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頑皮的小雨滴》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頑皮的小雨滴》,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說明:
春雨淅瀝瀝地下著,小朋友撐著小花傘在雨中漫步,是孩子近期經常能感受到的'。在這雨季進行語言活動《頑皮的小雨滴》的教學,可讓孩子感受到雨滴的可愛及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活動目標:
1、理解畫面的內容,大膽用語言表述畫面的意境。
2、能夠大膽想象、創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系。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掛圖第6號;曾經在下雨是帶孩子看過雨景;會唱歌曲“雨點沙沙”
活動過程:
1、表演唱“雨點沙沙”,引出課題。
2、看圖講述
(1)、逐幅出示掛圖,說說自己看到的內容,并根據畫面內容講述小雨滴到了哪些地方。
(2)、老師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重點指導幼兒完整、連貫地講述內容,并學習使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雨點落在不同地方的調皮情形。
(3)、完整講述
3、續編作品。
師:小雨滴還會到哪兒去呢?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兒呢?
引導幼兒結合生活中的經驗進行創作。
活動反思:
在進行活動前,為了讓孩子學會欣賞雨景,我特意在不經意時用優美的語言描述雨景引導孩子欣賞,做好課前的經驗準備。在活動中,為了引出小雨滴到了哪些地方,我期望孩子回答是在一些物體上。當我把問題拋出去,孩子的回答讓我有些茫然,孩子說到南昌、廣州等地方。我馬上感覺到我的問題問得不好,問之前應有所鋪墊,如小雨滴跳到船槳上、小手上,再接著問就比較合適了。
為了將孩子引入散文詩的意境,我聲情并茂地朗誦詩歌,當我朗誦完我觀察到孩子們的臉上溢滿陶醉的神情,還想聽下去,看來老師有感染力的語言很容易牽孩子進入意境。趁孩子對這詩歌還很有興趣,我提出創編,這時孩子很樂意接受,有幾個孩子創編得很好,如:雨滴跳到果園里,與蘋果說悄悄話。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頑皮的小雨滴》】相關文章:
大班說課語言綜合活動《頑皮的小雨滴》11-24
大班語言活動:散文詩《頑皮的小雨滴》01-11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昆蟲》09-22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及反思10-19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最佳守衛》09-22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秋天的雨》09-22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鈴鐺》09-22
大班語言優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找小鴨》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