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小燈泡亮起來》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小燈泡亮起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懂得用電線連接電池使燈泡發亮,初步感知金屬可以導電。
2、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3、對導電現象感興趣,喜歡和同伴合作探究。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熟悉實驗材料的名稱,已初步了解電池、電線的外形特征及金屬的種類。
2、材料準備:電池、電線(連著小燈泡),布條、毛線、塑料繩、回形針、銅鑰匙、鐵絲、記錄紙、筆、斷電線一截以上材料每兩名幼兒一份;小熊布偶、電池演示梳理圖、大張記錄表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師:(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電了,房間里黑乎乎的,真難受,小熊找蠟燭沒找到,卻找到了一個電池和一根綁著小燈泡的電線,它想用這些東西自己安裝一盞燈,你們說小熊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呢?
(二)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怎樣讓燈泡亮起來”。
1、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幫小熊家安裝電燈。老師準備了電池、小燈泡和電線,電線的.一頭露出里面的電線絲,另一頭的電線絲已經纏在小燈泡上了,電線的兩頭要連接在電池的什么地方,小燈泡才能亮起來?
2、交代操作步驟和活動規則。
師:兩個小朋友合作進行實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試一試怎樣讓小燈泡亮起來。
3、幼兒兩人合作開展實驗探索,師重點引導幼兒嘗試用電線連接在電池的不同位置。
4、以實物演示和圖示演示的方式引導幼兒集體分享探索中收獲的經驗。
(三)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的導電現象,初步感知金屬可以導電。
1、設置問題情境。
師:不好了,小熊剛安裝好的燈泡電線被老鼠啃斷了,電線斷了燈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幫助通電讓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呢?
2、介紹操作材料,引發幼兒猜想。
3、幼兒實驗,師指導。
4、集中交流。
(四)活動結束,提醒幼兒注意用電的安全。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小燈泡亮起來》】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小燈泡亮了》說課稿(通用5篇)12-2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轉起來》01-24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辨別面粉》01-19
《病毒》大班科學教案01-20
大班科學教案:溶解01-21
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實驗報告01-26
大班科學教案(15篇)01-20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7篇01-18
大班科學教案(15篇)01-20
大班科學教案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