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愛惜糧食社會活動的教案

時間:2021-10-15 12:14:06 教案 我要投稿

愛惜糧食社會活動的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惜糧食社會活動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惜糧食社會活動的教案

  愛惜糧食社會活動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針對不同的對象(農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交談

  2、能傾聽他人的談話、理解他人的語意。

  3、學習用語言表達對農民秋收辛勤勞動的贊美和豐收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了解糧食的主要知識。

  物質準備:農民秋收活動的錄像,各種糧食的圖片。

  1、觀看錄像。

  (1)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季節?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說說秋收的情景,想象農民豐收的喜悅心情。

  (3)引導幼兒發準"秋收""糧食""農民"等音。

  2、教師扮農民,讓幼兒向農民阿姨詢問糧食種植生長的`有關問題。

  (1)引導幼兒用與同伴交談的不同方式與農民阿姨交談。

  (2)引導幼兒體會到農民耕種的辛苦。

  3、幼兒分組進行交流。

  (1)分組討論:你知道的糧食在哪些?糧食從哪里來?農民是怎么種糧食的,辛苦嗎?你是怎樣愛惜糧食的?

  (2)每組推選一名同伴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4、討論:如何節約糧食?

  (1)引導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向同伴介紹如何節約糧食。

  (2)小結: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愛惜糧食社會活動的教案2

  設計思路:

  稻谷是很普通的一種農作物,但對于幼兒來說,卻是很生疏的,況且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在進餐時,時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因此,我設計了大班社會性活動《愛惜糧食》,旨在于引導幼兒了解稻谷的由來,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目的:

  1、了解稻谷的生長過程。

  2、懂得要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進餐場面的圖片,《糧食哪里來》課件;古詩《憫農》課件,快板。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導入主題

  (出示實物圖片)這是什么?有沒有吃過?

  2、形象感知,豐富經驗

  (1)逐圖播放圖片稻谷的生長過程的課件,引導幼兒邊欣賞邊了解稻谷的生長過程。

  (2)結合課件豐富:稻谷、禾苗、插秧、稻穗、沉甸甸等詞

  (3)幼兒借助課件完整表述稻谷的生長過程,并讓幼兒知道大米是來之不易的。

  3、循路析文,經驗提升

  (1)請小朋友說說大米是怎么來的?這些糧食來的容易嗎?

  (2)小結:春天的時候,農民伯伯就開始播種,種子發芽長出禾苗,把禾苗插到田里,到了夏天,農民伯伯要經過施肥、治蟲、除草,禾苗慢慢長大,長出稻谷,到了秋天,稻谷逐漸成熟了,農民伯伯就要進行收割,曬稻谷,再把稻谷加工成大米。你們看,農民伯伯種的稻谷要經過春天、夏天、秋天三個季節才能收成,是多么不容易呀。

  6、拓展思維,結合教育

  (1)讓幼兒說說:“除了大米,你還知道哪些糧食?”

  (2)討論:如何愛惜糧食?并結合教育。

  7、分辨是非,反思行為

  (1)觀察幼兒進餐圖片,反思自己的進餐行為。

  你喜歡哪一幅圖,為什么?

  8、梳理總結,重點突破

  小結: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平時進餐時要愛惜糧食,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9、借助古詩,加強認識

  通過學習古詩《憫農》,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1)播放古詩《憫農》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2)幼兒復習古詩。

  (3)幼兒邊打快板邊朗誦古詩。

  (4)提升古詩所蘊含的教育意義。

  這首古詩名稱是什么?它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進餐現象進行調查記錄。

【愛惜糧食社會活動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2-17

社會活動冬至教案模板12-18

愛惜每一張紙說課稿11-13

大班社會活動《小鳥—我們的朋友》12-03

幼兒園節約糧食主題班會教案12-18

大班社會活動<端午節>說課稿11-25

火車的故事教案01-13

祖先的搖籃教案01-13

新型玻璃的教案01-11

逛公園的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