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和氏獻璧》教案

時間:2021-09-13 19:34:17 教案 我要投稿

《和氏獻璧》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和氏獻璧》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和氏獻璧》教案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楚國時期,一個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便去獻給厲王,玉匠鑒別后,說是假的,厲王遂下令砍去他的左腳。厲王死后,他又把那塊石頭獻給武王,武王也認為它是故意欺騙,下令砍去他的右腳。文王登位后,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問清原因后,仔細研究,確認那是塊寶玉,隨即命名“和氏璧”。

  本課所在的第六單元,以“奇妙的石頭”為主題,編排了三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分別從不同的側面講述了石頭的知識和故事,表現了不同石頭的奇妙所在。這篇課文作為本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承上啟下,旨在使學生能夠通過一塊石頭,結合重點詞句,體會到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課文中所講的故事雖然離學生的實際比較遠,但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其中“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使我悲傷的原因呀”是全文的中心,告訴我們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三年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雖然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但語言通俗易懂,感情強烈,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文中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可以從“悟”字出發,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但是本文所講述的故事的發生時間離現在很遠,故事的歷史背景學生不太熟悉,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因此,課前搜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對于學生學習好本課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會寫10個要求寫的生字,借助音節讀準字音,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識記,理解詞語意思,能靈活運用。

  2、能力目標:

  ①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②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呀”這句話的含義。能夠從課文中明白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能從課文中受到啟發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教學重點、難點

  ①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呀”這句話的含義。

  ②從課文中受到啟發,明白做人的道理。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并整理有關和氏璧的故事及資料。

  六、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關于閱讀教學,標準中進一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

  (一)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選讀書方法。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做的才學得會。”本篇課文是具體事例的記敘,具有情景性和情節性,在理解方面沒有太大難度,可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特點,自定讀書方法。讓學生在編、說、讀、演、議等實踐活動中完成對語言文字先領悟內化,再積累外化的過程。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有個性才會有創新。課文的第三部分,有含義較深的句子,學生讀時,肯定會有所感,有所悟,同時也會有疑問。因此,教學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情況,自讀自悟,自己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找出文中自己感觸較深的句子,聯系上下文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同學討論,從中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立足課內,放眼課外。“語文教育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積累”是語文素養形成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僅僅是讓學生讀好、讀透教科書上的內容,“積累”的量畢竟是有限的。為學生課外閱讀創造智力背景,積方法、打基礎、激興趣,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任務之一。通過實踐作業的布置,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拋磚引玉。

  總之,本課教學的設計根據教材的特點,不過多使用電教及其他輔助手段,教學程序也比較簡潔,重在讓學生自讀,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對語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七、時間安排2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如果你得到一件很名貴的寶物,你會怎么做?

  2、在楚國時期,有個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嗎?

  (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課文中的人物所面臨的問題,既可以調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拉近了學生與書中主人公的距離,使學生容易與課文產生共鳴。)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字詞,用“找朋友”的游戲檢查識字情況。

  3、進行“生字闖關”游戲,對字詞進行隨機指導。

  (通過這兩個游戲幫助學生讀準字音,鞏固了生字的字形,靈活運用詞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交流和氏璧的資料。

  拿出筆來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卞和一共獻了幾次璧?結果分別是怎樣的?在書中劃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交流讀書結果。

  出示表格,根據學生的回答將表格補充完整:

  (通過再讀課文,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從課文中提煉出的語言,對于有的學生來說未必會形成清晰的脈絡,如果用表格形式加以提示就清楚多了,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3、你對和氏哪次獻璧的印象最深?

  (四)重點讀文,深入學習

  根據學生談到的印象深刻的地方進行學習。

  (學生談到哪次獻璧印象深刻,就先學習哪一次獻璧,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起到引導作用。)

  1.學習第一次獻璧。

  (1)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卞和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去獻璧的?

  (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一次獻璧的場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面對卞和被砍去左腳的結果,你有什么感受?

  (4)指導感情朗讀。

  2.學習第二次獻璧。

  (1)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卞和,面對這樣的結局,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2)如果你現在是武王身邊的一位大臣,你想對武王說些什么?

  (讓學生設想自己就是在場的一名大臣,可以幫助學生走進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中,并暢所欲言的發表出自己的看法,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情感氛圍)

  3.學習第三次獻璧。

  (1)分角色朗讀3—5自然段。

  (2)小組討論:和氏為什么哭得那么悲傷?

  (3)全班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進行總結。

  (4)出示學習方法:

  ①練習分角色朗讀或把文中的情景用課本劇的方式進行表演。

  ②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抓住重點的詞句,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寫出來。

  ③辯論:有了前兩次的經歷,卞和第三次該不該去獻璧?

  (5)學生自由分組,選擇一種學法各自進行學習,老師巡視點撥。

  (這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根據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讓學生在編、說、讀、演、議等實踐活動中完成對語言文字先領悟內化,再積累外化的過程。體會到不識真誠、忠心的人,才是令人最心痛的。)

  (6)全班展示小組學習結果。(7)教師點評,學生互評。

  (五)美讀課文,品味含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寶石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的含義。

  (理解課文后再美讀課文,更能體會出文章的內涵,讀出主人公的情緒變化,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升華。)

  九、作業設置

  1、同學間互相推薦有關和氏璧的故事讀一讀。

  2、將學習了這篇文章的你的感想寫到練筆本上,寫完后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通過實踐作業的布置,鞏固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并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拋磚引玉,使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十、板書設計:

【《和氏獻璧》教案】相關文章:

《和氏獻璧》閱讀答案04-07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03-16

小學語文《和氏獻璧》說課設計03-12

柳永《戚氏》譯文和賞析12-21

孝心獻家人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幼兒園小班蒙氏數學教案01-14

璧山的夜景作文(2篇)01-10

當我寂寞的時候程璧歌詞07-28

懷念匈奴楊獻平11-26

柳永《戚氏》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