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走進紐約》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走進紐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與要求:
1、學習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及多種修辭手法。
2、了解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
3、了解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體感地描寫方法
重點:
掌握本文富有特色的語言風格
難點:
引導學生思考在現代物質文明的挑戰下如何固守傳統的問題
教具:
準備反映紐約豐富的物質文明和高節奏生活的幻燈。
教程:
一、導入課文
1.師:大家對于紐約的認識有多少呢?
2.師:一個生于黃土高坡,聆聽著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縱橫交錯的溝溝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于地球另一邊,置身于美國的第一大城市——紐約的摩天大樓之中,看著這座商業帝國,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象會有什么樣的感想呢?帶著這種好奇,讓我們“走進紐約”,走進劉成章感受到的紐約。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1.師: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世界金融、商業、貿易、文化中心之一,聯合國總部所在地,位于美國東北部哈得孫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作為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紐約充滿生機和活力,生活節奏快速異常,同時也存在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的一面。(播放幻燈)請大家朗誦課文,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2.請學生講一講自己讀完這篇游記的初步感受,提醒學生要注意物質文明的兩面性。
三、分析作者觀察的角度,掌握其描寫景物的不同方法
1.師:作者分別從仰視、俯視、平視三個角度對景物進行了描寫,請大家閱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2.師:這樣安排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便于全方位、立體地層示紐約市的面貌。
3.師:作者描寫景物時采用了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兩種方法,如第1段中寫紐約的高樓大廈,“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云'是靜態描寫。第4段寫紐約市的交通狀況,'乘電梯耳膜受著強壓,……盡可以坐在街心島上享受免費按摩”則是動態描寫。請在文中找出其他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4.總結。靜態描寫作用:勾勒出紐約景物的輪廓,使讀者較清晰而完整地看到紐約市的真實面貌。動態描寫作用:將景物寫活,充分表現出城市的活力和快速的生活節奏。
四、宇詞積累
指導學生準確認讀下列詞語,并釋義、造句。(見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字詞積累
烙印偉岸、喧囂倏地、超塵脫凡、柳暗花明、橫空出世、摩天大樓、分道揚鑣、風風火火
第二課時
教程:
一、深入研討課文,教師點撥疑難詞句
1、范讀課文,閱讀時,讓學生標出語言節奏急促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2.分析其特點及表達效果。
特點:語句簡潔,鏗鏘有力,氣勢激越、昂奮。
作用:反映出紐約緊張的生活節奏及四通八達的交通狀況。
3,指導學生分析文中的疊詞、疊句及修辭手法,體會它們的作用。(見板書設。)
二、熟讀第三自然段,揣摩作者心態
1.讓學生熟讀課文第三段,結合課后練習題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明確:作者置身于紐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之中,想起了家鄉黃土高原的落后,深感調整腳步、迎頭趕上的重要性。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愛家情感。雖身處他鄉,人在旅途,卻依然心系祖國,眷戀故園,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加快現代化建設腳步,更加繁榮富強。
三、課堂討論
1.師:人類社會進步了,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經濟發展了,人們更加富裕了,生活水平在一天天提高,可是,在城市里,人們更加忙碌了,壓力也更大了,壓抑、恐慌、煩躁時常出現在我們的周圍。同學們,或許你們的爸爸媽媽已經有很長時間沒和你們一起去公園或郊外放松一下了,或許你們當中的有些同學已經有好幾個星期沒和父母共進晚餐了,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2.引導學生導向以下主題,即“現代物質文明有利也有弊,熱愛生活,關注身心健康”(由于學生處在初中水平,所以討論點到為止,不宜深入,否則學生會陷入茫然。)
板書設計
1.疊詞、疊句
“看紐約,看這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好像全球五大洲將近二百個國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嶺、一切峰巒,都一齊匯攏到這兒來了!”
“山一繁,溝壑也便隨之增多了,左看是溝壑,右看是溝壑,目光前移后移動,仍然是溝壑,溝壑,溝壑。”
特點:汪洋恣肆,不拘一格,增強了語勢和力量。
作用:表現出紐約高樓大廈聳立如群山的雄偉場面。
2.修辭手法(以比喻為例)
將帝國大廈和世貿中c比作“三棵擎天的椰子樹”和“三只啃食月中桂葉的長頸鹿”。將萬里長風比作“長天巨龍”。
特點:想象奇偉,意境雄渾。
作用:逼真地刻畫了紐約的城市形象,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
后記:本課的教學應牢牢把握三點:一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觀察的角度;二是培養學生容納世界多元文化的開放心態;三是讓學生仔細品味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把握住這三點,教學目標基本可以實現。
《走進紐約》復習資料
一、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中華百年游記精華》。作者:劉成章,當代作家。
二、字詞拼音
沼(zhǎo)澤擎(qínɡ)天倏(shū)地烙(lào)印皚皚(ái)雜沓(tà)镢(jué)頭白熾(chì)
巉(chán)巖喧囂(xuānxiāo)赫(hè)然蒿(hāo)草螺(luó)旋浸淫(yín)寒氣砭(biān)骨
容光煥(huàn)發分道揚鑣(biāo)
超塵脫凡:超出塵世,脫離凡俗。
橫空出世:形容高大,橫在空中,浮出人間。
分道揚鑣:各走各的道路。
三、文章思想內容
本文描寫了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的繁華景象,也反映了紐約的另一方面:竟爭激烈,生活壓力大。表達了作者的心理狀態:一方面作者看到紐約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深感必須調整腳步,學習其先進之處,力爭趕上。另一方面作者身在異邦,雖然出在繁華的大都市,但依然時時心向祖國,心系落后、封閉的家鄉,希望她能早日繁榮富強。
四、寫作特點
⒈立體反映描寫對象。
看紐約,觀察視角有平視、俯視和仰視。如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之中(仰視);站在摩天大樓俯首望去(俯視);環顧四周(平視)。
⒉采用多種手法寫出紐約的大樓高聳。
采用對比手法:高樓如山岳、峰巒:街道如峽谷、溝壑。采用烘托手法:窗外飄著白云。采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的高峻。
⒊多采用短句、疊詞、疊句、排比句。
采用短句:“顧客的嘈雜。黑人的鼓聲。警車和救護車的尖叫……”表現出紐約喧囂嘈雜。“路。直線。交叉線。弧線。拱起的線。隱沒的線。圓圈。有重疊的線,甚至,纏在一起的線。……”表現出紐約的道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發達。運用短句,節奏急促,恰當地反映出紐約充滿活力和快速的生活節奏。
運用疊詞、疊句、排比句,加強了氣勢和力量,充分表現出紐約的高樓大廈聳立如群的雄偉場面。
五、重點問題
⒈描寫景物,哪些段落用了靜態描寫?哪些段落用了動態描寫?試把相關語句勾畫出來,并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第一段中寫紐約的高樓大廈“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之中……”;第二段中寫的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上看到的景物“俯首望去……”第五段寫紐約的夜景“不知什么時候,暮色已從紐約的每個墻角每棵樹后鉆出……”是靜態描寫,可以勾勒出紐約景物的輪廓,讓讀者比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觀景物實況。
第二段中寫颶風“萬里長風……無法站穩”,第四段中寫紐約的交通“乘電梯……按摩”是動態描寫。前者充分表現了風力之大,烘托出大廈之高;后者將事物寫活,充分反映出紐約充滿活力和快速的生活節奏。
⒉下列句子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1)它們是一片蒿草,而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樹。它們是一堆玩具,而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是三只啃食月桂葉的長頸鹿。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突出了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的高峻。
(2)“萬里長風如透明的長天巨龍,正以七八十里的時速掠過,龍爪和龍鱗,碰撞著、撕扯著每個人的衣裳和頭發,使每個人都狼狽得如同龍的掌中玩物,無法站穩。”
運用比喻,極力表現了紐約高處風速之快,風力之大。
(3)登上了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有如越過雪線,登上了珠穆郎瑪峰。雖不見白雪皚皚,氣溫卻驟降,寒氣砭骨。
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的高峻。
⒊從下列句子中,揣摩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知道我不屬于紐約。我的家鄉在地球的那一邊。我出生在北中國的一個飄蕩著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頭和暴風雨剝奪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黃土高原。
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身在異邦,雖然處在繁華的大都市,但依然時時心向祖國,心系落后、封閉的家鄉,希望她能早日繁榮富強。
(2)啊,紐約,這就是紐約!面對它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我必須調整我的鄉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腳步。
作者看到紐約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深感必須調整腳步,學習其先進之處,力爭趕上。
《走進紐約》教學反思
《走進紐約》是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中的兩篇游記,我都各花了兩課時講完。但從自己的教學過程:包括教學思路、手法、方法、知識的滲透,訓練項目的設計等,以及學生學后反饋的信息:包括課堂發問、答問、知識的理解和遷移、作業的質量和考試的成績來看,明顯反映出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前者我的教學思路滯塞,手段傳統,方法單一,不能發散思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學后感到迷惑,知識是一知半解,作業質量差,考試中收效甚微。而后者,在教學中我感到得心應手,思路拓寬,方法形式多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師的帶動和引導下得到激發,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后有一種獲得的滿足感,作業質量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反思之后,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周莊是一座千年古鎮,她的古樸、雅致、清幽、如夢幻的神韻,離我們現代生活相去較遠,不去實地看看,不去細細品味,要一下子讀懂、領悟其奧妙,體會其神韻,當然難。只能是浮光掠影,感受膚淺。紐約,具有現代高度文明的大都市,其建筑風格,環境景觀,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貼近學生生活,較之周莊容易理解。
另一個原因,我認為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研讀與處理,教法的探究與選擇,訓練項目的設計與安排,教學參考資料的參考與利用不同。
【八年級上冊語文《走進紐約》教案】相關文章:
走進李白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23
紐約紐約的臺詞04-03
八年級上冊語文《答謝中書書》教案07-26
語文八年級上冊《答謝中書書》教案12-28
八年級上冊語文《記承天寺夜游》教案12-28
八年級語文上冊《答謝中書書》教師教案12-28
八年級語文上冊《湖心亭看雪》教案12-28
人教版八年級(初二)上冊語文《望岳》教案12-02
電影紐約紐約的經典臺詞04-01
八年級語文上冊詩歌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