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班賞月教案

時間:2021-09-16 13:23:5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賞月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賞月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賞月教案

  大班賞月教案1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孩子做事情總是不能獨立完成,依賴性強,除了父母,老師,似乎就不能前進了,如果身邊沒有了可以幫助的對象,就經常做事半途而費,而且還向周圍的人抱怨這事太難了。《小熊賞月》是個即滲透科學道理,又蘊涵著做事要有執著不灰心的精神,遇事要有積極樂觀的童話小故事。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學習的興趣,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排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能大膽運用連貫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

  2、鼓勵幼兒會運用豐富的詞匯。

  3、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體會到小熊做事執著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樂觀積極的態度。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情節制作5幅畫面。

  2、幼兒人手一套與畫面相同的圖片。

  3、幼兒熟悉的歌曲吉祥三寶,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幼兒與教師隨著《小熊和洋娃娃跳舞》的音樂入場。

  (二)“昨天晚上小熊出去賞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請幼兒集體觀看五幅圖片。(請幼兒仔細的一幅一幅觀看,把內容記在心里。)“老師把其中的五幅圖片給你們排一排,看一看,說一說,編出一個有趣的故事。”

  二、講述部分:

  (一)幼兒用老師準備的圖片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排圖講述。

  (二)幼兒之間相互講述。(三三,兩兩講述)

  (三)師生互動(將創編的故事講給客人老師聽)

  (四)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在每個幼兒講述完后予以評價。(1、提問:這個故事有趣嗎,什么地方最有趣了?2、啟發運用了豐富詞語的孩子,運用了豐富詞匯的`孩子進行表揚。)

  (五)利用五幅圖片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我故事里的小熊賞到了月亮嗎?老師以前還講過一個什么小動物也去撈月亮了?(小猴撈月)。小猴撈到了月亮么?(沒有)為什么?那我的小熊就能撈到月亮呢?(動腦筋,想辦法。)他想了哪些辦法,或他是怎么動腦筋的?(用了手,籮筐,盆子。)用手撈上來了嗎?為什么?籮筐呢?盆子呢?為什么用盆子就能撈上月亮來呢?小熊用盆撈到了月亮,后來又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為什么盆端到家里月亮就沒有了呢?(盆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為什么在外面又能看見看見月亮呢?小熊撈月亮遇到了困難,它是怎么做的呢?(執著、不灰心、堅持。)故事里的小熊經過自己的努力終于賞到了月亮,我們應該學習小熊什么呢?小朋友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和難做的事,你們又是怎么做呢?(可以讓孩子舉例說。)引導幼兒遇事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很小熊一樣想著自己的運氣真好。

  三、音樂游戲《小熊賞月》。

  我覺得今天我們也特別的幸運,有這么多的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欣賞了這個有趣的故事。我還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你們喜歡的歌曲,你們先聽聽,下次再交給你們唱。

  四、延伸部分:

  回家做平面成像的實驗。

  活動反思:這一活動我把目標定位在:

  一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排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能用連貫較完整語言進行講述。

  二是鼓勵幼兒運用豐富的詞匯。

  三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體會小熊做事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一、在實踐中我基本上做到了:

  (1)、準備為目標服務,過程圍繞目標展開。

  (2)、遵循了《綱要》的精神,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

  (3)、以語言活動為主,科學,社會,藝術活動有機聯系,相互滲透,體現整合精神。

  (4)、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并能關注幼兒的語言差異,創設了一個讓幼兒有機會說,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氛圍。

  大班賞月教案2

  內容與要求:

  1、嘗試表現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2、回憶中秋賞月,體驗看月亮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重難點:能表現出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教師范例、鉛畫紙、勾線筆等。

  活動流程:討論演示——操作表現——分享體驗

  活動過程:

  一、討論演示

  (1)討論對比畫

  1、出示范例1,師:猜猜畫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時候頭要怎么樣啊?

  2、出示范例2,師:抬頭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著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共同討論:通過比較來發現頭發、眼睛、嘴巴等畫的位置不一樣。

  4、小結:原來抬頭看的時候我們五官的位置不一樣。

  (2)討論示范畫

  1、請個別幼兒來示范抬頭時的頭部特征。

  2、出示范例

  3、師:中秋節,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現

  1、教師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畫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賞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兒創作:人手一份繪畫紙,幼兒進行繪畫。

  3、教師指導:根據幼兒繪畫表現進行鼓勵與幫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賞,師: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嗎?

  2、互相肯定:大家畫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動:出示其他范例,引導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繼續探索……)

  教學反思:

  在這次充滿快樂喜悅的活動中,幼兒知道了中國的節日“中秋節”,在分享月餅的同時,小朋友們給別人送去了祝福,也得到了祝福,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交往的能力,同時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幸福,體驗到了團圓、分享的快樂

【大班賞月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除夕教案01-12

大班詩歌教案《搖籃》08-23

大班《丑小鴨》教案01-13

大班新年音樂教案01-10

大班手工元宵教案01-08

大班春節健康教案01-08

大班藝術活動教案01-08

大班藝術活動教案01-08

大班寒假主題教案12-21

大班詩歌教案:搖籃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