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巫婆的告示牌》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樂于參加社會性活動,而這一繪本就抓住了孩子每天所見到的告示牌(標志牌),但成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這一發現,而沒有及時的引導,所以我們特意設計了這一繪本閱讀活動,第一:遷移生活中告示牌的經驗,通過告示牌的理解,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第二:此繪本故事情節很有趣,對比性很強,體驗由自私到分享的情感過程明顯,對于孩子做人很有教育價值。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私獨占會導致孤立及共同分享會帶來的快樂。
2、觀看圖片,共同分析,了解生活中告示牌的意義及用途。
3、大膽猜測故事情節,體驗閱讀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自私獨占會導致孤立及共同分享會帶來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ppt、大樹圖片、告示牌、老巫婆服飾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活動導入:
1、教師扮演老巫婆,出示告示牌,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問:剛剛發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是小鳥正在開心的唱歌,突然被禁止了,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二)重點頁面導讀
1、觀察重點頁面p4---5頁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2、觀察重點頁面p6---7頁提問:老巫婆在干什么?小松鼠的心情怎樣?
3、觀察重點頁面p12--_13頁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變化?
教師小結:
這里是公共場所,小動物們都可以在這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老巫婆想睡覺,就自私的霸占了大家的地方。
4、觀察重點頁面p14—15頁提問:小動物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樣?老巫婆在干什么?為什么會勾著頭?
5、了解老巫婆的復雜心情,猜測小動物能否接納老巫婆。
教師:猜猜小動物會歡迎老巫婆嗎?
(三)完整欣賞故事。
1、提問:小動物歡迎老巫婆了嗎?老巫婆把不用的告示牌變成了什么?
2、教師小結:現在的'老巫婆已經不是那個為了自己需要,而不顧別人感受的的老巫婆了,她懂得關心別人,替別人著想了。因為她的轉變也收獲和小動物們一起分享水果,一起玩游戲的快樂。
(四)遷移生活經驗,了解告示牌的用途及意義。
1、觀看課件圖片,了解生活中告示牌。
教師:你在生活中見過什么樣的告示牌?
教師: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告示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為我們的班級設計告示牌。
教師:在我們的班里,你覺得哪些地方還需要設置告示牌?
(五)結束
教師:除了小朋友剛才說的,是不是其他地方也需要設置告示牌,我們去看看。
【大班語言活動:《巫婆的告示牌》】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花樹》01-24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8-22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8-31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01-22
大班語言活動:反義詞01-09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三篇01-26
【推薦】大班語言活動教案4篇01-23
【精華】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三篇01-23
關于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01-23
【實用】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三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