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4-11-13 11:10:26 曉麗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2篇)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聯系課文理解“羞愧”等詞語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環境的美和莉達愛護環境的行為美,懂得愛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教學重點

  生字的學習,“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詞的理解。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莉達為什么“面對夜鶯感到羞愧”。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標出段落,勾出生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小朋友在樹林中玩過嗎、你印象中的小樹林是什么樣的、現在跟老師一起到小樹林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課件展示畫面:幽幽的樹林,柔和的陽光,綠色草地,蝴蝶飛舞,露珠閃光,鳥語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樹林啊!閉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有兩個小姑娘,也到樹林里來了,她們是怎么玩的呢、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板書:面對夜鶯感到羞愧]

  3、齊讀課題,讀好“鶯”字。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注意聽準每個音,勾出生詞。

  2、自由讀課文(可以是兩遍、三遍)。借助拼音認識生字,把勾畫的字、詞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教師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書)

  3、同桌交流識字方法,互讀課文。

  4、檢查識字情況

  (1)點擊課件開火車讀(可以同桌為單位、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讀)。

  (2)有沒有你以前認識的字、怎么認識的、

  (3)哪些字容易記錯,給大伙兒提個醒。(指名說、小組說。重點指導“扔”、“剩”、“津”、“醉”、“沉”的讀音,提醒“羞”與“著”下面部分的區別。)

  (4)小老師教讀。

  5、現在把這些字娃娃送回課文中,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還認不認識它們。

  三、讀通課文,感知內容

  生字大家都認識了,相信課文也一定能讀好。

  1、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也可分段讀)其他孩子當小評委,仔細聽他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幫助。(指名讀→師生評議)

  2、以小組為單位練習讀課文,一會兒來一次比賽,看哪些小組讀得好。

  3、朗讀比賽(可以小組為單位分段讀),師生評價。

  4、整體感知:兩個小姑娘在小樹林里做了什么、

  四、細讀課文,理解積累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從哪里知道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體會以下內容。

  1、夜鶯的歌聲很美,從“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機指導理解“美妙”、“沉醉”)。

  教師相機引導:

  (1)看到可愛的夜鶯在唱歌,你有什么話要對她說嗎、(鼓勵學生大膽說,大膽提問,如:夜鶯怎樣唱歌、夜鶯唱的什么、教師相機引導孩子體會夜鶯美妙的歌聲)

  (2)相機播放課件,再現小樹林的美。

  (3)兩個小姑娘也被這美景吸引了,從哪些詞可以看出、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導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段。(課件顯示小樹林畫面做背景)

  2、莉達愛護環境行為美,從第5段可看出。

  教師相機引導:

  (1)吃完飯她倆怎樣做的、勾出寫她們不同做法的詞。

  (2)你贊成誰的做法、為什么、(小組討論→匯報交流→指導朗讀,可以加上動作)

  (3)奧莉婭怎么想的、(指導朗讀,讀出“滿不在乎”的語氣)

  (4)莉達怎么說的、讀一讀(指導朗讀)。聽了她的話你怎么想、

  (5)假如你是那只夜鶯,看到她們的做法,聽到她們說的話,你想對誰說點什么、

  (6)指名分角色朗讀、表演。

  3、拓展:地球上的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它們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樹林里還有哪些事物會對她們的做法、想法發表意見、(還有小鳥、小花、小草、小溪……問題用課件顯示。學生先在小組討論,再匯報。)

  4、齊讀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5、指導積累。現在把你喜歡的詞句勾畫下來,課余摘抄到積累本上。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課文有8個生字要求我們會寫(課件出示8個生字)。你最有信心記住哪個字、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頭組詞、

  3、指導寫字,怎樣把這些字寫得漂漂亮亮的、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扔:左窄右寬,右邊“乃”是兩畫,“乃”不能超過“扌”。

  沉:左窄右寬,左邊的“氵”要勻稱,“冖”不能太寬,“冗”與“氵”同高度。

  覺:上面三點要寫勻稱,不能寫成“、”,中間的“冖”稍寬;“見”的“乚”和“冖”同寬。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生字;曠、蠢、灶、蘑菇、岔。

  2、新詞:空曠、蠢東西、蘑菇、分岔、垂頭喪氣、輕蔑。

  3、理解重點句:

  (1)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2)如果我們出了什么事,你們可不要忘了小夜鶯……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2、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3、指導朗讀,培養朗讀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這個小故事,教育學生從小熱愛自己的祖國,當祖國需要時,隨時都可以為祖國獻出一切。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1、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的相互照應。

  (二)難點

  “小夜鶯”的機智來自思維敏捷,敏捷的思維來自熱愛祖國的感情,這一點難于理解。

  (三)解決辦法

  采用教學時先以理清故事的內容入手,再了解時代背景,深化的讀加以理解。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回答課文中設計的問題,勾畫重點詞句。

  (二)聽錄音,朗讀訓練。

  (三)前后位、同位討論。

  (四)幾名同學上前表演。

  (五)質疑問難。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2、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3、加強朗讀。

  (二)整體感知

  《夜鶯的歌聲》是一篇外國作品,反映前蘇聯在衛國戰爭中,各族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戰斗,著重對小游擊隊員“夜鶯”進行了詳細描寫。教師要引導出這種精神源于對祖國的熱愛。

  (三)目標完成過程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正音:削xiāo空kòng塞sāi

  解詞:輕蔑:輕視,看不起人。

  沉寂:靜得連一點聲音也沒有。

  宛轉:形容聲音優美、動聽。

  搭拉:向下垂。

  2、揭題引讀,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學生自悟。

  (2)簡介時代背景。

  蘇聯衛國戰爭: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在已經戰領了歐洲許多國家之后,突然進攻蘇聯。蘇聯人民在以斯大林為首的.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開始了衛國戰爭,在奮起保衛祖國的戰斗中,蘇聯的敵后游擊隊非常活躍,積極配合紅軍奮勇作戰,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本文記敘的就是這無數事例中的生動一例。

  3、理清脈絡,討論分段。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按照“誘敵——入林——傳信——擺脫”的順序分段或以歌聲為線索也可。

  第一段(從開頭到“聽懂了嗎、”)小孩學夜鶯叫,用歌聲引誘德國兵。

  第二段(從“隊伍出發了”到“就不再問了”)寫小孩給敵人帶路。

  第三段(從“樹林深處”到“新鮮的意思了”)寫小孩發出情報做好消滅敵人的準備。

  第四段(從“德國兵”——全文結束)寫小孩把敵人帶進埋伏圈,機智擺脫了敵人。

  4、教師總結,學生質疑。

  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段,以歌聲為線索,掌握這種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學字詞。

  5、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生詞。

  第二課時

  (一)閱讀第一段,討論問題

  1、文首為什么要寫“黑色的碎瓦”、“空曠的花園”、“燒焦的樹木”、

  (說明戰爭破壞嚴重,昔日美麗的村莊,如今已破爛不堪,作者利用這一段環境描寫來揭露德國法西斯的侵略行為。)

  2、德國軍官和士兵是怎樣發現小孩的、

  (無聲——夜鶯叫——小孩叫——注意聽——發現)

  3、相互討論,體會句子含義,幻燈出示。

  (1)“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靜、沉著、機智。)

  (2)“人哪、戰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

  (這句話說明孩子愛憎分明。前一句保護了群眾,后一句痛罵了敵人。)

  4、小結本段內容,指導朗讀。

  (二)閱讀第二段

  1、路上小孩為什么有時學夜鶯叫,有時學杜鵑叫、為何要做出天真貪玩的樣子、

  (孩子機智靈活,既向游擊隊傳遞了情報,又進一步取得了敵人的信任。)

  2、當問孩子有無游擊隊時,孩子怎樣回答的、畫在書上。

  3、討論:孩子面對兇惡的敵人,難道他不怕嗎、為什么還能應變自如,毫無懼色呢、

  (衛國戰爭中,全國人民都投入到保衛家園的斗爭中,全國人民懷著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進行不屈的斗爭,小孩就是由于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憎恨,才能臨危不懼,坦然自若。)

  (三)指讀第三段,討論

  1、游擊隊潛伏在哪里、他們怎么知道德國兵來了、

  (通過小夜鶯的歌聲傳送的情報得知德國兵來了。)

  2、由此可見,小夜鶯是第一次傳遞情報嗎、

  (不是,小夜鶯顯得老練,看來在戰爭期間,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擊隊員了。)

  (四)默讀第四段,思考

  1、游擊隊是怎樣把敵人消滅的、

  2、德國兵被消滅后,小孩為什么又坐在原來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小孩子完成這次任務后,又坐在原來的地方,執行新的任務,小孩有高度的負責精神和警惕性。)

  3、最后一節起什么作用、(照應了開頭并點了題,這歌聲……有什么區別,這句贊揚了小夜鶯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小情報員。)

  (五)圍繞中心,學習表達

  1、瀏覽課文,找一找有幾處環境描寫、

  2、以歌聲的地方有幾處、(可見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聲為線索,另外準確的環境描寫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

  (六)總結擴展

  1、這篇文章讀后你受到怎樣的啟發、

  2、你覺得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熱愛自己的祖國。)

  六、布置作業

  1、造句即便……也……

  2、學習寫人物動態的句子,畫在書上。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3

  一、揭示課題,質疑激趣

  讀課題,說說你想從文中知道些什么。請帶著疑問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聽課文錄音或范讀,勾畫出你不認識的字。

  2、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識生字,把勾畫出的生字多讀幾遍。

  3、用生字卡檢查全班認讀生字的'情況。(齊讀、抽讀。)

  4、分小組讀課文,組內互相幫助,糾正字音。

  5、組內交流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解之處。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分組提出讀不懂的問題。簡單的問題立即由學生相互解決。教師梳理緊扣課文重點的問題全班討論解決。

  2、 “羞愧”是什么意思、做了什么事會讓人覺得羞愧、指導學生聯系下文仔細體會。

  3、為什么她們吃得津津有味、

  抓住“津津有味”、“沉醉”,引導學生圖文結合,想象有樹林、草坪及夜鶯歌聲的畫面,體會環境的美好。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奧莉婭和莉達的行為有什么不同、她們是怎么想的、

  讀文,畫出相關動詞,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朗讀時注意表現出奧莉婭的不在乎和莉達嚴肅認真的態度。

  5、討論:要是人人都像奧莉婭這樣做,樹林、草坪將變成什么樣子、小朋友在那樣的環境里吃東西還能津津有味嗎、

  6、全班討論:在“誰也看不見”的情況下,你會怎樣做、你想幫助奧莉婭嗎、你會對她說點兒什么呢、

  7、拓展:聽了莉達的話,奧莉婭會怎樣想、怎樣做、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五、完成課后練習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扮演課文。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3、引導同學理解“迫不和待”和“大口大口”這兩個詞語。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扮演課文。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示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具準備】

  多媒體,動物圖片,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兩件禮物、先看看這是什么?(出示醋)什么味兒的?(酸的)再看看這是什么?(出示糖)什么味兒的?(甜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呀?(嘗的)是啊,這么簡單的方法卻有人不知道,是誰呀、我們一起來看看第17課:酸的和甜的(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圖文結合,感知內容

  1、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2、聽了這個故事誰能說說故事里講的什么?

  三、朗讀感悟,深入體會

  1、說得真好,那誰能把課文讀一讀?(抽8名同學接讀,同學提出朗讀要求:要讀流利,要讀出感情,要讀準字音),好,其他小朋友邊聽邊考慮“課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

  2、剛才小朋友們讀得非常認真,現在誰能回答課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葡萄的味道)那么,葡萄到底是酸的還是甜的?我們先來聽聽狐貍是怎么說的?

  3、課件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并讓生從課文里找出狐貍說的話、聽了狐貍的話,你有什么疑問?質疑如:狐貍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呢?(它吃不到就騙人,哦看來狐貍真狡猾。)

  4,剛才你們都說狐貍想吃葡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先讓小朋友們看圖并找出句子讀一讀,然后同學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做動作、)讀了過后我們可知道狐貍是真想吃,但又吃不著怪不得騙人說是酸的,那么除了狐貍還有誰說葡萄是酸的?(松鼠,小兔,師板書)

  5、他們又怎么知道的呢?請小朋友們依照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讀2~3自然段(他們是聽狐貍說的,他們相信了狐貍。)傻小兔,傻松鼠輕易相信了狐貍,太老實了,(師邊說邊板書:輕信,老實)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它們的心情,男女生分讀2、3自然段。

  6、前邊的三個小動物都說葡萄是酸的,有沒有誰會說葡萄是甜的呢?(猴子)同學自讀4~7自然段、讀后你覺得小猴子怎樣?(聰明)聰明在哪兒呢?(它嘗了呀)小猴子真聰明(邊說邊板書:聰明 敢嘗、)

  ⑴ 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猴子來時的表示(課件出示第4段)并讓同學找出描寫小猴子動作的句子讀一讀、(邊讀邊做動作),然后師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和待地爬上葡萄架、 讓同學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指名說)多了一個“迫不和待”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名說)

  ⑵ 我們再來瞧瞧小猴子是怎么吃的?(課件出示第7自然段)生找出句子讀一讀,并做做動作,然后師用課件出示: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讓同學說說自身發現了什么?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⑶ 分角色朗讀4~7自然段、(師抽1人,讓其自身選擇合作伙伴,讀后讓同學評一評誰讀得好。)

  7、當小兔子和松鼠吃著甜甜的葡萄時,他們頭腦里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請小朋友們聽聽(出示課件播放第8自然段)同學齊讀第八自然段。

  ⑴ 議一議: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你能幫他們想想原因嗎?把你的想法說給同位聽、然后抽生匯報,⑵ 說一說: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你會怎么做?(抽生說說,從而引導同學無論遇到什么事,自身應該親自嘗試一下,不要輕意相信他人的話)、

  8、演一演:師請四位同學上前面各飾一個角色、老師讀旁白,合作扮演課本劇。

  9、讀一讀:很多小朋友都想扮演,下節課老師布置你們四人一組全都扮演一下,看誰演得好并評出最佳演員,好嗎?現在我們先來分角色朗讀全文。

  (分四個大組,老師讀敘述局部)

  四、遷移運用

  1、同學看圖復述故事。

  2、師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向小猴子那樣,遇到不了解的事物一定要親自嘗試一下,做一個聰明,勇敢的小朋友。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理解詞語的含義,學會會讀會寫生字。

  能通暢的背誦,熟練的讀古詩。

  讀古詩想象詩中情景,學會表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幾日呀?那是什么季節了?我們學過描寫幾首春天美景的古詩了,誰來背一背?(指名背《詠柳》等)

  2、今天,我們再學一首贊美春天的古詩——《村居》。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解題:“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農村居住。)

  5、介紹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詩善于描寫自然景物。

  過渡: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就是作者在農村居住時所看見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樣描寫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課件,看圖聽錄音,整體感知詩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請看……(放課件)

  學生觀看后說說自己的所見。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那你們喜歡這美麗的春景嗎?同樣,詩人陶醉了,他寫下了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初步感受詩意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組自由讀詩句,劃出生字詞,給生字找幾個詞語,再討論詩句意思。

  2、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識字。鶯:后鼻音,中間是禿寶蓋兒;趁:前鼻音。鳶:上面沒有一撇。給生字找詞語。

  3、指名讀詩句,如有不正確的讀音及時糾正。

  4、齊讀。再練讀。

  5、請同學們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筆寫在哪兒。

  四、借助課件,加強朗讀,感悟詩意

  1、學習古詩一、二兩行詩句

  (1)師:同學們,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實就在我們的眼睛里。仔細看看圖,再讀讀這兩行詩句,從哪些字詞可以找到春天呢?

  (從“草長”、“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中可找到春天;從圖上楊柳長出綠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長”是什么意思?“醉”呢?

  師:誰能把這句詩讀一讀?

  (指名讀,如讀得不理想,老師范讀后再指名讀)

  師:讀得太棒了。讓我們看著圖輕輕地、有感情地再讀一讀。

  (生齊讀一、二句)

  誰能說說這句詩所描繪的美景呢?(學生發言,說詩意)

  (2)展開想像的翅膀,把詩人描繪的景物具體化。(如“草”是什么樣的草?“鶯”是什么樣的鶯?“柳”是什么樣的柳?怎樣地拂?

  學生自由發言

  (春光明媚,小草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吐出一點點被春風染綠的嫩芽,自由地長呀長;剛過冬的黃鶯展開柔嫩的翅膀,無憂無慮地飛翔著,仿佛在贊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楊柳在春風的吹拂下梳理著自己細長的秀發,沉醉在春天的美麗中。)

  師:詩人用“長”、“飛”、“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寫活了,沉醉在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陣歡呼聲打破了春天的寧靜,原來是------

  2、學習三、四兩行詩句

  四人一小組讀這兩行詩句,讀完后互相討論:讀了之后,討論:孩子們是怎樣放風箏的?

  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

  男女比賽讀。

  小組派代表說說。

  (歡快的孩子們跑著、跳著,露出一張張天真、活潑的笑臉。“快!快!”一個扎小辮的孩子高高地舉著一只五顏六色的鷹形風箏,跳著、叫著,一邊跑一邊放線。只見風箏在孩子的牽引下越飛越高,在蔚藍的天空中舞動,似乎在與云朵比高。不一會兒,天空中陸續飛起了許多紙風箏。在高高的云層中,各式各樣的風箏似乎活了,紛紛炫耀著自己的美麗。)

  3、請同學們把整首詩有感情地朗讀,再背誦。

  五、解“醉”,總結全詩

  同學們,詩人看到這么迷人的春光,這么歡快生動的兒童競放風箏的場面,他怎樣?可用詩中的一個字來代表他這時的`心情?(醉)

  那詩中到底誰醉?

  1、楊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煙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輕柔的撫摸里。

  3、草兒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長里。

  4、黃鶯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飛翔里。

  5、兒童醉,醉在快快樂樂的放飛里。

  6、詩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歡樂里。

  六、作業

  同學們,你們能把這迷人的春景,兒童競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寫出來嗎?趕快動筆吧,看誰寫得生動,誰寫出了詩人的“醉”。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6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字,了解多音字,學會10個字,并正確書寫。

  2、體驗語言搭配的準確性。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領悟“為什么小鹿認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樹?”

  教學重點:

  1、會認9個字,了解多音字,學會10個字,并正確書寫。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領悟“為什么小鹿認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樹?”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字,了解多音字,學會“眼、潑、梅、掛”4個字,并正確書寫。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能認讀生字,會寫“眼、潑、梅、掛”四個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們平常見到的小樹是什么樣子的?

  2、生自由發言。

  3、那你們見過長眼睛的小樹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課《長眼睛的小樹》。

  4、板書課題:長眼睛的小樹,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藏在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會認的字做上記號。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1)自由認讀。

  (2)同座檢查讀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打亂順序分組讀。

  (4)去掉拼音,隨機抽讀。

  3、記憶生字。

  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還沒有記住的字,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繼續識記。

  4、自由讀課文,看看有幾個自然段?標出序號。

  三、質疑。

  1、自由朗讀課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在小組內討論。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

  四、深入感悟:

  1、指名讀課文1自然段,其它同學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2自然段,其它同學思考:小鹿在池塘的倒影里看到的.小樹,到底是什么?為什么那就是小樹?

  4、生自由發言,師小結:

  小鹿看到的,是它自己的角。它的角很像樹枝,上面還掛了幾片藤葉兒,看上去就像一棵小樹。

  5、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6、指名讀課文3自然段,其它同學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7、指導朗讀,注意讀出高興的語氣。

  五、指導寫字。

  1、觀察,讀記生字:“眼、潑、梅、掛”。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好在哪里?

  六、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習題三,“連一連,讀一讀”。

  板書設計:

  2、長眼睛的小樹

  梅花鹿 小樹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書“棵、聽、非、動、道、平”6個生字。

  3、能領悟“為什么小鹿認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樹?”

  教學重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書“棵、聽、非、動、道、平”6個生字。

  教學難點:

  能領悟“為什么小鹿認為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小黑板出示課后習題三“連一連,讀一讀”,指名連線。

  2、集體訂正。

  3、全班齊讀。

  二、學習課文4—6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課文4—6節,思考:

  (1)小鹿是非常好動的,可為什么現在他屏住氣,一動也不動?

  (2)小鹿為什么只敢在心理悄悄的說,而不敢大聲的說話呢?

  (3)你喜歡這只小鹿嗎?為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3、匯報交流。

  4、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問:小鹿為什么說自己是一棵快樂的小樹呢?

  5、想象省略號的內容。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7、齊讀全文。

  三、指導寫字。

  1、觀察,讀記生字:“棵、聽、非、動、道、平”。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6、評析。

  你的哪一個字寫得?好在哪里?

  四、作業設計。

  1、填空。

  快樂的( ) 活潑的( )

  明亮的( ) 漂亮的( )

  2、朗讀全文。

  3、預習第三課。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好、聽、非、住、膽、平、完”7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8個生字和多音字“好”。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受小鹿活潑,快樂,體會文中營造的童話情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好、聽、非、住、膽、平、完”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第一課時

  一、創設清凈,激趣導入

  1、師:今天又一、位新朋友來到我們中間,他是誰?

  2、出示“梅花鹿”的詞卡,請同學們跟小鹿打招呼。

  二、初步感知,學習生字

  過渡:小鹿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想去嗎?翻過生字山,走過生字橋,那片美麗的小樹林就是小鹿的家。

  1、(課件出示生字小山)我們來爬山!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認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2、(課件出示生字橋)我們來過橋!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認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

  過渡:(課件出示美麗的風景圖)瞧,我們的.朋友來迎接我們了!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欣賞課件展示的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鹿?

  (3)讀讀這一、段,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們,你的心中有一、只怎樣的小鹿。

  (4)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師生共讀,齊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小鹿跑呀,跳呀,來到小池塘邊,他看到了什么?

  (1)說說畫面上的景象。

  (2)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小鹿在夸你們呢!

  (3)同座互讀,指名讀,四人小組讀,上臺表演讀。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看到這幅奇妙的畫面,小鹿會想什么呢?請你猜猜看。

  (1)指名說一、說,肯定學生的大膽想象。

  (2)小鹿真的是這么想的嗎?快來讀讀吧!同座互相讀,推薦你認為讀得好的同學讀,齊讀。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多活潑可愛的小鹿呀!他可真像一、棵小樹,一、棵長眼睛的小樹。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體驗性朗讀

  過渡:你們喜歡這只小鹿嗎?你們覺得這棵長眼睛的小樹有意思嗎?你想做這只小鹿嗎?

  1、請你把1——3自然段中的“小鹿”換成“我”,再來讀一、讀。學生練讀。

  2、說說像這樣讀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3、你是一、只快樂的小鹿,你是一、只活潑的小鹿,你是一、只可愛的小鹿……請大家把1——3自然段美美地讀給你的好朋友聽聽吧!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幾個字?

  2、觀察這幾個字字形上的共同特點(左窄右寬)。

  3、老師范寫“好”。

  4、學生練習書寫。

  5、書寫反饋。

  板書設計

  2、長眼睛的小樹

  好聽住膽左窄右寬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12個,會寫2個。了解課文內容。

  2、練習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朗讀時能做到逗句分明,停頓自然。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生字詞的認讀與書寫。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本課的優美詞句。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上課前,讓我們一起來輕松一下,唱一首歌曲,好嗎?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

  2.師板書課題生跟寫

  3.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春天的資料。

  二、整體感知,帶入情境。

  教師范背課文。(屏顯動畫,音樂伴奏)

  二、自主讀文,認讀生字詞。

  學生利用“四讀法”自己完成生字詞的自學認讀及課文的練讀。

  三、熟讀課文。

  (一)學生獨立讀文后標出自然段序號。

  (二)同桌對讀。

  (三)小組分段讀文。

  (四)指名分段讀文。

  四、充分誦讀,感悟解疑。

  (一)學生再次誦讀課文,將自己讀懂的內容與小伙伴進行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點撥,例如:學生會說“我知道春天來了,柳樹綠了,陽光非常溫暖;“秋天的風很柔和,很舒服”;“春雨又輕又細又長”;“我還知道春天花開了,燕子飛回來了……”

  學生在自己充分誦讀的基礎上,通過圖片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容,并就讀懂的內容能與同學進行交流,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二)學生將自己沒有弄懂的問題在小組中提出來,看看其他同學能不能幫忙解答,如果解答不出來,可以一會兒提出來。

  (三)小組長總結匯報小組讀懂的課文內容,并將剛才學生提出來的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教師相機板書。例如,字詞方面,有的學生會問:什么是“吐綠、甘美、興奮、稚嫩等等”?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讀句子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學生也許會提出:“小草為什么說春天是醒目、稚嫩的綠色?桃花為什么說春天是希望、熱情的'紅色?油菜花又說春天是興奮、活潑的金色?”重點體會這幾個重點詞句,多朗讀、注重在讀中感悟。

  五、整體回味,熟練誦讀。

  學生在了解了課文內容后,弄懂了不明白的問題后再次進行朗讀,整體把握,達到熟練誦讀,從而又進一步鞏固課文的生字詞。

  六、學寫五個字。

  (一)學生認讀“奮”、“潑”、“流”、“柔”、“皺”。

  (二)學生交流這幾個字的記法及書寫時應注意的地方。

  (三)師板書師范,生仿寫。

  七、作業:

  必做:熟讀課文。

  選做: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課文,畫出圖畫。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9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教學難點:

  培養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繪畫紙,水彩筆(或蠟筆、油畫棒)

  一.激趣導入

  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風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和風有關的游戲,好嗎?誰能唱唱和風有關的歌?(抽生)誰能背背和風有關的詩句?(抽生)對了,孩子們,風可以聽到,感受到,可以唱出來,可以說出來,可是,風能畫出來嗎?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繼續學——《畫風》。

  二.自主探究

  1.在上節課中,我們認識了三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今天呀,他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想認識一下他們嗎?(出示課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xx、xx、xx)(注意相機引導孩子打招呼的語氣和禮貌)

  2.現在,聰明的孩子們,請你動腦筋回憶一下,這三位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畫風的呢?請你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用波浪線把它劃出來。(生找)

  請你起來讀一讀你到找的句子好嗎?(生讀)

  課件隨機出示

  xx——“xx想了想,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師相機指導:同學們,從他的話中,我們聽出有風了嗎?你覺得怎么讀才可以讓我們感覺到風呢?這樣吧,老師就當xx,現在正準備畫風呢,請你們大家一起用朗讀告訴我,我應該怎么畫風吧!

  (師出示一幅只畫了太陽、大樹和房子的畫,然后按照學生的朗讀擦去太陽,畫上烏云,但是只畫了直直落下的雨絲)

  我畫得怎么樣?(生評:不對,應該是斜斜的)對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風把雨絲吹斜了,所以要畫斜的)老師明白了,你們真了不起,現在請你們再用朗讀告訴我應該怎么畫吧(學生再次讀,老師改正)

  想不想看看真正的xx畫的風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放課件)風到底藏在畫里的哪里呀?

  小詩人,你們能用“風來了,風把xxxx吹xxxx了,風藏在xxxxxx里”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生補充,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里。)看看你多了不起,這么快就作了一首詩,你能讓老師朗讀你一下你的大作嗎?(師有感情朗讀,指導學生)

  xx——“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師相機指導:你能讓我們聽到風的聲音嗎?為什么要重讀“彎彎”呢?那好,我們都是小樹,如果你覺得自己讀出風的感受了,請你把腰彎一彎。(出示xx的畫)那我們也來看一看,風藏在哪里?可以用我們剛才那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引導學生用“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里”,并能有感情朗讀,注意用詞優美。

  xx——“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指導方法同上,用實物旗子和小風車讓孩子感受到風,引導孩子說出“風來了,風把旗子吹飄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里”“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呼呼直轉的風車里”)

  3..這三個聰明的孩子動腦筋,想辦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了風,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來讀讀嗎?看看風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讀里。(生再讀體會)

  4.瞧瞧你們多了不起,一會兒就作了一首小詩,你愿意給這首小詩加個題目嗎?(生加題目:《起風了》)那我們就一起來朗讀一下你們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體會

  1、過渡:xx、xx、xx會畫風,你能畫風嗎?你想怎么畫?(口答)

  2、拿起你們五顏六色的畫筆,畫畫風吧。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老師的'音樂聲開始你們就開始動筆,音樂聲停你們就停筆,準備好了嗎?

  (學生自由畫,老師巡視)

  3.(抽幾位同學上臺來展示)別忙,請你拿好你們的畫,找一位朋友來說說你畫的風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學也要看仔細了,并用“起風了……”這樣的句式說一說(抽生說)

  師總結,表揚:你們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細呀,說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聽的小詩!

  四.總結延伸

  師:愛動腦筋的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畫出了風,還想出了畫聲音和氣味的辦法。可見,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動腦筋,想辦法,善于觀察和思考,聯系生活中的實際,都是可以解決的。我愿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做一個善觀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風一樣,聲音、氣味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你能把它們也畫出來嗎?大家下課后可以畫一畫說一說。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懂得生活中要善于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做什么事不盲從,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2、通過讀故事,觀察圖畫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

  3、學習本課11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會寫7個生字。學習多音字“盡”和一個部首“皿”。

  4、正確、規范的書寫生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

  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

  關鍵:

  認字、識字和寫字

  課時:

  2課時

  教具:

  生字卡片、課件

  學具:

  教材等相關資料

  相關知識點:

  對有關小動物知識的了解和積累

  教學突破點:

  從讀文的樂趣中體會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介紹第11板塊的學習主題——與眾不同。

  2、如果做事與大家都一樣又會有怎樣的命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字音。

  2、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生詞。

  2、出示生字

  (1)指名讀一讀

  (2)說說你記住了哪個字,你是怎樣記住的.,把你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

  (3)組詞

  3、指導書寫

  四、課堂練習。

  1、完成課后題讀一讀。

  2、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五、總結:今天通過學習我們不僅學會了字詞,還知道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內容?回去之后我們要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毛毛蟲的故事

  驗忘緣厘針疲盡稍或避亡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回顧課文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毛毛蟲的故事》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因為毛毛蟲盲目地跟隨而換來了死亡的命運。這節課我們再來學一學這篇課文,說不定還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獲。

  二、朗讀課文理解感悟。

  1、在文中找到“盲目”一詞,也可借助字典說一說詞義。盲目:眼睛看不同見東西,比喻缺明確目標,情況不明或對事情認識不清楚。

  2、小聲讀第三自然段,說一說毛毛蟲是怎樣盲目跟隨的?

  3、出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4、齊讀最后一段。啟發學生思考:從毛毛蟲的命運你想到些什么?

  三、課堂練習。

  1、形近字組詞。

  2、成語填空。

  四、小結。

  板書設計:毛毛蟲的故事

  法布爾;

  一個跟著一個一圈又一圈;

  一天不停七天七夜;

  終于筋疲力盡死了。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11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一由“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臺”和“寬帶網”五大部分組成。

  “我的發現”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似特點,在自主探究中初步感知語言中的比喻,學習積累語言,進一步體驗發現的樂趣。“日積月累”安排了“讀讀認認”“讀讀背背”“我會說”三項內容。重點引導學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自讀自認生字新詞;通過“讀讀背背”和“我會說”讓學生積累和練習運用語言。

  “口語交際”活動的話題是《春天里的發現》。要求學生在過去感知春天的基礎上細心觀察,展開想象,突出對春天一些現象的“新發現”,而且還要在說的基礎上將自己的發現寫下來。本次口語交際練習可以和本組各課的“實踐活動”結合進行,也可以與下面的“展示臺”和“寬帶網”結合起來進行,把搜集的資料和將要展示的作品作為口語交際的憑借,也可以把口語交際和寫話的成果作為展示的內容。

  “寬帶網”是本冊語文園地新開辟的一個欄目,這個網名新穎有趣,富有時代氣息,旨在拓展學生學習時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它也是本組學習的進一步拓展與延伸,主要引導學生從各種途徑(包括親自觀察、利用圖書、電腦網絡等)搜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信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發現事物的相似特點,用“……像……”的句式說清楚自己的發現。培養觀察表達能力。

  2.通過給熟字加偏旁,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通過讀背春聯,讓學生積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春聯;通過搭配詞語,讓學生積累和練習運用語言。

  3.通過積極參與找春天的活動,主動與同學交流春天里的新發現,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處理、展示與本組課文內容有關的信息資料,與同學共享快樂。

  教學重點:感知語言中的比喻;找規律識字;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主動交流春天里的新發現,有條理地說出來,寫下來。

  課前準備

  1.師生通過親自觀察、利用圖書或網絡等方式,搜集與春天有關的資料(圖片、照片、音樂磁帶、詩詞、繪畫作品……)

  2.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參加“找春天”的實踐活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有相似特點的事物圖像、市花圖片、春天美景音像和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㈠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畫面(也可以用實物投影“語文園地一”中的插圖來代

  替):春天的原野里,天上飛著一架飛機,燕子在銀杏樹旁休息,蜻蜓在草叢中嬉戲;春雨中,蘑菇長大了。一個小朋友打著雨傘,蹲下來撿起在路邊的一把剪刀和折扇……(畫外音:歡迎孩子們來到“語文園地一”“我的發現”欄目)。

  2.說話訓練:看圖美美地描述自己觀察到的這幅“春景圖”。

  ㈡觀察聯想,引導發現。

  1.教師示范說:春雨過后,地上的蘑菇長得多好啊!喲,我發現地上的蘑菇像小朋友的小花傘。你們覺得像嗎?

  我們還可以說“小朋友的小花傘像蘑菇”。

  2.練習用“……像……”表達自己的發現。

  再仔細看看,你還發現了誰和誰長得很像呢?先說給同桌聽,再全班交流,鼓勵學生有不同的發現。

  ㈢聯系生活,拓展交流。

  1.我們學過的課文或日常生活中,你還發現什么像什么?請同學們大膽地想像,自由地表達。(作為二年級小朋友,可引導學生盡量說得具體些)。

  2.朗讀兒歌:

  眉毛彎彎像月牙,桃花紅紅像朝霞,

  柳條長長像鞭子,河水清清像鏡子。

  3.完成課堂作業第4題:想一想,寫一寫。

  ㈣小結:只要孩子們經常用火眼金睛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并大膽去聯想,你會發現,我們這個世界真的很精彩。

  二、日積月累

  ㈠讀讀認認

  1.談話激趣

  剛才,孩子們觀察了春天的事物,并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繪了出來,表現非常優異。下面我們走進“讀讀認認”欄目,老師相信小朋友們會有更優異的表現。

  2.讀一讀:這一欄目要求小朋友們讀8組字詞,認識9個生字(幻燈片出示,要求認讀的生字紅色。)

  (1)讀讀下面的字詞,看看你有什么發現?(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組成的新字)

  (2)抽生認讀正音,教師隨機指導易錯字:“材”、“渡”、“笨”等。

  3.記一記: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引導學生從音、形、義等方面去進行比較)。

  (1)小組交流識字方法,掌握生字的構字規律。

  (2)以小組合作匯報的形式在全班交流學習方法和學習收獲,師生隨機補充。

  4.說一說:給每組的兩個字分別組詞,然后再用喜歡的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5.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6.生字搬家:生字搬了家,我們一起認認它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生字并會寫10個字。引導學生主動識字、與同學合作學習。激發學習和累積詞語的興趣。

  能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帶領學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引入實際生活,要求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重點:

  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聯系生活實際,邊讀邊想象畫面,從而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過了炎熱的夏天,就是涼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畫卷。讓我們一同來欣賞秋天的美景吧!

  二、讀中識字,讀準生字的讀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四人一小組,練習讀詞語。

  3、指名讀課文,開火車讀詞語。

  4、認讀生字卡片。

  三、讀中感悟,整體感知詞語的意思。

  1、師范讀詞語,學生想象畫面。

  2、游戲“找朋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借助圖片,找出相對應的.詞語,初步感知詞語意思。

  3、指名讀詞語,要求讀出語氣。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個有關秋天的四字詞語,還有很多描寫秋天的詞語,請同學們回家收集,看誰收集的詞語最多。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認讀生字新詞

  二、分析字形,記憶漢字。

  1、小組自主學習: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漢字?

  2、全班匯報。

  三、指導學生書寫。注意寫字習慣的培養。

  四、小組競賽。

  1、讀詞語,看誰讀得正確?

  2、匯報。

  3、小組競賽,比一比誰收集的有關秋天的四字詞語多。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學會了一些描寫秋天的詞語,同時也積累了一些有關秋天的詞語。那么回家后,你們可以畫一畫自己心中的秋天,隨意想象。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案06-20

語文上冊教案03-05

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教案03-07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12-07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10-02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28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01-06

語文二年級上冊的教案02-02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3-26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二年級上冊語文全部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