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
課標要求
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認識中國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中國古代科技進步的基礎知識,特別是紙、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的發明。
2、認識古代中國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3、對比中國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發揮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從中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在16世紀后逐漸滯后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課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等資源,分組收集、整理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相關材料,并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從而對中國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認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和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操。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的精神,堅定科學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古代中國的偉大科技成就。
難點:古代中國偉大科技發明發現的方法與精神。
教學方法列表的方法、材料分析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導入:
1、學生閱讀單元引言
2、中華民族對人類進步和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貢獻最當之無愧的應當是?古代的科技發明和發現:
(1)羅伯特KG坦普爾稱中國為“發明和發現的國度”。
(2)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曾經走在世界前列。英科技史學者李約瑟:“中國在公元3世紀帶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的`發明和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在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
(3)西歐有一名諺:“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西的手。”——中國人利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4)外國學者曾經感慨:“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基本發明和發現,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國,然而卻鮮為人知.”
新課:
一、四大發明(以問題層層推進)
問題1、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么?
學生列舉。
問題2、簡述四大發明的經過
發明簡單過程
教師課件投影學生表述后教師投影
造紙術、圖片兩漢(蔡倫)
火藥、圖片軍事始于唐末
活字印刷術、圖片北宋畢升
指南針、圖片北宋時應用于航海
問題3、四大發明的意義
(1)這些凝聚著古代中國人民無窮智慧的發明和發現,先后經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東亞、東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極大地促進這些地區生產力的發展。
(2)學思之窗:
(3)學生分析討論四大發明如何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參考37頁)
(4)教師總結:加速了西歐各國實現了從封建社會形態到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飛躍。西歐的發展遙遙領先于世界,從而奠定了它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成為世界文明發展的火車頭。
問題4、利用資料分析探究,16~18世紀西歐社會性質的根本性變化是四大發明重大影響的關鍵性因素。用歷史比較的方法思考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歐發展命運不同的原因。
(1995年全國卷)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韓非子有度》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東西方向)《鬼谷子謀》稱:“鄭(國)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據《萍洲可談》載,北宋有人在廣州看到“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材料三: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應用》中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強大的杠桿。”
材料四: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請回答:(1)從材料看,司南至遲發明于什么時候?司南和指南針在哪些方面發揮了它辨別方向的功能?(2)應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內容?(3)材料四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4)指南針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么?
參考答案:(1)戰國。生產(或采玉)、導航、迷信活動(或看風水)。(2)馬克思指出了中國三大發明傳到歐洲后,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促進作用。(3)舊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古代先進科學技術未能充分發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4)科技能否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于社會環境。
二、其他科學技術成就(以學生設計古代科技成果圖表)
1、教師給出表格:古代中國的其他科技成果
門類成果
數學《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標志著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在世界數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算籌和算盤推動古代計算的發展
天文留下了世界上最早日食、月食、太陽黑子以及哈雷慧星的記錄
編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創制了許多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渾儀、簡儀
歷法
農學《夏小正》、“殷歷”。《授時歷》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比現行公歷早3百年,對指導農業生產幫助很大。
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農書:《汜勝之書》、《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
醫學西漢編訂《黃帝內經》—中醫學的奠基之作
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萬世寶典”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東方藥物巨典
2、教師提問,請同學對重點成就作簡單介紹,適當補充史料配以圖片和投影(超連接)
小結:
1、總結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并歸納處于世界之最的成就。(在表格中劃出來)
(1)四大發明
(2)《九章算術》
(3)留下了世界上最早日食、月食、太陽黑子以及哈雷慧星的記錄
編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4)《授時歷》比現行公歷早3百年。
2、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進程作出過哪些貢獻?
四大發明的影響
3、古代中國科技一直領先于世界,為什么16世紀以后,中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落后?(可作為學生課后的探究題)
或提問:師生共同分析李約瑟難題: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作出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在近代中國發生?
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使科技的發展缺乏足夠的動力;
封建統治者推行的“重農抑商”政策與后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進一步限制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
中國古代以儒學為主的教育內容與殘酷的文化專制統治使中國古代科技缺乏足夠的重視與人才;
科技本身存在重實用性而少理論探討;
重文輕技和封建迷信思想的阻礙。
【第8課 “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10-12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和歌謠03-15
中國古代的諺語10-21
中國古代的經典諺語08-04
中國古代書畫(二)古代花鳥說課稿11-02
中國古代勵志格言06-15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大全)10-21
中國古代元旦的飲食習俗12-18
中國古代文學的常識02-26
《中國古代的天文》的閱讀答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