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禮儀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禮儀教案(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禮儀教案1
活動名稱:
小班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說話禮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在公共場所應低聲講話,不影響別人。
2.培養幼兒在公共場所的良好行為習慣,懂得要尊重他人。
活動重難點:
培養幼兒在公共場所的良好行為習慣,懂得要尊重他人。
活動準備:
1.各種噪音
2.教學ppt。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禮物哦!”教師用禮物導入吸引幼兒興趣。
三、出示ppt課件
1、出示禮物可愛的小花貓
2、講故事,教師根據活動目標編講一個小花貓的故事。
三、提問
1、“你喜歡小花貓嗎?為什么呢?”
2、“爸爸媽媽帶你去過些什么好玩的地方,那些地方能不能大聲說話呢?”教師提問引導讓幼兒自己說一說在公共場所應該怎么做!
四、學兒歌
公共場有禮貌,不喧嘩不哭鬧。
說話時聲要小,對別人無打擾
五、教師總結
要幼兒知道在公共場所應低聲講話,不影響別人。懂得要尊重他人。
幼兒禮儀教案2
活動名稱:
《有禮貌》
活動目標:
1.學習每天跟不同的的熟人打招呼,會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再見”。
2.通過活動,學習在打招呼時注視對方的眼睛并面帶微笑。
3.樂意做個有禮貌的寶寶,與老師、同伴禮貌交往,會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的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再見”。
難點:樂意做個有禮貌的寶寶,與老師、同伴禮貌交往,會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情景圖片
2、兔子娃娃
3、兒歌“寶寶有禮貌”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兔子娃娃,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呢,我們班來了一位可愛的乖寶寶,你們看看它是誰?(兔子)
師:它叫乖寶寶,那是因為它非常的有禮貌,你們和我們的兔寶寶一樣有禮貌嗎?
(二)、出示不同情景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猜猜小兔和小狗說了什么?
1.早上小兔遇到了小狗
2.小兔和小狗一起玩玩具
3.小兔和小狗分別
(三)、教師完整復習情景中禮貌用語,并進行簡單的小結
(四)、學習兒歌"好寶寶有禮貌"。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名字叫"好寶寶有禮貌",請大家仔細聽哦。
活動結束
教師與幼兒一起玩音樂游戲“找朋友”在游戲中讓幼兒練習各種打招呼的方式。
幼兒禮儀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師的示范和講解,使幼兒知道不同類型手勢的不同用途。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
交通警指交通手勢語各不同
聾啞人用手語須尊重明事理
活動準備:
1視頻四個
2、掛圖一幅
3、《相信相愛的一家人》視頻資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隨音樂開汽車進入——愉快幼兒的情緒。
教師帶幼兒隨著歡快的音樂,開著小汽車進入場地。坐好.
二、基本部分:
1談話____激發學習興趣
結合生活經驗談話,馬路上那么多車,為什么都很有秩序,能順利通行?
小結:因為有交警叔叔在指揮交通。這些動作有一個名字——手勢語
2、觀看視頻——培養觀察力、表達能力。
幼兒觀察并回答。
(1)片中的人是什么身份?
(2)他在做什么?
第一個視頻里的交警叔叔在指揮交通
第二個視頻里的合唱會上,指揮家在指揮演唱
第三個視頻的聾啞人正在用手語對話。
第四個視頻的籃球裁判正在使用手語提示規則。
2、誦讀兒歌-----感知禮儀
出示掛圖,帶領幼兒大聲地、有韻律的誦讀三字兒歌。
3、學習手語——培養愛心
教給幼兒簡單的聾啞人手語,教育幼兒尊重聾啞人。培養幼兒的愛心。
4、游戲《我做你猜》——培養禮儀習慣
游戲玩法:
(1)教師用動作表達一個詞語,另一個幼兒說出這個詞語。要求幼兒的手勢或動作要準確。
(2)可以讓幼兒說詞語,大家猜,并作出動作。
5、創編手語----培養創編能力
三、結束部分:
運用學過的手勢語表揚幼兒,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喜悅.激發更大的學習興趣。
讓我們一起用新學到的手語去和小朋友交流.
四、活動延伸
1、回家和家人一起創編手語動作。
2、幼兒集體感受手語《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談情說案:
1、開頭可以改為:幼兒開著汽車進入場地,老師用手勢示意幼兒坐下,或者前進,或者停止。問:剛才老師沒說話,小朋友怎么知道老師要大家做什么?(老師用手勢)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手勢活動有秩序,馬上的車是誰指揮著安全通行?:交警叔叔。
2、老師上課的教態語言好。
3、隨機應變能強,隨機教育很好。
4、聾啞人的手勢語部分多了點,可以刪除一些。
5、前面看視頻部分,可以再精煉一下。
幼兒禮儀教案4
打招呼的方式
一、老師和小朋友們問好。
1、教師上前和每個小朋友握手進行問候“妮妮好、皮皮好、樂樂好……!”
2、教師提問“小朋友老師剛才在做什么呀?”(握手)
3、教師“嗯,握手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握手不能亂握,要用自己的右手握對方的右手,動作要輕,不能攥的太緊,時間不能太長,而且一般都是女士先伸手,男士不能先主動握女士的手,這樣不禮貌。”
4、教師“那你們知道人們之間為什么要打招呼嗎?”
5、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
6、教師小結:打招呼是為了表達感情,表示禮貌。這樣人們就會快樂,愿意在一起,可以說話聊天,一起吃飯,學習等等。
7、中國人除了喜歡用握手的方式打招呼,老北京人們見面時用膝蓋碰對方的膝蓋,表示問好。首先兩個教師進行演示。
8、請幼兒兩個人一組,對中國打招呼的方式進行討論和表演。
二、教師出示外國人打招呼的圖片。
1、教師出示:兩個英國人一男一女以吻手的方式打招呼的圖片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他們在做什么?”(叔叔在親阿姨的手)
3、教師“那你們知道叔叔問什么要親阿姨的手嗎?”
4、幼兒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
5、教師“你們看他們是中國人嗎?”(不是,是外國人)
6、教師“恩,他們是英國人。他們國家在男士碰到女士的時候,打招呼的方法,就是要求男士要吻女士的手被,吻一下,輕輕拿起女士的手還要輕輕的放下。這是英國人最常用的打招呼的方式。”
7、教師邀請幼兒上前表演英國人打招呼的方式。
8、教師出示:兩個毛利人一男一女在以碰鼻子的方式打招呼的圖片。
9、教師:“這是兩個毛利人,小朋友知道他們他們為什么要這樣了吧?”(在打招呼)
10、教師“恩,這個國家的人和英國人又不一樣了,他們喜歡在打招呼的時候,相互碰碰對方的鼻子,但同樣要輕,不然鼻子就要出血了。”
三、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象、創造還有那些可以打招呼的方式。
1、教師“小朋友們,現在就請你們開動腦筋,想出更多更有趣的打招呼的方式好不好。”
2、幼兒兩兩一組互動交流,教師邊參與邊觀察。
3、小結:請小朋友說說你創造了哪些打招呼的方法?
四、播放音樂伴奏《找朋友》。
教師“讓我們一起邊唱邊來找朋友,到了“敬個禮”的地方我們要把詞改掉,換成其它打招呼的'方式,每次都不能一樣哦!看誰變得多,朋友認識的多。”
五、活動延伸:
了解一些國家和民族飲食方面和中國有什么不同?
幼兒禮儀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夠主動地和不同的人打招呼
2、體驗與人打招呼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邀請大班孩子表演)
2、錄相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和小動物打招呼
1、今天來了幾個新朋友,,他們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2、大班孩子情景表演,幼兒觀看。
3、你看見誰了?(逐一請出小動物)
4、誰愿意來和小動物打招呼?
(二)和幼兒園里的大朋友打招呼
1、來幼兒園的路上會遇見誰?你會和他有禮貌地打招呼嗎?
2、播放錄象(逐一和不同的大朋友打招呼,體驗相互打招呼的快樂)
3、小結:和人打招呼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要做個有禮貌的別人喜歡的好孩子。
(三)分享打招呼的快樂——吃糖果
1、客人老師今天也帶來了甜甜的糖果,要給喜歡和人打招呼的寶寶嘗一嘗。
2、孩子們和客人老師打招呼,分享糖果,體驗相互打招呼的快樂。
幼兒禮儀教案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學會有禮貌地做小客人,練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2.使幼兒懂得一些做客的簡單禮節。
核心要素:
做客前約在先說人數定時間如約至勿早晚
小禮品人喜歡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亂翻
主人忙要適時先致謝再告辭
活動準備:
1.與本班一幼兒家庭聯系有關做客事宜。
2.電話兩部。
活動過程:
一.教師向小朋友介紹活動內容及簡單要求。
老師要帶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誰是最
有禮貌的小客人。
二.幼兒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過程中學習禮貌用語和簡單禮節。
1.學習有禮貌地問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輕輕地敲門,見了主人會禮貌地問候,學說“你好”。見了不同的人會使用合適的稱謂。
2.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1)對于主人的招待,如請客人坐,請客人喝茶,請客人吃東西,客人都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2)在別人家不隨便翻看,拿走別人的東西。
在別人談話時,不隨便插嘴。當別人提出問題時,要大方地回答。說話時,聲音輕一些,不大聲喧嘩。
(3)與主人要友愛相處。
(4)學習有禮貌地與主人告別。
(5)臨走時,向主人說“XX,再見”,還可客氣地邀請
別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進行小結,對幼兒在做客中的表現進行評價。
小朋友在別人家做客時很有禮貌,會說“您好”、“謝謝”、“再見”,并且不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以后到別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這些,做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幼兒禮儀教案(通用6篇)】相關文章:
幼兒禮儀元宵節教案(精選5篇)01-10
禮儀春節教案01-08
個人禮儀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春節禮儀教案(精選5篇)01-07
中班春節禮儀教案01-08
春節禮儀教育教案01-07
幼兒園元宵教案(通用7篇)01-10
幼兒園元宵教案(通用20篇)01-10
幼兒園元宵教案(通用12篇)01-10
幼兒園西餐禮儀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