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讓幼兒認識水果蔬菜的基礎上認識一些農作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農作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體驗秋天豐收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兒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幼兒圍繞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農民伯伯田間勞作場景錄像
2、每位幼兒帶1—2個水果或蔬菜
活動過程
一、提問激發幼兒談話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秋天嗎?
那你最喜歡秋天的什么?
二、引導發現
1、觀看錄像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農民伯伯在干什么?(收割玉米。摘棉花等)
農民伯伯是怎樣勞動的,我們來學學好不好。(幼兒分組進行表演)
小朋友你們看農民伯伯在勞動的時候累不累呢?(累)
那我們要怎樣做呢?(愛惜糧食)
2、小朋友秋天還有許多的水果和蔬菜,你們最喜歡吃什么?為什么?
三、交流討論(給水果。蔬菜找家)
1、幼兒向小伙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是什么?
2、把帶來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區或蔬菜區。
3、幼兒自由交談,學會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名稱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后進行分類。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農作物或果樹,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體驗秋天豐收的快樂。
2、能圍繞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交談。
3、教育幼兒尊重成人的勞動,愛惜農作物。
活動準備:
1、幼兒多次了解過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收獲許多的水果、蔬菜,并知道其中的一些名稱。
2、農民田間勞作場景的錄像。
3、每位幼兒帶1—2個水果或蔬菜,在教室的一角布置“豐收的季節”展覽。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通過提問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
2、你們喜歡秋天嗎?最喜歡秋天的什么?(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討論對秋天的認識)。
二、引導發現
1、觀看農民田間勞作場景的錄像。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圍繞話題進行談話,拓展話題。
“農民伯伯在干什么?”(如收割、脫粒、揚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小結:農民伯伯為了給我們種糧食,辛苦了一年,我們要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2、秋天還有許多好吃的水果和蔬菜,你最喜歡吃什么?為什么?
(引導幼兒在別人談話過程中,積極參與談話和補充談話的內容,表達自己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秋天是各種植物收獲的季節。)
三、交流討論
幼兒自由結伴進行交談,學會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的名稱、外形、味道及用途。
(教師巡回參與幼兒的交談,提醒幼兒圍繞話題輕聲談話,不影響別人。)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3
設計背景
秋天是一個五彩繽紛、果實豐收的季節,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著許多的變化,葉子變黃了,果子熟了……。而這些自然界的變化也正是教育引導孩子的良好時機。利用這個時機我組織孩子進行了一次野外活動——秋游,我園是一所縣幼兒園,地處縣鎮、農村交界處,有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幼兒更進一步的走近大自然,親身體驗一次農民伯伯豐收時的忙碌,體會一下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感受農田里面真“熱鬧”。同時這次秋游幼兒還收集了秋天的各種。種子,體驗了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充滿情趣、形象化的語言,理解詩歌內容并樂意學講詩歌中優美的詞句。
2、樂意傾聽并學習詞語。發音較準確。
3、能夠安靜入神地傾聽,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
4、知道秋天是豐收季節,增進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會讀說詞語“小麥、玉米、棉花、石榴”,并發音正確。
教學難點
朗誦詩歌并理解其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已實地感受過秋天農民豐收的情景,并討論過。
2、資料準備:
(1)幼兒用書《語言》,兒歌掛圖一張。
(2)兒歌錄音帶,錄音機,VCD及相關碟片。
(3)農作物“小麥、玉米、棉花、石榴”等詞語卡片以及實物。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回憶秋游活動的情景。
教師一邊指著桌面上孩子們秋游時收集的種子,一邊說:
1、“你們看桌子上都有什么呀?”幼兒——小麥、玉米、黃豆、水稻等。
2、“這些都是哪里來的?”幼兒——是上次秋游時收集的。
3、“原來,它們都是秋天的果實呀,那你們知道秋天除了我們采集到的果實,還有那些果實啊?”幼兒——各種水果(石榴)和種子。
二、欣賞掛圖,初步識兒歌。
1、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兒歌中都有哪些果實?”
教師朗誦一遍兒歌,幼兒傾聽,回答老師的提問。
2、教師:“剛才你們都聽到兒歌中有哪些果實?”(小麥、玉米、棉花、石榴)
3、教師出示兒歌掛圖。
教師邊指著掛圖,邊朗誦兒歌,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
教師:
(1)“請小朋友說說秋天到了哪些地方?”(麥田、棉花地、玉米地,果園)
(2)“請小朋友一起來玩接字成句游戲(教師讀出前四個字,幼兒接著讀出剩下的字)。“秋天到,秋天到,小麥弟弟笑彎了(腰),玉米爺爺(點點頭);石榴姐姐漲紅了(臉),棉花奶奶(哈哈笑)。”
三、師生共同小結
1、師幼一起朗誦兒歌,感受豐收的忙碌與喜悅。(農田里面真熱鬧)
2、表演豐收的秋天
教師:“小朋友朗誦的這么好聽,現在讓我們放松一下,把詩歌表演出來。”(幼兒分角色表演)
四、擴展延伸
1、給家長一封信,讓家長配合,提供各種渠道,讓幼兒收集更多的果實,進一步理解主題“豐收的秋天”。
2、經常進行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3、仿編兒歌。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體裁的文字美。
2、體驗秋天的優美景致以及莊稼豐收的喜悅。
活動重點: 欣賞詩歌體裁的文字美。
活動難點: 體驗秋天的優美景致以及莊稼豐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秋天的圖片一副,秋天各種果子成熟的圖片
2、字卡:豐收、天空、稻田、小溪、白云、季節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題。
現在是什么季節?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你覺得這幅畫面描繪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致?說到秋天,你會想到什么?
3、你覺得秋天美嗎?美在哪里?
三、幼兒學習詩歌《豐收的秋天》
四、學習詞語:豐收、天空、稻田、小溪、白云、季節
五、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說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1、秋天的稻田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2、出示秋天果子、莊稼成熟的圖片,讓幼兒感知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3、教師小結。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一些農作物或果樹。
2.讓幼兒感受秋天的美景,體驗金秋是豐收的季節,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兒尊重成人的`勞動,愛惜農作物。
活動準備
聯系參觀事宜,察看參觀路線。(參觀農科院、農村或果園)準備交通工具和幼兒必備的生活用品,提醒幼兒穿合適的服裝、鞋襪。制訂參觀計劃。教學掛圖“豐收的金秋”。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參觀農村的興趣與愿望。
2.組織幼兒觀察、認識各種農作物。
“請你們看看農田里有哪些農作物。”(如稻子、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引導幼兒觀察稻穗、玉米苞、豆莢等果實,并相互討論,知道它們是人們的糧食。
“田里還有哪些作物也豐收了?”(引導幼兒觀察棉花,摘幾只棉桃,知道棉花可以用來做衣服)
3.組織幼兒觀看成人勞動、觀察收獲過程
“農民伯伯現在在干什么?”(如收割、脫粒、揚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現在我們和他們一起干吧!”(組織幼兒參與,如拾稻穗、拾山芋、搬玉米等)
4.師生共同小結。
“今天我們高興嗎?為什么?”“我們參觀了農田,知道很多作物豐收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我們還參加了勞動。”
“農民伯伯為了給我們種糧食,辛苦了一年,我們要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大班科學優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秋天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引導幼兒通過認識秋天基本的農作物。
3、知道農作物玉米的生長過程,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秋天的基本特征。
2、物質準備:農作物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們知道秋天與其他季節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教師總結:天氣轉冷、樹葉凋落、水果豐收、糧食成熟。
秋天到了,美麗的大自然發生了許多變化,大自然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大屏幕播放展示各種各樣的農作物,田野里一片豐收景象)。
2、師:我們今天再來了解一下豐收的秋天吧。
二、感知秋天的農作物。
1、教師出示PPT,師:小朋友在田野里看到了這么多農作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老師一邊介紹農作物)
2、分別出示:水稻、黃豆、花生、高粱、紅薯、玉米。
3、再次熟悉秋天的農作物。師:小朋友你們都認識了嗎?讓我們一起再來熟悉一下吧。
三、感知農作物的生長變化。
1、師:那你們知道這些豐收的農作物是由誰來照顧他們的呢?(農民伯伯)
2、農民伯伯為了照顧農作物有個好的收成,他都要做些什么呢?觀看玉米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感知農民的辛苦。
四、延伸活動。
秋天除了有豐收的農作物,還有些豐收的水果,請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找得多!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天收獲的幾種農作物的名稱,感受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2、愿意在集體面前較完整地表述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活動準備:
1、各種收獲的農作物。
2、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布置秋天的場景,引起幼兒關注。
1、用幼兒收集的秋天圖片、收獲的農作物布置教室。
教室: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秋天)
2、你看到教室里有什么?
二、引導幼兒了解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1、引導幼兒談談自己眼里的秋天。
2、教師:你們看見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
三、引導幼兒了解秋天收獲的幾種農作物。
1、教師: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許多農作物都成熟了,農民伯伯會把它們收割下來。你們知道有哪些農作物在秋天成熟嗎?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幾種秋天收獲的農作物。
教師:圖上農民伯伯的筐里有什么?現在我們教室里有哪些?它們是什么樣的?農民伯伯是什么心情?為什么開心?
3、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秋天豐收的歡快景象。
教師:如果你是農民伯伯會怎樣?我們一起來做做。
4、鼓勵幼兒再次說說自己對秋天的認識。
教師:誰能說說你了解的秋天?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8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糧食的生產過程。
2.初步體驗勞動的樂趣和艱辛。
活動準備
與農戶取得聯系,安排參觀的稻田、玉米地和瓜果地。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在活動室的各個窗口看農民收稻谷、玉米,摘瓜果,問幼兒想不想親自參與勞動,以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組織幼兒到田地中觀察,參與收獲的勞動。
①幼兒到水稻田邊觀察農民是怎樣收稻谷的,并幫助拾稻穗。
②帶幼兒到瓜果地中和農民一起摘瓜果,體驗勞動的樂趣。
③組織幼兒到玉米地看農民收玉米,并嘗試自己掰玉米棒。
(在組織以上活動時,教師應特別注意幼兒的安全)
3.請農民簡單介紹糧食瓜果的生產過程,了解勞動的艱辛,知道要愛惜糧食。
①水稻:耕田+撒種育苗+插秧+施肥鋤草+收割+晾曬+剝殼。
②瓜果、玉米:耕地+播種+施肥鋤草+收獲。
4.幫農民把收獲的糧食瓜果運回家,并在農家小院休息,幼兒互相交談參與勞動的感受。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感恩他人,讓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2.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稻稈、玉米粒、玉米須、各種瓜果籽等。
2.手工制作所需的各種工具、用品,如大白紙、彩筆、乳膠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參與農民收獲以及到農家小院做客的情景。
2.引導幼兒利用收集的材料進行創作。
①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創作。如用稻稈粘貼農民朋友家的房屋,用各種瓜果籽表現農家小院里的小雞、小豬等。
②幼兒分組用繪畫形式表現農民勞動的場景,并嘗試用收集的材料進行裝飾。
3.將幼兒的作品布置成“豐收成果展”,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4.每組幼兒選一幅作品送給農民朋友,感謝農民的熱情好客。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收集更多的材料,把這些材料投放到各個活動角并加以利用,如:數學角――用玉米粒數數、運算;美工角――用稻草做稻草裙,拼搭圖形;體育角――用玉米棒作投擲物;自然角――觀察種子的發芽及生長過程……
設計意圖
我園周圍是金黃的稻田、飄香的瓜果地和漫山的玉米。小朋友們常三五成群地趴在窗口看農民收稻谷、玉米,摘瓜果。看著孩子們好奇而專注的神情,我想,為何不讓他們融人這豐收的季節,體驗豐收、分享豐收、描繪豐收呢?過樣既可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讓他們感受家鄉金秋的美麗!: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 篇10
活動目標
1.和農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
2.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收獲的糧食成果。
活動過程
1.教師、幼兒和農民共進晚餐,分享農民勞動成果。
①師生一起幫農民撕玉米皮、剝玉米粒。
②教師和農民一起做豐盛的玉米大餐――煮玉米棒子、烤玉米、蒸玉米饃、煎玉米餅等,大家共進晚餐,品嘗香香的糧食。
2.吃過豐盛的玉米大餐,大家共同品嘗香甜的瓜果。
①教師和農民一起削瓜果并切成各種形狀。
②幼兒分組用切好的瓜果制作水果拼盤。
③大家共同品嘗水果拼盤,看哪一組的水果拼盤美麗又可口。
3.在幼兒品嘗食物時,教育幼兒食物來之不易,不能浪費。
【社會教案中班豐收的秋天】相關文章: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
《秋天》中班社會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