一比剛才哪個小組創編得,為什么啊?

  2、鼓勵優勝小組。

  第三課時

  一、學唱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1、教師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愿望。

  2、跟老師用唱名唱歌。

  3、按節奏朗讀歌詞。

  4、難點錯誤糾正提示學生在同音反復處唱得輕松、親切。

  5、學唱歌詞。

  6、創編與合作。

  ①在演唱中變換演唱形式。

  ②創編動作,表達出真愛小動物的情感。

  ③分小組創編歌詞。根據插圖提示,變換小動物進行歌詞創編。

  二、創編與活動

  1、認識碰鐘,學習敲擊碰鐘的正確姿勢。

  ①觀察示意圖,學習怎么敲擊。

  ②演示敲法。

  2、想一想碰鐘的聲音是長,還是短的呢?學生邊唱歌曲,邊用碰鐘及掌聲為歌曲伴奏。

  3、啟發學生動腦筋思考"怎樣敲,能敲出短音"。

  板書設計:

  變換拍踏____×

  三、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些打擊樂器,學習并探索了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伴奏。

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2

  教學內容:

  1、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頌祖國》。

  2、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和《同唱一首歌》,并進行編創與活動。

  教學重難點:

  慢慢積累熟悉歌曲唱名所獲得的音高感受;培養學生邊唱邊拍能力,感受歌曲的節拍。

  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錄音帶、愛國圖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引導學生懂得升國旗時應肅立,敬隊禮或行注目禮,神情專注而莊重,表現對祖國的熱愛。

  2、采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讓學生知道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和標志,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3、以贊美的情感演唱歌曲,培養學生邊唱邊拍,感受歌曲的節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摘果子》的旋律做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練聲曲:1=C2∕4

  53∣53∣ⅰ6∣5—‖

  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學習新歌。

  1、老師彈旋律,學生聆聽。

  2、老師自彈自唱歌曲,學生認真聽。

  3、引導學生看圖,老師示范拍手、拍腿,學生跟著學拍手、拍腿。

  4、老師帶學生邊拍手、拍腳邊按節奏朗讀歌詞。

  5、老師彈琴,學生邊拍手、拍腳邊唱歌詞。

  6、以贊美的情感演唱歌曲。

  四、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完整聆聽一遍,啟發學生聯想中國體育健兒奪得世界冠軍時升國旗、奏國歌的情景,聯系學校的升旗儀式,讓學生說一說國歌響起時,自己應該做什么?

  2、復聽一遍,引導學生說一說,聽后的心情是怎樣的?

  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1、出示愛國圖片,讓學生說說圖上內容,自己應該怎樣做?

  2、老師進行愛國教育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聆聽《頌祖國》后,學生能將自己對樂曲的愉快感受表現在動作上,能夠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2、用聽唱法學唱《同唱一首歌》,在感受歌曲時進行拍手、拍腳,有一定的節拍意識。

  3、啟發學生自己編創動作,以表達歌曲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做吹喇叭的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練聲曲:1=C→F3∕4

  530∣530∣535∣300‖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三、學唱歌曲。

  1、老師彈琴,學生聆聽。

  2、老師自彈自唱,學生認真聽。

  3、老師帶學生進行拍手拍腿的動作,第一拍拍手,第二、第三拍拍腿。

  4、合著節奏邊拍手拍腳邊朗讀歌詞。

  5、跟著旋律邊拍手拍腳邊唱歌詞。

  6、分小組編創動作,小組交流。

  7、一組一組展示編創的動作,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評出優勝組,進行表揚。

  四、聆聽《頌祖國》。

  1、要求學生初聽音樂時輕輕拍著手合上音樂。

  2、談一談,聽了這段音樂是想跳舞還是想散步?

  3、復聽音樂,要求學生動起來,將自己對樂曲的愉快感受表現在動作上。

  4、個別上臺表演,集體評價。

  5、啟發學生編創節奏,老師指導。

  6、進行交流創編活動。

  五、進行課堂小結。

  1、表揚大膽創編的學生,鼓勵學生要積極上音樂課。

  2、我們要熱愛偉大的祖國,就要從小做起,從現在熱愛學習做起。

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3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感受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并能用動作表現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二、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閃爍的小星》,用畫星星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高的感受。

  三、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四、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教學內容

  一、聆聽童聲合唱《小寶寶睡著了》

  二、學唱歌曲《搖籃曲》

  三、學唱歌曲《閃爍的小星》

  四、編創與活動

  教材分析

  1、童聲合唱《小寶寶睡著了》是一首搖籃曲。

  二四拍。曲調優美抒情,采用了重復樂句與變化結束句的寫作手法。詞曲結合緊密,描繪了靜靜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鳥兒、蟲兒都進入了夢鄉,小寶寶也在悠蕩的搖籃里,聽著媽媽甜美的歌聲,漸漸入睡了的情景。

  2、歌曲《搖籃曲》

  這首《搖籃曲》是由戈特作詞,弗利斯作曲。曾一直以莫扎特作曲而流傳。自弗里德倫爾在漢堡的圖書館中發現“戈特的搖籃曲,弗利斯作曲”的最早版本之后,始知并非莫扎特之作,新的莫扎特全集已不收本曲。德國作曲家弗利斯比莫扎特小10歲。

  3。歌曲《閃爍的小星》

  這是一首曲調流暢、輕快從容的法國民歌。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與二分音符,第一到八小節與結束句是完全重復的,第9至12小節與第13至16小節又是完全重復的。優美而平穩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寧靜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閃爍景色,抒發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時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感受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并能用動作表現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教學內容

  一、聆聽弗利斯的《搖籃曲》和童聲合唱《小寶寶睡著了》

  二、演唱《小寶寶睡著了》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

  教學難點:通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

  教學過程

  一、學生聽音樂進教室

  1、師生問好!

  2、師彈琴生按節奏拍手。

  二、學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

  1、師:小朋友在睡著前聽媽媽唱過歌曲?

  生回答。

  2、師: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唱一首和睡覺有關的歌曲《小寶寶睡著了》。

  2、聽范唱(可以邊聽邊拍手)

  3、跟師按節奏念歌詞。

  4、跟師的琴輕聲唱歌曲。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要求小朋友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1、聆聽弗利斯的《搖籃曲》和童聲合唱《小寶寶睡著了》

  A、師:請同學們看看這幅畫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B、你們在睡覺前聽媽媽唱過歌嗎?生問答。

  C、師:老師這有兩首歌曲一首是《搖籃曲》一首是《小寶寶睡著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好嗎?

  2、欣賞《搖籃曲》和《小寶寶睡著了》

  A、欣賞《搖籃曲》

  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畫,點擊課件出示畫面。

  師:這個小寶寶在干什么?

  生:在睡覺。

  師:對,小朋友在睡覺的時候有沒有聽媽媽唱過歌?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兩首歌曲。

  師:這是一首外國的《搖籃曲》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搖籃曲,我想小朋友一定聽過,我們一起來欣賞。

  要求學生在聽時可輕輕地搖動身體,用心體會歌曲安寧、舒適的意境,和母親真摯的愛心。

  B、欣賞《小寶寶睡著了》

  師:剛才我們欣賞的是外國的搖籃曲,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首中國的搖籃曲。

  3、生欣賞《小寶寶睡著了》

  初聽:要求小朋友在聽的時候跟著音樂搖動身體,讓學生跟著歌聲輕柔地拍節拍。讓學生體會靜靜的夜。

  復聽歌曲:要求小朋友做律動。第一拍雙手拍腿;第二拍雙手四個指頭輕觸;第三拍拍頭向右偏,右手襯頭,同時,左手托右肘,做睡覺狀。

  動作要輕柔合拍,注意啟發學生體會媽媽哄孩子睡覺時的情感。

  C、用碰鈐為《小寶寶睡著了》伴奏。敲擊的力度要輕柔。

  三、復習上節課學過的歌曲。

  四、課堂小節:因為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所以在教唱的時候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可以通過律動來加強學生對三拍子的感覺。

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4

  一、教學內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2、聆聽《口哨與小狗》

  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4、表演《拉勾勾》

  二、教學總目標: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和大家一起整齊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三、教材分析:

  1、管弦樂《玩具兵進行曲》

  很多作曲家都寫過以玩具兵為題材的兒童歌曲,例如皮埃爾的《玩具兵進行曲》,伊格魯的《玩具兵閱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劇《胡桃夾子》中的《玩具兵小進行曲》,波埃魯涅的《玩具兵》等。但是,德國作曲家萊昂?耶塞爾寫的這首《玩具兵進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廣的一首。

  萊昂?耶塞爾生于1871年。《玩具兵進行曲》據說是作曲家回憶起小時候做的一個甜蜜的夢,用夢境里的故事寫成。內容是這樣的:

  晚上,小主人睡覺了,玩具兵們一個個從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來。他們先排列成整齊的隊伍__,后來又打鬧嬉耍。正當天剛蒙亮的時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們驚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開箱子一看,玩具們東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來剛才是一場美麗的夢。

  這支樂曲用復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2/4拍。前面有個短小的引子,描寫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軍鼓為前導開始__。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魚聲,那叮叮篤篤的音響更增加了兒童的'樂趣。第一部分情調明朗活潑,第二部分主題雄壯而有氣勢,反復時,加進了短笛、木琴、小鐘琴,顯得活潑風趣。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接尾聲。在尾聲里,作曲家用半音階快速下行滑音,將玩具兵發現小主人醒了那驚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動作描繪得十分生動、逼真,樂曲最后用一個長音結束。

  2、管弦樂《口哨與小狗》

  《口哨與小狗》,又譯《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1870—1943)于1905年創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小曲。它描繪了小主人吹著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樂曲用單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2/4拍

  3、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創作歌曲,2/4拍,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的節奏規整,多為一音一字,詞曲結合緊密,以親切的詢問名字的方式,自報姓名,互相認識,作為友誼的開始。這首歌作為起始課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自然的條件,消除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陌生感,使學生對音樂課和音樂老師多一份親切感。

  歌曲在課本上采用兒童一問一答的對話方式,配上活潑的插圖,使學生看起來親切,縮短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心理距離。

  4、歌曲《拉勾勾》

  《拉勾勾》是一首優美的兒童歌曲。3/4拍,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種游戲,游戲時兩個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謠,表示友誼。作者正是抓住了兒童這一游戲特點,創作了這首歌曲。歌曲的節奏平穩、舒展,三拍子的運用增加了親切感,旋律主要采用變化重復的手法,使小曲在變化中統一,形成完整的結構。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銀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誼的珍貴,教育孩子友愛、團結。

  四、教學重點:

  1、培養學習興趣,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整齊地演唱,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

  五、教學難點:

  三拍子韻律的感受。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悉音樂教室的環境,知道自己在音樂教室里的座位。

  2、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認識老師與同學。

  3、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教學重點:

  1、能夠很快地記住自己的座位。

  2、在游戲與學習活動中,大膽、大方地與老師、同學交往。3、能夠隨音樂做即興表演。

  教學準備:

  1、教學光盤

  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與伴奏

  3、《玩具兵進行曲》欣賞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熟悉音樂教室的環境,知道自己在音樂教室里的座位。

  1、輕輕地走進教室,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中走走看看,熟悉教室的環境。

  2、音樂聲停,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位置前站好。(在教室內)

  3、教師提示:每個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幾組的,在哪一個位置。

  4、認位訓練:

  ?解散,走走看看,聽到“小燕子”的音樂輕輕飛回自己的座位。還原成兩排隊伍,隨《玩具兵進行曲》的音樂很有精神地走進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腳步輕巧,表情可愛。

  二、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1、同學們,你們每天早早起床就到學校來了,可你們心愛的玩具一覺醒來,看不見小主人,所以它們也悄悄的跟到學校來了,瞧!他們來了。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學生做喜歡的動作。老師親切的詢問學生所喜愛的玩具。能給新朋友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玩具嗎?(自由說說)

  2、小朋友的玩具也互相認識了,他們也很高興,聽,他們在一起玩呀、跳呀,可高興了。(仔細聆聽)

  3、誰在音樂中看到自己的玩具了,你的玩具是怎樣表演的?(即興表演)

  4、分組聽音樂表演。

  三、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認識老師與同學。

  1、今天,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老師真高興!。高興得我都忘了介紹自己了。(師生互相認識)下面,老師要來問問大家,問到誰,誰就告訴我你的名字好嗎?(歌曲范唱反復多次)

  2、生生互相認識:兩人→四人→八人→……

  3、說說你認識了誰?

  4、再次游戲:去找新朋友

  5、說說你又認識了誰?

  6、老師有幾個難題,想請好朋友幫助我解決?(討論關于上課的一些常規問題:)

  坐姿:想躺下,行嗎?小朋友之間互相碰到了,怎么辦?

  回答:老師沒有請到我,怎么辦?

  表演:怎樣的表演才精彩?(解決問題并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唱《拉勾勾》,師生進一步相互熟悉與了解。

  2、聆聽《口哨與小狗》

  教學重難點:

  1、能自遍動作表演,較好地感受與表現三拍子的韻律。

  2、在欣賞中,能用動作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3、學會整齊地演唱歌曲,能隨歌曲愉快地進行表演唱。

  教學準備:

  1、《玩具兵進行曲》欣賞課件

  2、《拉勾勾》范唱與伴奏3、《口哨與小狗》欣賞光盤

  教學過程:

  一、學唱《拉勾勾》,師生進一步相互熟悉與了解。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的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入教室,要合著音樂走或跳。

  2、小朋友玩過拉勾勾的游戲嗎?怎么做的?(學生說說)一邊拉還一邊說什么話呀?(學生說說)

  3、我們跟著音樂來玩一玩,怎么玩呢?先請小朋友聽一聽,想一想。(聆聽范唱)

  4、請個別小朋友合著音樂玩拉勾勾(表演)。

  5、集體跟音樂表演拉勾勾。(兩排隊伍面對面:1組對2組,3組對4組)

  6、小朋友玩得真好!老師要給你們鼓掌!聽聽老師的掌聲。(老師隨歌曲用強弱弱的節拍拍手)

  7、我們一起給自己鼓掌。(感受三拍子強弱)

  8、現在,我們為朋友鼓掌。(兩人相對,第一拍自己擊掌,第二、三兩拍互相擊掌)

  9、唱一唱,邊唱邊表演。

  10、個別匯報,評價。

  二、聆聽《口哨與小狗》

  1、聆聽第一遍,你的心情怎樣?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口哨與小狗叫聲)

  2、口哨是誰吹的呢?小狗的叫聲出現了幾次(不是幾聲)?它為什么要一次次地汪汪叫呢?我們在來聽一聽。(第二遍)

  3、學生自由說說,然后隨樂曲表演(男孩或女孩在林間散步、小狗在林間歡跳)

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5

  重點:能在與他人交談中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不客氣”、“再見”等。

  難點:初步嘗試在特定的情況下運用不同的祝福語。

  解決:情境創設法示范引導法

  目標:

  1、在情境對話中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并能在交談中注意傾聽他人的話。

  2、初步嘗試運用不同的祝福語,體會同伴間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工具材料:

  場景設置:草地、山羊家、小牛家

  幼兒頭飾、音樂等

  活動設計:

  (教師扮演兔姐姐,小朋友扮演各種小動物,兩名大班幼兒分別扮演山羊和小牛)

  一、問聲好

  為幼兒創設有趣的情境,有助于他們大膽和小伙伴問好,教師扮演的兔姐姐給幼兒親切感。

  1、小動物們在草地遇見,互相問好

  2、得知山羊生日,一起為它采青草

  二、過生日

  創設有趣的生日情境,幼兒在投入參加的同時也初步嘗試了說生日祝福語。而打電話小片段中也蘊涵了“注意傾聽他人說話”的語言要求。

  1、到山羊家:問好并嘗試說祝福的話

  2、發現小牛沒有來,打電話詢問

  三、探病友

  在初步嘗試向病人說祝福語的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了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1、到小牛家:問好并嘗試說祝福的話

  2、互相道別。

【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教案11-05

人教版美術課件篇: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5-10

《畫家鄉》小學一年級人教版原文及教案12-27

人教版《我們的民族小學》優秀教案12-26

小學人教版一年級語文《送陽光》原文及教案12-26

小學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要下雨了》原文及教案12-26

《鄉愁》人教版教案05-04

音樂之聲教案12-15

《小學音樂》優秀教案范文(通用6篇)12-27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案《柳樹醒了》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