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金老爺買鐘》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金老爺買鐘》,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金老爺買鐘》 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識別時鐘上的整點、半點和分鐘,感知時鐘與時間變化的關系。
2、開展有關時間的探索,初步發現時間的流逝性。
活動準備:
金老爺家的四層樓房剖面、自制大鐘面一個、金老爺家的四個鐘、幼兒人手一個小鐘。
活動過程:
一、討論對時鐘的認識,關注故事中所出現的問題
1、討論時鐘的用處,為什么許多人家里都有時鐘。
2、觀察認識金老爺和他家的鐘。帶著問題聽故事:金老爺家里有沒有鐘,在哪里?他家有鐘為什么還要去買鐘呢?究竟是金老爺家的鐘有問題,還是金老爺有問題?
二、交流各自的看法
1、聽教師介紹"金老爺買鐘"的`故事。關注教師根據故事情節撥動鐘面所發生的變化。
2、故事中強調以下內容,供幼兒思考(不展開討論)。
第一段:究竟是閣樓上的鐘快還是臥室里的鐘慢。
第二段:強調金老爺對鐘時,不斷與第一時間看到的鐘面作比較。
第三段:為什么屋子里沒有兩個鐘的時間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著鐘表師傅一起對鐘時,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鐘表師傅的表與金老爺家每一個鐘的時間完全一致。
3、聽完故事后討論"究竟是金老爺家的鐘有問題,還是金老爺有問題",說出各自的理由。
三、撥動小鐘找答案
1、每人一個小鐘,跟著金老爺買鐘的故事情節,一起撥動小鐘找答案。
2、觀察指針行走的方向,懂得鐘表倒撥易損壞,況且把鐘表倒撥,時間還是只能前進不能倒退。
3、引導幼兒通過撥動小鐘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一:金老爺來到閣樓上時,下面臥室里看不見的鐘是幾點?
問題二:金老爺跑到臥室時,餐廳里的鐘是幾點?下樓的時候鐘在向前進還是停止不動或向后退?
問題三:臥室里的鐘是4點26分時,其他的鐘分別是幾點幾分?
問題四:金老爺買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點,他家會不會有一個鐘不是6點?
四、進一步體會時間的流逝性
1、聯系故事提出問題:是不是每次上樓、下樓用的時間都一樣?
2、運用生活實例,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金老爺買鐘》 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生能夠理解時間的基本單位(如小時、分鐘)以及鐘表的讀取方法。
技能目標:通過故事引導,學生能比較不同鐘表顯示的時間,學會簡單的時間比較和排序。
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對時間管理的興趣,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金老爺買鐘》繪本或電子版故事資源
可移動時針分針的模擬鐘面教具
不同時間顯示的.卡片若干(用于比較和排序活動)
實物小鐘或鐘表圖片
工作表:時間匹配、時間排序練習
教學過程:
1. 引入故事(5分鐘)
教師講述: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開始講述《金老爺買鐘》的故事,強調金老爺每次購買新鐘后回家發現時間不一致的情節,引發孩子們對時間差異的好奇心。
2. 認識鐘表(10分鐘)
展示鐘面:使用模擬鐘面教具,介紹時針和分針,解釋如何讀取時間(如長針指向12,短針指向3表示3點)。
互動環節:邀請學生上臺操作教具,設置特定時間,讓其他學生說出所表示的時間。
3. 時間比較(15分鐘)
情景模擬:利用故事中的情節,展示幾張不同時間的鐘表卡片,請學生比較哪只鐘快/慢,或者哪個時間更早/晚。
小組活動:分組發放時間卡片,每組需將卡片按時間順序排列,并說明理由。
4. 解決問題(10分鐘)
提出問題:討論金老爺如何確定哪個鐘準確?引導學生思考比較時間的方法,比如同時觀察多只鐘。
角色扮演:小組內進行角色扮演,模擬金老爺檢查家中所有鐘表,找出最準確時間的過程。
5. 鞏固練習(10分鐘)
工作表練習:分發時間匹配和排序的工作表,讓學生獨立完成,鞏固時間認知和比較排序的技能。
分享與反饋:請幾位學生展示自己的答案,集體討論,教師給予正向鼓勵和必要的糾正。
6. 總結與拓展(5分鐘)
總結要點: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時間的重要性和比較時間的方法。
生活應用: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應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比如制定簡單的日程安排。
拓展閱讀:推薦相關時間管理的兒童書籍或App,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探索時間的世界。
家庭作業:
設計一個“我家的一天”時間軸,讓孩子和家長一起記錄一天中幾個關鍵活動的時間點,第二天分享給班級同學。
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金老爺買鐘》 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金老爺買鐘》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理解時間的概念,認識時鐘的基本結構(時針、分針)。
技能目標:學習如何讀取整點和半點時間,培養幼兒的時間認知與讀表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幼兒對時間的好奇心,培養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準備
《金老爺買鐘》繪本或PPT
可活動的時鐘模型或教具
不同時間點的`卡片(整點、半點)
手工材料,如紙板、指針等,用于制作簡易時鐘
教學過程
1. 引入故事(5分鐘)
教師活動:以故事形式引入,講述《金老爺買鐘》的故事,特別強調金老爺每次看不同位置的鐘,顯示時間不一致的情節,引起幼兒興趣。
幼兒活動:聆聽故事,觀察繪本中的時鐘圖片,嘗試理解時間的不同表示方式。
2. 認識時鐘(10分鐘)
教師活動:展示真實的時鐘或大型教具時鐘,介紹時鐘的基本結構(時針、分針、數字)及其作用。
幼兒活動:跟隨老師一起指認時鐘的各個部分,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動規律。
3. 學習讀時間(15分鐘)
教師活動:利用時鐘模型,演示并講解如何讀取整點和半點時間。例如,當時針指向12,分針指向6時,是6點整;時針在2和3之間,分針指向6時,是2點半。
幼兒活動:分組操作時鐘模型,輪流設定和讀取時間,教師和同伴間相互檢查和確認。
4. 創意手工:制作簡易時鐘(15分鐘)
教師活動:引導幼兒用紙板、指針等材料制作自己的簡易時鐘,過程中再次鞏固時針和分針的位置關系。
幼兒活動:動手制作時鐘,完成后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調整時間,并讀出自己設定的時間。
5. 游戲:時間匹配游戲(10分鐘)
教師活動:準備一些時間點的卡片(如“早上7點起床”、“中午12點吃午飯”),幼兒需從另一堆卡片中找到對應的時間卡片進行匹配。
幼兒活動:參與游戲,通過匹配活動加深對時間概念的理解和應用。
6. 總結與延伸(5分鐘)
教師活動: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強調時間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時間,可以和家長一起設置簡單的日常時間計劃。
幼兒活動:分享今天學到的知識,討論自己的一天中有哪些重要時間點,以及這些時間點自己通常在做什么。
家庭作業建議
請家長協助孩子在家完成一次“我的一天”時間記錄表,記錄幾個關鍵時間點的活動,如起床時間、吃飯時間、睡覺時間等,第二天帶到幼兒園分享。
【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金老爺買鐘》】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金老爺買鐘教案(精選10篇)06-28
大班數學教案買禮物06-29
成語千金買賦07-20
大班買水果教案05-06
大班數學教案一分鐘03-28
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誰是猜拳高手》09-28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02-25
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分析圖形特征》10-09
大班語言《打醋買布》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