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單、雙數,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2、幼兒在不斷操作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對數的辨別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操作玩具每人一份,笑臉和哭臉娃娃圖案各一個。
2、1~10的圖案記錄卡每個幼兒一份,教師用1~10圖案記錄圖一張。
3、畫有笑臉娃娃、哭臉娃娃及空格的圖片4張。
4、標有10以內數字的小汽車卡片若干。
5、似"橋"的平衡木一個,""""圖卡各兩個,1~10的數字卡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操作活動
1、實物配對
引導幼兒發現單、雙數的秘密,并認識單、雙數玩具。
2、為每個幼兒準備兩組玩具,讓幼兒擺一擺放一放,看看能發現什么秘密。
3、把兩種玩具分別配對,你會發現什么秘密?
小結:一種玩具是可以兩個兩個配對,到最后都能配成對的,另一種玩具是兩個兩個配對,到最后只剩下一個單的不能配成對的。
都能配成對的玩具我們就叫它雙數玩具,剩下一個單的不能配成對的玩具我們就叫它單數玩具。
4、請幼兒把雙數玩具放到笑臉娃娃圖案下,把單數玩具放到哭臉娃娃圖案下,看誰放得對。
二、操作活動
1、圖案配對
2、幼兒為單、雙數圖案記錄卡做出不同的標記,并寫出各圖案的數量。
3、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4、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1~10的數字中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三、找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1、在身體上尋找分別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器官及物體。
2、在生活中尋找分別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四、操作活動
1、連線
以討論單、雙數的用途引出電話號碼,啟發幼兒找出電話號碼中的單、雙數。
2、出示畫有笑臉娃娃、哭臉娃娃的圖片,在空格中填上自己家或父母的電話號碼,
然后把雙數與笑臉娃娃相連、單數與哭臉娃娃相連。
五、游戲:過橋(音樂配游戲)
1、提問:由于車輛越來越多,而長江上的橋數量有限,怎樣讓車輛不擁擠順利過橋呢?
能不能用我們今天學的單、雙數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2、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單數時只能讓單牌號的車過橋,雙數時只能讓雙牌號的車過橋。
玩法
1每個幼兒扮小司機,任取一車牌號,老師扮警察,當警察舉""圖卡或""圖卡時,單、雙牌號車的司機分別過橋。玩2~3遍后單、雙牌號的互換小汽車卡片,再玩1~2遍。
玩法2:每個幼兒扮小司機,任取一車牌號,老師扮警察,當警察舉"1、3、5、7、9"的數字卡片時,單牌號的車過橋;當警察舉"2、4、6、8、10"的數字卡片時,雙牌號的車過橋。
結束游戲:單牌號車請到單號停車場休息,雙牌號車請到雙號停車場休息。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生活中尋找以單數或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教案2
【設計意圖】
認識單、雙數是大班幼兒數學教學內容之一,同時由于該年齡段幼兒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經常會在生活中遇到單、雙數的問題。如排單隊或雙隊;一頂帽子,一雙鞋;雙數的小朋友做什么,單數的小朋友做什么等等。而他們對單、雙數的實際意義并不理解,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為了使幼兒能真正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正確處理生活中有關單、雙數的問題,我讓幼兒通過實物操作(發現問題)→圖案配對(進一步認識問題)→數字對應(具體過渡到抽象)→實際應用(解決問題)→記錄及語言表達(其他能力的發展)等活動,力圖使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從真正意義上理解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同時,通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讓他們充分感受成功的快樂,使他們在不斷體驗的過程中生發對數學的興趣,并希望通過類似的訓練和積累,使幼兒的思維方式順利地從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并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
【活動目的】
1.認識10以內單、雙數,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2.幼兒在不斷操作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對數的辨別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
1.操作玩具每人一份,笑臉和哭臉娃娃圖案各一個。
2.1~10的圖案記錄卡每個幼兒一份,教師用1~10圖案記錄圖一張。
3.畫有笑臉娃娃、哭臉娃娃及空格的圖片4張。
4.標有10以內數字的小汽車卡片若干。
5.似“橋”的平衡木一個,“”“”圖卡各兩個,1~10的數字卡各一張。
知識經驗:
1.幼兒知道如何按要求做記錄。
2.知道家里的電話號碼或父母的手機號碼。
環境布置:
1.過橋的場景。
2.停車場。
【活動過程】
一、操作活動(一):實物配對
引導幼兒發現單、雙數的秘密,并認識單、雙數玩具。
1.為每個幼兒準備兩組玩具,讓幼兒擺一擺放一放,看看能發現什么秘密。
2.把兩種玩具分別配對,你會發現什么秘密?
小結:一種玩具是可以兩個兩個配對,到最后都能配成對的,另一種玩具是兩個兩個配對,到最后只剩下一個單的不能配成對的。都能配成對的玩具我們就叫它雙數玩具,剩下一個單的不能配成對的玩具我們就叫它單數玩具。
3.請幼兒把雙數玩具放到笑臉娃娃圖案下,把單數玩具放到哭臉娃娃圖案下,看誰放得對。
二、操作活動(二):圖案配對
1.幼兒為單、雙數圖案記錄卡做出不同的標記,并寫出各圖案的數量。
2.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3.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1~10的數字中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三、找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1.在身體上尋找分別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器官及物體。
2.在生活中尋找分別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四、操作活動(三):連線
以討論單、雙數的用途引出電話號碼,啟發幼兒找出電話號碼中的單、雙數。
出示畫有笑臉娃娃、哭臉娃娃的圖片,在空格中填上自己家或父母的電話號碼,然后把雙數與笑臉娃娃相連、單數與哭臉娃娃相連。
五、游戲:過橋(音樂配游戲)
提問:由于車輛越來越多,而長江上的橋數量有限,怎樣讓車輛不擁擠順利過橋呢?能不能用我們今天學的單、雙數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單數時只能讓單牌號的車過橋,雙數時只能讓雙牌號的車過橋。
玩法1:每個幼兒扮小司機,任取一車牌號,老師扮警察,當警察舉“”圖卡或“”圖卡時,單、雙牌號車的司機分別過橋。玩2~3遍后單、雙牌號的互換小汽車卡片,再玩1~2遍。
玩法2:每個幼兒扮小司機,任取一車牌號,老師扮警察,當警察舉“1、3、5、7、9”的.數字卡片時,單牌號的車過橋;當警察舉“2、4、6、8、10”的數字卡片時,雙牌號的車過橋。
【結束游戲】
單牌號車請到單號停車場休息,雙牌號車請到雙號停車場休息。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生活中尋找以單數或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知道笑與哭是人常見的情緒表現.懂得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不哭鬧,不亂發脾氣.活動開始環節,我出示了兩個臉譜,讓幼兒進行觀察,說說他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幼兒回答:一個開心,一個難過.于是我讓幼兒猜測他們為什么會開心地笑(傷心地哭),幼兒憑借自己的經驗進行猜測,有的說:媽媽給他買了新的玩具,他就很開心;爸爸帶他到外面去玩;爸爸打他了他就哭了;他不想上學就哭了…….在幼兒了解了笑和哭的情緒后,我讓幼兒對著小鏡子,嘗試做做這兩個表情,幼兒的積極性較高,除了這兩種表情還做了了其它表情.接著,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知道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不哭鬧.幼兒聽故事時十分投入,并能根據故事回答相應的問題。
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笑娃娃和哭娃娃、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制作表情娃娃的紙
活動重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紅星娃娃
教師:“今天紅星娃娃邀請我們去它家做客,我們開不開心呀!”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來.源幼兒園學習網教.案網>幼兒和老師去笑娃娃和哭娃娃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說說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笑和哭的樣子。
三、說說高興與不高興的事
1、“平時有什么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么樣?”
2、“不開心時可以做些什么?”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1)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2)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3)為別人想一想(4)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游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3、問幼兒“你們喜歡笑娃娃還是哭娃娃?為什么呢?你們想和誰做好朋友?”
四、做做高興的游戲小兔跳跳,給皮球打氣,老狼老狼幾點了等。
五、我們都做笑娃娃幼兒按意愿選擇材料制作笑娃娃,我們都當笑娃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有的幼兒還在哭,可是當我帶領他們去笑娃娃和哭娃娃家的時候,他們都停止了哭聲,他們跟隨著老師一起去觀察哭娃娃和笑娃娃,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最終,我終于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了笑臉,我及時鼓勵他們,“做哭娃娃還是笑娃娃”他們一口同聲的說“笑娃娃”,孩子們在歡笑聲中完成了這一件課,在操作的過程中,幼兒也基本掌握了笑娃娃的做法,而且大家都爭取要當笑娃娃。幼兒能根據以有的經驗積極主動的來尋找“笑娃娃”和“哭娃娃”,教師和幼兒的平視交流、和幼兒一起表演拉近了老師和幼兒的距離。幼兒制作表情娃娃,調動了每一個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一個幼兒體驗成功。這次活動是成功的,孩子不僅達到了心育目標的要求,活動還促進了幼兒各種能力的提高。
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教案4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關心他人和為朋友帶來快樂的美好情感。
2.能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3.了解五官的名稱及其功用。
活動準備:
范畫兩張(一張笑臉、一張哭臉)彩筆、貼五官材料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出示笑臉、哭哭臉、幼兒欣賞,老師提問:
這兩個娃娃你喜歡哪一個?你平時是喜歡哭還是喜歡笑?笑臉、哭哭臉哪些地方不同?(引導幼兒說出笑臉嘴巴向上翹,眉毛向下彎;哭時嘴巴向下彎,眉毛向上翹。)
2.你看到朋友的笑臉你心里會怎樣?(很高興)看到朋友哭時你高興還是跟著傷心?
3.現在聽老師講一個故事,看故事中的小蝸牛是怎樣對待朋友的。
二、基本部分
1.老師講述故事:"微笑"一遍后提問
小鳥為朋友作了什么事?(小鳥為大家唱歌)小兔為朋友做了什么事?(小兔為大家送信)小蝸牛做了什么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她把微笑送給了大家)它是怎么把微笑送給大家的?(她把畫著微笑的小蝸牛畫像,裝在信封里,請小蝸牛送給了大家。)
2.邊提問邊復述故事一遍,并讓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3.請幼兒表演故事一至三遍
4.討論如果你的朋友不高興了,你會用什么辦法使它高興起來?
三、結束部分
1.小蝸牛把什么送給了大家?
2.你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樣給朋友帶來快樂?
活動延伸:
1.畫一畫每天的心情,不高興嘴角向下彎,高興時嘴角向上彎。
2.游戲:貼五官讓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貼出哭時或笑時的嘴巴、眉毛
【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太陽娃娃》01-18
《風娃娃》教案15篇02-10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說課稿11-02
風娃娃說課稿11-14
娃娃剪紙步驟04-01
《浪娃娃》課件05-02
風娃娃教學反思11-30
娃娃剪紙步驟簡單05-15
娃娃剪紙圖片步驟05-02