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聲》教案四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聲》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聲》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心聲的含義。
2、體會文中生動細致的心理、神態、語言描寫。
3、培養學生積極負責地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學生講《駱駝媽媽》的故事。
駱駝媽媽
駱駝媽媽低著頭,不時地停下來聞著干燥的砂子。按照常識,人們知道這是駱駝在找水喝,它們的眼睛血紅血紅的,看起來快要支撐不住了。
終于,它們來到一汪泉水的邊上,小駱駝興奮異常,可是泉水太淺了,不論小駱駝怎樣努力,都無法把嘴湊到泉水之中。
驚人的一幕發生了:那只駱駝媽媽圍著它的孩子們轉了幾圈,突然縱身躍入了深潭水終于漲高了,剛好能讓小駱駝們喝著。
在這塵世中,我們的心靈被歲月磨得粗糙和麻木,但駱駝媽媽這縱身一躍,讓人看懂了母性的偉大,親情的可貴。
(二)導入 新課
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教師總評并借助對駱駝媽媽偉大母性的贊揚,由親情導入 。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聽錄音范讀,排除文字障礙。
2、學生分段朗讀,使其能較熟悉課文內容。
(四)師生共同討論課文內容(設置問題)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那么李京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他為什么那么想讀課文?
3、心聲在文中是指什么?
4、如何看待程老師上公開課的做法?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適時引導。)
(五)拓展延伸練習
1、如果你是程老師,這節課你打算怎么上?
2、開課不能只講求形式,你還能舉出一些不重內容、不求質量、只講形式的事例嗎?這些事有什么危害?
(六)小結(略)
(七)布置作業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呢?以我的感受為題,寫一篇短文。
(八)板書設計 (略)
《心聲》教案 篇2
課時
總1課時
課型
自讀
備課時間
10月7日
第1課時
使用時間
10月8日
教學目標
1、理解“心聲”的含義。
2、學習通過心理描寫,刻劃人物的方法。
3、學習從理清情節入手,把握課文內容的方法。
重點
1、在反復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
難點
1、學習作者心理、動作描寫。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錄音
教學方法
指導學生自讀課文
板書設計
心聲
黃蓓佳
想朗讀課文
萬卡—————卜—~李京京
爺爺——心聲——爺爺
奧爾迦———十一_—一妮兒
情感共鳴,渴望傾訴
教學過程
教學修改、反思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你們正在想什么?告訴大家,都來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學生舉手回答)。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心聲》,聽聽李京京的心聲。
二、讀課文
1、默讀,利用工具書查找生字、生詞,弄懂它的意思。
2、聽錄音讀課文,注意感情。
3、配樂角色朗讀課文,讀完之后讓學生進行評價,選出朗讀明星。
4、挑學生復述故事。
在這個環節中,要讓學生知道作者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可以讓學生從第一人稱的角度來作創造性的復述)
三、分析課文
1、程來勢開始不讓李京京讀課文,后來“只好”讓他讀,最后用“發顫”的聲音請他把課文全部讀完。說說程老師內心活動的前后變化2、凡卡的故事為什么讓李京京感動?讓學生在弄清本題的同時,明白他們兩個畢竟是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找出他們身上的不同點。
3、假如趙小楨在公開課上讀,會有什么效果?
讓學生自由發言,并挑學生模仿趙小楨奶聲奶氣、嬌滴滴的聲音。
4、分小組討論,對程老師安排的公開課的看法,讓學生各抒幾見,不論褒貶。
四、引導學生自由討論,通過上述分析說心聲的含義。
五、課堂延伸
讓學生對老師、對父母說心聲。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心聲》,聽了心聲,那么我希望我們大家今后一定用心來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讓我們的周圍,讓我們的生活,讓世界充滿愛。
七、布置作業
替李京京給爺爺寫一封長長的信,像凡卡寫的那樣的信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體會到學生的學習首先必須是在一種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寬松,樂意進取、樂意參與,情緒很高亢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就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
,新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心聲》教案-九年級語文教案
第一,學生要自由。我們要求課堂要有規范,要有紀律,但是課堂規范和課堂紀律最核心的實質與理念就就是自由,所謂自由就是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心理,放飛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無拘無束,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第二,要有寬松的氛圍。所謂寬松,我想就是允許學生說錯話,說真話,把它自己的經驗、最個性化的東西充分表達了出來。
第三,就是民主。讓學生敢想、敢說,愿意想、愿意說。
作業批
改記錄
批改時間:年月日
學校評
價意見
評價情況
評價人
評價時間
《心聲》教案 篇3
【教育目標】
1、注意本文的心理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
2、通過小說,引導學生探求兒童的心理特征,并對當前教育的某些現象提出質疑。
3、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質。
【重點難點】
本文的心理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
【策略方法】
預習法、朗讀法。
【教學用具】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以前學過《萬卡》這篇小說嗎?找同學講一下萬卡的故事。那么,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圍繞《萬卡》會發生什么事情?(板書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
1、解決字詞。給他們補充一定的字詞。
毛毛剌剌、瑯瑯、契訶夫、捻等等。
2、我們說,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呀?---人物、情節、環境。
3、哪位同學能給大家把主要情節講一下?
4、本篇小說,共換了幾個場景?
教室──樹林里──教室──公開課上。
5、請用一句話概括每個場景所發生的事情。
6、那么,就請你根據這四個場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吧!
7、本文中,主要刻畫的人物是誰?(李京京),用了哪些描寫手法?從文中找出來,并說說它的作用。
心理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8、李京京為何被《萬卡》打動了?從中你可以看到欣賞文學的什么啟示?
由于他的身世與作品中的萬卡的身世遭逢相似,使他在閱讀《萬卡》時心理產生深深的共鳴。
要有生活,有感受,投入感情,與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感同身受,要用心去感受,去朗讀。
9、什么原因促使京京最后舉起了手?從中你可以總結出什么道理來?
“心理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
不要輕易放棄努力,也許多試一次,機會就會降臨。
10、京京讀課文的效果如何?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1、京京是個怎樣的小孩?
沉郁、倔強、認真、善良自強、滿懷真誠。
12、京京的心聲是什么?
⑴
李京京的心聲不僅在于執著的要求在公開課上朗讀小說,其深層的心聲,還包括:
。
⑵
要求老師能公正、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每個人相同的關心和發展機會。
⑶
渴望家庭和諧,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安寧的環境里。
13、上周四,我對你們發了一通火,在此我想聽聽大家的“心聲”。
14、文中另一人物程老師,她在上公開課的心理變化如何?會對京京說什么?你怎樣看待這位老師?
滿意高興──慌亂緊張──感動懊悔。
15、你認為怎樣才算一堂真正的公開課?故事中的情節與現實中的我和你是否有相同之處呢?
16、那么,此時此刻,你最大的心聲是什么?
三、作業
以“心聲”為題,寫一段話,表達自己的感情。
【課后記】
上完這堂課后我才發覺,雖然身為班主任,但和學生的心理差距依然很大,學生內心里有許多東西是我所不了解的。這堂可讓我收獲頗多。也讓我更加的走近了學生。
《心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把握小說通過情節反映的社會生活。
2、品析“心聲”的內涵,并學會如何進行文學欣賞。
3、細品并學習小說中出色的心理描寫和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重點】
細品、內化語言。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小說中所反映的教育中的某種現象。
【教學媒體】
投影儀、錄音機。
【其他】
1、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基本內容,準備復述。
2、閱讀《同步閱讀與感悟》中第12課的拓展閱讀《萬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帶著一聲啼哭來到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們用好奇的眼晴打量我們周圍的一切,接受周圍的一切,同時我們也希望被他人接受,我們一路走來,面對人生我們有太多的話想說,有太多的心聲要表達,讓我們一起走進《心聲》去聽聽主人公──李京京的心聲吧,他會讓你有似曾相識的感受。 引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把握人物形象及所反映的的社會生活
1、檢查課前預習情況,請同學復述全文故事情節。(四個主要情節不能掉)
提示:按照時間的轉換分為四個情節:
第一(1~17節):李京京要求在公開課朗讀課文,被老師以嗓子沙啞為理由拒絕;
第二(18~27節):李京京在樹林中練習朗讀,想起自己與萬卡相似的遭遇,心里難過悲傷;
第三(28~44節):李京京糾正同學朗讀的錯誤,被同學嘲笑,他倍感委屈;
第四(45~59節):李京京在公開課上終于得到了機會,聲情并茂地朗讀了小說。
2、討論:
⑴ 《萬卡》為什么那樣打動李京京?你從中得到有關文學欣賞方面的哪些啟示?
提示:《萬卡》之所以打動李京京,是因為李京京有與萬卡相似的經歷,相似的情感體驗,相似的傾訴需求,他的心與作品中的萬卡的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萬卡的心聲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聲。“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里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
啟示一:要融進小說中去,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啟示二:要從小說中出來,從生活中發現小說,從小說中理解生活。
⑵ 從這篇小說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對你所看到的現象有何看法?
教師點拔,總結,引導學生對現象作正確的評價。
⑶ 小說為什么取名“心聲”,你如何理解?
提示:李京京的“心聲”不僅在于執著地要求在公開課朗讀小說,其深層次的“心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求教師能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每個人相同的關心和發展機會;第二是渴望家庭和睦,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安寧的環境里。
整體感知。
討論賞析。
深入理解題目。 三、細品語言,內化語言
1、從語言的角度看你喜歡這篇小說嗎?你喜歡哪一部分,談談自己為什么喜歡并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側重于文中出色的心理描寫部分,并讓學生說說這些心理描寫的精彩之處。)
2、合作活動:
四人小組互相讀給對方聽,推薦讀得最好的一名同學參加全班朗讀比賽。(配樂) 品味語言。 四、作業
1、縮寫故事,字數在300以內。
2、完成《同步閱讀與感悟》的同步練習。寫作訓練。
【板書設計】
12、心聲(黃蓓佳)
心聲:
1、執著地要求在公開課朗讀小說。
2、要求教師能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每個人相同的關心和發展機會。
3、渴望家庭和睦,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安寧的環境里。
【有關《心聲》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心聲》教案范文錦集九篇01-28
《心聲》教案范文匯編9篇02-03
《心聲》說課稿11-14
心聲說課稿11-02
《心聲》課件方案05-03
《心聲》課件設計05-03
畢業感言心聲08-23
心聲_700字01-25
心聲_600字01-21
《心聲》教學設計模板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